《《电子秤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秤课程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1.1 引言质量是测量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秤是最普遍、最普及的计量设备,电子秤取代机械秤是科学技术进展的必定规律。低本钱、高智能化的电子秤无疑具有极其宽阔的市场前景。21世纪,电子产品变得越来越丰富,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便利,其中电子秤成了人们生活中不行缺少的一局部。大大小小的市场电子秤能够完成很多工作,为人们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试验室用数显电子秤,它能很准确的称出物体的重量,还能去除皮重,更主要的是,它其中还可以预存了商品的单价,当称出商品的重量后,电子秤马上就能算出价格,可以说格外的智能化,而且格外的准确。本设计就是为了制作这样一种电
2、子秤,它以单片机为核心在实际使用时到达以下要求:1、电子秤称重范围:0500g;区分率0.1g;2、液晶显示:所称物体重量、商品的单价功能等。本设计的掌握功能包括根本的称重功能,设置日期,预存数据,还具有超重与欠量程报警功能。由于系统资源丰富,还可以便利的拓展其应用。1.2 争论现状1.2.1 影响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 对电子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影响其精度的因素主要有: 机械构造、传感器和数显仪表。在机械构造方面,因材料构造强度和刚度的限制, 会使力的传递消灭误差,而传感器输出特性存在非线性, 加上信号放大、模数转换等环节存在的非线性,使得整个系统的非线性误差变得不容无视。因此,在高精度的称重
3、场合,迫切需要电子秤能在线自动校正系统的非线性。此外,为了保证准确、稳定地显示, 仪器内部区分率(主要是 ADC 的区分率) 一般要比外部显示区分率高 4 倍以上, 这就要求所承受的 ADC 具有足够的转换位数,而承受高精度的 ADC,自然增加了系统的本钱。1.2.2 产品质量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子秤依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包括以下几个类型:电子天 平、电子计数秤、电子计价秤、电子台秤、电子吊钩秤、定量包装秤以及条形码电子秤等。面对种类如此繁多的电子秤,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不合格的电子秤产品。不合格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温度试验工程不符合标准规定;12、湿热试验工程达不到标准要求;3、抗电脉冲
4、串试验和抗静电放电试验工程不合格。造成产品不合格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称重传感器的质量不达标,制约了电子秤产品整体质量的提高;2、关键元器件未进展筛选和通电老化,造成电子计价秤质量失控;3、局部产品设计上抗干扰力量不强;4、产品检验把关不严。1.2.3 进展方向电子秤不仅要向高精度、高牢靠方向进展,而且更需向多种功能的方向进展。据悉, 目前电子秤的附加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1、电子秤附加了计算机信息补偿处理装置,可以进展自诊断、自校正和多种补偿计算和处理;2、具有皮重、净重显示等特种功能。电子秤有些已具备了动态称量模式 , 即通过进展算术平均、积分处理和自动调零等方法, 消退上述的误差;
5、3、附加特别的数据处理功能。目前的电子秤有附加多种计算和数据处理功能, 以满足多种使用的要求。今后, 随着电子高科技的飞速进展, 电子秤技术的进展定将日月异。同时, 功能更加齐全的高精度的先进电子秤将会不断问世, 其应用范围也会更加拓宽。其次章 系统方案的设计2电子秤的应用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硬件指单片机、扩展的存储器、扩展的输入输出设备等局部;软件是各种工作程序的总称。硬件和软件只有严密协作、协调全都,才能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从一开头设计硬件时,就应考虑相应软件的设计方法,而软件设计是依据硬件原理和系统的功能要求进展的。2.1 电子秤的设计要求2.1.1 根本要求1、 电子秤称重范围
6、:0500g;区分率 0.1g;2、 液晶显示:所称物体重量、商品的单价功能等。2.1.2 特色与创1、使用单片机为掌握核心,大大简化了系统的组成构造,且单片机可拓展性强,可以很便利的对系统进展拓展和应用。2、使用键盘输入数据,操作简洁,便利。3、中文液晶显示所称量的物品重量,同时还可显示物品的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和全部物品的总金额。4、具有去皮功能和金额累加计算功能。5、当物品重量超过电子秤量程,即过载状况或者是物品重量小于 A/D 转换器所能转换的最小精度,即欠量程的时候,具有超重报警功能。2.2 试验原理及设计根本思路2.2.1 系统工作原理电子秤的工作原理。首先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到
7、被测物体的重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电压信号通常很小,需要通过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展准确的线性放大。放大后的模拟电压信号经 A/D 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量被送入到主控电路的单片机中,再经过单片机掌握译码显示器,从而显示出被测物体的重量。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并尽量削减外界电气干扰,还需要在传感器与 A/D 芯片之间加上信号调整电路。2.2.2 系统设计根本思路依据设计的根本要求,系统可分为三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掌握器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由压力传感器、信号的前级处理和 A/D 转换局部组成。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给掌握器处理,由掌握器完成对该数字量的处理,驱动显示模
8、块完成人机间的信息交换。此局部对软件的设计要求比较高, 系统的大局部功能都需要软件来掌握。在扩展功能上,本设计增加了一个过载、欠量程报警提示。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比较与论证3在设计系统时,针对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来设计电子秤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方案一数码管显示方案构造简图如以下图所示:图 2.1 数码管显示方案此方案利用数码管显示物体重量,简洁可行,可以承受内部带有模数转换功能的单片机。由此设计出的电子秤系统,硬件局部简洁,接口电路易于实现,并且在编程时大大削减程序量,在电路构造上只有简洁的输出输入关系。缺点是: 硬件局部简洁,虽然可以实现电子秤根本的称重功能,但是不能实现外部数据的输入,无
9、法依据实际状况敏捷地设定各种掌握参数。由于数码管只能实现简洁的数字和英文字符的显示,不能显示汉字以及其他的简单字符,不能到达显示购物清单的要求。又由于承受了具有模数转换功能的单片机,系统电路过于简洁,系统硬件的扩展必受到限制,电子秤的功能过于单一,达不到设计的标准。方案二在前一种方案的根底上进展扩展,增加一键盘输入装置,增加外界对单片机内部的数据设定,使电子秤实现称重计价的功能。构造简图如以下图所示:图 2.2 带有键盘输入的构造简图此方案设计的电子秤,可以实现称物计价功能,但是局限于数码管的功能, 在显示时只能显示单价、购物总额以及简洁的货物代码等。在显示重量时,假设数码管没有足够的位数,那
10、么称量物体重量的精度必受到限制,所以此方案需要较多的数码管接入电路中。这样在处理输入输出接口时需要另行扩展足够多的I/O 接口供数码管使用,比较麻烦。方案三 前端信号处理时,选用放大、A/D 转换等措施,尤其在显示方面承受具有字符图文显示功能的 LCD 显示器。这种方案不仅加强了人机交换的力量, 而且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显示购物清单、所称量的物体信息等相关内容。构造简图如以下图所示:4图 2.3 LCD 显示的方案目前单片机技术比较成熟,功能也比较强大,被测信号经放大整形后送入单片机,由单片机对测量信号进展处理并依据相应的数据关系译码显示出被测物体的重量 4 。由于系统需要的按键较多,因此要 加
11、一个 键盘显示管 理芯片ZLG7289。单片机掌握适合于功能比较简洁的掌握系统 ,而且其具有本钱低,功耗低,体积小算术运算功能强,技术成熟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外围电路比较简单, 编程简单。使用这种方案会给系统设计带来肯定的难度。图 2.4 单片机实现方案原理框图鉴于本电子秤的设计并不太简单,单片机完全能实现所需功能,所以在具体设计时,承受了第三种设计方案。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依据设计要求以及系统所需要实现的功能,在设计系统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局部:单片机掌握模块,前端信号采集、处理、转换模块,人机接口界面以及系统电源局部为实现系统超量程与欠量程的报警功能,还扩展了报警电路。3.1 单片机的选型选择
12、单片机型号的动身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货源系统设计者只能在市场上能够供给的单片机中选择,特别是作为产品大批量生产的应用系统,所选的单片机型号必需有稳定、充分的货源。2、单片机性能应依据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各种单片机的性能,选择最简洁实现系统技术指标5的型号,而且能到达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单片机性能包括片内硬件资源、运行速度、牢靠性、指令系统功能、体积和封装形式等方面。影响性能价格比的因素除单片机的性能价格外,还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的简洁程度、相应的工作量大小, 以及开发工具的性能价格比。3.2 数据采集局部的方案确定3.2.1 传感器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依据肯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
13、信号的器件或装置1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局部,转换局部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局部。现代科技的快速进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活动将主要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猎取、传输和处理,而传感器处于自动检测与掌握系统之首,是感知猎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传感器处于争论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一切科学争论和生产过程要猎取的信息,都要通过它转换为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因此,传感器的地位与作用特别重要。方案一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有源传感器,又称自发电式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材料受力后
14、在其相应的特定外表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压电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构造简洁、工作牢靠,适用于动态力学量的测量,不适合测频率太低的被测量,更不能测静态量。目前多用于加速度和动态力或压力的测量。压电器件的弱点:高内阻、小功率。功率小,输出的能量微弱, 电缆的分布电容及噪声干扰影响输出特性,这对外接电路要求很高。方案二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变化的一种传感器。它有构造简洁、灵敏度高、动态响应好、可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平均效应等优点。电容传感器可用来检测压力、力、位移以及振动学非电参量。电容传感器的根本工作原理可用最一般的平行极板电容器来说明。两块相互平行的金属极板,当不
15、考虑其边缘效应两个极板边缘处的电力线分布不均匀引起电容量的变化时,其电容量为=Ce e Arod2.1式2.1中d 两极板间的距离;A两平行极板相互掩盖的有效面积;6e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e真空中介电常数。o假设被测量的变化使式中d 、A、e三个参量中任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引起电r容量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就可转换为电量输出。虽然电容式传感器有构造简洁和良好动态特性等诸多优点,但也有不利因素:(1) 小功率、高阻抗。受几何尺寸限制,电容传感器的电容量都很小,一般仅几皮法至几十皮法。因C 太小,故容抗X=1/ w C 很大,为高阻抗元件,负C载力量差;又因其视在功率 P= u2 w C ,C 很小
16、,则 P 也很小。故易受外界干扰,o信号需经放大,并实行抗干扰措施。(2) 初始电容小,电缆电容、线路的杂散电路所构成的寄生电容影响很大。方案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阻应变效应,将各种力学量转换为电信号的构造型传感器。电阻应变片式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核心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电阻应变片即可单独作为传感器使用,又能作为敏感元件结合弹性元件构成力学量传感器。导体的电阻随着机械变形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电阻应变效应。电阻应变片把机械应变信号转换为R/R 后,由于应变量及相应电阻变化一般都很微小,难以直接准确测量,且不便处理。因此,要承受转换电路把应变片的R/R
17、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其转换电路常用测量电桥9 。直流电桥的特点是信号不会受各元件和导线的分布电感及电容的影响,抗干扰力量强,但因机械应变的输出信号小,要求用高增益和高稳定性的放大器放大。以下图为始终流供电的平衡电阻电桥, E接直流电源 E:in图 2.6 传感器构造原理图当电桥输出端接无穷大负载电阻时,可视输出端为开路,此时直流电桥称为7电压桥,即只有电压输出。当无视电源的内阻时,由分压原理有:u= u= u- uoBDABADR1= E( R + R12R4- R + R )34=E R R - R R13242.2(R + R12)(R3+ R )4当满足条件 R1R3=R2R4 时
18、,即=RR1 R4 R232.3u o =0,即电桥平衡。式2.3称平衡条件。应变片测量电桥在测量前使电桥平衡,从而使测量时电桥输出电压只与应变片感受的应变所引起的电阻变化有关。假设差开工作,即R1=R-R,R2=R+R,R3=R-R,R4=R+R,按式2.2,则电桥输出为uo = (R + DR)2- (R - DR)2 E(R + DR) + (R - DR)(R + DR) + (R - DR)= DR ER= ke E(2.4)应变片式传感器有如下特点:(1) 应用和测量范围广,应变片可制成各种机械量传感器。(2) 区分力和灵敏度高,精度较高。(3) 构造轻小,对试件影响小, 对简单环
19、境适应性强,可在高温、高压、强磁场等特别环境中使用,频率响应好。(4) 商品化,使用便利,便于实现远距离、自动化测量。通过以上对传感器的比较分析,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案。题目要求称重范围0500g,区分率 0.1g,考虑到秤台自重、振动和冲击重量,还要避开超重损坏传感器,所以传感器量程必需大于额定称重500g 。由于传感器可以定制就不再赘述。3.2.2 前级放大器局部经由传感器或敏感元件转换后输出的信号一般电平较低;经由电桥等电路变换后的信号亦难以直接用来显示、记录、掌握或进展 A/D 转换。为此,测量电8路中常设有模拟放大环节。这一环节目前主要依靠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根本元件构成具有各种特性的放
20、大器来完成。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一般是由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不仅电平低, 内阻高,还常伴有较高的共模电压。因此,一般对放大器有如下一些要求:1、输入阻抗应远大于信号源内阻。否则,放大器的负载效应会使所测电压造成偏差。2、抗共模电压干扰力量强。3、在预定的频带宽度内有稳定准确的增益、良好的线性,输入漂移和噪声应足够小以保证要求的信噪比。从而保证放大器输出性能稳定。4、能附加一些适应特定要求的电路。如放大器增益的外接电阻调整、便利准确的量程切换、极性自动变换等。我们考虑了以下几种方案:方案一利用一般低温漂运算放大器构成多级放大器。一般低温漂运算放大器构成多级放大器会引入大量噪声。由于 A/D
21、 转换器需要很高的精度,所以几毫伏的干扰信号就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测量精度。所以, 此种方案不宜承受。方案二由高精度低漂移运算放大器构成差动放大器。差动放大器具有高输入阻抗,增益高的特点,可以利用一般运放(如 OP07)做成一个差动放大器,如以下图所示:图 3.1 利用一般运放构成的放大器电阻 R1、R2 和电容 C1、C2、C3、C4 用于滤除前级的噪声,C1、C2 为一般小电容,可以滤除高频干扰,C3、C4 为大的电解电容,主要用于滤除低频噪声。优点:输入级参加射随放大器,增大了输入阻抗,中间级为差动放大电路, 滑动变阻器 R6 可以调整输出零点,最终一级可以用于微调放大倍数,使输出满足满量程
22、要求。输出级为反向放大器,所以输出电阻不是很大,比较符合应用要9求。缺点:此电路要求R3、R4 相等,误差将会影响输出精度,难度较大。实际测量,每一级运放都会引入较大噪声,对精度影响较大。方案三 承受专用仪表放大器,如:AD620,INA126 等。此类芯片内部承受差动输入,共模抑制比高,差模输入阻抗大,增益高,精度也格外好,且外部接口简洁。以 AD620 为例,内部构造如以下图所示:图 3.2 AD620 的内部等效图接口如以下图所示:图 3.3 AD620 的接口图电路的工作原理:A1、A2 工作在负反响状态,其反向输入端的电压与同相输入端的电压相等。即 Rg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Vin+、
23、Vin-。因此Vi=in +- Vin -GRg2.5设图2.8中电阻 R1=R2=R,则 A1、A2 两输出端的电压差 U12 为U = i(R + R12G12+ Rg )10= (Vin +- Vin -)(1 +2R )Rg2.6将式2.6代入式2.5得2RV = -UO12= -(1 +)(V Rgin +- V)in -放大器的增益 Av 为UOA=V(Vin+- V)in-= -(1 +2R )Rg2.7可见,仅需调整一个电阻 Rg,就能便利的调整放大器的增益。由于整个电路对称,调整时不会造成共模抑制比的降低。在接口图2.9中,通过转变可变电阻 R3 的阻值大小来转变放大器的增益
24、,放大器增益计算公式如下:G = 49.4KW +12.8R3AD620 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精度高、噪声低和输入偏置电流低的特点。其最大输入偏置电流为 20nA,这一参数反映了它的高输入阻抗。AD620 在外接电阻 Rg 时,可实现 11000 范围内的任意增益;工作电源范围为2.318V; 最大电源电流为 1.3mA;最大输入失调电压为 125 m V;频带宽度为 120kHz在G=100 时。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打算承受制作便利而且精度很好的专用仪表放大器AD620。3.2.3 A/D 转换器A/D 转换器选用的原则:1、A/D 转换器的位数。A/D 转换器打算区分率的凹凸。在系统中,A/
25、D 转换器的区分率应比系统允许引用误差高一倍以上。2、A/D 转换器的转换速率。不同类型的 A/D 转换器的转换速率大不一样。积分型的转换速率低,转换时间从几豪秒到几十毫秒,只能构成低速 A/D 转换器,一般用于压力、温度及流量等缓慢变化的参数测试。逐次靠近型属于中速A/D 转换器,转换时间为纳秒级,用于个通道过程掌握和声频数字转换系统。3、是否加采样/保持器。4、A/D 转换器的有关量程引脚。有的A/D 转换器供给两个输入引脚,不同量程范围内的模拟量可从不同引脚输入。5、A/D 转换器的启动转换和转换完毕。一般A/D 转换器可由外部掌握信号1启动转换,这一启动信号可由 CPU 供给。转换完毕
26、后 A/D 转换器内部转换完毕信号触发器置位,并输出转换完毕标志电平。通知微处理器读取转换结果。6、A/D 转换器的晶闸管现象。其现象是在正常使用时,A/D 转换器芯片电流骤增,时间一长就会烧坏芯片。为防止这种现象,可实行如下措施:(1) 加强抗干扰措施,尽量避开较大的干扰电流进入电路;(2) 加强电源稳压滤波措施, 在 A/D 转换器电源入口处加退耦滤波电路, 为防止窄脉冲波窜入在电解电容上再接一高频滤波电容;(3) 在A/D 转换器的电源端接一限流电阻,可在消灭晶闸管现象时,有效地把电流限定在允许范围内,以防止烧坏器件。选择 A/D 转换器除考虑上述要点外,为防止对 A/D 转换器的技术指
27、标的影响,还要留意以下几个问题:(1) 工作电源电压是否稳定;(2) 外接时钟信号的频率是否适宜;(3) 工作环境温度是否符合器件要求;(4) 与其它器件是否匹配;(5) 外接是否有强的电磁干扰;(6) 印刷线路板布线是否合理。3.3 人机交互局部3.3.1 键盘输入键盘输入是人机交互界面中重要的组成局部,它是系统承受用户指令的直接途径。键盘是由假设干个按键开关组成,键的多少依据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用途而定。键盘由很多键组成,每一个键相当于一个机械开关触点,当键按下时,触点闭合, 当键松开时,触点断开。单片机接收到按键的触点信号后作相应的功能处理。因此,相对于单片机系统来说键盘接口信号是输入信号。
28、方案一 Intel8279 是一种为 8 位微处理器设计的比较成熟的通用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其功能有:接收来自键盘的输入数据,并作预处理;数据显示的治理和数据显示器的掌握。但是在与单片机的连接时占用较多的接口资源。方案二 ZLG7289 是周立功单片机公司设计的串行输入输出可编程键盘/显示芯片,有强大的键盘显示功能,支持 64 键掌握,可以比较便利地扩展系统。另外 ZLG7289 内部有译码电路,大大简化了程序。因此,我们选择功能更好的专用键盘显示芯片 ZLG7289 作为键盘扫描显示芯片。3.3.2 输出显示12LCD 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是液态晶体。它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
29、,既具有液体的流淌性,又具有晶体的某些光学特性,其透亮度和颜色随电场、磁场、光照度等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因此,用液晶做成显示器件, 就可以把上诉外界条件的变化反映出来从而形成现实的效果。3.4 系统电源据设计需要,本系统中需要设计两种不同级别的电源,即传感器需要+12V 的电源,而系统其他芯片使用的是5V 电源。考虑本次设计的实际要求,使系统稳定工作,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电源电路的 设计打算承受如下方案:U9LM7805+5U10LM7905T1DD1U8LM78121+12vVinD N GVout31VinD N GVout3FUSE142C1 C4D11VinVout3C7220FD N2
30、2J2BRIDGE104FLEDG1MFC13R1110K2C5104FC6104F104F2220V电源TRANS11T2FUSE2DD2U9VinD N GLM7805Vout+53Q? COMPONENT_23VoutD N GVin1C8 C91J2MFC2U8VinD N GLM7812Vout3+12VC12D21220F222104FBRIDGELEDR1110KC10104FC11104F104F220V电源TRANS22图 3.4 电源电路图220V 的沟通电经过变压器后输出 15V 的电压,经整流滤波电路后, 通过LM7812 和 LM7905 进展 DC/DC 变换得到1
31、2V 和+5V、-5V 供器和系统的其他芯片使用。在变压器的原边参加熔断保护装置和 MFC 网络,使得系统获得的电源更稳定,效果更好,且电路短路时,熔断装置会快速切断电源,保护其他电路元件不被损坏,供电电路如图 3.3 所示。3.5 报警电路以下图为系统报警电路原理图,用于超载和欠量程提示。系统设计了两个发光二极管作为超载和欠量程指示灯,使系统更加完善。当系统推断为超载或欠量程时,A/D 转换器给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 OR超载或 UR欠量程,经非门后形成低电平从而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提示。13图 3.5报警电路原理图报警中断程序流程图:图 3.6 报警中断效劳程序流程图14称重传感器滤波电路数据采
32、集局部放大器A/D 转换器单片机片外数据存储器。键盘掌握芯片LCD单片机掌握模块键盘人机交互界面系统硬件的构造框图如下所示:15第四章 结 论随着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展,使电子仪器的整体水平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仪器逐步的被智能仪器所取代。智能仪器的核心部件是单片机,因其极高的性价比得到广泛的应用与进展,从而加快了智能仪器的进展。而传感器作为测控系统中对象信息的入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感器好比人体“五官” 的工程模拟物,它是一种能将特定的被测量信息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 按肯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本次课设中的半桥电子秤就 是在以上仪器的根底上设计而成的。因此,只
33、有充分了解有关智能仪器、单片机、传感器以及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才能到达要求。首先是传感器的周密度,它将直接影响电子秤的称重准确度。课设时由于传感器发出的信号不是很稳定,所以称重时误差很大。假设使用周密度较高的传感器,效果会好的多。其次是数据采集处理阶段,此阶段是对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进展量化、采集, 主要分为信号放大、采集,然后进展 A/D 转换。该阶段需留意的地方是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展放大时,应选取适宜的运算放大电路。最好是预先计算好应放大的倍数,以便选取。还有就是进展数据处理时,选取适当的数据转换系数,使输出满足量程要求。16参 考 文 献1、 唐文彦,传感器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2、 康华光,电子技术根底第 5 版,模拟局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3、 康华光,电子技术根底第 5 版,数字局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4、 王幸之,AT89 系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航天航空出版社,20235、 刘顺兰,吴杰,数字信号处理第 2 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6、 周明德,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 5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7、 浦昭邦,王宝光,测控仪器设计第 2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8、 董景,掌握工程根底第 3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9、 李瑜芳,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第 2 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