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学校劳动教育方案(范本)2(共六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学校劳动教育方案(范本)2(共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学校劳动教育方案(范本)2(共六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学校劳动教育方案(范本)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的有效途径。为构建中小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新 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 育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注重校 内劳动和校外劳动结合,劳动实践和劳动感受结合,劳动意识和劳动 习惯结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在劳动体验中养成 劳动习惯,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如下方案:一、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的有效途径。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进而养成辛勤劳动、 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良好品格。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紧密结合经济社会 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 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切实加强劳动教育,通过 引导学生从生活劳动做起,培育劳动兴趣、磨练劳动品格,促进学生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
3、远的历史 意义。一是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师资建设。规范劳动教育工作小组,及以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为主体的专兼职劳动教育教 师队伍,定期进行校内外系统培训。二是充分依托家长力量。通过家 长会与家长达成育人共识,发挥家庭教育正向作用。三是积极利用社 会资源。组建以五老、社区等为主的校外劳动教育队伍,引进来与走 出去相结合。(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实施管理完善劳动教育工作组织实施和课程设置方案,制定小学劳动教 育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小学劳动教育安全预案等制度。规范教师 队伍,将劳动教师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加强对劳动教育的检查督导、 评估评价。制定小学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以制度保障劳动教
4、育顺利开展。三、开展特色课程(一)确定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劳动意 识和劳动意志,增强劳动情感,提高劳动能力,掌握基本劳动技能, 养成良好学习和劳动习惯。(二)丰富劳动教育内容积极拓宽家校社三维实践渠道,融入职业体验等内容,改变由讲 授到耕学结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开发“431X”劳动系列课程。“4” 是指由低年级“养正”和中高年级“践行”组成的“耕学”必修课程。 围绕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实施依托生产劳动和校内外劳动 基地的专题劳动教育课,包括养殖、种植等26类;以校园为主阵地, 生活和服务性劳动相结合的日常班级(校园)服务劳动课,如物品摆 放、地面
5、扫拖等;以家庭为主阵地的日常家庭生活劳动课,和依托校 外基地的校外志愿服务课。坚持每周1课时,一至五年级共60个单 元、200课时。“3”是指劳动教育选修课即中草药、科创、传统技艺 三大劳动教育社团活动。“1”指学科劳动,“X”指系列劳动活动。(三)实施劳动教育课程1 .开设劳动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一是劳动教育必修课。通过知识技能、实践操作和反思交流三大 课型,使劳动教育更具系统性。(1)专题劳动教育课。以校内中草药基地、饲养角及正阳东篱 园等校外基地为依托,在劳动教师指导下,1-2年级每学期开展4-5 次以劳动观摩课为主的专题劳动课,形成对生产劳动的初步认识。3-5 年级每学期开展6-8课时专
6、题劳动课,经过1课时的知识技能学习, 4-6课时的劳动实践及1课时的拓展总结,构建完整的劳动课程链, 实现课程的充分整合。每学期组织走进企业、工厂等,进行1-2课时 职业启蒙教育。(2)日常班级(校园)服务劳动课。以校园为主阵地,由班主 任及德育处为实施主体,分年级制定课程目标,每学期开展4-5课时 校内服务课。融合服务性劳动,开设红领巾监督岗、图书管理岗、植 绿护绿岗等校内劳动岗位,设置轮岗轮周机制,通过岗位实践,增加 学生劳动技能和服务他人意识。(3)日常家庭生活劳动课。分年级制定家务劳动计划,通过教 师课堂指导、家长亲身示范、红领巾网上课堂巩固、家务劳动清单 制定、家务劳动成长卡记录及家
7、务劳动小达人评选等环节,将“讲、 练、用、评”相结合,不断提高家务劳动技能。(4)校外志愿服务课。一是依托社区等校外场所,每学期开展 4-5课时校外志愿服务课。二是将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相结合,在东篱 园耕作区划分责任田,课余时间由高年级中队对责任田进行养护,通 过纵横相交实现劳动教育更好落地。二是劳动教育选修课。与社团活动课相融合,3-5年级在学期初 可根据兴趣自主选课,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2 .加强学科劳动。深入挖掘科学、美术等学科中的劳动内容,定 期开展主题教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以。3 .开展系列劳动活动。将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坚持集 中与分散相结合,依托劳动节、丰收节,确立“正阳
8、劳动月”“正阳 劳动周”,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征文、手抄报、 绘画、合唱、主题研学、正阳美食节等,不断丰富学生劳动观。(四)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依据小学学生“正学”评价总标准,坚持内部与外部、过程 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不断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1 .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表现,以教师、家长、校外师资及学生 个人为评价主体,评价劳动过程并记录在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手册, 作为劳动教育过程评价的主要依据。2 .总结性评价。每学期开展1-2次“劳动技能竞赛”,集中展示和 检验学生劳动技能及成果,依次评选班级、校级“劳动小能手”,以 评促做,激发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一是队伍建设还需要更加
9、专业。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 性,促进专业成长,不断加强师资保障。二是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虽然现在学校在劳动教育的开展 上课程丰富多彩,但仍然有很多值得去完善的地方,我校将进一步结 合地方特色,开发劳动校本课程。三是劳动教育途径和信息化结合。目前学校劳动教育在信息化的 开发上仍然有很多不足,需要将信息化嵌入到劳动教育中去。五、未来打算一是将积极进行劳动教育课题的研究,目前区级劳动教育课题立 项一个,省级劳动教育课题立项一个,将通过课题的研究不断带动学 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二是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
10、的 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2)创设家庭劳动环境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 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 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三是在不断完善学校现有的劳动场所同时,构建更加科学的劳动 课程体系。小学劳动活动素质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大中小学劳动指导纲要和劳动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立足过程,尊重多元,注意反思,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注重学 生在劳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 展。二、评价目的1 .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了 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中的需求
1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 系。2 .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3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 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4 .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发展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及 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养。三、评价要求(一)注重过程评价时要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小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而不 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注重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小学生 在劳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
12、 并将其作为评价小学生的标准。(二)尊重多元鼓励并尊重小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演讲、绘画、写作、 表演、制作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 流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三)注意反思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引导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通过调 动小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小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特别是 重要的细节)、投入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 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 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一)学生自评: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填写“劳动活动 学生个人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
13、次自评。(二)小组评价: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 由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针对小组成员合作情况、解决问题能 力及改进方面等内容进行评价。实验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全面贯 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我 校深刻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 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 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为了贯彻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育,开展课 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
14、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 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二、总体目标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 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1-2 年级开设“家庭劳动微课程”,发动家长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生活小事,培养简单的生活技能。如:扫地、拖地、叠被子等。在 3-6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将劳动技术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另外, 根据实际情况,在全校学生中错位开展种植园、劳动微生活等实践性 较强的实践课。做到所有活动贯穿小学6个年级。在劳动技术教育中 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 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
15、动技术教育的教 学任务。三、具体措施1 .加强研究,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研究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 体性和全面性;研究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 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 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研究劳动教学纲要, 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研究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 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 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对学生一学期的劳动成绩进行三维评 估。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
16、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 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 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2 .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 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 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食堂、每学年开展 学生帮厨活动;我校的阳光农场、一米菜园,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 验。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 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 洁工作。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公
17、益性劳动,将社区作为校 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公益服务工作。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 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在经费保障方面,我校每年开辟专项资金进行劳动工具购置、劳动场 地布置、劳动活动举办等,每年保证相关经费不低于一万元。学期经费计划:劳动工具(扫帚、锄头、钉耙、铁锹)约4000 元;各班劳动园地围栏、班牌2000元;土地平整、除草1000元;种 子:500元;各类展板、宣传板1000元;其他费用约1500元。3 .组织师资,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培养专
18、业负责 的师资队伍,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劳动 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 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 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另外,我校根据学年度劳动教育整体规划部署, 聘请部分有经验的学生家长、农技员进校,为学生现场提供示范和讲 解。学校劳动教育总负责人:总务主任。劳动场地策划、活动组织: 后勤人员以及各班班主任。4 .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 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 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 育的主题班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中小学 劳动教育 实施方案 学校 方案 范本 共六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