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阅读与鉴赏(文言文阅读).docx





《重庆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阅读与鉴赏(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阅读与鉴赏(文言文阅读).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阅读与鉴赏(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23重庆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二年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病骂。季冬自临问,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即日拜光 子禹为右将军。光薨,谥日宣成侯。上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复使乐平侯山领 尚书事,而今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三年,更四月。魏相因广汉奏封事言:“后元 以来政由冢宰,今先死,子为右将军,兄子来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宜有以损夺其权 又故事,诸上书者曾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 相复因广汉白去副封,以防寿秋。帝善之,从其议。京师大雨雹,帝下少府问状,萧望 之对以
2、为:“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是时李孙专权,卒逐昭公,乡使鲁君察于天变, 宜亡此害。今陛下以德居位,思政求贤。然美祥未臻,阴阳不和,是大臣任政,一姓擅 势之所致也。唯明主躬万机,选同姓,举贤材以为腹心,与参政谋,今公卿大臣朝见奏 事,明陈其职以考功。能如是,则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矣。”对奏,天子 拜望之为谒者。冬十月以张安世为卫将军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属禹以霍禹为大司马宛小 疑亡印绶以虚尊加之而实夺其众四年,秋七月,大司马霍禹与母宣成夫人显及诸婿昆弟 谋反,发觉皆诛灭,初,帝闻京房为乡,明求其门人,得梁丘贺。会八月,行祠孝 昭庙,龙般施头剑挺堕地,首垂泥中,刃乡乘舆,车马惊。于是召贺筮之,
3、有兵谋,不 吉,上还,使有司侍祠。是时霍氏外孙任宣坐谋反诛,宣子章为公车丞,亡在渭城界中, 夜玄服入庙,居郎间,执戟,立庙门待上至,欲为逆,发觉伏诛。故事,上常夜入庙, 其后待明而入自此始也。(节选自西汉年纪卷十九宣帝纪) I.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冬十月/以张安世为卫将/军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属焉/以霍禹为大司马冠/小冠亡印绶 /以虚尊加之/而实夺其众/B.冬十月/以张安世为卫将军/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属焉/以霍禹为大司马/冠小冠/亡印 绶/以虚尊加之/而实夺其众/C.冬十月/以张安世为卫将/军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属焉/以霍禹为大司马/冠小冠/亡印 绶/以虚尊加
4、之/而实夺其众/D.冬十月/以张安世为卫将军/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属焉/以霍禹为大司马冠/小冠亡印绶 /以虚尊加之/而实夺其众/D.文章以叙事为主,也采用了比喻、引用、正反对比等方式说理,让作者讲述轶闻趣 事的目的得到更明确的彰显。2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渔者知之,其以此喻寡人也。且今行之。(2)淳于髡等三称,邹忌三知之如应响。淳于髡等辞屈而去。30 .请给文中第二则故事拟一个标题,并指出邹忌身上体现了怎样的品质。(2023重庆合川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吉顼,洛州河南人。长七尺,性阴克,敢言事。举进士冬箪。调明堂尉。父哲为易州刺史,坐贼当死,顼往见武
5、承嗣,自陈有二女弟,请侍王巾嵬者。承嗣 喜,以犊车迎之。三日未言,问其故,答日:”父犯法且死,故忧之。”承嗣为表贷哲 死,迁顼龙马监。来俊臣下狱司刑当以死状三日不下顼从武后游苑中因间言臣为陛下耳目知俊臣状 人不出人以为疑后日朕以俊臣有功徐思之顼日:“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霾贼也, 尚何惜?”于是后斩俊臣。寒侬陷赵、定,授检校相州刺史,且募兵制虏南向。顼辞不知武,后日:“贼方走, 藉卿坐镇耳。”顼至,募上无应者,俄诏以皇太子为元师,应募日数千。顼还言状,后 日:“人心若是邪?卿可为群臣道之。”顼诵语于朝,诸武恶之。张易之兄弟以宠盛,思自全,问项计安出。顼日:“天下思唐久矣!庐陵斥外,相 王幽
6、闭。上行愁高,武诸王非海内属意。公盍从容请相王、庐陵,以副人望?易吊为贺 之资也。”易之、昌宗乘间如顼教,后意乃定。既而知顼与谋,召见问状,顼对:“庐 陵、相王皆陛下子,先帝顾托于陛下,当速有所付。”乃还中宗。明年,顼坐弟冒伪官贬琰川尉,及辞,召见,泣日:“臣去国,无复再谒,愿有所 言。然病棘,请须臾间。”后命坐,顼日:“水土皆一盎,有争乎? ”日:“无。”日: “以为涂,有争乎? ”日:“无。”日:“以涂为佛与道,有争乎? ”日:“有之。” 顼然首日:“虽臣亦以为有。夫皇子、外戚,有分则两安。今太子再立,而外家诸王并 封,陛下何以和之?贵贱亲疏之不明,是驱使必争,臣知两不安矣。”后日:“朕知
7、之, 业已然,且奈何? ”顼寻徙始丰尉,客江都,卒。(节选自新唐书吉顼传)3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来俊臣下狱/司刑当以死状三日/不下/顼从武后游苑中/因间言臣/为陛下耳目知俊臣/ 状入不出/人以为疑/后日/朕以俊臣有功/徐思之/B.来俊臣下狱/司刑当以死/状三日不下/顼从武后游苑中/因间言/臣为陛下耳即知俊臣 状入不出/人以为疑/后日/朕以俊臣有功/徐思之/C.来俊臣下狱/司刑当以死/状三日不下/顼从武后游苑中/因间言臣/为陛下耳目/知俊臣 状入不出/人以为疑后/日/朕以俊臣有功/徐思之/D.来俊臣下狱/司刑当以死状三日/不下做从武后游苑中/因间言/臣为陛下耳
8、目知俊臣/状入不出/人以为疑后/日/朕以俊臣有功/徐思之/3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B.突厥,是历史1:活跃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属游牧民族。C.春秋,春天是播种季节,秋天是收获季节,占代学者因此称历史为春秋。D.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属正拜。也常用于书简表奏结尾敬语。3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吉顼善用时机,直言敢谏。吉顼随武则天游园,趁机进谏,使认为来俊臣有功于国 而犹豫不决的武后终下决心,下令处斩来俊臣。B.吉顼临时受命,不贪军功。
9、吉顼受命任相州刺史抵御突厥,将招募士兵的功劳归于 太子,回朝如实汇报,盛赞太子,被武氏诸王憎恨。C.吉顼深谋远虑,力劝二张。在吉顼的劝谏3易之认为他的话很正确,便趁机会奏 请立储,使武则天下定决心立下太子人选。D.吉顼抑武拥唐,忠心可鉴。吉顼因弟弟冒犯欺骗官员被贬出朝廷,临行却依然以佛 道相争为喻进谏皇帝,试图削弱武氏诸王的势力。3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顼还言状,后日:“人心若是邪?卿可为群臣道之。顼诵语于朝,诸武恶之。(2)泣日:“臣去国,无复再谒,愿有所言。然病棘,请须臾间。”35 .结合文章,谈谈吉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2023重庆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小题。司空马冬赵,赵以为守相。秦下甲而攻赵。司空马说赵王日:“文信侯相秦,臣事 之,为尚书,习秦事。今大王使守小官,习赵事。请为大王设秦、赵之战,而亲观其不 胜。赵孰与秦大? ”日:“不如。” “民孰与多众? ”日:“不如。”司空马日:“然 则大王之国,百举而无及秦者,大王之国亡。”赵王日:“卿不远赵,而不教以国事, 愿于国计。”司空马日:“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 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陵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 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臣请大王乡从事成,则 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赵王
11、日:“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 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 愿卿之更计。”司空马日:“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宏为兵首,请为大王 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司空马日:“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 自请。”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郭遗劳而问:“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 ” 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日:“以上客料之,赵何时亡? ”司空马 日:“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 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令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
12、使韩仓数之日:”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 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武安君北面再拜蜴死。武安君死五月,赵亡。(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36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 /武安君必死B.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 /武安君必死C.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 言武安君必死D.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 言武安君必死37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
13、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司空马之赵”与“民孰与之众”两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B. ”而亲观其孰胜”与“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孰”字含义相同。C. “而悉教以国事”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两句中的“悉”字含义不相同。D.约从,邀约合纵,战国时齐楚等国联合抗秦称合纵,后引申为缔结盟约。3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空马逃往赵国后,赵王让他代理相国,正值秦国调动兵马进攻赵国,于是司空马 前去劝说赵王,想让赵王先赂秦再联合抗秦。B.司空马曾担任秦国相国,熟悉秦国情况,他先通过发问让赵王了解赵国无法战胜强 秦,再提
14、出自己的应对策略,循循善诱。C.在赵王表示反对贿赂秦国之后,司空马提出让自己带领赵国的军队去抗击秦国,却 遭到了赵王的拒绝,司空马于是离开了赵国。D.司空马经过平原津时,郭遗向他打听战事,司空马准确预料了赵国灭亡的结局。在 武安君死后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3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2)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40 .赵国迅速灭亡的故事能给人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 括。(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日:“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分之身
15、,亦有不为爵劝,不以禄勉, 以忧社稷者乎? ”对日:“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 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腹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王日:“大夫此言,将何谓也? ”对日昔令尹子文 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昔者叶公子高,定 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食目六百畛。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两 御之间夫卒交。英敖大心抚其御之手,顾而大息日: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日至矣!吾 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与大心者也,社稷其为庶几乎!昔吴与楚战于 柏举,五战入郢。君王身出,
16、大夫悉鸟,百姓离散。办冒勃苏日:吾被坚执锐,赴强 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于是赢粮潜行,上峥山,逾深溪,遮穿膝暴,七 日而薄秦王之朝。水浆无人口。秦王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左奉其首,右濡其口,勃 苏乃苏。秦王身问之:子敦谁也?对日:臣非异,楚使新造瞽势冒勃苏。且求救。 秦王顾令之起:寡人闻之,歹手之君,得罪一土,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遂出革 车千乘,与吴人战于浊水而大败之。”王乃大息日:“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 耶? ”对日:“华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四臣 者,皆可得而致之。”(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一)4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17、是()A.对日/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口晦而归/食朝不课夕/无一月之积/B.对日/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 月之积/C.对日/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口晦而归食/朝不课夕/无一 月之积/D.对日/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 月之积/4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谷,是“不善”意,在文中是威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B.田,指田野。畛,指田间小道。文中“食田六百畛”形容叶公子高受赏的田地广大。C
18、. “大夫悉属”中的“属”指“这类人”,与师说中哪子之徒”中“徒”的含义相同。D.万乘即一万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千乘”“万乘”常被用作兵力的代称。4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威王向莫敖子华询问,从先王起到自己这一辈,是否真有不为了爵位或俸禄而为 国家安危忧虑的臣子。莫敖子华认为有,并列举了四种类型的这样的臣子。B.莫敖子华认为令尹子文属于为官清廉,安于贫困,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叶公子 高属于为了提高爵位,增加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C.吴、楚两国交战,短兵相接。莫敖大心告诉驾车人,自己要与敌人拼命,并鼓励他 打倒一个敌人就是对自己的帮助,楚国也可能由
19、此不会灭亡。D.秦王听说梦冒勃苏的行为后大为感动,立即左手捧着他的头,右手给他灌水,并派 出千辆战车的兵力,与吴军于浊水之上发生战斗而大败吴军。4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飞(1)有断腹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2)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卒也,不若奔诸侯。45 .莫敖子华运用了什么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苗晋卿,上党壶关人。开元二十三年,迁吏部郎中。二十四年,与吏部郎中孙逖并 拜中书舍人。二十七年,以本官权知吏部选事。晋卿性谦柔,选人有班多索好官者,虽 至数千言,或声色甚厉者,晋卿必含
20、容之,略无愠色。二十九年,拜吏部侍郎。前后典 选五年政既宽也量更多因缘为虹题赂大行览人下丞坐姿壬赴选靠万余李林甫为尚书, 专任四学,钦事唯委晋卿及同列侍郎宋遥主之。选人既多,每年兼命他官有识者同考定 书判,务求其实。天宝三载闰二月,转魏郡太守,充河北采访处置使,居职三年,政化 洽闻。会甘,因上表请归乡里。既至壶关,望县门而步。小吏进日:“太守位高德重, 不宜自轻。”晋卿日:“礼:下公门,式路马。况父母之邦,所宜尊敬。汝何 言哉! ”大会乡党,欢饮累日而去。又俸钱三万为乡学本,以教授子弟。属禄山叛逆, 杨国忠以晋卿有时望,将抑之,乃奏云:“宜以大臣镇东道。”遂出为陕州刺史、陕虢 两州防御使。及人
21、对,固辞老病,由是忤旨,改宪部尚书致仕。及朝廷失守,冬军流离 道路,多为逆党所胁,晋卿潜遁山谷,南投金州。会肃宗至凤翔,手诏追晋卿赴行在, 即日拜为左相,军国大务悉以咨之。既收两京,以功封韩国公,食实封五百户,改为侍 中。后以贼寇渐除,屡乞骸骨,优诏许之,罢知政事,为太子太傅。晋卿宽厚廉谨,为 政举大纲,不问小过,所到有惠化。魏人思之,为立碑颂德。及乘钧衡,小心畏惧,未 尝忤人意。性聪敏,达练事体,百司文簿,经目必晚,而修身守位,以智自全,议者比 汉之胡广。广德初,吐蕃寇长安。晋卿时病卧于私第,蕃闻之,舆人逼胁,晋卿闭口不 言,贼不敢害。及上自陕至,册为太保,县知政事,又诏以太保致仕。永泰元年
22、四月薨。(旧唐书列传第六十三)4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前后典选五年/政既宽弛/胥吏多因缘/为奸贿赂大行时/天下承平/每年赴选常万余人/ B.前后典选五年政/既宽弛/胥吏多因缘为奸/贿赂大行/时天下承平每年/赴选常万余人/ C.前后典选五年政/既宽弛胥吏/多因缘为奸贿赂/大行时/天下承平/每年赴选常万余人/ D.前后典选五年/政既宽地/胥更多因缘为奸/贿赂大行/时天下承平/每年赴选常万余人/ 4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诉讼,文中指中诉索取官职,现为法律术语,指向法院起诉他方以解决纠纷。B.庙堂,指太庙的明堂,也指君王祭祀、
23、议事的地方,后来用以指代朝廷。C.入计,中国古代考核官员履职的方式,地方官员入京向朝廷报告情况,接受考核。D.衣冠,文中以士人的服饰帽子代指士人,与古诗文中“缙绅”代指官员用法相同。4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苗晋卿态度温和,在代掌吏部选拔职责时,不满意结果的官员无论长篇大论还是言 辞激烈,他都能包涵。B.苗晋卿忠于职守,因为每年进入选拔行列的人数众多,有时邀请其他官员参与考核, 但他一定亲自核实。C.苗晋卿重情重义,在太守任上回乡,进入县门就开始步行,以示尊重;还聚乡党痛 饮,出钱兴办学校。D.苗晋卿忠于朝廷,因病在家中卧床修养,吐蕃人进入家中对他威胁逼迫,但他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2023 年高 语文 模拟 汇编 阅读 鉴赏 文言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