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随笔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随笔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随笔5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随笔5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详细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4、培育学生收集信息的力量,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查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学问。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识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日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
2、,预备连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学问。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学习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加民族骄傲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沟通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赐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区分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_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创造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依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区分方向。 2、依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
3、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熟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 从“东”动身,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动身,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稳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争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识别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
4、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厦门在北京的_方向 (2)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 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省市。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沟通预习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学问。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随笔2 一、总体说明 数学是为生活效劳的。本单元解决问题,就是要培育学生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主要内容包括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了运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解决问题的根底上,进一步学习和把握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通过实际生活联系特别严
5、密、贴近度很高的生动例子,让学生先从直观的图画中了解信息,再运用了解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既培育了学生了解分析信息的力量,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把握运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培育学生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力量,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3)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胜利感,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 (4)结适宜当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展思想道德教育。 三、教学设想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能运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观看图画,了解和收集图画中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的学问,依据信息在小组中争论、合作沟通,解决问题
6、,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后总结和归纳生活中一般性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本单元建议用5课时安排教学。数学广角(单元教案) 一、总体说明 本单元的学问内容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主要内容包括:统计中的重复问题和等式中实物代换问题两种类型。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和等式的根底上,进一步理解统计中消失的重复现象和等式中通过实物进展代换问题。通过运用集合的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表达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统计中消失的重复现象,运用集合图推算事物的数量。 (2)通过实物代换,初步理解代换思想,推算事物的数量。 (3)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
7、的智力。 三、教学设想 依据奉单元学问内容相比照较抽象和学生的思维力量水平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纳实物分析的方法进展教学.先让学生能通过实物理解重复现象和代换思想,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 集合的思想 教学内容 课标试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借助详细内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3、培育学生观看思索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难点:用集合直
8、观图来表示事物。 教学预备 CAI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识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奇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教师知道同学们有许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爱音乐,有的喜爱美术,有的两样都喜爱,教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展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爱,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爱音乐和喜爱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异):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争论发觉: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爱音乐又喜爱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
9、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展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爱音乐和喜爱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沟通,说说想法。 (5)师依据课堂实际状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1 题。 (2)学生独立思索并解决。 (3)同桌沟通,重点说说想法。 (4)反应。(昨天和今日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敏捷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争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
10、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学问面。) 2、练习二十四第2题 要求:(1)学生独立思索并解决。 (2)班内沟通方法。 三、全课总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日所学学问来解决。等量代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看、猜想、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育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洁的代数学问做预备。 难点: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11、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预备 卡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看,今日水果园里正在进展“体重”大比拼呢?(播放)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连续播放)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觉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
12、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索、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教师巡察,赐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这时大局部的学生喊出:16个。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由于: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 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答复,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忙学生理解。) 生2:我们组认为:假如其次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
13、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 44=16(个)。 生4: (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展现: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为什么呢? 让学生独立思索,同桌沟通,汇报结果。 生1:32个。 (可能有些学生会消失这样的错误,教师要准时赐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忙其改正。) 生2:8个。由于,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 生3: 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
14、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完成p10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察,个别辅导。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索的,最终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展替换(计算),最终求出结果。 三、稳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假如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人教版 下册 数学教案 随笔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