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 面积这单元的概念比抽象,备课时,我分析了教材的规律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行分,“数学教学必需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动身,为他们供应观看和制造的时机”。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面积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能听说过,但是要透彻地理解什么是面积却不是特别简单的。所以,在课前我就以拍手歌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触本节课的学问,将“面”在
2、生活中的应用好玩化,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好的开头是胜利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拟胜利的。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学生的心情状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留意力,环节设计张弛有度。 (二)直观操作,理解含义。 从学生身边熟识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面、课桌面、药盒面等动身,引导学生“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边摸边说说这个物体的一个面”感知“物体的外表”随处可见;“借助身边的物体,选择其中的一个面,来感受它的大小”感知“物体的外表是有大小的;”“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举例子说说它一个面的面积”感知“物体外表的面积”从而帮忙学生理解“物体外表的的面积”这一概念。从实物纸板自然过渡到“
3、封闭图形”,从而观看、比拟出封闭图形也是有大小的。这两个根本概念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我在“物体外表的面积”一局部教学中花了大功夫,为后来教学“封闭图形的面积”做好了铺垫。我在引出和讲解面积的概念和含义时,给学生在理解上留了许多个比拟简单的思维台阶,让学生能渐渐的拾级而上,理解并根本说出面积的含义和概念。 (三)合作探究,激活思维。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快速的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问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冲突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比一比”中,前两组都
4、特别简单比拟,而第三组学具学生在观看后却不能统一意见,从而产生了冲突,教师准时引导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学们小组合作,动脑筋,想方法。通过他们的实践探究活动,经受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比拟过程,从中体验比拟策略的多样性。 (四)嬉戏设计,拓展延长。 我觉得本课设计的嬉戏环节比拟胜利,学生在第一个“比一比”嬉戏中稳固了面积的概念,而且介绍了“观看法”和“比拟法”;在其次个嬉戏“猜猜看”中男女生分组看谁猜得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前一个练习中数方格时总结出了,方格越多面积越大,很自然的这个练习中学生会认为女生看到的16个格的面积大。不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而且还自然引出来“面积单位”为下节课的学
5、习做好了铺垫。我想这与符合学生共性和心理的教学设计是分不开的。 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2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内容中“面积”与“周长”始终以来是学生最简单混淆的两个概念。学生在学习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往往简单把它与周长的计算混淆了。对此,特意安排了“面积与周长的比拟”一节练习课,旨在对已学学问加以区分和归纳,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与周长扫清障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学生了解面积与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是消失了张冠李戴的现象,求面积的问题理解为求周长,求周长的问题理解为求面积。本课中,以求黑板四周的长度(周长)和贺卡的大小(面积)作为契基引入,
6、关注引导学生从概念、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上进展方法的比拟,让学生更坚固把握面积与周长的区分,意在深化概念本质,从而达成培育和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安排一节练习课,目的是为了帮忙学生更好地区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概念,能娴熟地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正确使用它们的计量单位。并能敏捷地运用面积与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生活中简洁的实际问题。 首先,我以激趣导入,营造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心情和亲切感,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活动。本课中,以“六一”儿童节的话题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7、习兴趣,又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本节课以始终“比拟”为主线的思维方法,通过直观性引导学生采纳比拟的方法和积极参加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问进展纵向、横向的比拟、分析,能使学生更切实地把握各个学问要点的联系和区分整理成表,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已有学问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培育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力量。 接着,联系实际,表达生活数学,营选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本节课以“六一”儿童节为话题引入,接着求“六一”儿童节黑板报的面积与周长,练习又选取学生比拟熟识的学校花坛、操场等等,都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既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又使学
8、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力量。练习设计难易适中,在递进的层次中进展,营造一个“扎实”的数学课堂为了让学生稳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进展适量练习,而且创设的练习难易适中,层层深入,使学生的熟悉不断深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综合学问,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安排使学生由单一到综合,由简洁应用到敏捷应用的练习过程中把握了本节课的根本学问,同时又培育了根本的数学思索力量。 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局部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和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9、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参要求,我对这节课定出教学的根本环节是:复习旧知,产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方法推广应用”的教学过程。 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供应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忙他们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活动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教师的作用是借助活动的载体引导学生去发觉。在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先估一估三个长方形的面积,接着用12的小正方形摆一摆并把结果填一填,再议一议自己的发觉,然后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推出公式。由于是学生自己发觉的,所以在感觉上非常亲切,使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更加剧烈,学生的思维逐
10、步抽象与概括,他们在观看、分析中,逐步悟出了规律,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这种学问的建构,是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大量感性阅历支撑的,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公式的推导,空间观念的拓展,还有一种自主发觉的欢乐感。 固然也存在着缺乏: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在长方形的外表摆满1平方厘米的方格;有的是沿着长、宽各摆一行;有的是用尺子量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画1平方厘米的格子。这些方法在学生的合作中都有表达,假如能让不同方法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分别演示一遍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2、在教学时为了避开学生把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混淆,课上强调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反而造成了学生的一个误区,学生在探究正方
11、形面积的公式时,有的学生把求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边长x4与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x边长混淆了,导致局部学生对求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是模棱两可。 总而言之,这节课上学生对概念的把握还是较清晰,并能够依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根本的问题,到达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4 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个面积单位,分别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学生对这三个面积单位所表示的实际大小有了肯定的感知,并能用手势表示出来。为这节课(讨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进率)的学习奠定了根底。我考虑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这百进制关系学生确定难以理解。
12、因此,我打算把这一抽象的学问要化为学生直观的、简单承受、理解的学问。于是,我就借助“动手操作”-这把能撬开学问大门的金钥匙。 我提前让学生每人预备两个正方形,(分别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处理“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进率时,我实行引导、半扶半放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拿出已预备好图形,认真观看它们的实际大小。借助学具,想一想、猜一猜,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然后同桌沟通想法和结果。这时,只见学生纷纷参加,有的学生用两个学具比划着量;有的学生用直尺进展平均分;有的学生在对折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 操作五分钟后,只见有学生把小手高高的举起,并用一种很期盼发言的目光看着我,我知道他们肯
13、定想出了方法并探讨出了结果。这时,我说:“孩子们,想好的同学再想想你的想法是否正确,没想好的同学快一点儿”。2分钟过去了,大局部学生都举起了小手,我开头指名汇报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赵怡萌说:“我先把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对折后再对折,这样就把它平均分成了4分,每份是16平方厘米,16再乘4就等于64平方厘米。”这时,我并没有准时给出结果的正确与否,而是引领学生分 析怡萌的思路是否正确,通过我的引领指导、学生的动脑思索,不但能正确推断出怡萌的思路是正确的,结果是错误的,还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可谓是一箭三雕。 “谁还有不同的思路?”这句话刚开口,学生又纷纷举起小手。党皓的思路是:把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横
14、着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厘米;竖着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厘米。这样,10乘10等于100.因此,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李兆恒的思路是:把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横着放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面,量一量,一共有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再把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竖着放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面,量一量,一共有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0乘10等于100。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李亚文的思路是:直接计算,1分米=10厘米,10厘米乘10厘米等于100平方厘米。 听到同学们的答复,我很快乐。说实话,学生能想出这么多的想法,这令我出乎意料。 在处理“1平方米=?平方分米”时,学生的头脑中已
15、经有了怎样去思索、怎样去动手操作的方法。因此,我只在黑板上画出了1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自己去想方法解决的,在这次的汇报过程和结果中,除了上述的4种方法外,又有一种方法:他是把这个正方形对折,看一看这个正方形的一半中有几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然后再乘2。 通过学生汇报的过程和结果,让我深深的感到: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很大的“爆发力”。只要你引导到位、启发到位,他们就能迸发出才智的火花。以前,我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惟恐课堂秩序乱,造成难以整理的局面,看来,我这种顾虑是多余的。这时我想起一句话:“水究竟有多深,只有自己亲自去试一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这一活的资源。
16、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5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面积,主要包括面积的有关概念、面积的涵义;涉及的面积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根底学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面积有了初步的体验,而且学习了根本图形的周长,但是对面积并没有转化到学问的层次上;另外,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了如何更好地把握一种新的概念,并且具备了肯定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的力量,也体会了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进展了自己的数学空间观念和数感。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要留意以下几点: 1.要以培育和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熟识的实例,熟悉图形面积的涵义,让学生充分体验每一种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学会依据物体的大小选择不同的
17、面积单位,学会估量图形的面积。肯定不要只偏重面积的计算和单位换算而忽视了空间观念的培育和进展。 2.让学生在观看、比拟、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进展空间观念。 进展空间观念必需以学生自身的空间知觉和体验为根底,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给学生充分知觉和体验的实践时机。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所供应的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还应当努力创设更多的实践活动,给学生以更多时机。 3.重视估测活动的过程,鼓舞估测方法的多样性。 估测是数学中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也是进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教材供应的多种估测方法,在沟通中体会估测的多样性,在学习中进展应用估测解决问题的意识
18、和力量的培育。 4. 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力量的培育。 学习学问的目的就是将学问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数学更是如此。本单元的教学中面积公式的应用是一个重点,为了防止学生对面积公式的机械记忆,要注意学生对所学学问的进展、发觉过程,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6 不久前,听一位教师执教面积单位一课,执教者在学生初步熟悉什么是平方米的根底上,设计了几次布满情趣的数学活动,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地帮忙学生丰富了对这一面积单位的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一:在观看中体验 师:刚刚,我们一起熟悉了平方厘米,知道了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
19、1平方厘米。现在,教师准备用这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量一量黑板的面积,感觉怎样么样? 生:不行,太小了,很麻烦。 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生:可以找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师:这样的单位有吗? 生:有,平方米! 师:平方米有多大呢?闭上眼睛,先在头脑里想像一下。 学生闭眼想像,教师把红色的1平方米的模型贴在黑板上。学生睁眼后 生:哇!好大。 师:和你想像的一样吗? 生:差不多。 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来验证一下? 生:只要量一量它的每条边是不是都1米就可以了。由于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确定就是1平方米。 师:真擅长思索。那么,毕竟是不
20、是1平方米,谁来测量一下。 学生测量,确认该正方形边长确实是1米。 师:观看这1平方米,感觉怎么样? 生:1平方米真的很大! 活动二:在操作中体验 师:光说很大明显是不够的。教师这儿还为每个大组的同学都预备了一块1平方米大的红色正方形布。同学们待会儿可以以大组为单位,共同来感受一下这1平方米。先争论一下,你们准备怎么来感受?是躺一躺,站一站,还是另想别的方法? 学生组内沟通后,选择了适宜的方法绽开了体验性活动。随后沟通 生:我们组选择了躺,发觉1平方米的正方形布上大约能躺2个人。(生笑) 生:我们组选择了站,结果发觉,1平方米的正方形上竟然能站15个人。 师:能再给大家展现一下吗? 其次组同学
21、再次演示了15个人同时站在上面的情形,全班同学都瞪大了眼睛。 生:我们组选择了摆数学书。惋惜我们的数学书不够,没能够把1平方米摆满。 师:但你能依据你们已经摆的,推算出一共可以摆多少本数学书吗? 生:能!我们发觉,一排可以摆6本,可以摆4排,所以一共可以摆24本左右。 师:多棒的想法呀。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连续来探讨这一问题。 生:我们组是在上面摆文具盒,结果发觉 活动三:在比拟中体验 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已经熟悉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不同的面积单位。现在,我来把这三个不同的面积单位放到一起来。 教师将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模型分别剥下来,依次贴到平方米的模型上。学生又一次发出了
22、赞叹的声音。 师:惊异什么? 生:我发觉三个面积单位放在一起,他们的大小相差真的很大。 生:我发觉平方米比平方分米大得多,而平方分米又比平方厘米大得多。 生:我发觉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小不点。 生:我还在想,1平方米里面毕竟有多少个平方分米呢?1平方分米中又有多少个平方厘米呢 纵观三个教学片段,从观看到操作再到比拟,学生对于平方米这一面积单位的感知由最初的模糊、粗线条不断得到了准确化与提升,相应的空间表象也在层层体验中不断得到了强化与升华。而全部这一切,都与教师细心设计的数学活动息息相关。 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7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一节典型的概念型课题,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
23、,是空间形式熟悉进展上的一次飞跃。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把握面积的含义,熟悉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观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胜利的喜悦,也有缺乏的圆满。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需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动身,为他们供应观看和制造的时机。”由于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肯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把握面积这一概念,课一开头,我就创设了一个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为模拟的两块大小差异较大的校园草坪涂色,奇妙地创设了冲突冲突,这样就自然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很顺当地引入“面积”的教学。在进展面积
24、单位的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猜一猜”嬉戏,把两张画有不同数目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格纸藏起来,告知他们一张有4个格,一张有8个格,让他们猜哪个面积大?学生的答复不一:有的说4个格的大,有的说8个格的大,还有的孩子认为格子一样大的,有8个格的面积就大。假如格子不一样的话,哪一张大就不肯定了。这样,引发学生内部认知冲突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会主动分析冲突,主动探究解决冲突,从而熟悉到学习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强化感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应采纳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等学习方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25、对“面积”的感知比拟弱,不像对时间、长度等有许多的感性熟悉。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为学生参加学习过程制造条件。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识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黑板的外表、桌子的外表等动身,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外表,感知“物体的外表”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 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根底上,将感性学问逐步化为理性学问,即在详细的活动中感悟面积的第一层含义:物体外表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又通过比拟平面图形的大小,画一画、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平面图形也是有大小的。还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拟两个物体的面和两个图形的面的大
26、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面积”这个概念的熟悉。 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8 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把握它们周长计算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这局部内容也是学习和探究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根底。 一、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 1.结合详细实例,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通过比拟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 3.体验比拟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在教学中,我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面积的含义,知道物体的面积有大小,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比拟物风光积的大小。 二、观看教师
27、演示课件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 在整堂课中,我的课件做的比拟多,由于我认为,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理解力量也不是太好,教师说的再多,也无济于事,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还是挺不错的,所以让学生在观看教师演示课件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面积,学生虽然说的不是太精确,但我知道,他们已经理解其中的含义了。 三、师生彼此互动合作沟通。 学生在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运用数格子的方法比拟图形的面积,简便而又精确。 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9 有人曾经说,“教学是一门圆满的艺术”。今日自己教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内容,在这门“圆满的艺术”中获得一点点的胜利。兴奋中我不忘结合全组学员教师的评价反思自己教学中所得、所失、所
28、悟。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后面学习内容的根底。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使学生熟悉面积的含义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空间概念。 3培育学生观看、比拟等思维力量和操作力量。 一、我的胜利 1能较好把握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嬉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嬉戏本身的不公正,有意识地渗透面积是有大小之分的。如,在教学开头我拿出一大一小两张白纸,提出疑问“假如要进展涂色竞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想选择哪一张?”开头引入。学生们都选择了小的那张,在说说自己的理由时,许多学生都说出了“小的那张面积
29、小”的答案。然后让他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面积也有大小之分。这样做到了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学问,把生活阅历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突出重点,促进迁移。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熟悉平方厘米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说一说,记一记,找一找等活动去理解1平方厘米。在熟悉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让学生通过迁移和推导来熟悉。 3合作学习,主动参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面积”含义的理解和熟悉,都是通过学生观看,操作活动,沟通活动中实现的。 4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以它省时、高效、直观、生动等特有的优势而被课堂教学广泛运用。本课还细
30、心设计符合儿童情趣的精致图片和画面,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采纳多媒体帮助教学,融直观性,学问性,趣味性为一体,解决统一面积单位的问题,设计趣味练习等。 二、我的缺乏 1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教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有的学生参加感不强,有的学生在沟通时没有仔细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连续努力。 2本结课是以实践操作活动为主线的,怎样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还有待我去改良。在教学为什么要统一面积单位时,我想这不是教学重点,也为了节约时间,事先为学生预备了方格纸,小方格纸片,让学生根据我的指引去操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实践操作活动的教学流于形式,
31、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三、我的感悟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索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洁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零乱状态,不能准时地整理和总结。 每节课,教师不应当只留下一个句号,应当给自己留下一个“?”、“!”、“” 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10 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节课是典型的概念课,为了帮忙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我特别重视呈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意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意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比拟满足的。 一、创设情境,激
32、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课伊始我创设了教师和一位同学进展涂色竞赛的情境,开头学生以为教师会赢,但最终我输了,我顺势让学生帮我分析缘由,学生的留意力立刻集中到涂色图形的面的大小上来。这样设计,不仅营造了一个和谐、愉悦、宽松的开课气氛,而且能从学生的课堂实际动身,意境合情合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意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 在教学面积定义时,我让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面,找一找面,感受到面是有大小之分的。面积定义的引出,自然到位,尤其是对封闭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我利用课件展现,使学生通过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的比照,剧烈感知,封闭图形是有大小的,而不封闭图形无法确
33、定其大小。 再如:在教学1平方厘米里,我请同学们取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在自己的四周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外表差不多是1平方厘米?接着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闭上眼想象1平方厘米的大小,再开眼看一看,反复几次之后,让学生在纸上画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以此验证学生对于1平方厘米的空间观念建立得是否正确。 三、注意学生参加到“做”数学的过程中。 数学学习是“知”和“做”的统一。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加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面积单位”的学问不仅抽象,而且简单混淆,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人人动手,先让学生课前制成“1平方分米”的纸片,并让学生手拿1平方分米的纸片说一说: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使学生形成“1平方分米”的表象。再通过全员参加测量数学封面的面积,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让学生深刻领悟“面积单位”的含义,使“做”数学真正成为了师生互动的纽带。 四、对所学学问的把握做到了准时检测。 严密联系生活这一点也做得不错,还有板书,对本节课的学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缺乏之处:课堂时间调配得不太好,有前松后紧的倾向。由于时间紧,所以后面的面积单位的体验不到位,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只是走了过场。需要提升的空间还有许多。欢送大家帮我指出来。感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