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3篇)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在阅读中识字,认读本课的生字词“更羸、魏国、拉弦、凄惨、嘣、凄惨、愈合、大雁、射箭”,会写“弓”、“雁”。 2、结合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多种方法及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抓住重点词句,帮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理解两个直在课文中的不同含义;能理解能手的含义,进而理解更羸是出名的射箭能手。 3、通过理解不同人物的身份特点,读出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从提示语和标点符号的用法中体会魏王所说的话的语气。体会到更羸的自信与魏王的怀疑。重点指导朗读。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在阅读中识字,认读本课的生字。抓住重点词
2、句,帮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魏王与更羸说话时的语气,体会到更羸的自信与魏王的”怀疑。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 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板书写“惊”时看偏旁了解与心情有关。 书写“弓”时,教给学生小口诀:别看字拐弯多,三笔完成记心窝,横折一笔加一横,竖折折钩一笔成。 之是“的”的意思。 鸟是什么?大雁学生介绍对大雁的了解。师相机指导“雁”的书写厂是它的声旁,“隹”古书上指短尾巴的鸟,单人指它们在飞行时一会排成一字一会排成人字。(板书:大雁) 故事中的这只大雁为什么被叫做惊弓之鸟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把握状况
3、1、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更羸 “更”是个多音字,还可以组词为打更,三更半夜等。谁知道它另外的读音?你能给他组个词吗?看到“羸”字,你发觉了什么?和“赢”字很像,怎么记住“赢”字,可以拆开记,羸:亡、口、月、羊、凡。 教师指导书写“羸” “羸”字它的部件较多,就像一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只要能相互宽容,你看亡字头可以写扁点,口也要写扁点,下面的月羊凡写得瘦一些,这样大家团结在一起多好看呀。 2、出示课件认读生字词 开火车读词。裂开反义词是_,从而理解愈合的意思。 3、出示课件弓箭弦的图,学生介绍各局部名称,做动作拉弦,并发出“嘣”的声音。 三、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指名读课文,要求大家仔细
4、倾听,并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提示同学们概括的方法,找到主要人物,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 师板书不用箭只拉弓掉下来 四、深入课文朗读感悟 1、课文中有一句话介绍了更羸,看谁能找到? 生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出名”和“能手”)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导朗读准时评价 2自读自悟:自由读2-8自然段,留意读好对话的局部 (1)下面让我们好好熟悉一下这位射箭能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到8自然段,留意读好对话的局部,看谁是咱们班的读书能手。 (2)学习其次自然段 指名读生评价师提示 通过理解不同人物的身份特点,读出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 同桌分角色朗读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个
5、自然段讲了什么吗?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黑板)真有这样惊奇的事情吗?请同学们读第3自然段。 朗读时还要关注提示语和标点符号。 这奇妙之事果真发生了。(出示课件,大雁直掉下来。) (4)学习第6自然段 此时魏王的表情是生齐答:“大吃一惊”。 你有试过“大吃一惊”吗?想想自己当时的表情、动作。 你就是大吃一惊的魏王,你会怎样读?自己先试一试。 (5)学习第5自然段 他上演的奇妙一幕,谁来读?(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 理解“直”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 在中国的汉字里,一个字能表达多种意思。在这里,“直”字消失了两次,这两个直字的意思就不一样,谁来说说你的看法。 第一个“直”字:大雁心里可
6、怕,就一个劲儿地往上飞(打手势:逃命)舍命、用劲、用完全力。 其次个“直”字:大雁是突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打手势:垂直) 五、回归课文,存疑留趣 难怪魏王如此惊讶,更羸果真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了。那么毕竟是什么缘由让魏王更加惊奇,更羸为什么不用箭只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信任已经有不少同学迫不及待想要解开这个谜团了,这个成语故事又有何寓意呢,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2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预习提纲: 1、默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本课生字、生词。 2、回忆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提出学习任务: (1)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为什么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让
7、大雁从天上掉下来? 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学生思索: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出名的射箭能手? 更羸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学习第九段。 为什么他啊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生找出第九段,抽生读。 默读九段,思索自学: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 (3)、用“”标出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用波浪线标出他的分析。 (4)、分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用因果关系练习说话。 从而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指导朗读段。 【反思】:由于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所以一开头提出“为什么
8、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这句话是全文的重点,是更羸对魏王叙述能让天上飞的大雁掉下来的缘由。学生就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进展答复。教师就可直接抓住重点进展教学。更羸经过仔细、周密的思索、分析,才胸有成竹地对魏王说:“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掉下来了。”所以魏王由当时“不信自己的耳朵”到最终口服心服。由此可见,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让学生一边仔细读,一边思索、分析,学生才能了解更羸推理的严密性,知道他是一个擅长观看,擅长思索的人,从而心生鄙视。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力
9、量目标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美丽的语言,进展有感情的朗读;初步培育规律推理力量。 德育目标学习擅长观看、勤于思索的优秀品质。教学模式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教学。 一、导入新课、揭题。 导入方法:回忆成语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进展语言力量的同时,进展思维力量,激发想象力制造潜能制造的意识来自于问题和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建立在认真观看和仔细思索根底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奇怪心的推动,只有擅长发觉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制造的冲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制造思维,并对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三、交代学习任务。 1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擅长观看、勤于思
10、索的品质。 2 练习复述课文。 3 了解成语,学会运用成语。 四、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感悟第九自然段。 1 自由读,思索: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更羸看到的、听到的句子。 (3)用划出他分析的句子。 2 全班沟通。 3 变式练习: (1)大雁飞得慢,由于( )。由于( ),所以( )。 (2)大雁叫得凄惨,由于( )。由于( ),所以( )。 4 同桌对读,边读边记。 5 填空练习: (1)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凄惨,就推断出这只鸟( )。 (2)这只鸟所以一听到弓弦响就舍命往高处飞,是由于( )。 (3)这只鸟所以掉下来是由于( )
11、。 (4)更羸知道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会可怕,用劲儿往上飞,会使旧伤裂开。所以推断只要( ),这只大雁就会( )。 6 引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共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这一环节层层推理,步步深入,是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检验,同时加深了只要一拉弓,大雁就落下来这一看似不行能的大事的可信度,激起了学生连续学习的欲望。 7 导语导入:这是更羸把看到的和听到的状况加以分析、推断出的结果,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8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 出示思索题: (1)更羸是怎样使大雁掉下来的”?他
12、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用标出魏王感情变化的词。 2 方法:读、思、画、议的方法。 3 沟通。 (1)通过刚刚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抓住时机理解能手一词;还知道哪些能手,进展积存词语的练习;表达更羸是怎样把大雁射下来的。) (2)观看录像。师讲解,创设情境:一只受伤的大雁无助地拍打着翅膀,边飞边鸣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伴声音),可怜的大雁听到弓弦响,心里可怕极了,舍命地往高处飞,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 4 回到文中,指导朗读与录像内容对应的段落。引导:目睹这一切,魏王的感情有没有变化?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5 看投影出示的句子,自由试读。 6 指名读。 7
13、创设情境师生对读18自然段。 8 按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9 自由结合表演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需依据学生身心进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惜学生的奇怪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大段,设计分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并在多种情境下的诵读中,理解积存语言并能初步地运用语言。 七、练习复述课文。 1 自由练说。 2 指名复述。 八、提醒喻意,学习运用。 1 理解成语的本意。 2 提醒其比方意义。 3 列举生活中这样的人。 九、总结课文。 1 采纳对比法归纳更羸的品质,完成板书。 2 回忆类似生活阅历,激发观看兴趣。 3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都应当留心四周事物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但可以增长许多学问,还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收集素材,盼望每一位同学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将思想教育奇妙渗透,激发学生们观看自然、观看社会、观看生活的兴趣,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根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