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教案12篇(有关桥的教案).docx
《关于桥的教案12篇(有关桥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桥的教案12篇(有关桥的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桥的教案12篇(有关桥的教案)关于桥的教案1 设计意图: 歌曲鸭子上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富有一定的情境,深受中班幼儿喜爱。不过由于歌词中有数数特别是倒数的内容,旋律中又有间奏,所以中班幼儿演唱起来有一定难度。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歌唱水平,我将活动分为两个教时来完成。本教时作为第一教时,我将感知间奏作为活动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可以抽拉的环形图谱,一方面可以生动、有趣地表现鸭子上桥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环形图谱中鸭子排列的疏密感受鸭子上桥时的不同速度,从而对歌曲的基本旋律结构产生清晰的认识。另外,我在用环形图谱表现间奏处插入羽毛图案,可引起幼儿
2、对间奏的注意,感受间奏处的等待,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现。第二教时的目标为:(1)在轻快地唱准第一段歌词的基础上,感受第二段歌词与第一段的不同,并能完整演唱歌曲。(2)尝试小组表演唱,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 目标: 1借助图示理解歌词,感受乐曲轻快的旋律。 2能用轻快的声音唱好第一段,知道间奏处要等待。 3根据歌词做动作,体验游戏的乐趣。 准备: 歌曲录音,画有小桥的背景底图贴于黑板上,画有8只鸭子的环形图谱套在黑板上(如图),鸭子头饰。 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啊?听听看这是那个小动物的声音?(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子的声音依次出现) 2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声音。 二、理解
3、歌词,学唱歌曲 1理解歌词。 (1)出示小桥的背景底图,引出歌曲情景。 师:这里有一座小桥。听一听是谁上桥了? (2)教师引导幼儿听一遍歌曲,感受歌曲的整体结构。 师:你们听到一共有几只鸭子呀? 师:它们是怎样上桥的?它们是挤来挤去的还是排好队的?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再次完整听歌曲,同时抽拉环形图谱表现鸭子上桥的情境,帮助幼儿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整体结构并记忆歌词。 师(小结):原来这八只鸭子都是听着音乐、排好队走上桥的。 2突破难点。 (1)幼儿感受歌曲中八只鸭子上桥时的不同速度。 师:这八只鸭子都高高兴兴上桥了,那它们上桥的速度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幼儿根据图示说出自己的理解。) 师:
4、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它们在干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唱唱看。(教师示范演唱,幼儿跟唱。) 师(小结):前面四只鸭子上桥时慢慢的,后面四只跟得紧紧的,上桥上得快快的,歌声也是快快的。 (2)幼儿自主学习歌曲间奏部分。 幼儿在八只鸭子的图谱中发现、了解两片羽毛的意义。 师:图上还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吗? 师:为什么在第三只和第四只鸭子后面有羽毛? 师:你们说了很多想法。那到底两片羽毛是什么意思呢?秘密就藏在歌曲里,我们一起再到歌里找一找。 幼儿听音乐感受间奏。 师(小结):在歌曲中只有旋律、没有歌词的地方就叫间奏。图上有羽毛的地方就是间奏的地方,唱到这里时要等一下,不能唱出来,只能在心里唱。 (教师弹琴
5、,幼儿跟唱。) 幼儿模仿小鸭子的各种动作表现间奏。 师:在间奏的地方虽然不用唱歌词,但还有音乐。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间奏呢? (教师放音乐,幼儿一边跟唱一边用动作自由表现。) 八只鸭子都上桥了,现在小桥会怎样呢?(小小木桥摇呀摇。) 3完整学唱第一段歌曲。 (1)教师操作环形图谱,幼儿跟音乐学唱歌曲23遍。 师:小鸭子上桥的游戏真好玩。小鸭子还想玩上桥的游戏,不过这次想请你们用歌声把它们请上桥,你们行吗? (2)师幼一起演唱,表现歌曲中轻松、愉快的情绪。 三、游戏:鸭子上桥 1.教师操作环形图谱,幼儿随音乐在原地表现鸭子摇摇摆摆走上桥,鸭子上桥后停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后面鸭子快快跑
6、上桥的情景。 师:现在请大家起立站在原地,跟老师一起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做动作。 2.幼儿戴上鸭子头饰,8人一组分角色边唱歌边按序表现相应的上桥动作。 师:看,前面有座小桥,我们也来当鸭子玩玩上桥的游戏。大家一定要记住自己是第几只鸭子,按音乐、歌词做好自己的动作。 关于桥的教案2 教学内容 七彩桥 教学目标 1 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 通过看图、读文了解彩虹有七种颜色。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彩虹有七种颜色,朗读课文。 教学措施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课时安排 1至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片、教学挂
7、图,有条件的可以准备有关雨过天情,彩虹出现的录象带或课件。 学生:彩色笔和图画纸。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自读自悟 1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自己一边看图,一边读文。 2 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学习字词。 3 小组内讨论交流: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二、引导读中体会 1 全班讨论: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2 自己再读课文,对照图认一认七种颜色。 3 请小朋友把写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生字卡,贴在对应的颜色下,再读一读词语。 4 请学生试读课文,大家评议。 5 齐读课文,理解“赤”、“绘”的.意思。用“和”说一句话。 6 分小组比赛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
8、。 7 学了课文,你知道七彩桥是什么吗? 8 请根据自己读课文后体会,拿出纸笔画一幅画,然后在班上交流评比。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 请小老师来教读生字,大家评议、纠正。 2 看卡片读生字,口头组词语。 3 组织学生进行猜谜语游戏:请甲生上台,背向黑板,教师任指一词,甲生便开始猜“是不是”其余学生回答“不是”甲生猜对了,其余学生拍手答“对对对,请回答!” 4 指导书写,适时纠正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七彩桥 彩虹的图片 赤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关于桥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中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借助图示理解并唱准歌词。 2唱出1-8的递增和递减,形象感受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3
9、尝试边游戏边学唱歌曲,享受轻松、愉快的歌唱氛围。 活动准备:图示卡片;课件;平衡木;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鸭子学习上桥的.本领”引题进场。(听鸭子上桥的旋律) 二、分段学习歌曲。 1感受歌曲第一段。 (1)导入语:今天也有几只小鸭子跟我们一样,在学习上桥的本领,听一听是几只小鸭子呢?他们上桥的速度是不是一样的呢?(范唱第一段) (2)提问:有几只鸭子在学习上桥的本领?但是他们上桥的速度不一样,我们来听听哪几只上桥的速度快,哪几只上桥的速度慢?我们把小鸭子们请上来。(边演示边范唱) (3)这8只鸭子中有两只鸭子上桥时害怕了,有停了一下,你们听听是哪两只鸭子? (4)在三只鸭子和四只鸭子处
10、练习间奏。 (5)后面的4只鸭子中有一只鸭子和其他的不一样,听一听是哪一只鸭子? (6)练习附点的演唱。 (7)八只小鸭一起站在小小木桥上,小小木桥怎么样啦? (8)演唱第一段。 2感受歌曲第二段。 (1)导入语:小小木桥摇呀摇,鸭妈妈可担心了,她对着小鸭子们喊:“鸭宝宝们,快快下桥呀!”(范唱第二段) (2)提问:“一共有几只鸭子在桥上走?” “下来了1只鸭子,还有几只鸭子桥上走?”(7只) “又下来了1只鸭子,还有几只鸭子桥上走?”(6只) “桥上鸭子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唱到几只鸭子的时候出现了间奏?唱到几只鸭子的时候出现了小附点呢?(练习间奏、附点) “八只鸭子下了桥,小小木桥发
11、生了什么变化?” (3)演唱第二段。 三、多种形式完整演唱歌曲。 四、游戏表演。 1一组(8个幼儿)示范游戏表演的方法。 2两组幼儿表演。 3四组幼儿共同游戏。 五、结束活动。 可爱的鸭宝宝们,现在鸭妈妈要带你们去学新的本领喽!(播放歌曲鸭子上桥) 关于桥的教案4 教材分析: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与一般规范的说明文不同,在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文章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生字词语,了解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2、A、学习说明中融合描写以使文章生动的表达方式。 B、体会本文语言古朴典雅、优美生动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累有关桥的常识,审美的一般常识,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难点:学习说明中融合描写以使文章生动的表达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掌握了说明文的一些知识,需要进一步熟练巩固。同时对描写抒情在解说过程中的作用要仔细领会。 教法及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感情的朗读。搜集信息,筛选资料,积累。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各种桥的图片及资料。 教师准备: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钢琴曲秋日私语为背景音乐。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
13、我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那么桥的美都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桥之美。 (二)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本文作者: 选自 。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点缀( ) 驻( )足 和谐( ) 煞( )它风景 前瞻( )后顾 险峻( ) 3、解释词语: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开始稍微差一点儿,而结果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及思路。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作者看来,桥的美在何处?你对此有何感想
14、,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提示:作者并不着眼于从桥自身的结构来欣赏桥之美,更着迷于桥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启发是让学生生发开去,谈自己的看法。 2、学生拿出准备的桥的照片,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桥美在哪里。 从你自身感觉到的角度,自由的表达。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重点段落第四段,采用小组齐读、男女分读等形式,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本段为了说桥的构图之美,分别列举了哪些类型的桥梁?(鸟镇的石桥、江南乡间的石桥、横跨湖面的长桥、多孔桥、风雨桥。)2、本段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 3、本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各种形式的桥在不同环境
15、中的形式和作用。) (二)本文用了大量的描写以使文章生动,试分析下列描写的好处: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只舒畅的气。(其实,苇从不会“发闷”,也不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杨柳浮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反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中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
16、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听桥之歌声,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旋律,这吸引着画家追寻着桥的身影。)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互相交流。选出代表,交流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四、质疑问难。 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共同合作,分析,讨论,研究,解决这
17、些问题。有疑问的,可在全班级展开讨论。教师肯定鼓励,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必要时给予合理的点拨。 五、拓展延伸。 仿照本文的写法,介绍自己家乡的一处景致。本文以画家的眼光,以优美的笔调写出了桥的美,又在作者的笔下知道了桥的知识。请同学从具体的角度谈一下你学了本课的收获。学生五至六人发言交流。教师肯定学生的表现。 六、课堂总结: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其内容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原句:白云漂浮在天空。 扩展句: 八、板书设计: 桥之美 吴冠中 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 不同的美学效果 桥之美 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 联系形象的重
18、叠与交错 九、课后反思: 关于桥的教案5 目标: 1.学会一种新的审美视角,读懂桥之美,欣赏桥之美 2.品味本文诗一般的描写性语言 难点: 通过分析桥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的审美效果,达到提升学生欣赏水平 方法: 朗读欣赏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很高兴有机会和的同学一起来学习探讨。人们都说:停车等红绿灯的时候相互注视就是一种缘分,那今天我们一起在一间教室能面对面交流就更是前世修来的福了。为了珍惜这这份缘,那我们就一起来上好这堂课,行不行? 出示幻灯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大家都读过这两句唐诗吧,美不美? 明确:对,很美!美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欣赏吧!这里“两个黄
19、鹂”是两个点,“一行白鹭”是一条线。春日景色无奇不有、无物不美,杜甫不可能都写,他选择了两个点、一条线,和广阔的天空、大地这些块面衬托、配合,于是就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和谐的画面,这就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用点线经营诗境空间的方法,叫“点线经营法”。用此法如果能读出唐代王之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白日”如点由上落下,“黄河”如线自西往东,那简直就大彻大悟了。 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这种点线经营法也常用在绘画艺术和建筑艺术之中。那么今天我们带着这种方法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桥梁欣赏的,看看能不能提高大家对桥梁的欣赏水平。板书:桥之美。 简单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
20、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这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写的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艺术小品,(别小看吴老先生,他曾有一副作品在拍卖会上卖出了4070万元的天价,创造了当代书画艺术作品之最,想见他也是鉴赏的行家。在这里他以一位画家独特的眼光谈了他对“桥之美”的看法,中提到了很多桥,他认为有些不美,有些却很美。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先找出作者认为不美的桥? 注意作者并没有直接说不美,但从他的语言倾向来看,是并不美的。 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等 三、自主学习 1.分析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等不美的原因 不美的原因:孤立、没有周围景物的衬托,不能与其
21、他的景物形成点、线、面的呼应配合,不协调。 2、既然“孤立、没有周围景物的衬托,不能与其他的景物形成点、线、面的呼应配合”是这些桥不美的原因,那么作者的着眼点又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回到课文100页,从“桥,多么美”至第三段3段,找出作者的着眼点。 明确:小桥流水人家美很美,美在景物之间的衬托、呼应、协调。 如果:在小桥流水边是一撞现代化的玻璃外墙的高楼,这幅画美吗? 流水人家边架起一座很高大的钢筋水泥桥,这幅画美吗? 桥与周边的景物要协调、呼应、配合才行。如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那作者主要着眼于什么? 即:“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这也就产生不同的美学效果。 得出结论前用了三个关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教案 12 有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