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docx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绝密启用并运用完毕前2023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H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 卡一并交回。留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 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 .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第n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运 用涂改
2、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第n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A.校订(jiao)戛然(jia)佝偻病(gOu)自怨自艾(yi) B.降服(xidng)惊诧(chd) 超负荷(he)流水淙淙(zong) C.奇葩(pa) 胴体(tong) 拗口令(ao)三缄其口(jidn) D.称职(chen) 谄媚(chan)一刹那(shd)良莠不齐(y6u)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闻
3、名的佛教胜地,上山有很多寺院,善男信女川流不 息。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晰的。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老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D.对峙的双方心情激烈,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刚好赶到,才避开了一起暴力事务的发生。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超群的拳脚功夫,引来很多行人侧目欣赏。 B.高校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老王始终热衷于保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
4、始终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 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实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 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仔细思索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D.簇新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滑,透亮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 做出的米饭芳香可口。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警察反复视察了两个目击者供应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
5、它们和从案发觉场得 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 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的确感到困难。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爽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 牙齿雪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宠爱。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 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安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 追求有关。世界恒久充溢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 志向,也是一种
6、审美追求。静寒境界是片安静的天地。安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 安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安静本身就是道, 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肯定的安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安静是其当家面目。 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安静。这里 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 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安静中。如北 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清寂,画中渔 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
7、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 真是幽寒安静之极。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 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 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呈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适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 的朝气跃动供应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孤 独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清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 你看那孤
8、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溢朝气的世界吗!彻骨 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 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安静空茫 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肯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困难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 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 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6.下列对“静
9、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它安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白永恒的安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原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D它追求一种肯定的安静,但这种安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7 .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安静。8 .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
10、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朝气,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8 .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B.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看松庵记宋濂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 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11、。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 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 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 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概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 地上如葬,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奕,可挈尊爨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君诗书之暇,被鹤嬖衣,支九节笫,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 拱揖左右。君凝视之久,精
12、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 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 相娱。君喑曰: 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 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 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 耶,抑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 松为独多。尝味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荽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 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
13、 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独立;及其 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 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行乎?(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注九节筑(qiong): 一种竹杖。喑(jje):赞美。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之可茹 *B.皆竞秀献状 *C.被鹤蟹衣D.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茹:吃 秀:开花被:通“披”,穿着狎:接近A.人因号之为“匡山”不如因善遇之*C.可挈尊囊而饮*B.蛟龙潜于其中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今乃以看松名庵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4、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描写匡山松树一组是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嘉树贴贴地上如葬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日歌吟万松间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A.B.C. D.12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态如“箕筐”而得名。它景色美,引人入胜。B.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依据草舍四周环境的特点建立了三个亭子,在亭中弹琴、 下棋、喝酒。C.章三益读书之余,常在松间歌吟,与松树心愿相通,精神想合,深得看松之趣,因此把草 舍命名为“看宋庵”。D.宋濂不
15、同意龙泉人士对章三益的看法,他认为章三益无论隐居还是出来做官,都能像松树 一样坚持操守。第II卷(共114分)四、(24分)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 自见者。(5分)(2)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 斯而已。(5分)14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山寺夜起江溟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山东 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