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庄子在逍遥游中通过“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来阐发“圣人无名”。怎样做才能 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圣人无名”意义上的逍遥游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先得理解什么 是“名”,什么是“实关于这对概念,庄子通过许由之口是这样说的:子治天下,天下 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意思是说尧的名 声是与他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功业相伴而来的。我许由并没有做过任何与治理天下有关 之事。倘若我许由接受尧已经治理好的天下,那就是盗用了尧的名声。所以许由反
2、问道, 难道人应该为了这种虚“名”而放弃自己的“实”吗?许由拒绝接受君主之名,对他来说: “名者,实之宾也。”也就是说,“名”是外在的,“实”才是内在的。“实”在前,“名”在后。 如果没有“实”,也就没有“名”,所以许由不愿意空有其“名”,不要做名的附属品。这 不仅是许由的人生哲学、处世原则,更是庄子的人生哲学、处世哲学。值得一提的是,“名实”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几乎都参与论辩的一对哲学概念。特别 是名家如公孙龙子、惠子对“名实”概念的争论、辨析几达诡辩的程度。但庄子说“名实” 却不是就概念而阐释概念,而是以“名与实的关系来说明现实社会中“名”的虚妄。名 者,实之宾也。“短短一语,看似简单,却凝
3、聚了庄子名实观的精髓,对理解庄子思想 十分重要。说其简单,是指庄子对当时这个辩论十分激烈、在哲学史上又极为重要的命 题在逍遥游中仅仅一笔带过。说其重要,是因为几千年来,这句话对中国文人心态 产生了巨大影响,乃至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处事、处世的行为准则之一,成了所谓“儒 道互补”的一个心理支柱。庄子对“名与实”的看法,显然源于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索。在那个时代, 他就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人们在对名声与权力的追逐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把个体生命的 本质完全忽略、抛弃或者说是自我消解掉了。为了进一步说明“实”的重要,庄子继续借 许由之口说:鹤鹑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体乎君,予无所用
4、天 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森林虽深广繁茂,但鸩鹘所赖以生存的 地方,不过是无数大树中一根小小的树枝,它决不贪图占据整个森林甚至一棵大树。所 以,鹘鸦在深林“巢于一枝”就是鹤鹑的逍遥游。江河湖泊千千万万,偃鼠抵达水边不过 是喝几口水解渴,满足于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它从来不曾想过要拥有整个江河湖泊。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C.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
5、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石”也可以是官俸的计量单位,如白居易观 刈麦“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B.河,指黄河。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俗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 河西”中的“河”皆指“黄河”。C.野语,俚语或俗语,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通俗简练而形象化。如庄子刻意 “野语有之日:众人重利,廉土重名。D.曲士,与“直土”相对,指富有出色才华或具备为官能力却隐居于乡曲的人,许由
6、、 陶渊明、严光等都是著名的曲土。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世世为济僻统,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14 .两篇选文都涉及到了“小大之辩、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概括说明。【答案】10. A11. C 12. D 13. (1)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不过得到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2)况且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起初 我还不相信。 14.甲文重在论述:事物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用途,关键在于必 须善用不同的事物。乙文重在论述:大和小是
7、相对存在的,要承认自己时空的相对渺小 和认识的相对局限。【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现象以及特殊 句式的理解能力。A.正确,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坚”,坚固的程度;“大。大的东西。句意:它的坚 固程度太脆弱而无法举起来。/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B.错误。而受气于阴阳”不是被动句式,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而于阴阳受气”。 句意: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C错误。“剖之以为瓢”“何不虑以为大樽”中的“以为”作把当作”解,“闻道百,以为 莫己若”中的“以为”作“认为”解。句意:把它剖开做瓢。/为什么不把它系在
8、身上作为腰 舟? /听说了许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D.错误河伯始旋其面目”中没有通假字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中“龟,同皱二 皮肤冻裂。“不辩牛马”中“辩,通辨”,分辨。句意: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皴手药物的 人家。/连牛马都分辨不清。/这个时候河伯转变了原来欣然自得的表情。故选Ao1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顺着流水向东方 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河伯欣然自喜”中“欣然自喜”作谓语,句意完整,在后面断开,排除BD。“东面而视”中“东面”是指面向东边的意思,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故选Co1
9、2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D.”指富有出色才华或具备为官能力却隐居于乡曲的人,许由、陶渊明、严光等都是著 名的曲士”错误。“曲士”比喻孤陋寡闻的人。与“直士”相对,文中将其与“井蛙”“夏虫” 并列,可见带有贬义。故选Do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 “济潞统”,在河水里漂洗丝絮;“鬻”,卖;“与”,给,这里是卖给的意思。(2) “闻”,听说;“少”,意动用法,认为少;“轻。意动用法,认为.不值得看 重,也可翻译为轻视。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文本信息的能力。结合“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潞统,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 不虑以为大樽而浮
10、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可知甲文重在论述:事物大有大的用处, 小有小的用途,关键在于必须善用不同的事物。结合“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 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可知乙文 重在论述:大和小是相对存在的,要承认自己时空的相对渺小和认识的相对局限。参考译文:甲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 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它的坚固程度太脆弱而无法举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 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 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
11、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锻手药物的人 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 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 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取悦吴王。越国发 兵入侵吴国,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 赏他。能使手不锻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 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 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呢?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 通啊!
12、 ”乙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条小河注入黄河。水流宽阔,两岸和水中洲岛之间,连 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顺着 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河伯转变了自 己的脸色,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 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 的义行不值得看重。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 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J北海若说: “不可与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因为它的眼界受狭小居处的局限
13、;不可与夏天的虫子谈论 冰,因为它受到时令的局限;不可与见识浅陋的乡曲书生谈论大道理,因为他受到了礼 教的束缚。现在你河伯从黄河两岸间走出,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自己的鄙陋,可以跟 你谈论一些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流流归大海,没有停止的 时候,而大海却并不因此而盈满;尾闾不停地排泄海水,不知到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 并没有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大海水位不变,无论水灾还是旱灾大海没有感觉。大海 的容量超过了长江、黄河的水流,简直不能用数字来计算。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自夺, 我自认为自己列身于天地之间,接受了阴阳之气。我在天地之间,好比是小石块、小树 木在高山一样,正感到自己的渺小
14、,又怎么会自傲自夸? ”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摘锦,朝露溥溥。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 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注】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在由杭州移守密州的早行途中。二陆, 指西晋陆机、陆云。太康末年,陆家兄弟来到都城洛阳,因才华横溢而深受推重。15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开头从清
15、晨早行写起,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眼前月光、山色、晨霜、朝露等静寂、 凄清的景象。B.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表明诗人面对途中各种景象却无心欣赏,“往事千端”则自然 引出下片回忆。C.下片回忆与现实结合,想当年兄弟二人同样胸怀雄才大略,现如今苏轼外放为官, 只能勉励弟弟奋发有为。D.统观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合为一体,诗、文、经、史融会贯通,表现了东坡词 特有风格。16.“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化用了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 使风俗淳”一句,请结合全词分析其用意。【答案】15. C 16.说明苏轼有杜甫一样的辅助皇帝成为贤明君主的政治理想, 表达其忠君报国之志;年轻时认为“致君尧舜
16、,此事何难”,用反问句表现当年的抱 负远大,自信满满,和现实遭际形成巨大反差;现在回想“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对世事更加看透的同时,也隐含着牢骚和不满,毕竟“用舍由时,【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勉励弟弟奋发有为“说法错误,结合“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 尊前”等可知并没有勉励弟弟奋发有为。故选C。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化用了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抒怀抱,表达苏轼 有杜甫一样的辅助皇帝成为贤明君主的政治理想,字里行间充满了乐观自信和积极进取 的精神,表达了其忠君报国之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17、”,辅佐国君成就尧舜之治,实现经世济国的理想,又有什么困难 呢?用反问句表现当年的抱负远大,苏轼自以为辅佐圣上使其成为尧舜,该是星月同辉, 事业必成,但和现实遭际形成巨大反差。作者年轻时雄心勃勃,似乎“天下事无不可为,然而现实中频频受挫,不被重用,才华 与抱负得不到施展。此时,他已步入中年,对复杂人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用舍由时”, 在世路艰难与人生无奈的叹息中,回想“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对得失荣辱抱豁达的态 度的同时,也隐含着牢骚和不满。五、情景默写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论语十二章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李白将进酒开篇的“, ”
18、采用夸张的手法,再现诗人的 “主观时间”,极言人生之短暂,时光飞逝之态。(3)屈原才华横溢,辞文俱佳,李白用“屈平辞赋悬日月”表达赞美之情,司马迁则在屈原列传中用“, ”对屈原的文辞给予了客观的评价。【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镜”“暮”“指”“迩”“见工六、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科学是人类最 有力的武器之一。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 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
19、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 的重要一招。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 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由于实践子”。*wzxzvs/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 大喇叭,科普宣传遍地开花,让防控知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 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 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 ,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爱因斯坦曾说:“科
20、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 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的观念 , 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为以上材料添加一则标题,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抗疫,从你我做起B.科学武器 助力抗疫C.疫魔,终将被打败D.认清病毒积极防治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案】18.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解疑释惑(指点迷津)蔚然成风(深入人心)19. B20.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解析】18.本题考查
21、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处,语境指防控知识科普人人都知道,可填“家喻户晓或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知道。“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形容事情散播得非常广,大家都 知道。第处,语境指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解决人们的疑惑,可填“解疑释惑”或“指 点迷津”。“解疑释惑”,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指点迷津”,针对事物的困难 处,提供解决的方向、办法或途径。第处,语境说“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的好的风气形成,会能更好地应对风 浪,可填“蔚然成风”或“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 风气。“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
22、。19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结合“对抗疫魔,科学是人类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 贯穿始终,可知材料的主要内容是科学抗疫。只有B项涉及科学抗疫。故选Bo20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四处语病:一是“由于实践证明”成分赘余,删除“由于”。二是“坚定科学防治搭配不当,“坚定”改为“坚持三是“只有就能”搭配不当,“科学防治”是“找到对症的方子、看清病毒的样子、走对防控的路子”的必要条件,“就能”改为“才能工四是“走对防控的路子、找到对症的方子、看清病毒的样子”语序不当,看清病毒的 “样子”,才能找到对症的“方子。进而走对防控的“路子”,三
23、者有先后逻辑顺序。另外, 上文三组句子,也是从研究病毒、寻找药方、防控策略三个角度展开,要与之相呼应。 改为: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七、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复活的内核,是描绘“善的觉醒。这种觉醒,必须发自内心,毫无保留地抛弃 恶后,方可结果。小说中的“复活”,有两个层次。首先,。玛丝洛娃的沉沦令聂赫留朵夫自我觉 醒,聂赫留朵夫心中善良觉醒之后拯救了玛丝洛娃,结果,两人相互成全,相互尊重, 善良,开始在两人之间循环。而后,是社会意识的复活。出身贵族、未曾体会民众困苦 的聂赫留朵夫,在目睹玛丝洛娃因他沉沦、被错判流放之后之开始思考造成这种悲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扬州市 2022 2023 学年 下学 开学 检测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