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工作制度0772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所工作制度07729.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诊所工作制度07729一、诊室1、医师工作职责2、门诊日志登记制度3、处方 管理制度4、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二、治疗室1、护士岗位 职责2、治疗室工作制度3、查对制度4、消毒隔离工作制度三、 处置室1、处置室工作制度2、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四、消毒室1、 清洗消毒室工作制度 医师工作职责1.必需依法执业,严格执 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2 .坚守工作岗位,穿工作服,戴帽子,操作时戴口罩。诊室环境应保持清洁整齐。3 .文明礼貌服务,关切、爱护患者,细致询问病情、用 药状况及药物过敏史等,细致地为病人检查,耐性解答患者提出的 问题,具体交代留意事项。对须要转诊的患者刚好转诊。4、做好门诊日志
2、登记;依据病历书写规范要求,细致 书写门诊病历。5、严格驾驭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留 意事项等,合理选择药物。依据处方管理方法要求,正确开具处方。6、做好居民的卫生防病学问宣扬,开展健康教化。7、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工作,做到早发觉、早诊断、 早报告。8、主动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6、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每锅必需进行消毒效果监测,记录 压力、温度、时间、监测结果及物品件数,并签名。如发觉消毒物品未达到消毒效果,必需重新消毒并查找缘由予 以解决。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齐。操作时必需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2、运用合格的
3、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 运用医疗用品。一次性运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刚好进行无害化处理。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需达到灭菌要 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需达到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记。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视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 进行消毒处理。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
4、毒。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 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 脱去隔离衣。8、供应室必需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依据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 工作。精,努力学习新学问、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门诊日志登记制度1、在门诊日志上逐一登记前来就诊的 病人,不得漏登,登记日志数与处方数符合率要达95%以上。2、登记项目齐全,至少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家庭(现)住址、病名(诊断后)、 初诊或复诊等九个基本项目。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3、填写内容规范、精确、字迹清晰。
5、不能有缺项、地址不具体、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4、在诊治过程中发觉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马上完整、 精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时间以最快的方式向疾病限制机构 报告,并在门诊日志上作疫情已报 标记。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1、诊所人员要细致学习传 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 规和传染病防治学问,增加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娴熟驾驭传染病 诊断、报告、消毒隔离及疫情处理的程序。2、诊所医护人员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发觉法定传染病疫 情或发觉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缘由不明的传染病时,应 在规定的时限内,以最快的方式向疾病预防限制机构进行报告。3、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
6、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 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和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 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进行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 病病人、疑似病人,应于24小时内报告,并送出传染病报告卡。4、诊所工作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和传染病疫情,不得 瞒报、谎报、漏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漏报、缓 报。5、诊所工作人员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 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6、主动协作疾病预防限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 务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护士岗位职责1、衣帽整齐,语言文明,关切和爱护病 人,耐性解答病人的询问。2、保持诊所清洁卫生和宁
7、静有序的工作环境,主动为病人 就医供应指导。3、帮助医生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断,依据医嘱或处方对病人 进行处置。常常视察就诊病人的病情改变和用药后反应,发觉异样刚好报 告医师。4、细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执行查对 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5、细致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止交叉感染。6、备抢救药品、器械,专人保管、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刚好补充更换。治疗室工作制度1、进入治疗室要穿工作服,戴帽子,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操作时带口罩,每次操作前后都要用流淌水按六步法细致洗 手或手消毒。2、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治疗结束 后随时清理用品,保持治疗室
8、清洁整齐。除医疗用品外,其他物品一律不得进入治疗室。3、各类医疗器械放置有序;无菌物品专柜保存,与非无菌 物品分开放置,定期检查,避开失效。4、药品要与器械分开放置。各类药品分类明确,标签清晰、字迹醒目,避开运用错误。抢救设备和药品应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保养,刚好补 充更换。5、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九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运用后的各种诊疗器械要按要求清洁、消毒或灭菌。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必需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干脆 接触物品必需一人一用一消毒。7、按处方或医嘱配药,如是外带药物要持正规医疗机构的
9、 注射证明。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超过2小时后不得运 用,启封抽吸的瓶装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运用。对易过敏的药物,必需询问过敏史,无过敏史按药品说明书 做过敏试验,皮试阴性方可注射,且严密视察用药后的反应,发 生反应或意外应刚好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8、运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依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 记录(如含氯消毒液每日监测,2%戊二醛每周监测不少于1次), 监测结果不合格者不得接着运用。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有可见污染物刚好更换。9、保持治疗室清洁、通风,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次30-60分钟,并做好记录。每日运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表一次,地面湿式清扫1-2次。查对制度1、严
10、格执行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 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2、操作前严格检查药品质量、名称,如标签是否清晰、有 无变质过期。运用无菌物品前细致检查有无失效、破损、污染等。3、严格执行操作常规。严格按医嘱或处方给药,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抢救除外)。抢救病人时执行口头医嘱,必需复述一遍,确认无误方可执 行。4、运用易过敏药物前,具体询问过敏史,无过敏史按药品说明书做过敏试验,并做好发生过敏反应的抢救打算。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留意配伍禁忌。5、运用溶媒时,标签要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超过2小 时不得接着运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1、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 感染管理方法、
11、消毒技术规范。2、保持各室空气清爽,定时开窗通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 毒。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等室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每 次30-60分钟;每日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物表一次、拖 地两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刚好擦拭、消毒;器械消毒运用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依据状况浸泡30-60分钟,并做好登记工 作。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疗用品必需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不能用高压灭菌 的器械,可用2%戊二醛(每周更换一次,有可见污染物随时更换, 并每日用专用试纸测试浓度)浸泡10小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后运用;与未破损皮肤粘膜干脆接触的物品必需一人一用一消毒, 干燥保存。
12、4、一次性运用医疗用品必需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运用,不 得重复运用。可重复运用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应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5、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标识清晰。消毒物品、消毒液及无菌液一经打开,须注明启用日期、时 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用。6、运用中消毒液要保持有效浓度,一般运用500mg/L的含 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液每日更换,并进行消毒液浓度测试。特别感染者参照相关标准。7、诊室、治疗室、视察室、处置室等地运用的清洁工具 (抹布、拖把等)定点放置,拖把标识清晰,分别清洗消毒,不 得交叉运用。8、诊室、治疗室、处置室应配置流淌洗手设施,医务人 员在操作前后均要按六步法洗手或手消毒。9、发觉
13、传染病,进行短暂隔离,刚好上报转诊,对其用 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纳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10、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细致做好医疗废物 的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处置室工作制度1、处置室内保持清洁、整齐,清洁区、 半污染区、污染区划分相对合理。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30-60分钟(湿度60%或气温在 20-40 0t,需延长照耀时间),并做好记录。非换药人员不得进入。2、配备流淌水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医务人员每处置一个病人,接触污染物品后,应刚好洗手或手消毒。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操作前后按六步法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戴口罩、帽子。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保证
14、消毒液浓度,含氯消毒剂每日更换,2%戊二醛每周更换一 次,有可见污染物随时更换。5、换药时除固定用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 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重新灭菌。无菌溶液超过3日要重新消毒。6、持物镶、持物钳的消毒浸泡液每周更换2次。7、换药操作应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8、医疗废物严格按医疗卫朝气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处 理,并做好处置记录,保存3年备查。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细致贯彻实施卫生部医疗卫朝气 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诊所法人为第一责任人。2、医疗废物实行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运用黄色专用塑料袋盛放,损伤性废物(运用后的 针头,刀片等)运用利器盒
15、盛放。严禁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刚好封口。容器外表被污染时,应增加一层包装。3、市辖区医疗卫朝气构的医疗废物全部实行集中定点处置。4、医疗废物不得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应日产日清。5、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在48小时内处置,并做好 处置记录。医疗废物处置记录保存3年。6、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应进行消毒,消毒从污染最轻区 域向污染最严峻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全部运用过的工具也应当 进行消毒。清洗消毒室工作制度1、清洗消毒室严格划分污染区和清洁 区,必需配置流淌水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2、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需专人负责,持证上岗,并接受医院 感染相关学问培训。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3、消毒人员要娴熟驾驭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 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4、除特别感染外,污染物品、器械按先清洗后消毒(灭菌) 原则进行,并确保清洗、消毒(灭菌)效果。消毒液浓度按要求配置,定期进行浓度检测。消毒(灭菌)后器械不得有污渍、锈迹等。5、清洗消毒室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台面,地面湿式清扫,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