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语文试卷.docx
《山东省潍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语文试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潍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每种戏剧形式都有自己的经典:话剧有茶馆雷雨,京剧有锁麟囊,越剧有梁 祝,豫剧有朝阳沟,河北梆子有宝莲灯。它们创作时间有早有晚,流传时间有长 有短,但都已成为舞台上的“常客”。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一 块界碑,标识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京剧表演艺术 家张大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每次演出都会成为“灯 谜”的节日,足
2、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 “味 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同时,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 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作出微调。从某种意义上说,舞台艺术在打磨作品方面有着天然 的优势。戏剧是现场的。一次性的艺术,同时又是可以而且应该反复打磨的艺术。这为创作 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斟酌采纳提供了有利条件。事 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 心中,给他们以温暖和力量。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
3、了其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 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比如,豫 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 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如果我们把艺术视为情感的外化,那么这种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是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 化传统之中的,在人的情感世界中具有统摄意义,最能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经典作品在描写具体的人与事的过程中,捕捉并呈现隽永的思想与情感,并将其与一定艺术 技巧相结合。技与道的统一赋予了作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4、。艺术形式因历史感、人文感的加 持而拓宽了审美空间,时代精神也因此获得了审美表达。相反,如果创作者眼中只有浮表化 的情感,热衷于表现一时的情绪,追求短暂的热闹,其作品极有可能不是乏味单调就是浅薄 庸俗,即便有些亮点,也似烟花转瞬即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 贫无行,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薛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 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脖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节选自史
5、记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 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 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已缚之上马, 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令诸骑 S: “前!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 ”其骑曰:“虏多且近,即 有急,奈何? ”广曰:“彼
6、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 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 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 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武帝立,于是广以上郡 太守为未央卫尉。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日: “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 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
7、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 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土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 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 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 引刀自到。(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土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 此爱乐为用B.广之将兵乏/绝之
8、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土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 此/爱乐为用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土以 此爱乐为用D.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土/以 此爱乐为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B.射:中国古代“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一一礼、易、射、御、书、数一一之一。“射” 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技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C.良家子:汉代规定应强制服役的七种人以及医、巫、商贾、百
9、工之子女不能从军,其余 人家子女被视为良家子,他们方可从军。这也是区分民众良贱的等级界线。D.中贵人:中国古代帝王所宠幸的近臣,也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信贫贱时品行并不高尚,受到很多人的厌恶。他经常寄人篱下,受人欺侮耻笑,但从 未屈服。B.李广爱兵如子,与土卒同甘共苦,很得军队爱戴,再加上骁勇善战,所以能威震匈奴, 被称为飞将军。C.李广作为将领能做到处乱不惊。李广带了百余名骑兵去追击三个匈奴人,后来却遇到了 几千名匈奴骑兵,手下被吓得惊慌失措,他却下令下马解鞍来迷惑敌军。D.李广出兵雁门关遭遇兵败而被俘,被押解途中得以逃脱,按律令被
10、除去官职。因损失惨 重,本人又被俘虏,应被处以死刑,后来得到他人帮助而被贬为普通人。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2)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14 .韩信为帅中之王,李广为汉之飞将。史记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特色,运用一些典型情 节,把主人公塑造得栩栩如生。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韩信为帅而李广只能为将的原因。【答案】10. C 11. B 12. D13 . (1)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街市 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怕事。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在附
11、近设有伏兵,想在夜里偷袭他们,(于是)匈奴人就 领兵撤离了。14 .韩信胸怀大志,不屑与市井小儿争强斗狠,忍下胯下之辱,正能表现他的勇气过人, 超迈流俗,与众不同。是大帅之才。李广虽然勇武过人,身先士卒,但经常以身犯险,气 量不够宽宏,刚强易折,只能是将才。结合情节分析,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5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 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 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 内容再核对一遍。译文: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
12、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 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 乐于为他所用。“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与“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是对称结构, 排除B; “乏绝之处”与“见水”不存在主谓关系,“见水”是动宾短语,主语省略“广 单独成句,“见水”前断开,排除AD。16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 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 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六艺”一一礼、乐、射、御、书、数,是
13、六种学问和技能,选项中的“易”不属于 这里的“六艺”。17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 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 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 的意识。D项,“得到他人帮助错误,原文“赎为庶人”的意思是李广自己用钱物赎了死罪,削职 为民。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 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
14、点:(1)孰,仔细;蒲伏,伏地而行;怯,胆小、 胆怯。(2)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弓L率领;去,离开。19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把握关键语句,结合相关 事件,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从“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可知,韩信面对市井小儿的挑衅与侮辱,能忍胯下之辱, 忍一时之辱,没有为逞一时之勇把人杀掉,才有了后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忍辱负重的韩信并 不是胆怯,而是看清局面的睿智,体现了帅才的胸襟与抱负。从“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广 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 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彼虏以我为
15、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遂引刀自到” 可知,李广骁勇善战,威震匈奴,但又刚强易折,结尾“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 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自刎的行为正说明这一点,所以他只能是将才。【点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日”、“云, “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 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 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 上
16、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参考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 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 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 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 再回来。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 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
17、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 话韩信,认为他胆小。(二)将军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人。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后来迁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 术。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 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 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 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 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
18、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 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 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 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 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 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 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 鞍! ”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
19、”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 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 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 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幕黄昏,匈奴军队 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 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 所以无法随后接应。武帝即位,在这个时候李广从上郡太守调任为未央卫尉。后来,李广由卫尉被任为将军,出
20、雁门关进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并生擒 了李广。单于平时就听说李广很有才能,下令说:“俘获李广一定要活着送来。”匈奴骑兵 俘虏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生病,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了 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眼看到他旁边的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纵身跳 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打马向南飞驰数十里,重又遇到他的残 部,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匈奴出动几百名追捕的骑兵来追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 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才能逃脱。于是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 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应该斩
21、首,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削 职为民。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土兵在一起。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 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 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到了家里,李广对其部下说:“李广我从结发开始与匈奴进行了大小七十多场战役,现在有 幸跟从大将军出塞与单于作战,而大将军又掉我的部队行回远,又迷失了道路,岂非天意! 并且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不能够应对那些酷吏。”于是举刀自刎。(-)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有瞩韩健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22、。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葬丝属老成。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注: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20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晚凉中诗人在江边散步、看书,交待了诗题“有瞩”的具体情境。B.颔联描绘风劲帆动、潮来水寂的景象,象征小人得势、英雄落寞的时代。C. “梦丝”,原指乱丝,这里喻指纷乱之事,暗含了诗人对晚唐时局的担优。D.本诗写景与抒怀有机结合,状物绘景,气势壮阔,借典抒怀,蕴涵深厚。16.本诗后四句与永遇乐(千古江山)末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皆以前人 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答案】15 . B 16.同:都
23、以历史名人自况自勉,表达了烈士暮年壮志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懑。异:韩 傀以名相谢安自况自勉,期待为民出仕。辛弃疾以名将廉颇自况自勉,渴望为国出征。【解析】1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 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 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B项,“象征小 人得势、英雄落寞的时代”分析错误,颔联描绘风劲帆动、潮来水寂的景象,意在写政局动 荡,希望有人能稳定动荡的政局,平息纷乱的国事,自己也怀有一腔经国济世的热情,愿为 天下百姓奋身而起。故选B。17 .本
24、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 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 所说的要“知人论世”。本诗最后四句,诗人以名相谢安自况自勉,期待为民出仕。可见诗 人在初贬时并没有完全泯灭自己的政治热情。永遇乐(千古江山)末尾三句: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既表达了老骥伏杨、尚思为国效力的壮志,也含蓄地表 达自己不受重用的愤懑。两首诗,两位诗人,都以历史名人自况自勉,表达了烈士暮年的雄 心壮志。【点睛】诗歌鉴赏:诗人信步江边,心中忧虑的是朝廷政事,希望有高明策略的老成之人能稳定动荡的政局,平 息纷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潍坊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学期 月考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