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教案.docx
《《原子物理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物理学》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子物理学教案课程简介:原子物理学是在经典物理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之后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它 上承经典物理,下接量子力学,属于近代物理的范畴。它以力、热、光、电磁等课程的学问为根底,从物理试验 规律动身,引进量子化概念,探讨原子、原子核及根本粒子的构造和运动规律,从微观机制解释物质的宏观性质, 同时介绍原子物理学学问在现代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应用。本课程强调物理试验的分析、微观物理概念和物理图像 的建立和理解。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微观构造和运动规律,了解物质世界中三个递进的构造 层次,为学习量子力学和后续专业课程打下根底。在内容体系的描述上,原子物理学承受了一般物理的描述风
2、格,表达量子物理的根本概念和物理图像,以及 支配物质运动和变化的根本相互作用。该课程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成熟、已有定论的根本内容,要求学生 把握并能运用;其次是目前已取得的最争论成果,要求学生明确其物理概念和物理图像;第三是前沿争论课题 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并知道其争论方向。本课程留意智能方面的培育,力求讲清根本概念,而大多数问题需经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去把握。局部内容由 学生自行学习。本课程原则上承受 SI 单位制,同时在计算中广泛承受复合常数以简化数值运算。通常用 1=10-1m0描写原子线度,用 fm (1 fm = 10-15 m )描写核的线度,用eV 、 MeV 描述原子和核的能量等
3、。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卢瑟福模型1-1 背景学问“原子”概念源于希腊文,其意为“不行分割的” 提出已 2023 多年,至 19 世纪,人们对原子已有了2相当的了解。由气体动理论知,1 mol 原子物质含有的原子数是 NA= 6.022 1023 mol -1 。因此可由原子的相对质量求出原子的质量,如最轻的氢原子质量约为1.67 10-27 kg ;原子的大小也可估量出来,其半径是 0.1nm (10-10 m ) 量级。这些是其外部特征,深层的问题:原子为何会有这些性质?原子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一、电子的觉察1879 年,克鲁克斯(英)以试验说明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为电子的觉察奠定根底。18
4、83 年,法拉第(英)提出电解定律,据此推得:1 mol 任何原子的单价离子均带有一样的电量。由此可联想到电荷存在最小的单位。1881 年,斯通尼(英)提出用“电子”这一名子来命名这些电荷的最小单位。1897 年,汤姆逊 J.J.T hom son ,1856-1940,英,15 岁进入欧文学院读书,20 岁进入剑桥三一学院学习,在其 94 岁高龄的一生中,始终在剑桥教书和争论。自27 岁起任卡文迪许试验室主任共 34 年。因觉察电子而获190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通过试验确认电子的存在。高真空放电管中的阴极射线经狭缝约束后成一窄束射线,e通过电场和磁场后到达荧屏,从其偏转可推断所受的电场力和
5、磁场力,从而算得电子的荷质比 。m在汤姆逊之前,赫兹德做的类似试验未觉察射线偏转因高真空不易实现,误认为阴极射线不带电。休斯脱做过氢放电管中阴极射线偏转的争论,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为氢离子的千倍以上。但自己认为此结 果是荒唐的,由于他认为射线粒子应比氢原子大。在 1897 年考夫曼德也做过与汤姆逊类似的试验且结果更准确,但他不成认阴极射线是粒子的假设,直到1901 年才将试验结果公布。二、电子的电荷和质量准确测定电子电荷的是密立根美油滴试验1910 年, 得出电子电荷的值e 1.6 10-19 C ,再由 e 之m值求得电子质量me 9.1110-31 kg 。密立根并据此觉察电荷是量子化
6、的。电荷为何是量子化的机制至今仍未解决mpme= 1836.15271是原子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无量纲常数之一另一个为精细构造常数。此常数打算了原子物理学的主要特征,物理学至今无法从第一性原理导出此常数。由此还可得出m 1.67 10-27 kg = 1.007276470 u 在估算中可当作一个up依据相对论质能关系E = mc2,可得出m 0.51MeV / c2,这是微观物理学中用能量单位表示质量的常e用方法。三、阿伏伽德罗常数: NAm 938.27MeV / c2p= 6.022 1023 mol -11mol 物质的所含是粒子数目与 12 克12C 的原子数目相当。N是联系宏观量与微
7、观量的重要常数,起到桥梁的作用。A1gR物质质量单位g 与原子质量单位u 之比为 NA=,(1u = 1.66 10-27 kg );在热学中有 N1uA=;在电学k中法拉第常数F 也是通过 NA与 e 相联系的,有 NA= F 。(法拉第常数 F:产生摩尔的任何物质所需的电量为e96493 库仑,或表示为9.65 104 C / mol ) 四、原子大小的估算33A4prNA1) 从晶体中原子的规章排列估量:设原子挨排,某种原子AX 的质量密度为 r ,球形原子半径为 r,则有4 pr3 N3A= A r =r。据此式可估算出不同原子的半径(详见教材),知不同原子的半径相差不大,其数量级为1
8、=10-10m),这是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2) 从气体动理论估量:气体平均自由程l =12pd 2n,式中n 为分子数密度,d 为分子直径。假设由试验得出l 和 n,则可求出分子半径r。单原子分子的半径即为原子半径,简洁分子的半径的数量级与其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一样。3) 从范德瓦尔斯方程估量:在( p + a)(V - b ) = RT 中,b 值V 2按理论应为分子体积的 4 倍,由试验得出b 即可确定分子半径,其数量级与原子半径一样。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出的原子半径有些出入,但数量级都是10-10m。1.2 卢瑟福模型一、卢瑟福模型的提出在汤姆逊觉察电子之后,为解释原子中正负电荷分布的问题,曾
9、先后有多种模型。1. 汤姆逊模型也称西瓜模型或葡萄干面包模型。1898 年提出,至 1907 年进一步完善:原子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体内,电子均匀地嵌在其中。电子分布在一些同心环上。此模型虽不正确,但其“同心环” 概念及环上只能安置有限个电子的概念是贵重的。2. 长冈半太郎行星模型1904 年提出:原子内正电荷集中于中心,电子绕中心运动。但未深入下去3. 卢瑟福核式构造模型卢瑟福在其学生盖革、马斯顿的a 粒子散射试验之后提出 一个有用的电荷常数表示法:e24pe0= 1.44 fm MeV(1 fm = 10-15 m )二、a 粒子散射试验a 粒子即氦核,其质量为电子质量的 7300
10、 倍。卢瑟福于 1909 年观看到a 粒子受铂箔散射时,除小角度散射外还有1/8000 的a 粒子属大角度散射偏转大于900,甚至有接近1800的。他们的试验装置如图示。大角度散射不能解释为是偶然的小角度散射的累积,它只可能是一次碰撞的结果。这不行能由汤姆逊模型所 形成,所以这样的结果说明汤姆逊模型是不成立的。卢瑟福在此根底上,于 1911 年提出其核式模型。三、a 粒子散射理论设有一个动能为E(质量为m,速度为v)的a 粒子射到一个静止的原子核Ze 四周,在核的质量远大于a 粒子质量时,可认为核不会被推动。则a 粒子受库仑力作用而转变了方向。如右3图示,b 为瞄准距离(也称碰撞参数),可由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物理学 原子 物理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