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5篇).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5篇).docx(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5篇) 教学目的 1.熟悉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 2.了解讽谏(讽喻)的方法; 3.学习对话技巧和详略安排; 4.把握文学常识和文言学问。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设计 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定向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给领导提意见,古往今来,都要冒很大的风险。历史上偏偏就有人不但屡次给领导提了意见,而且屡次被领导赏识,建议得以实施,又产生了奇效,其人其事也在历史上传为美谈。邹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战国时齐国的谋臣,曾万事恒公、威王、宣王三朝,多谋善谏。一次,威王弹琴,邹忌进门就说琴弹得好。威王认为他未认真听,是在说谎。邹忌说,琴声宽和像君主,清廉像章
2、宰辅,舒缓像政令,谐调畅适像四时。威王听了,知道他在说治理国家的道理,极为欣赏,就拜他为相。课文所讲的是在这之后的另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查疑 1.运用工具书,默读课文,疏通文意; 2.齐读课文,然后复述大意,概括文章思想; 3.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三、争论释疑: 1.齐读段一:“比美“离题否?有何作用? 古文观止有评语:“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勘察,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诌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评得好。 2.段一中的“三问三答“写法上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了人物间的什么关系)? 提示:内容都是说邹忌的美,语言只有一两个字变化,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
3、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 (板书:妻私:偏爱赞扬 妾畏:卑微喂怯 客有求:逢迎敷衍) 3、(齐读段二)私事、国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讽谏? 4.(齐读段三、四)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的确受了蒙蔽?(讽谏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为之的吗?何以见得?) 延长迁移 (齐读课文,思索以下问题) 1.“王之蔽甚矣“一句,为何点到了却不深说? 提示:善揣摩国君的心理。对于聪慧有为的国君,不要说多余的话。 2.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内容? 提示:哪些意见,如何来朝。 3.这个故事于今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自知之明、直言劝谏、发扬民主、倾听民声等等。 4.如何对待战国策? 提示:由于占国策主要是记载战国时代
4、策士们的言行的,某些地便利夸张了策士的作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读课文内容,培育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力量。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把握人物形象。 3、观赏邹忌委婉的讽谏艺术以及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人们更盼望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这样既能到达利于病、利于行的效果,而且更简单让人承受。 早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就有这样一位智者,他婉言劝谏齐王,使齐王广开言
5、路,使齐国政治清明。这位智者就是邹忌,同学们翻开书第17课,让我们一起去访问邹忌。 二、解释文题。 1、“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文题告知我们文章写了几件事?如何解释“讽”和“谏”? 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白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其中,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指责。谏:奉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2、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通过积存中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 战国策由谁整理的?刘向。 哪个时代?西汉。 内容包括哪些?多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 哪些成语故事来源于战国策?画蛇添足、南辕北辙、狐假虎威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也有一个成语门庭若市,查字典积存它的含义。(门庭若市:
6、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往来的人许多,非常喧闹。) 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是什么?门可罗雀(门前可以张网捕雀,比方门庭冷落,来宾稀有。) 三、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展朗读指导。 (第一段记叙非常生动,朗读时应留意表现出人物的情态。其次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共性特色,朗读时应留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厉的内容。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清楚。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用来表现齐威王当机立断,立刻公布政令的坚决。) 2、学生放声朗读。教师将学生易读错的字词写在黑
7、板上。 3、提问两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齐读。 四、背诵环节。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背诵。课堂上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诵。 五、课后作业。 1、连续娴熟背诵课文,并用小稿纸抄写一遍。 2、结合课下解释,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理解文意。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黑板左侧)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 齐王纳谏 (黑板中间)战国策:西汉 刘向 整理 成语:画蛇添足 南辕北辙 狐假虎威 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往来的人许多,非常喧闹。 门可罗雀:门前可以张网捕雀,比方门庭冷落,来宾稀有。 (黑板右侧)列出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读错的字词。 其次课时 一、导入新课。
8、全班齐背课文。 二、问题探究。 1、邹忌讽齐王纳谏,最终取得了巨大成效“战胜于朝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战胜于朝廷”?(学生发言后一起看课下解释。) 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政治清明,不用军事行动就能使敌国畏服。 2、邹忌是怎样含蓄地劝谏齐威王,以到达“战胜于朝廷”的? 先由自己的亲身经受说起,由一件闺房小事中发觉自己受蒙蔽了,这样可以首先博得国君的怜悯。由此事提示大王您受到的蒙蔽要比臣更严峻。由己事喻国事,委婉含蓄,齐王自然开心地承受了。 3、请同学们齐背课文中邹忌含蓄劝谏齐威王的局部。(“于是入朝见威王”一段。) 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经受的这件闺房小事。 是邹忌与徐公比美的
9、事。妻子由于偏爱他,妾由于畏惧他,客由于有求于他,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 5、他们是如何赞扬邹忌的?语气是否一样?(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段,教师读旁白,学生读妻、妾、客的话。)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君美甚”三个字表现了妻子对他的偏爱,反问句表示一种非常确定、不用疑心的口气,这种赞美是由衷的。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妾的答复中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旧用反问句,表现了她卑微的地位和畏怯的心理。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只是平淡地确定邹忌美于徐公,这是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6、“皆以美于徐公”,是事实吗?不是。 文章中的哪局部表达了?我们齐背。“明日” 7、原来是徐公让他
10、幡然自知,在邹忌身上有让我们学习的品德,是什么? 自知之明“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8、就这样,邹忌运用才智,担当臣责,以他的远见卓识和能言善辩白决了国之难题,使齐国迎来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盛况。我们齐背第三段。 9、作为一国之君,受蒙蔽是正常的,但当臣子进谏之时,能开心承受并立刻付诸实施,是很难得的。从这个过程中你觉得齐王的珍贵之处是什么? 明辨是非,胸襟气度,知错能改。 三、结语。 正由于有了尽职尽责、婉言讽谏的邹忌,有了广开言路、悬赏纳言的齐王,齐国才会渐渐实现清明之治:从“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直到“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11、可进者”,证明了这一点。 四、课后作业。 借助图书或网络,了解战国策里其他有关讽谏的故事。鼓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存其他一些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如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解释,利用积存的文言学问,疏通文意; 2、学习齐威王虚心听取意见与邹忌擅长思索、敢于进谏的珍贵品质;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疏通文意; 2、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3、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4、文言字词的理解、积存。 课前预习 借助工具书与解释,扫清认读障碍,粗通文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整体感知 1、朗读全文(
12、检查以下读音是否正确) 昳弗间 2、文意疏通 A、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解释疏通文意(约8分钟后请三位同学代表小组分别将前三段译为现代汉语,不对的地方请其他同学指出、订正) B、教师整体梳理文意,犹如学对文中的字句还有不理解的地方请举手提问,全班同学共同探讨解决。(梳理文意时强调以下字词) 3、将全文再朗读一遍,要求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一讲本文的故事情节。(两分钟预备)抽23名学生叙述,检查学生对课文根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力量。)板书 4、指导学生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前提下,分句、分段朗读,直至根本成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品尝探究 1、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进谏? 明确:邹
13、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拟,在暮寝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即想到国君肯定也多受蒙蔽,由此进谏。 2、突出了邹忌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实事求是,擅长思索,勤于政事。 3、邹忌进谏胜利的缘由在哪里? 明确:邹忌能进谏胜利有两个关键:一在于他说话的艺术与技巧上,他奇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邻国进展类比,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的确受了蒙蔽,二是纳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 4、这突出了邹忌的什么特点?突出了齐王什么性格? 明确:邹忌擅长言辞。从自己的生活动身,以类比推理,得出结论。语言委婉,易于让人承受。齐威王重贤明理。
14、5、邹忌进谏的结果怎样? 明确:齐王接受了建议。下令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分别受上、中、下赏。进谏的人数由门庭若市时时间进无可进者。最终其他几个国家皆朝于齐,乃至于战胜于朝廷。 小结:邹忌:擅长思索,实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爱国。齐威王: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鼓舞天下人评说自己的是非,这种开阔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独尊的朝代实属难能珍贵。 三、拓展迁移 1、学习本文在今日有什么现实意义?(可从邹忌与齐王二人的品德修养和邹忌的语言艺术两个方面来谈,也可从其他方面来谈。) 自己独立思索后再全班沟通。 2、你还知道哪些通过说话的技巧而取得胜利的故事? 3、古今中外类似齐威王这样擅长纳谏的人还有谁?你能讲给
15、大家听一听吗?(学生思索后举手叙述,教师给以鼓舞)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学问教育目标 1、把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别的文言句式。 2、领悟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3、了解战国策的有关学问。 二、力量训练目标 1、培育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力量。 2、培育学生猎取新学问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力量。 3、培育学生的学问创新力量和多种学科学问综合运用的力量。 三、德育渗透目标 熟悉纳谏除弊在今日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别的文言句式。 2、领悟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16、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留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特别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日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邹忌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蔼于辩论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擅长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擅长治国。威王听后,大为欣赏,于是封他为齐相。 战国策
17、的根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爱夸大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经常运用奇妙生动的比方,通过很多好玩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煽动性。 三、学生对比解释,自读课文。 一读:疏通文意,了解大意。教师补充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 句中的“尺”为齐尺,相当于19. 7厘米。“八尺有余”,若按八尺半计算,邹忌身高166. 5厘米,约合五市尺。 2、“窥镜”的“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藏处偷看,又引申为观看、侦察。“窥”,必定是认真的。“窥镜”,不
18、是一般的“对着镜子看”或“照镜子”,而是对镜端相的意思。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孰与”:与比,谁。“美”:美丽,形容词。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美”。 4、“孰”:古为“熟”的本字。本文的“孰视之”的“孰”,即用其本义的引申义,是“精审”,“孰视”是“定睛细看”。 5、“旦日”:课本解释为“明天”,不妥。据辞源“旦日”条,“一天明时,即平旦。”课文中的“旦日”是紧承上文“朝”而言的,只能解释为“白天”,或“天明后”,而不能释为“明天”。 6、齐地方千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千里”就是“纵横各千里”。据考证,齐国当时的面
19、积为116500平方公里,约占现在山东省面积(150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 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刺”:指责。能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赐予上等奖赏。 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几个月以后,隔一段时间偶有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再提,也没有可提的了。 “虽”:即使。“言”:说,批判,建议。“进”:进谏。“者”:相当于“的”。 二读: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理清思路。 教师在学生争论的根底上小结: 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觉察受蒙蔽。(提出问题) 其次段:邹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讽喻齐主。(分析问题) 第三段:齐王纳谏除弊,内政修明。 第四段:燕、赵、韩、魏都来
20、朝见齐王。(解决问题) 三、布置作业。 有哪些疑难问题(包括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预备下一堂争论。 教后记: 其次课时 一、争论问题(最好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争论)。 1、为什么说邹忌进谏的方法很奇妙?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喻”? 2、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却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 3、本文的人物对话有何不同? 二、课堂自测(20分钟)。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长) 形貌昳丽(光艳) 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臣之妻私臣(偏爱)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 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时时而间进(间或) 2、辨析加点词的意义和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 纳谏 教学 设计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