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4、2、3大家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4、2、3大家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4、2、3大家做.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4、1、2、3,大家做_一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其次课爱心伴我长大。旨在通过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成长的历程中父母、家人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家人无微不至的爱与成长的欢快。这一活动主题由“爸爸妈妈都爱我”和“我在长大”组成。 学情分析 独生子女的数量正在与日俱增,他们每天都过着众星捧月般优越的生活,慢慢地缺失了爱心和责任,而本课内容对培育刚刚步入学校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参照课程标准以本课主题目标为依据,将教材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
2、行的课时教学目标,并采纳层层推动的教学设计,帮忙学生把对爱的模糊感受上升为理性的熟悉,使学生能在感受爱的根底上表达爱传递爱,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进展与完善奠定根底,有效地提高了本节课教学实效性。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和熟悉到自己是在爸妈的关怀下成长的,父母为自己的安康成长付出了无私的爱。从而激发学生感谢父母、喜爱父母的感情。 行为与习惯: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怀、爱护父母。 学问与技能:培育学生搜集、加工、整合信息的力量,知道父母把自己养大不简单,学会回报父母。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寻访、共同回忆等亲情活动,以及诵读儿歌、演唱歌曲、情景体验和孝心
3、行动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关爱的幸福,懂得要心存感谢,学会关怀父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怀、爱护父母。 教学难点 懂得要心存感谢,学会关怀父母。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自己小时候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照片,回忆小时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以作示范。 学生预备: 1收集爸爸妈妈关爱自己成长的点滴小事例,以备沟通时用。 2一些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照片及小时候穿过的衣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6-p38页内容,话题为“爸爸妈妈都爱我”。 其次课时完成教材p39-p40页内容,话题为“我在长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妈妈的爱在哪
4、里 1播放短片小三三的一天,教师对画面进展描述。 一大早,太阳公公就露出了笑脸,小闹钟唱起了歌,得意的小三三起床了,妈妈抓紧抱起小三三,快速穿好衣服,替三三刷牙洗脸,涂抹面霜后,把早已预备好的小手帕放进她的兜里,又从厨房里端出冲调好的美味牛奶,和嫩嫩的鸡蛋,为小三三系上小兜,甜甜地看着她吃着养分丰富的早餐 2大家快来找一找:妈妈的爱在哪里?3学生发言:(配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1)妈妈的爱藏在香香的衣服里,每天夜里,在小三三甜甜入睡后,妈妈还在洗手间里专心地搓洗着衣服。 (2)妈妈的爱藏在美味的牛奶里,每天早晨,全家人还在梦乡里,妈妈就静静地起床,为小三三预备好养分的早餐。 (3)妈妈的
5、爱藏在小牙刷里 (4)妈妈的爱藏在暖和的臂弯里 4师小结: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妈妈悄悄地为我们做好了太多的预备,其实不只是小三三,不只是妈妈,我们每个亲人都在这样爱着我们。 活动二 爱的火车 1举例示范:教师出示自己与家人一起的照片,讲一讲小时候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 2教师引导:教师是在家人的关爱中长大的。在你的成长旅途中,除了爱你的妈妈,还有哪些关怀你们的家人?让我们都来讲一个“爱的故事”,把我们“爱的火车”开起来。 3教师宣布自己是“火车头”,师生一起诵读儿歌“爱的火车”(见教材38页),火车“呜呜”开动。 4同学举手要求“火车请开到这里来”,火车开到他身边,当他讲完一个家人关怀自己
6、的故事后,就跟在教师后面坐上一节车厢,这样,“爱的火车”越开越长。 活动三 同样的爱 1教师导入:父母长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但他们对我们的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爱,有时候会深藏在背后,需要你渐渐体会。 2看图思索:当爸爸妈妈批判你时,你还能体会到其中的爱吗? 3分组争论:把你的故事将给大家听,让大家共享你的爱。 4观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5想一想,你有没有像小乌鸦一样也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呢? 6竞赛表演,思孝敬之行 (1)公布竞赛规章 (2)必答题 爸爸加班去了,这时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 妈妈过生日,你会怎么做? 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看你,你会怎么做? (3)抢答题 奶奶
7、烧了一桌好菜,我 爸爸同意星期天带我去买滑板车。可工作忙,他没有买。我 早上时间紧急,妈妈忙着做早餐,我 (4)公布竞赛结果。 7教师小结:家人的爱是暖和的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总是那样无微不至。家人的爱也是严格的,由于他们盼望我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一个知错就改的人,一个懂得体谅、关怀别人的人。 其次课时 活动一 猜猜看 1了解学生的年龄状况。 2投影仪展现某学生从诞生至今的系列成长照片,配以讲解或提问: (1)同学们,你们看,这些都是你们小时候的照片,能猜一猜他是谁吗? “诞生当天和妈妈合影”(师:瞧,刚诞生的小宝宝脸上还是皱巴巴的,哭个不停,可一旁的妈妈是多么幸福啊!) “一百天,抬头照”
8、这时候多大了?(对,在一百天这个重要的日子里,爸爸妈妈都会给你们留下宝贵的纪念。瞧,这时的(该生的名字)已开头对外面的世界布满了奇怪与怀疑。) 师:(半岁,坐姿)第一个六一儿童节怎么过呢?舒舒适服洗了个澡! 师:(八个月)八个月的我最喜爱妈妈的怀抱。(温馨的画面连续连续) 师:(十一个月)最终可以独立地站一小会儿了。但远处爷爷、奶奶的目光始终不愿离开我。(强调家庭每个成员的作用) 师:(一岁)啊,我一岁了!有了第一个生日蛋糕,全家人都为我庆祝。 师:(二岁)长牙后的我多么精神啊! 师:(四岁,小博士艺术照)哟,已经成为一个“小博士”了!现在的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了!掌声庆贺他! (特意选
9、择一名平日大家都喜爱的好典范,看到他的安康成长,激发了同学们对成长的欢乐感受) (2)过渡语:我们再来猜猜这几个小不点是谁? 3展现几位同学不同时期的照片,留意选择一些不太爱表现自己的孩子,激发每个人对成长的关注,还有淘气的、好动的、有才华的,起到 “以点激面”的作用,教师边以简洁语夸赞这个小孩。 (1)这是谁?请照片的小仆人站起来告知大家。 (2)你们看,变化真大!爸爸妈妈把才一岁的带到“世界文化名人园”来,她现在真的是一位爱学习的小姑娘。 (3)师出示一个淘气学生的“百日照” ,并提问:看看他是谁? (4)师:(严肃地)这是班里发言声音最洪亮的一个同学。 (5)师:(示照片)对,这个爱爬的
10、大头孩子就是特别会画画,有着诗人名字的。 (6)师:瞧,妈妈把一岁的彭泰戈装扮得多美丽啊!(妈妈的专心,信任全部的家长都感同身受,而学生也在一点一滴感受这成长背后的关心。) (7)师:(示照片)哇,五岁的已经帮妈妈洗碗了,现在的她更是一名全面进展的好典范! (以一个全面进展的同学完毕了这个阶段的成长展现,学生早已热忱澎湃,迫不及待想说自己的成长变化。) 4师总结:同学们,全部的这些照片都说明白什么?(板书课题,齐读) 活动二 查找成长的脚印。 1分四人小组活动,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你长大的脚印呢?登记你观看到的结果。 2各小组比比看看活动: (1)学生取出自己带来的小脚印图或相册中诞生时印
11、有脚印图,与现在的脚比。也可以分别量一量,登记来。 (2)用毛衫与身上的毛衣比,发觉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 (3)小帽子与现在的头比,得出结论:头长大了。 (4)小奶瓶,以前每次吃多少牛奶,而现在每吨吃一顿饭。3小组活动的小结:同学们,通过大家刚刚的比比看看,你们发觉了什么? 4问问、称称、量量活动。 (1)实物演示:搜集自己诞生是躺在磅秤上的照片,学生分别上台介绍当时的体重、身长。 (2)现在称一称:教室的一角放一台秤,现场称一称,量出身高。 (3)比照:你又发觉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5幸福的回忆活动。 (1)演示一组孩子成长的照片,边表达这是什么时期,有什么好玩的小故事? (2
12、)出示书上的一组照片,配有母亲表达的录音。引导到“听妈妈真情诉说”活动。 (3)小组活动:自由组合,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观赏自己搜集来的故事,并将听来的事情告知好朋友。 (4)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自己的成长中,他们操碎了心,为自己的成长倾注了满腔心血。谁能夸夸自己的父母?并把带来的父母照片贴到“爱的小屋”中。 (5)总结。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有了爸爸妈妈的爱心我们才会健壮成长。我想大家心里肯定布满了感谢,此时此刻,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样的行动来回报爸爸妈妈?写下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静静话。(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 活动三说说成长的变化 1展现活动
13、:我的小相册。让学生比拟自己的成长过程。 师:现在的你和小时候比除了个头长高了,饭量增加了,还有什么变化? 2展现体验:学生依据自己的“成长小相册”找一找自己的变化,并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受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我不仅外在变化了,而且也变能干了,懂得更多了。) 3“我能行”调查表 “我能行”调查表 1)你能独立背书包上学、放学上吗?从上学到现在你始终是自己背书包,可以得2颗星。 2)你是自己洗头、洗澡吗?假如你做到了,得2颗星,爸爸妈妈间或帮洗头、洗澡,得1颗星, 完成不了的不得星。 3)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你接过包、递过茶吗?从上学开头,间或做到,得1颗星,常常做到,得2颗星。 没有做到不
14、得星。 4)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你有没有制作过礼物送给他们?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得1颗星,制作过礼物送给他们,得2颗星。 5)你会洗碗吗?一星期洗(w ww.x x jx Sj.COM)次。 会洗,得1颗星。每星期洗2次或2次以上,得2颗星。 6)你每天早上都是自觉起床、洗漱,不需要爸爸妈妈的督促吗?每天自觉完成,不需要督促的,得2颗星,有时候要督促,得1颗星,常常要督促不得星。 7)你回家后能自觉的复习和预习功课吗? 每天自觉完成,不需要催促,得2颗星,有时候要催促的,得1颗星,常常要催促不得星。 8)在家你常常对爸爸妈妈撒娇,发牛脾气吗? 听从爸爸妈妈的教育,虚心改正的,得2颗星;间或顶
15、嘴,得1颗星;常常顶嘴不得星。 调查完毕,统计各自的星星数量,小组内比比谁获得的星星数量多。依据调查结果,教师表扬、确定学生的表现。 4过渡语:同学们真的长大了,就像一棵棵小松树那样,让我们唱一唱、跳一跳吧! 5师生:同唱同跳小松树,快长大 (贴切的内容配以简洁动作,强化了教学内容,又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转换了课堂节奏。) 6教师总结:爸爸、妈妈还有家中的长辈及教师们都是我们的“阳光雨露”,正是这阳光和雨露的培育,才会有我们今日安康成长,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长大后我们还要实现我们美妙的愿望。 板书设计 个子长高了 我在长大学会懂事了 学问丰富了 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放学啦 教学内容 义
16、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其次单元第四课放学啦。本主题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初步了解知道放学后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当做的事,遇到危急时,如何沉着应对。但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法和留意事项,教材并没有涉及。综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规划用两课时完本钱主题:第一课时旨在使学生了解知道放学后自己该怎么做;其次课时旨在使学生懂得遇到危急时,如何自我爱护何应对。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大多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多人爱护性圈养,大人的过度爱护造成不少孩子缺少与人沟通、处世的方法,更不知道如何留意自身的安全等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说,初上小学的孩子,心理上还不能够正
17、确地解决表现中的问题,更在纯真的年龄特征上来说简单模糊、亲信他人,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力量与方法。 设计思路 下课了放学啦作为其次单元“欢乐的一天”中的一课,渗透出了深厚的生活气息,这是学生每天都在经受的琐事,而琐事中往往更塑造着儿童的品性和人格。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尽量避开说教,而是应用了一系列切合生活实际的方法,观看录相、小品表演、访问争论、辩论展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仆人,自己去发觉、去总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养成良好的课后活动习惯。 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生成活动主题。在“小记者采访团”的活动中,教师捕获信息,整合归类,准时做出推断,让学生在沟通中,共享有意
18、义、有创意的活动。“明明放学后”的录相是一局部孩子的真实写照,通过“实话实说”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把握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技能和方法。“有益活动大搜寻”需要教师课前摸清儿童的喜好,在活动中准时指导,成为连接家庭与社会、学校的桥梁。“课余活动作品展现”供应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收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育学生养成好习惯的积极意识。 力量 通过活动的参加,学会与人相处并懂得爱护自己的方法。 学问 熟悉守秩序的好处,尝试参加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把握肯定的方法。课间活动的规章和纪律,在合作*同进展。 教学重点 知道放学后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当做的事。 教
19、学难点 遇到突发事情,能够想方法,沉着地应付。 教学预备 1、学生在家活动的照片、录相。 2、拍摄录相小品明明放学后,制作多媒体课件。 3、学生搜集自己和同学放学在家的各类活动,每人预备自己展现的作品。 4、辩论双方两色小旗,填写活动工程的卡片和篮筐。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1页内容,话题为“按时回家” 其次课时完成教材p32页内容,话题为“不跟生疏人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小小争论会 1、小朋友,完毕了一天的学习,要放学啦!(提醒课题: 放学啦) 谈话导入:放学了,我们要带好哪些东西呢? 2嬉戏:我来选。 (1)在讲台上摆放一些物品,如铅笔盒、书(写了自己名字的书和
20、写了别人名字的书)、玩具、毛巾、削笔刀、作业本等。 (2)学生上台选择并说明选择的缘由,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沟通:放学了,我们要带好哪些东西? 4教师小结:放学回家时要带全自己回家学习时需要的东西,如橡皮、彩色笔等。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教学应当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的过程。课前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看生活,发觉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行为,通过课上的沟通、分析、操练,使学生懂得怎样文明有效地课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二小记者采访团 1、师:教师在放学后去几个小朋友家进展了采访,让我们看看他们放学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2、多媒体演示:一位小朋友边走边看小地摊;一位小朋友到小朋友
21、家玩,妈妈正在焦急地找孩子。 3、 你们想不想采访一下身边的同学,问问他们怎么想的?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小记者,组成小记者采访团。 课前教师把设计好的调查表发给学生,学生填写好,供上课沟通。 5、 小记者提问,采访主题:平常放学后,你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6、 学生汇报沟通。 7教师小结:放学后要按时回家,不做危急的活动,不在外面逗留。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共鸣。学生通过“小记者采访团”的活动,供应学生沟通的时机,感受到课余活动的丰富多彩,培育学生的交往力量和合作力量。) 活动三守时小能手评比 1.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棒!我通过和大家的学习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上册 品德 生活 教案 大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