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七篇.docx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七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七篇 说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2223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内容分析 有几枝铅笔是北大师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加法的第一节课。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阅历积存和亲身体验的根底上的,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就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和应用”为主线绽开数学活动,利用学生熟识的事物创设大量的情境,唤醒他们已有的阅历,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列出不同算式,在说一说、算一算中发觉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随处都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擅长发觉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说学情熟悉 学生虽
2、然是第一次接触加法,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受,要正确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肯定困难,关键在于帮忙学生建立加法的数学模型并进展解释运用。所以我从学生熟识的生活事例动身加以引导,在“有几枝铅笔”这一生活情境的支持下,学生能顺当建立“2+3=5”简洁的数学模型。在家庭生活的背景情境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建立的数学模型,说出这个家庭中两样物体合并的现象。这样让学生感知学习学问的必要性。 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在详细情境和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理解加法的含义。 2、会读、写加法算式,会选择适宜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力量目标 1、能依据供应的详细情境,提出简洁的加法
3、问题并进展解答,会与同伴沟通自己的观点。 2、让学生在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性目标 1、在合作、沟通中去开掘学问,把握学问,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获得胜利的喜悦。 2、在运算过程中,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爱猜谜语吗?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一种学习用品:“黑心肠,尖尖头,走起路来全靠头;直着走,横着走,肚子空了就不走”。 师:同学们,铅笔能帮我们写字,我们要爱惜它。 二、探究学习 1、建立表现 师:请同学们看看图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试一试提数学问题。 图一:笑笑左手拿着2支铅笔、右手拿着3支铅笔。教师要有意识地引
4、导学生把话说清晰,把问题提精确。 师:同学们真聪慧,知道了笑笑左手拿着2支铅笔,右手拿着3支铅笔,问笑笑一共有几支铅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几支铅笔”。(板书课题有几支铅笔)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笑笑手里一共有几支铅笔?她是怎么数的? (教师出示图二:笑笑两手一共拿着5支铅笔。)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识的动手拿铅笔的情境来导入新课,既直观又亲切。通过合并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加法的含义把两局部合并到一起,要用加法计算。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课的开头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写算式计算。 师:怎样用算式表示笑笑有几支铅笔呢? 师:表示“合起来”时应在算式中间用“+”表示,这个一横
5、一竖的符号叫做“加号”,请大家边读边书写三遍。 师:请大家读一读式子“2加3等于5”。 师:同学们,假如只看“2+3”这个算式,你能计算吗?请说说。 2、探究体验 师:下面预备请同桌两个同学用手里的5支铅笔摆一摆、算一算。 要求两个同学边拿边说“我拿几支铅笔,他拿几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拿一次写一个算式并计算,看哪一组同学拿的方法多,写的算式多。 师:请一个同学说说1+3=4,你是怎么摆?怎么算的?再请同学说说2+2=4,你是怎么摆?怎么算的? 师: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合作学习,体会到到“合起来用加法”,学会了掰手指头或口算等方法。以后,同学们可以采纳自己喜爱的或比拟快的方法计算。 说设计意
6、图】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沟通等活动,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深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熟悉了加法算式和加号,不仅会读、会写加法算式,还能依据详细情境写出加法算式并正确计算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了他们足够的独立尝试、探究沟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争先恐后地答复自己所会的学问,教师再用手势等方法帮忙他们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他们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充分体验到探究数学学问的乐趣和获得胜利的喜悦。 三、稳固练习 (依据课本“试一试”两幅图的要求,安排学生戴小汽车、小鸟头饰分两次表演。) 师:请同桌两人相互说说算式,说说算法。(小组) 师:请同学们说说算式,说说算法。(全班) 师:同学
7、们,从这两幅图可以看出“添上”也是用加法。 2、让学生独立做“练一练”中的“1、计算”“2、填空” 3、让学生先独立思索“练一练”中的第4题“说一说,算一算”,再进展两人沟通,然后在班上沟通。 4、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发觉的加法问题”。 四、课堂总结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中有几瓶牛奶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有几瓶牛奶”的情境中教授9加几的进位加法。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前面的相关内容有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而本课又同时是为本单元的20以内数进退为加减法及其应用、及一年级下册的100以内数的加
8、减法及其应用做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通过组织摆小棒、数小棒、说一说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3、通过创设“有几瓶牛奶”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搜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三、说教法说学法 1、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 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沟通合作。 四、说教具预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模型、计数器模型 2、学具:小棒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难点:会运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 六、说教学设计 1、进入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开课时以谈话导入新课“小朋友们
9、知道早上喝什么最有益安康吗?”这样导入可以使学生能够想到牛奶,进而再进一步创设情境,教师接着说:“教师也很喜爱喝牛奶,而且教师家里有好多牛奶,你看!”并出示情境图。导入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要用教师的生活情境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情境图后,给学生几秒钟的时间观看情境图,然后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由于有第三单元学习加减法的根底,已经根本能够从图中搜集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从图中得到数学信息“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牛奶。”在这里,习惯培育点表达的是搜集信息习惯的培育。接着教师让学生质疑,“你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表达质疑问难习惯的培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又有前面学
10、习的根底,能够提出“一共有几瓶牛奶?”这样的加法问题。这时教师提醒课题并板书课题:有几瓶牛奶。并用多媒体呈现问题。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为了能让学生顺当解决问题同时帮忙后进学生复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设计了简洁的复习环节,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提出“求一共就是求什么?”,学生答复“求一共就是求总数。”,进而教师提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的要求,学生在10以内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的学习的根底上列数学算式“9+5=”。为了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教师追问“还可以怎样解决?”,学生列式“5+9=”。在这里,教师盼望学生能够只列数学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进展算法探究,但是依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由于大局部学生
11、已经能够直接口算得数,因此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9+5=14,这时教师就可以质疑:“你是怎样算的?”但是并不需要学生在这时给出答案,而是组织活动并提出要求“请你用你喜爱的方法进展计算,可以动手摆小棒,可以用多种方法,也可以同桌相互帮忙合作,并试着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的,等会我们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好。”教师提出这样要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展算法多样化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式的学习。在这里让学生摆小棒是为了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算式转化成实物,在学生的脑中建立表象的加法概念,帮忙学生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同时,为后面的“凑十法”的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学生就用手中的小棒进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教师在这个
12、时候巡察班级,参加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学生对多种算法的探究到达了什么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忙他们去解决问题。 在汇报沟通中,让学生到黑板用小棒模型进展演示,边讲边摆小棒,“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5根小棒”。这样可以让其他学生清晰地看到计算的过程,并引起学生的有意留意,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展学习,培育学生的倾听习惯。在汇报中,学生一般都能够首先想到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进展计算,接着可能会有学生仿照这种方法“两个两个”的数等等。这样的汇报只要一个,两个就可以了,不用演示,教师鼓舞学生积极思索和踊跃发言但要准时的止住学生类似的想法,以免铺张时间。教师可以说:“
13、这些同学说的其实是一种方法,就是数小棒的方法,谁还有其他的方法?”班级中会有少数学生想到用“凑十法”计算,学生汇报时同样到黑板演示,“先摆9根小棒,再摆5根小棒,我从5根小棒中拿出1根小棒,1加9等于10,再加上4根小棒就是14根小棒,所以9+5=14。”学生汇报后,教师要进展质疑“你为什么要从5根小棒中拿出1根小棒给9?”学生会答复,“由于9根小棒加上1根小棒就是10根小棒。”这时学生可能用语言解释不明白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帮忙,告知学生凑成10之后,剩下几根小棒再和10相加就是十几,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凑十法”,并理解“凑十法”的简便之处。然后讲解“这种先将一个加数凑成十再进展计算的计算
14、方法叫做凑十法。”同时板书。然后教师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凑十法”,标准讲题语言,“我想将9凑成十,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所以9+5=14。”然后组织学生边摆小棒边讲题,实行的形式有自主练习和指名汇报,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说一说的过程理解“凑十法”。 在学生根本能够理解“凑十法”的根底上,教师提出问题,“这个算式用“凑十法”还能怎样计算?”学生在这里立刻会想到还可以将5凑成十,教师组织学生进展摆小棒和说一说的活动,实行的形式是自主练习、同桌沟通和全班指名汇报。目的是帮忙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让学生能够用“凑十法”正确的进展计算,同时检验学生对于“凑十法”的理解
15、应用程度。 为了帮忙学生能够运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在这里设计了两个小练习: 9+3=;7+9=。 要求:用“凑十法”计算。 形式:自主探究,全班汇报、沟通。 回到解决问题中,针对算式9+5=,教师提问“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假如有其他方法就汇报,只要合理,就赐予鼓舞。然后教师介绍第三种方法:拨计数器。教师用计数器模型演示,先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再在计数器上拨5个珠子,满十进一,向十位进一。个位上剩下4个珠子,所以9+5=14。此处的教学目的在于利用计数器帮忙学生理解十进制,为一年级下册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根底。这局部只需要学生理解,不需要把握。 3、稳固练习,解决问题 练
16、习第一题是“圈一圈,算一算”。设计此题目的在于稳固“凑十法”。为了帮忙学生理解题意,教师可以先演示第一小题,然后在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全班沟通反应,说算法。 练习其次题是解决问题“一共有几条鱼”。此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先审题,说清晰图的意思,求什么,培育学生的审题习惯。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讲解算法。鼓舞算法多样化。 4、总结提升。 总结本课的学问点,教师展现本课学生解决的数学算式,“你发觉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能够从算式中找到一样点“这些算式都是9加几的算式。”此时教师板书副标题,9加几的进位加法。之后教师提问“这堂课你学到
17、了什么?”学生可以总结计算方法。 最终,“你有什么收获或圆满?”帮忙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和缺乏,对学生进展情感教育。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3637页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第八课时,所呈现的内容是学生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练习课,本节课是利用“得意的企鹅”这一学生熟识的好玩情境,引导学生发觉、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稳固8和9的加减法。由于图中第一次呈现大括号的形式,所以教学中需要教师作适当地讲解,对图中每个符号的消失,都应让他们清清晰楚,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三)教学
18、目标 1、让学生熟悉、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稳固8和9的加减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计算;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详细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大括号、问号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看图正确理解数量关系,精确娴熟地解决简洁的数学问题。 (五)教具学具预备 课件、学具图片、小棒等。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奇怪、好玩,大局部学生对猜谜语、帮忙小动物解决问题有极大的兴趣。经过两个月的常规培育,学生的听课习惯正在逐步的得到标准,有了
19、初步的数感和问题意识,但发觉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力量、语言表达力量还很欠缺,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训练。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情境教学法。 生动、熟识的生活情境可以使数学由抽象变详细,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由于本课第一次消失大括号和问号,学生理解其意义有肯定困难,因此在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宠爱的小动物企鹅在冰山上玩耍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用数学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胜利喜悦,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2
20、、发觉学习法。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解决数学问题,而应让学生参加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经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受收集、处理信息,进而提出问题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时机从熟识、宠爱的情境中发觉并提出数学问题,拓展“再制造”的时空,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对数学问题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沟通等活动,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以仆人的身份参加了学问的发生、进展的全过程,是一个发觉者。 3、指导学生学会数学语言,培育学生表达数学语言的力量。 语
21、文课有文字语言和口头表达的语言。数学同样也有表达的语言。它包括对概念、定理等的文字表达语言和符号表达语言、解题中的规律推理语言、几何中的图形表达或画图语言及列表表达的语言。所以数学中的文字表达、符号表达、图表描述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数学王国,及魅力无比的内在思维形式。所以要学好数学,明显要学会这些语言的表达形式。不但要读懂这些语言,而且还要会表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课件展现信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可以加深对所学学问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力量,有利于进展学生的规律思维。 4、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 多媒体帮助教学,有其直观、形象而又生
22、动的特点。在本课教学中,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图画应用题,用语言表述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承受起来比拟困难。运用多媒体帮助教学,从直观形象入手,动态展现学问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想玩猜谜语的嬉戏吗? 师:“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企鹅) 师:你们喜爱企鹅吗? 师: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吗?(南极) 师:今日,得意的企鹅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情愿帮忙小企鹅吗? (玩猜谜语的嬉戏引入,一方面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另一方面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了解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 级数 学说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