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文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文八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八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的教材。这局部教材是在同学熟悉了周长和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根底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从同学熟识的故事情景境引入,提出问题,为同学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吸引同学探究的欲望,引导同学在合作、探究、沟通中学习新知。 二、教学目标: 依据本课的详细状况,考虑到同学已有的认知构造和心理特征,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培育同学观看、推理、分析、综合、笼统、概括的力量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力量。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和
2、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本着课程标准,我在熟悉了本节课教材在整个学问构造中所处的地位,考虑同学认知状况的根底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点:让同学在自身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四、教学方法: 依据同学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表达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1、从同学爱听的故事动身,为同学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 2、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育同学的协作力量; 4、运用电化
3、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奇性,引导同学以多种感官参加学习的全过程。 我主要采纳: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研讨新知、引导同学总结、点拨同学迷惑等教学方法。 五、同学的学法: “同学是学习的仆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那么,如何表达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呢?设计教学时我遵循同学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同学经受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独立考虑和开展小组合作沟通的活动,总结规律,完善自身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来增加同学对数学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乐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
4、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展教学,今日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存了肯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阅历,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根底上学习的。学好本课学问,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讨论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肯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阅历。 (三)目标定位 依据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学问背景及本课的学问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
5、让学生经受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留意培育学生多角度观看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表达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详细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表达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难点是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二、说教学理念: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需留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动身,为他们供应参加的时机,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立一个发觉、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觉,去制
6、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识的播送操、跑步、相册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把握的学问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表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表达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查找方法,对于学生符合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舞,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加信念。不断的引导和鼓舞,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看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识的播送操入手,通过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的,加深学生对行列
7、的熟悉,同时也稳固了几个几。 2、注意发觉 收集信息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一个小方阵,很自然地呈现出书本的例题:三个大方阵,让学生通过观看,去发觉题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再出示问题,形成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答,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题多解的思维。固然,此时的教师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的身份积极参加。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着肯定的差异,此题的教学,意在使局部理解力量较强的学生理解并能把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而其余学生只要把握自己理解的那种方法即可。 3、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 这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第一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其次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究,在
8、反应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第三题安排了一题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并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长 通过“你今日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回忆,然后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来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两类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比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在两年的新课程数学教学发觉,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普遍有所下降,许多的学生拿到题目后,总是很茫然,或是有些学生知道该怎么解决,但让他把想的过程说出来却很困难,那么他还不是真正地懂应当怎么做。拿到这一课时,我问了一些教过老教材的教师,她们认为以前教老教材时,用先提中间问题的方法来
9、教,学生普遍把握得比拟好,思路很清楚。于是在本课中,我借鉴了老教材的一些做法,把传统的方法引进了新课程课堂,在学生把想的过程说出来以后,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一来想给后进的学生一个引领,固然最大的目的还是想把学生混乱的思维整理出来,有意识地培育学生有条理地说,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力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在这里只是想尝试一下。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3 本课是对于分数的进一步熟悉。由于学生易受整数大小比拟方法的负迁移影响,对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拟学习确定要遇到肯定困扰。因此,我对教材进展了加工与改造,让学生直接面对可能消失的错误,把它们放在一起比拟,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在现实背景中
10、帮忙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把握系统化思索问题的方法。 设计本课时,我注意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参加,实践探究必备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效思索,撑握简洁分数大小比拟的方法,活动重在让学生经受探究与发觉的过程,使其在课堂中既有猎取学问,力量也得到了培育。本科课堂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嬉戏和故事两方面入手:嬉戏对于孩子始终是感兴趣的话题,同分母分数比拟大小在了解分数的意义之后,对于学生学习这一局部来说是比拟简洁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脱离书本这一载体设计了莫分数比大小这一嬉戏,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地参加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
11、你想摸到几颗棋子?为什么?、动口说:比这个分数大的分数还有?比这个分数小的分数还有?,使学生在活动中发觉问题分母一样的分数如何比拟大小?寻求规律分母一样的分数比拟大小的方法。 学生在毫无压力的嬉戏中学会了方法,学生乐学,爱学把握学问扎实有效。在学习分子是一的分数比拟大小时我是以故事引入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主动参加到学习中来。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学问奠定坚实的根底。为了激起他们参加学习的热忱,让学生想学、乐学。详细地说就是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从情境中发觉、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分析、探讨,逐步让
12、学生建立解决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最终用这一模型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现象、问题。采纳学生喜爱西游记为背景,创设分西瓜的情景,这天唐僧师徒4人走到一座山脚下,由于正是午时,天气闷热,八戒只化缘来一个西瓜,4个人,只有一个西瓜,怎么办好呢?唐僧建议平均分,每个人分到西瓜的1/4,八戒一听急了,自己辛苦找来的西瓜只得到1/4,说什么也不同意,吵着要1/8,可切开后,见到师父和师兄的1/4就大呼上当了,说师父、师兄欺侮他?为什么八戒自己吵着要1/8,可见到切开的西瓜后,就懊悔了呢?直嚷嚷师兄欺侮他呢?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探知的欲望被激起,自然过渡操作体验,探究规律 探究分子是1分数大小的比拟。 让学
13、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纸,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剪一剪,和同桌完成1/4和1/8的比拟。练习1/2和1/4,1/8和1/6,你发觉这些分数有什么一样之处?在比拟这样的分数时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分子是1分数大小的比拟方法。 稳固练习我还是以嬉戏为主。“开火车”,由某一列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分子是1的分数,后面的同学说一个分子也是1,但要比它大(或比它小) 同样开动其次列火车,由第一个同学说一个分数,后面的同学按这个同学的要求说一个比它大(或比它小)的,分母一样的分数。 “分苹果”纸卡出示一个分数,让学生说一个比这个分数大的分数,一个比它小的分数。 让学生尝试比拟3/5和3/4的大小,学生经受了发觉简
14、洁分数大小比拟的规律,主要是为进展学生的数学活动阅历,但要敏捷应用这一规律还不能做普遍的要求,这一练习的设计是为了满意局部学生学习的需要,也了解一下,在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多少学生可以超越教材。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课本第868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 连续进位乘法是在学习了不连续进位乘法的根底上连续学习的,要比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更简单。假如学生没有很好的把握进位的方法或者计算不娴熟,会造成计算上的错误。通过这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位的道理,培育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削减乘法计算的错误率,按此挨次进展教学,既完全符合学
15、生坚持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详细到抽象、由特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又利于建构起科学的学问网络。依据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连续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力量。 教学重点: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展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意单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学生深感计算枯燥,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创设了计算“3盒水彩笔一共有多少枝?”的现实情境,使学生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16、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注意学生对学问的体验和探究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去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表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将采纳多种教学方法,运用练习法复习旧知和稳固新学内容、用讲解法来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用演示法清楚的展现学习的计算方法,故事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生动,培育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力量,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悟,有所发觉,有所创新。 三、说教学设计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为新授作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203708350322711 2笔算;283 (1)
17、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提问:个位上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十位上是8? (3)提问笔算时要留意些什么?(算乘法时,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提醒课题 今日我们就运用乘法的这一计算方法连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板书课题) 其次个环节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1教学例题 (1)谈话:小朋友,幼儿园教师为大班的小朋友买了些彩色笔(出例如题图),看图你知道教师买了几盒?每盒又是几枝呢?你能帮忙教师先估量一下大约一共有多少枝吗? (2)同桌争论,沟通估量的结果。 在班内指名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学生可能这样估算:48接近50,503=15
18、0,大约有150枝,或48比50少一点,503=150,共有的枝数比150少一点。 (3)我们估量的怎么样呢,自己动手算一算吧 先独立探究,在算式的方框中填写。 同桌争论,沟通算法和书写方法。 回报沟通,理解把握。 教师有选择地出示几位学生的算式(实物投影展现),分别说说是怎样计算的?(结合板书)重点引导学生说说积的每一位上的得数的由来以及书写位置。 (4)用估算检验笔算。 谈话:刚刚我们估量出了得数大约是多少,现在你们计算出的积在这个范围内吗?这说明白什么?假如得数与150枝相差许多说明什么?应当怎么办? 2小结计算方法。 提问:今日学习的乘法计算题有什么特点?(在课题中补充板书:连续) 在
19、计算连续进位乘法时,你觉得应当留意些什么?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小结并强调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和书写方法。 第三个环节是联系实际,稳固深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察,了解学生做题状况,进展个别辅导。 (2)指名板演,集体讲评做法。订正时留意相乘满十是否进位了,有没有加上进位的数。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今日,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乘的方法,下面就请小朋友用自己学到的本事当回小大夫,和我们的啄木鸟一起带大树找找病因,再把蛀虫给找出来。 (2)出示题目,学生同桌争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3)指名沟通,集体订正。 (4)提问:通过给大树看病,你觉得有什方法能
20、预防这些病?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各拘束书上连线,指名说答案,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思索后,先在小组内沟通。 指名在班内说出自己的想法,共同修正、补充。 最终是评价鼓舞,全课总结。 谈话:这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与同伴亲密合作获得并把握了新学问,教师真为你们感到关怀,你能告知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事?还要提示同学们应留意些什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25页。 二、教材简析 “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
21、习并把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根底上进一步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已学学问的迁移作用,通过比拟,沟通新旧学问的联系,形成根本的计算力量。教材设计了“算一算”、“试一试”、“练一练”等算法活动给学生供应了仔细观看、独立思索、探究沟通、概括总结的学习时机,学生可以在这些算法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学问形成的过程,并能应用所学的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详细情境,探究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进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2、能娴熟进展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培
22、育学生仔细观看,独立思索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力量及语言表达力量。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表达如下教法: 1、采纳主题式教学,以生动好玩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2、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加,经受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对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根底上又注意共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详细的情境中经受“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男女同学抢答竞赛及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制造充分的实践时机,在探究过程中理解计算的规律。 3、练习设
23、计层层深入,注意学生问题解决力量的培育。 四、教学实施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需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现我的备课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今日我们的课堂来了一位得意的小动物,它就是米老鼠,请大家向它问个好好吗?(同学们纷纷向米老鼠问好)为了感谢同学们的友好,米老鼠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你能从情境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播放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规律,归纳方法 师:孩子们,从情境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谁来告知我们? 生:
24、米老鼠给我们带来了31盒彩笔,每盒20支。 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带来多少支彩笔? 师:谁会列式呢? 生:生:3120 师:不错!大家能算出得数吗? 生1:一共带来,带来600支。 生2:620支。 生3:620支。 师:有些同学能算出来,有些同学不能算出来,不过没有关系,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知道正确答案的,孩子们有信念吗? 生:有。 师:那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大屏幕上的算式,并思索这些算式的特点。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师:孩子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这些算式吗?请同学们拿出题单1,认真地计算。 (师巡察,并表扬计算快的
25、学生。一分钟后教师请同学开头汇报计算结果。)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等于5、50、500、 师:那你能告知大家是怎样算这道题的吗? (学生说算法。) 师:你们计算得又快又正确,在计算过程中确定有肯定的规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找这些算式里面的乘数和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好不好?(好)师板书课题:找规律 (学生分小组争论,教师参加到小组的争论中,大约三分钟左右请学生汇报:) 师:下面我们就请一些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他们有什么发觉? 生1:我们发觉每道算式依次增加一个0。 生2:我们组发觉每组算式中的乘数一共有几个0,积就有几个0。 师:孩子们真会用自己光明的眼睛,布满才智的大
26、脑去发觉,那每组下面的算式结果为什么都会多些一个0呢?依据大家发觉的规律,现在请孩子们再连续观看这些算式里乘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的末尾0的个数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呢? (一个学生立刻就发觉:算式里面乘数0的个数与积里面的0的个数一样。) 师:很好。假如我们想把这种规律运用到做这种类似的题当中去的话就会变得越来越快。那谁来说说怎样才会算得又对又快呢? 生:看因数里面有几个0,积里面就有几个0。 师:那我们计算时可以怎样做呢?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6 敬重的各位教师,你们好! 今日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4243页的平均数,设计本课我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
27、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根本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进展说课。 说教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状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 说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依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帮忙学生把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力量。 说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把握平均数
28、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 难点:能依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说学情: 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根底学问,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根底上学生能简单列出算式进展计算。 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拟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方法,制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看法、比拟法、发觉法和争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培育学生擅长思索,并信任自己有力量找到猎取新知的途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课件1:有3排小球,个数分别为6、7、2,由此提问: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 (
29、设计意图:移动小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并渗透移多补少法 。让学生明白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 追问什么是平均数?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在寻常生活中自己见到或听到的平均数(设计意图: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亲密联系)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了学生初步理解了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洁的小数,并会比拟小数的大小的根底上来学习的,信息窗的情境图分为两局部,分别呈现了厨房和卧房的一角。厨房里有灶室、锅、抽油烟机等物品;卧房里有桌子、椅子、书橱等家具,每幅图的下面都附有数据说明。拟让学生在感受布局协调的同时,了解设计上的科学性
30、,由此引入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学好这节课的学问,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小数加减法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角度制定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探究简洁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力量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争论、操作,培育学生观看、推断、合作、探究等思维力量。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把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把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学生实情以自
31、主探究,合作沟通等方式为主,再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间的相互补充,评价等方式为辅,帮忙学生学习,从而到达学习目标。 五、说学法 本节课,我注意了对学生以下学法的指导。 1.严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借助学生常见的家居常识设置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心情与兴趣,让学生提出“抽油烟机距地面有多高”,“一张0.7米得书桌该配多高的椅子”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节内容。 2.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根底,学习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学问阅历,让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力量培育。 培育学生解决问题前提
32、是,是学生渐渐的形成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然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阅历自主解决问题。 六、说程序 测量内容 灶台的高度 锅底到火口的距离 抽油烟机离灶台的距离 书桌的高度 桌椅高度差 测量结果 (一)沟通信息,导入新课 谈话:课前,教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回家实际测量一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出示表格),谁来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学生沟通) 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从本课的学问点,沟通状况加以评价。 引导学生沟通课前测量的数据,教师合理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愿望。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谈话: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张教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组数据(出示信息图及数据),这
33、些数据可都是通过科学验证得来的。 1、独立思索:读一读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小组合作,依据信息,提出问题。 可能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 (1)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 (2)灶台的高度和抽油烟机离灶台的距离一共是多少米? (3)一张0.7米高的书桌,应当配多高的椅子? (4)书桌高度比抽油烟机离灶台的距离高多少米? 依据学生汇报,教师筛选问题并板书: 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 一张0.7米高的书桌,应当配多高的椅子? 引导学生看着数学信息提问题,培育他们的问题意识,有助于进展学生的思维;学生相互沟通问题,激起思维碰撞的浪花,为胜利解决问题供应了有利的条件。 三、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
34、、学生依据问题,独立列出算式。 板书:0.7+0.6=0.7-0.3= 2、合作探究小数加法。 谈话:认真观看这个算式-0.7+0.6=?你预备怎样计算?请大家先独立试一试,再在小组内沟通。 可能学生会消失如下算法: (1)0.7米=7分米06米=6分米 7+6=13(分米)13分米=1.3米 (2)把小数化成分数后计算 07米=7/10米06米=6/10米 7/10米+6/10米=13/10米=13米 (3)竖式计算: 米分米 07 +06 1.3 组织学生沟通,教师评价。 3、教学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关注竖式计算,争论:这样写对不对呢? 得出:07米和06米不够一米,所以整数局部是0;依据
35、米和分米的关系把数位对齐写出竖式。 提问:应当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说明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计算时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 思索:计算小数加法和计算整数加法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小结:计算小数加法要留意什么? 观看和思索是数学学习不行缺少的,学生通过认真观看、思索,探究小数的加法,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把握计算方法,从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探究胜利的喜悦。 4、自主探究小数减法 谈话:你能用我们计算小数加法的方法,试着做一做这道小数减法题吗?(绿点标示问题:0.7-0.3=)做完之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沟通一下。(可能学生会消失和计算小数加法同样的方
36、法,留意算法多样化) 学生汇报,自己总结,优化算法,教师重点引导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明白算理,把握算法。 重点争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计算小数减法时,应当留意什么? 迁移小数加法竖式计算的阅历,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集体沟通,优化算法,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根底上,围绕重点绽开争论,加深学生对计算中用0占位的理解。 5、学习整数减小数 谈话:你知道1米比0.3米长多少吗?(同桌相互争论,独立解答) 沟通:10分米减3分米等于7分米,7分米就是0.7米;用竖式计算。 (对“1写成1.0”,学生可能想不到,教
37、师可以借助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帮忙学生理解。) 整数减小数,学生计算起来相对较难,先让他们争论,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借助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理解算理,学生简单承受,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自主练习、稳固新知 1、算一算(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以竞赛闯关的形式,进展计算,哪个小组做得快做得对获胜。 2、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第3题) 谈话:认真观看画面,你能依据信息提出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独立解决,集体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说说是怎样想的。 采纳闯关竞赛、独立解决问题的方式进展稳固练习,避开计算教学的 单调与枯燥,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时机,进展学问的沟通,情感的传递,体
38、验胜利。 3.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始终认为日常生活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并且应当从小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看生活的习惯,因此我选取了一个好玩的题来稳固所学学问,确定能激发出学生练习的欲望,题意为:每人做几个纸团,每个纸团里写一个一位或两位小数,两人一组,将预备的纸团放在一起。每人每次从中摸出一个纸团,摸出较大数的人算两数的差,摸出较小数的人算两数的和。 我认为以这种形式消失比单纯做计算题要好玩。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篇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严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
39、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因此,我将“加强生活体验,注意学生进展”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秒的熟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1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肯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时、分观念的根底上进展地顺势教学。 依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熟悉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2、经受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洁问题的过程,初步培育学生的观看、沟通、合作探究力量,并有效地促进共
40、性思维的进展。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且我认为本节课教学重点应为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我认为,学生是否能选用恰当的时间单位进展大事表述,是其时间观念建立状况的反应,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正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力求表达本课的设计理念“实践活动,体验沟通,培育应用意识”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主要采纳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简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入时我利用奥运冠
41、军刘翔夺金时的场景,询问其夺冠所用时间,在旧知和生活阅历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提醒课题“秒的熟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究:当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供应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操作、思索、沟通去探究学问。在教学中,我通过开放性的发问“你还知道秒针走几大格就是几秒?”,让学生自主探究秒针的走动状况;组织学生拍手体验60秒,观看分针走动状况,让学生知道1分=60秒;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学问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学问解决
42、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观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参加有关明明的短文,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力量。 4、沟通评价:通过沟通评价引导学生开心地沟通活动中的感受和阅历,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胜利的阅历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宝,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比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应机制。在小组沟通中熟悉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熟悉,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把握以下的学习方
43、法: 观看的方法,通过观看钟面,熟悉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分;观看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拍手等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将电子表放于课件屏幕上,由此学生可以进一步稳固1秒的感受在,在此根底上再进展同桌练习。 独立思索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需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索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索的时机。例:在教学中,开放性的发问“你还知道秒针走几大格就是几秒?”,学生通过独立思索说出自己的答案。 小组沟通的方法,在小组沟通中每一个成员的发觉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宝,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对于教学中的局部环节,采纳小组争论沟通的方法更有利于学习。例如:练习中有关明明的短文,沟通更有利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在观赏秒在生活中应用短片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熟悉了秒,熟悉了穿插学科的学问。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学问构造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进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加强生活体验,注意学生进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