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评课稿(5篇).docx
《三年级数学下册评课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评课稿(5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下册评课稿(5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顷、平方千米评课稿 听课前当别人说今日魏芳教师上公顷的熟悉,我不禁为她捏了一把汗。上过这一课的教师都知道,对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较小的面积单位,学生尚可以从教室里的许多实物得到充分熟悉,但是,对于公顷、平方千米等土地面积单位,不带学生走出课堂,靠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的,更谈不上承受应用。所以对于“公顷”的教学,很少有教师把它作为公开课来上。即使上,走出课堂上最为适宜。然而,奇怪心极强的学生,一但走出课堂就很难调控,他们的留意力经常要被各种景象所吸引。今日是在室内听课她将怎样上?我的疑问很快在听课中消逝,我不禁再一次
2、为魏芳教师叫好。从课堂导入到教学流程水到渠成;从把握教材丝丝入扣,与学生沟通和谐共生;从教师对课的构思和对课的执行状况看,我们都能看到魏芳教师教学此内容时所下的的苦功,看到她是个有思想的教师,是个实践力量很强的教师。他的课堂教学,平凡中折射出精彩,沟通中流露思想方法,评价中显示教师魅力。真有“听君一堂课,胜教三年书”的感慨。她的教学凸现三性1.人文性:教师在教学中大量用已知学问为支点,从实践中,从100平方米起,大量让学生感知100平方米,然后依托郎小学校的四周大路长度,从灵隐路路口动身到灵隐路15号长度大约是100米,从灵隐路15号到普陀路路口长度大约是100米,来引出像这样边长是100米的
3、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然后让学生以这个为依托,来估一估学校的面积,从而了解学校的面积大约0.5公顷。这样将学校作为一个资源合理的利用,发挥它的价值,使学生的表象更丰富,感知更详细,估算更合理。 2.瞻前性:魏教师先复习学习过的面积单位,进展面积单位整理的时候,要求学生着重回忆各个面积单位的意义。“你能结合实际说说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吗?它们的进率呢?” 一个问题抛出后学生快速绽开想象,在头脑中回忆这些表象。在整理过这些学过的面积单位时,魏教师敏捷的把例题呈现的数字变了一下,改成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课件呈现四张旅游景点的图片,让学生观看思索。“你读过这些数字有什么感受”,学生
4、切身体会到假如以平方米作单位数字太大,用平方米做单位不太适宜,自然而然的就引出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教学中教师不断让学生通过100平方米感受1公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从学生的审题,问题的答复有根有据,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 3.渗透性:本节课教师理念高。转换思想贯穿全课。公顷的熟悉的学习方式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有所不同,但根本的概念建立又有所一样的。这一课,魏教师并没有简洁的教会学生怎么计算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而是通过创设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外测量100米,感受100米,把封闭式教学便为开放型教学。大量感知100米后,魏教师尽量联系学生熟识的场地体
5、会公顷。校园是学生熟识的,通过计算个操场的面积,知道它比公顷小一些。教室是学生更熟识的,教室地面的面积一般100平方米左右,大约1个教室的地面才有公顷。从熟识的场地推想公顷,能加深对公顷的印象。学生只要在众多事例中记住最喜爱的一件,公顷有多大将印象深刻。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建立起丰富联系,使学问主动走向学生的生活,教学随之破除学问的边界,使其走向开放,向学生靠近。另在课的结尾教师以江苏省面积大小再一次激发孩子的兴趣,也为下一节课打下伏笔。 总之魏教师在本局部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上留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实效性。通过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大大
6、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熟悉到现实生活中隐蔽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另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优点还表达在魏教师在课堂上特殊留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评价学生很到位。既能鼓舞该学生又能让别的学生对该问题赐予完善。 【第2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的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的评课稿 听了彭宜红教师的求平均数公开教学课,这是数学新课程改革下的求平均数的新编排的教材,我没有教过,但基于听了这节课,所以还是去学习了一翻。 “求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六册第三单元42页的内容。它是新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局部。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算术平均数,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
7、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严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放在依据数据做出必要推断上,另外,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小于平均数;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猜测将来进展趋势。教学目标1、初步把握求“平均数”的根本思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2、把握简洁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平均数(算术法移多补少法)
8、并能依据详细状况敏捷选用方法进展解答。教学重点:敏捷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彭教师这节课在设计上看得出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由小马过河的故事导入组织学生摆小卡片,争论如何平均分从而介绍移多补少方法讲解例题稳固练习总结课堂,整节课环节清楚,特殊是练习设计特别新奇,有辩一辩、说一说、露一手、聪慧珍宝等题型。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需留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动身为学生制造胜利的时机,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课堂中彭教师运用了多媒体帮助教学,为他们制造一个发觉、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觉、去制造。让学生能在直观形象的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 下册 评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