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





《《古诗三首》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L会写“络”字。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马诗。3 .能借助古诗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4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借助事物所表达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能借助古诗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借助事物所表达的远大志向。【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谈话揭题:宋代爱国大臣文天祥曾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是 说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忠心映照史册。多么伟大的情怀呀!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古诗三首,看看这三首故事又抒发了诗人们怎样的情怀。设计意图:本课三首古诗均是咏物诗,立意深远,表情达
2、意含蓄,由单元导语开门见山 引入新课,干脆利落,也能最快速度让学生投入课堂。二、夯实基础1 .情境诵读播放马诗石灰吟竹石的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可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 诗文内容。听读要求:(1)注意字词读音。(2)注意断句和节奏。2 .诵读正音(1)出示古诗中标注的及易读错的汉字。(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齐读。自读要求: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3)随机点名朗读。过渡:在正式理解古诗意思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三首古诗的作者吧!3 .知人论世教师请学生挑选一首诗歌进行诗人介绍。学生介绍完,教师适时点拨、补充一些关键信 ,总、O李贺(约公元790年一约8
3、17年),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是继屈原、李白之 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等。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大臣、军事家。于谦爱国忘身,自奉 俭约,中外威服。著有于忠肃集十三卷,系其被害约二十年后汇集而成。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 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疏通课文中的生字词,读通读顺古诗,读出诗味。简 要交流诗人,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为后面的学
4、习打下基础。过渡: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勇敢、成功的象征,历来被人所称颂。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唐朝李贺所写的马诗。(板书:马诗)三、问题探究(-)自主探究4 .探究任务结合注释与诗歌画面,理解诗意。5 .探究过程(1)自读古诗,想象画面。(2)借助注释,结合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歌的大意。(3)全班交流整首诗的诗意,教师相机指导。6 .探究活动(1)引导: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朗朗上口,读着诗句,在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景物? 动笔圈一圈吧!预设:大漠、沙、燕山、月、金络脑。(2)引导:那么结合这幅画面,再看看注释,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歌的大意吗?学生自己再尝试。教师指名学生
5、回答。7 .成果展示(1)字词梳理:沙如雪:沙子因月光照耀而如白雪。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何当:什么时候。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快走:奔跑。清秋:清爽的秋天(2)诗意梳理: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 钩。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设计意图:联系注释,感受画面,并初步理解古诗要表达的含义,为后面深入感悟古诗 中表达的情感作铺垫。(-)合作探究1 .探究任务联系诗人经历与诗歌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借马所表现的远大志向。2 .探究过程(1) 了解诗歌背景。(2)结合诗人经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古诗 课时 示范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