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节选)》对应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阿Q正传(节选)》对应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Q正传(节选)》对应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阿Q正传对应练习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努力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兴趣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A. B.C.D.2 .下列对阿Q正传(节选
2、)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阿Q在未庄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尽管他真能做,但未庄的人们只 在忙碌的时候会记起他,可见他在未庄没有社会地位,不被人重视。B.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表现出阿Q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 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C. “打虫笏,好不好?我是虫既还不放么? ”这一投降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 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D.阿Q“十分得意的笑”,酒店里的人“九分得意的笑,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 “酒店里的人“比阿Q少一分得意,说明他们比阿Q有同情心。3.下列句子中,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沈从文的边城,以真挚的情感,语言的优美,诗意的情绪为我们营建了一个民 风淳朴、青山碧水,具有湘西风情的沈氏理想世界。B.在边城中,沈从文不追求扣人心弦的悬念,也不营造惊心动魄的氛围,更不叙 述波澜起伏的故事,他只想给读者展示真实环境中的真实人物。C.小说边城塑造了一个撑船老人的孙女和当地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借助这一缠绵曲折的情节来描绘湘西地区的宁静生活和淳朴民风。D.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对湘西至真至美的民 风、至善至美的人性的描写,抒发了对现代文明的含蓄批判这一深刻主题。C.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近来”后面。故选Do5. D
4、【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专注于描写著名的山水胜迹”错。一个消逝的山村描写对象并非“著名的山水胜迹”, 而是平凡的自然风物。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 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 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故选Do6. 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中意象的感悟能力。“翠叶残”“西风”,表明是秋天; “燕子来”“梨花落”,表明是春天;“蔷薇一院香”,表明是夏天;六出飞花,指雪花, 表明是冬天。所以选c项。7. D【详解】
5、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行状”的“行”应读“xing”。B.“托庇”的“庇”应读出”。C.“口讷”的“讷”应读“n6”。故选Do8. 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详解】A.古代太学博士是学校的主持和讲授者,不是一种学位。太学博士,学官名。汉、魏置五经博士,分经教授弟子员。东晋不复分经,统称太学博士, 置十六员,六品,掌教授太学生,亦备咨询,参议礼仪,隶太常。9. 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C.“用悲剧性艺术因素,叙述一个喜剧性的故事”赏析错误,应该是“用喜剧性艺术因素,叙 述一个悲剧性的故事 故选C。10
6、. B答案第2页,共6页【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说明阿Q是爱国的”分析错误。“爱国”无从说起,阿Q称钱太爷的大儿子是“假洋鬼子” 和“里通外国的人“,只能说明他的狭隘保守。故选Bo11. C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A.“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渡船老人的孤单”错误。用对比(或“衬托”)的手法写出“那人”的 孤单,也表现了渡船老人对别人的关心和同情。B.”表现了翠翠对祖父失信的极其生气的心理”错误。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出翠翠对祖父失信 的嗔怪,“极其生气”说法错误。故选CDo12. C 13. B 14.率真可爱(
7、天真活泼);欺软怕硬(妄自尊大、愚昧麻木);唯利 是图(冷漠狡诈);自私冷漠 15.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 事件,只是“不凑巧兄弟二人都爱上翠翠;天宝“不凑巧”落水而死;傩送远走他乡,爷爷去 世,翠翠孤苦无依,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16.选择(1)乡村题材(选材):选取湘西集市、渡口等村镇、山乡社会日常生活场景,揭示出场景之美。 乡村人物:塑造了湘西农村的“愚夫俗子”,一批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再现了当地的人性 之美。乡村风俗:画出了端午习俗、船渡、礼节、服饰、器具等风俗画卷,呈现了乡村风 俗之美。方言土语:“送公事跑差模样的人物”“新浆洗得硬朗的蓝布衣服”“我要夹
8、项肉, 我要浓的糯的”等叙述和人物语言泥味土香一足,充满浓郁的湘西地方特色之美。选择(2)情节:康六卖女儿(乡妇卖小妞)。体现:时代逼迫,生活无奈;他精明干练、善于经营。主 题:旧时代终将被埋葬,光明即将到来;八路军会带领人民翻身做主。【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情节意蕴的能力。C.“非常同情小尼姑的遭遇”错误。这些看客是冷漠的,麻木的,他们不会同情小尼姑的遭遇。 故选C。13.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B.“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大儿子天保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重在批判乡村社会的落 后与原始、封闭与保守”错误。小说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二儿子傩送的
9、爱情为线 答案第3页,共6页索,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故选Bo1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翠翠“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翠翠因为祖父没有接自己而赌气, 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少女的薄怒心理,体现出率真可爱(天真活泼)。阿Q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阿Q伸手去摸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小尼姑满脸通红地 说:“你怎么动手动脚”阿Q的答复是:“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本来并不认为“动得有 理,但既然有人先动了,那么我也来动一动,便是理直气壮,至少无可非议的了。体现了阿 Q的欺软怕硬(妄自尊大、愚昧麻木)。刘麻子“你们回来啦?点头啦?好!来
10、见总管!给总管磕头! ”刘麻子是据客,专事说媒拉 纤,贩卖人口之类事。他趁人之危逼迫康六把女儿康顺子卖给庞太监为妻。“点头啦?好! 来见总管!给总管磕头! ”语言体现他唯利是图(冷漠狡诈)。庞太监“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 ”刘麻子逼迫康六把女儿康顺子卖给庞太监为妻,前文庞 太监在茶馆里等待着刘麻子为他介绍媳妇,康顺子不情愿“又饿又气,昏过去了!。庞太监 不管不顾,体现他自私冷漠。15.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而只是“不凑巧”, 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作者笔下,湘西“一切充满了善”,生于斯、长于斯的男男女女 皆为
11、善的化身。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从不 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从不动气”。她是超越了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 态之美。二佬傩送善良、刚勇、健美,是湘西青年男子的佼佼者。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 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小说中翠翠跟二佬的接触像是只有四次,还有一种接触, 是心灵碰触。翠翠梦中听歌,是无迹无痕的心神交融。“不凑巧”天宝、傩送二人都爱慕翠翠, “不凑巧”天宝落水而死,以致傩送远走他乡,“不凑巧”爷爷也死了,翠翠孤苦无依,爱人远 走他乡,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
12、作品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从选材来看,本文选取了典型的乡土生活场景,“河街上应当是些什么情形”“翠翠且知道祖 父还会到码头上去同刚拢岸一天两天的上水船水手谈谈话,问问下河的米价盐价”一群 过渡人来了,有担子,有送公事跑差模样的人物,另外还有母女二人”湘西集市、渡口答案第4页,共6页 等村镇、山乡社会日常生活场景是作者着力表现的场景,富有乡村之美。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一批批土生土长的湘西人跃然纸上:“水手们从小坛中抓出一把红 枣。递给老船夫,过一阵,等到祖父回家被翠翠埋怨时,这红枣便成为祖父与翠翠和解的东 西”“那屠户说,爷爷,你为人那么硬算什么?又不是要你去做犁口耕田“到他称肉时总选 取
13、最好的一处,且把分量故意加多”“见翠翠尽是望她,她也便看着翠翠,眼睛光光的如同两 粒水晶球”他们或爽朗、或率真、或天真、或质朴小说塑造了湘西农村的“愚夫俗子”, 现了当地的人性之美。从乡村风俗来看,结合“因为是节日,这一天从小村小寨带了铜钱担了货物上城去办货掉货 的极多”“她知道绘有朱红长线的龙船这时节已下河了”“母亲穿了新浆洗得硬朗的蓝布衣服, 女孩子脸上涂着两饼红色,穿了不甚合身的新衣,上城到亲戚家中去拜节看龙船的”“妇人从 身上摸出一铜子,塞到翠翠手中,就走了。翠翠当时竟忘了祖父的规矩了,也不说道谢,也 不把钱退还,只望着这一行人中那个女孩子身后发痴。一行人正将翻过小山时,翠翠忽又忙 匆
14、匆的追上去,在山头上把钱还给那妇人”可知,小说展现的特点地域的特定节日 端午 的习俗(赛龙舟),船渡、礼节、服饰、器具等风俗画卷,呈现了乡村风俗之美。从人物的语言来看,“她又知道祖父的脾气,一见城中相熟粮子上人物,不管是马夫火夫, 总会把过节时应有的颂祝说出”“一群过渡人来了,有担子,有送公事跑差模样的人物”“母亲 穿了新浆洗得硬朗的蓝布衣服,女孩子脸上涂着两饼红色,穿了不甚合身的新衣”“喂喂,大 老板,我不要你那些好处!腿上的肉是城里人炒鲸鱼肉丝用的肉,莫同我开玩笑!我要夹项肉, 我要浓的糯的,我是个划船人,我要拿去炖胡萝卜喝酒的!”人物的语言泥味土香十足,充满 浓郁的湘西地方特色之美。第一
15、幕,提取关键词“卖儿女 很显然,指的是话剧中康六卖女儿的情节,康六因为生活所 困,不得不把女儿康顺子卖给七十多岁的庞太监做老婆。第二幕,提取关键词“王掌柜”“改良”,从王利发的伙计李三的口中我们得知,王利发一直在 改良茶馆。并且王利发与李三的对话中夹带着英语,可见其有与时俱进的一面。由此可知王 利发是个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生意人。第三幕,提取关键词“天会亮”“不再做奴才”,这是茶馆的最后,王利发死后,傻杨再上 场,对正在落泪的小丁宝说起了快板,“黑到头儿天会亮”“苦水去”意味着旧时代终将被埋葬; “天会亮”“甜水来”意味着光明即将到来;“谁也不再做奴才”意味着八路军会带领人民翻身做 答案第5页
16、,共6页主。17.示例一我认为图一与我心中的阿Q形象更为接近。画中阿Q撇着嘴的样子形象地表 现出了他的妄自尊大,画家表现的阿Q是一个背对着读者转过头来的形象,表现出他被人 欺负后在心里恨恨地嘟哝“儿子打老子”的样子。示例二我认为图二与我心中的阿Q形象更为接近。阿Q衣服上的补丁表示他生活贫苦, 头发长短不齐,似乎可以看到头上的癞疮疤。画中阿Q倒背着手显得无所事事,皱起的眉 头好像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屑,外形表现得比较接近课文中的形象。【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及对人物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首先要根据课文,整体理解把握文中阿Q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漫画进行分析。假如认同 第一幅,则重点抓住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阿Q正传节选 正传 节选 对应 练习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