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 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在竞速时代,速度漫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经验。个体虽 然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得更加自由,但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 发强烈。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 化景观。速度美学关注审美艺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 快节奏。捕捉新奇、紧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同追求。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慢速生活”观念,具有某种反拨意味。对“慢速生活”的提倡, 并
2、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慢速生活”理 念通过减速来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表现了对主体精神和 情感的当下性的关注。现代人对慢食、慢走、慢旅行和休闲阅读等生活模式的倡导, 也是希望通过慢生活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在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中,个 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进而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在“慢速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慢速美学”,是对竞速时代的反思。慢速审美的核心 在于理解和挖掘“当下性”,进而建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经验关系。关注“当 下性”,意味着将当下的瞬间固化,将当下视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这实际上是以一
3、 种减速的时间模式对抗加速的时间模式。慢速艺术尝试延长的时间结构,使用了犹豫、 延迟和减速的策略,试图让我们暂停下来,体验“当下”短暂的存在。在中国,对慢速审美的提倡古巳有之。在日常生活美学中,太极、书法、棋艺、茶道、 园林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 节奏和张力。无论是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保护,还是对绿色城市的提倡,也都体现了 身处竞速时代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态度、情感关系、文化精神的追忆和传承。昆德拉反思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 的追问。朱光潜在论及人生艺术化时也感叹遒:“慢慢走,欣赏啊! ”可以说,慢速 生活
4、是对个体生命审美意义的重新审视和发现,是个体在竞速时代面对生存困境的审 美救赎策略。在这个意义上,“慢记忆”和“慢生活”的审美隐喻意义应当被重读和 日本”的时间不确定性,暗示了抗日斗争的艰辛和持久。对话展现了耿振华的心路 历程和作者的悲悯与赞赏。对母亲的嘱托和表明自己的去向,展现了耿振华的不舍、 沉痛、恳切,同时也表达作者对爱国青年捐躯赴国难的悲悯和赞赏。【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D. “这体现了耿大先生对儿子的爱前后矛盾”错。“一字不提”,希望他“碰了钉 子”,称之“抗日英雄”皆出自深沉的父爱,前后并不矛盾。故选Do【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5、的能力。C. “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错。周围的人把耿大先生幽禁园中,是害怕来 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那就糟了。故选Co【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物象的含义的能力。文中“树”这一形象一共出现四次。(1)开篇写到“不远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 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 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可以看出“树”指耿家从祖宗那里继承来的百年榆 树,是这个家族的象征。(2)根据“今年却是这树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树上的喜鹊窝,新 的旧的有许多。树一被伐倒,喜鹊窝也跟
6、着覆到地上,有的跌破了,有的则整个的滚 下来,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清醒的时候,他就 指挥着伐树。儿子一去就是三年,只是到了上海时,有过两封信。以后就音信皆无了。 传说就在上海的抗日部队里,当了兵。后来,又说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陕西八路军 里边工作。母亲在这三年中,会说东忘西的,无所因由似的说哭就哭他夜里坐了 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大少爷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墙倒了,用一排麦秆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块砖头压上。一切的光辉生气随着大少爷的出走失去了。现在耿大 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的睡着他听到儿子大概是 死了的消息。这消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
7、学那里传出来的。耿大先生一梦醒来, 从此就病了 “伐呀,不伐白不伐。把树木都锯成短段。烧啊!不烧白不烧, 留着也是小日本的”“耿大先生死了”分析,“树”的被砍伐、焚烧,隐喻了家族 命运的转折、家败人亡的悲剧。(3)根据“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 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今年却是这树 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这样好的 木头那里去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 “耿大先生则不然,关于儿子,他 一字不提。只是夜里不睡觉,静静地坐着,往往一坐坐个通宵。他夜里坐了三年,竟 把头发坐白
8、了”“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 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 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清醒的 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伐呀,不伐白不伐。把树木都锯成短段。烧啊!不烧 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分析,从养树、惜树到伐树、焚树,蕴含着耿大先生 对家族兴旺的美好愿望,又暗含着耿大先生深沉的父爱、玉石俱焚的决心。(4)根据“这样好的木头那里去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 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哀”“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 ”“儿 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这消
9、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学那里传出来的。耿大先生一 梦醒来,从此就病了” “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 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可就糟了。所以自从他一发了病,也就被幽禁 起来,把他放在花园角上那凉亭子里去了”“耿大先生就在火盆旁边卧着,一只手按 着自己的胸口,好像是在睡觉,又好像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似的。耿大先生死了” 分析,良木被砍伐、焚烧的悲剧是个人和时代的悲剧,饱含悲壮之情,也象征着不屈 的斗志。【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对话中的显性信息,再探讨其不表现于外的深层次内容。(1)对话内容很短,先是儿子跟妈妈说:“妈,弟
10、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 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 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分析,这句话中表层情节是“弟弟们尽念日本书”,其实质 是隐含了贝中国已经被日本占领,根本没有“中国书”可念,已经沦陷的现实,其中 一句“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 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可以看出耿振华的内心想法,他是心有不甘的,所以他才会 说“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这也很好的解释了耿振华离家的原因,这使耿振华 离家参加抗战的情节发展具有合理性;(2)文中对话简单平实,情节上在母子之间展开,只有寥寥的“妈妈说”“儿子说 没有过多
11、的描写,内容上也简短明了,比如“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 ”“我就要去打 日本去了”,“打跑日本”,凸显了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对于“打跑日本”的 时间不确定性,暗示了抗日斗争的艰辛和持久。母子的对话后,隐含着当时残酷的社 会背景,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对话中拓宽了抗战的时代背景;(3)母子之间的对话是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发生的,儿子耿振华眼泡是红的,一定是 不忍心走的。耿振华对母亲的嘱托和表明自己的去向,展现了他对家人的不舍、沉痛、 恳切之情。但为了抗战离开家里,暗示了抗日斗争的艰辛。同时也可以看出,土地可 以沦陷,但是人心不能沦陷,作者截取了这样的一场看似普通的对话,展现了耿振华 的心路历程,凸显了坚韧
12、不屈的民族气节,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想法和追求和作者对爱 国青年捐躯赴国难的悲悯与赞赏,这样处理反映了作者擅长以小人物的命运表现时代 主题。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邮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歆菽不飨非其粟虽僵石无储不取 非其道。年十余,丁外艰,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 若居铃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解褐辅国功曹。累 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 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
13、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篓不能 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默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 骗将军、广州刺史、假节。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 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 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欲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 在州,清操逾厉,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元兴初,诏曰:“夫孝行笃于闺门, 清节厉乎风霜,实立人之所难,而君子之美致也。夫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革 奢务啬,南域改观,朕有嘉焉。”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
14、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馀 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 固辞。寻拜度支尚书、太常,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 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馀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 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 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 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邺城人/弱冠而
15、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歆菽不飨/非其粟/虽借石 无储/不取非其道B.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邺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歆菽/不飨非其粟/虽偏石 无储/不取非其道C.吴隐之/字处吠/濮阳邺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歌菽不飨/非其粟/虽僧石 无储/不取非其道D.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邺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歆菽/不飨非其粟/虽僧石 无储/不取非其道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丁外艰,也称丁父忧,“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忧”是“居丧”的意思。 在文中指遭逢父亲的丧事。B. “致”意思是“极,最”,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何意致不厚”的“致”
16、字含义 不同。C “遣”意思是“派遣”或者“让”,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为仲卿母所遣”的“遣” 字含义相同。D. “优锡”意思是“优厚的赏赐”,“锡”与离骚肇锡余以嘉名”的“锡”字 含义相同,但用法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隐之侍奉母亲极尽孝道,母亲去世后悲哀伤身超过常礼,让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 在她的推荐下,吴隐之多次被提拔。B.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朝廷让他去广州做官,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 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情操。C.吴隐之在卢循侵犯南海时被捉,经刘裕交涉才得以返还。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 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D.吴
17、隐之调任为中领军,仍然保持清廉节俭。每月俸禄,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 周济亲族,妻子儿女也没有分享他的俸禄。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唯贫篓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疑货。(2)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14 .朝廷为什么让吴隐之做广州刺史?【答案】10.B 11. C 12. A13 . (1)只有贫寒不能使自己有所建树的人,才要求填补此地长官,所以前后刺史皆 多贪污受贿。(2)常以廉洁谨慎作为家门传统,虽然他们的才学比不上吴隐之,但孝敬父母、敬 爱兄长、廉洁奉公的作风还是没有改变。14 .吴隐之一向清廉前后其他刺史多贪污。朝廷想要
18、革除岭南弊政。【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邺城人。二十岁就很耿介,有清正的操守,虽然每日只 能喝豆粥,但不吃不该得到的粮食,家中没有一石余粮,但不取不义之财,“介立”,意为“耿介,是一固定词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非其粟”是“不飨”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极,最;招致,招来。含义不同。句意:而这正是君子的最大美德。/哪里 想到会招来(母亲)的不满意呢?C.错误。派遣;夫家休弃妻子。含义不同。句意:刘裕让他派遣吴隐之回到京都。/ 被仲
19、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D.正确。名词,赏赐;动词,赏赐,赐给。含义相同,但用法不同。句意:常受到 优厚的赏赐、丰富的封赠。/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A. “在她的推荐下,吴隐之多次被提拔”有误。原文是“康伯母每闻隐之哭声,辍 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钱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 尚书,隐之遂阶清级,解褐辅国功曹。累迁晋陵太守”,可见,韩康伯之母的推荐只 是让吴隐之脱去布衣做了辅国功曹,并不是他后来多次提拔升迁的原因。故选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篓”,贫穷;“求”,要求;“黑卖”
20、,贪。(2) “门法”,家门传统、家风;“逮”,及,比得上;“替”,改变。【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根据“及在州,清操逾厉”概括:吴隐之一向清廉;(2)根据“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瓢货”概括:前后其他刺史多贪污;(3)根据“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骥将军、广州刺史、假节”概 括:朝廷想要革除岭南弊政。参考译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邮城人。二十岁就很耿介,有清正的操守,虽然每日只能喝豆粥, 但不吃不该得到的粮食,虽然家中没有一石余粮,但不取不义之财。十多岁时,为父 亲守丧,常哀号哭泣,路上行人听后为之落泪。侍奉母亲孝顺而恭谨,为母亲办丧事 时,悲
21、哀伤身超过常礼。吴隐之与太常韩康伯相邻而居,韩康伯的母亲每次听到吴隐 之的哭泣声,就停止吃饭放下筷子,为吴隐之悲伤哭泣。然后对韩康伯说:“你如果 位居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应当举荐选择吴隐之这样的人。”等到韩康伯担任吏部尚 书时,吴隐之于是被任命显贵的官位,脱去布衣换上官服做了辅国功曹。一直升迁到 晋陵太守。在郡中为官清廉俭朴,妻子自己去背柴草。升任左卫将军。虽然身居清要 显达的官位,但所得俸禄赏赐都分给亲戚族人。吴隐之家冬天没有被褥,曾经洗了衣 服,便身披棉絮,辛勤劳苦如同贫寒的百姓。广州依山靠海,是出产奇珍异宝的地方,一箱珍宝,可供几代享用,然而瘴气疮疫泛 滥,人们都很害怕,只有贫寒不能使自
22、己有所建树的人,才要求填补此地长官,所以 前后刺史皆多贪污纳贿。朝廷想要革除岭南的弊病,隆安年间,任命吴隐之为龙骏将 军、广州刺史、假节。离广州二十里远处,有个地方叫石门,有泉水叫贪泉,(相传) 喝了泉水的人就会有无法满足的贪欲。吴隐之到达这里,对他周围的亲信说:“不看 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就能使心境保持不乱。越过五岭就丧失清白的原因,我现在知 道了。”吴隐之于是来到泉水处,舀起泉水喝了下去,因而赋诗道:“古人云此水, 一欲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等他到广州就任,更加砥砺自己清高的节 操,当时的人说他故意作假,而他却始终没有改变。元兴初年,皇帝下诏说:“孝顺 的行为骂行于家门内,清高
23、的节操砥砺于风霜之中,这确实是一个人立身处世难于做 到的,而这正是君子的最大美德。他身处物欲之地,而能不改变操守,革除奢侈致力 于追求节俭,南域得到改观,我要嘉奖他。”当卢循侵入南海时,吴隐之被卢循俘虏。刘裕给卢循写信,让他派遣吴隐之回到京都, 过了很久才回来。归途之中,船上没有装载多余的东西。回到家后,几亩小宅地,篱 笆墙垣倾斜败坏,内外茅屋六间,容不下妻子儿女。刘裕赐给他车牛,又给他造了住 宅,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不久授予他度支尚书、太常,室内用竹篷作屏风,座位没有 毡席坐具。后来调任中领军,清廉节俭并不改变,每月月初领取俸禄,只留下自身吃 粮部分,其余都赈济亲族,家人纺线来供给早晚用度。有
24、时困难到极点,就两天合吃 一天的粮食,自身常穿布衣并且不完整,妻子儿女不沾一点俸禄。晋安帝义熙八年, 吴隐之以年老请求退休,九年,吴隐之去世。吴隐之操守清廉,始终不改,屡次受到 朝廷褒奖,在他退休及去世时,常受到优厚的赏赐、丰富的封赠,廉洁的士大夫们皆 以此为荣。他的儿子吴延之又坚持清廉的操守,延之的弟弟以及担任郡、县长官的儿 子,常以廉洁谨慎作为家门传统,虽然他们的才学比不上吴隐之,但孝敬父母、敬爱 兄长、廉洁奉公的作风还是没有改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送沈亚之歌并序李贺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 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25、。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紫丝竹断驶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春卿拾才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携笈归家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摔。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注】春卿;主管考试的官员。古人三走:指管仲三次为官,三次被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四句写沈亚之落第欲归,因怀才不遇而“怨”春风,又以桃花千里红来反 衬其内心之悲。B.诗人目睹了沈亚之“乘一叶”入京应试和后来“归家重入门”的情形,感同身受, 产生了怜惜之情。C. “春卿”二句写主考官有眼无珠,在光天
26、化日下,不辨人才,致使沈亚之落第,凸 显礼部选才不公。D.诗中“古人三走”的典故用得贴切自然,画龙点睛,用管仲的“三起三落”鼓励沈 亚之不要灰心。16.诗中前后两次出现“笈”,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B16.第一个“笈”是在沈亚之应试入京之时,以“笈”(书箱或书籍)象征其才华,烘托了一个踌躇满志、才华横溢的书生形象,表达诗人对他的赞美。第二个“笈”是在沈亚之落第归家之时,虽然失意,但才华仍在,刻画出一个沮丧 的落第才子形象,表达诗人对他的关怀和期望。【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 “诗人目睹了”错误。沈亚之入京应试和后来归家的情形均为诗人
27、想象,并不 是作者跟随沈亚之入京应试和后来归家的亲眼所见。故选B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事物形象的能力。“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写到带着一条条白藤交叉编成的书箱,里面是 短小整齐的文稿,有如梵夹。这是追忆沈亚之携笈初次应试进京时的情形。而“雄光 宝矿献春卿”中“雄光宝矿”指沈亚之满腹的才华,而沈亚之为把闪闪发光的“宝矿” 呈现给考官,你乘着小舟,掠过烟波来到京华。所以,笈,是沈亚之才华的象征。第 一处追忆沈亚之携笈进京时的情形,烘托了一个踌躇满志、才华横溢的书生形象,表 达诗人对朋友的赞美。“携笈归家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写到落第而归,重又带着书箱走进家门,是谁 能体
28、贴关怀而怜悯你?是作者想象沈亚之携笈归家后的窘迫之境,无人关怀无人怜悯, 刻画出一个失意沮丧的落第才子形象,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此外,诗中前后 两处写“笈”,从结构上看,后一个“笈”也能与前文互相呼应。(三)名篇名句默写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2)扬州慢中的“, ”与杜甫春望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反衬荒凉衰败。(3)氓中描写女主人公和氓青梅竹马的美好时光的句子是“【答案】.飞湍瀑流争喧眩.林崖转石万壑雷.过春风十里.尽弃麦青青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
29、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肠” “眯” “壑” “葬”等词语的书写。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常有人问,某人看起来开朗阳光,怎么可能得抑郁症?其实,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 的专利,它是每个人都可能会得的心理疾病。抑郁症多集中于高学历脑力劳动者,如 医生、老师等。在这些人群中需要尤其留意自己或同事有没有自言自语、砸键盘,甚 至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尚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 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抑郁症的成因 ,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 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等。()有人说,抑郁症是一场心灵的感冒,只
30、是在若无其事的笑脸背后,“感冒”患者可能 谋划着对自己生命的残忍伤害。当然,情绪患了伤风,心境打个喷嚏,看病就好了, 抑郁症并非神秘的“” 0更好的方法,是预防。即在自己出现“抑郁”状态时就有意识进行调整。比如按时入睡,平衡饮食,适当运动等,在心理上,也要警 惕那些 和自我否定,如果负能量实在太多,可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或者 一个“树洞”,4寻内心种种纠结倾倒出来,释放压力。18 .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人群尤其需要留意自己或同事有没有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自言自语、 砸键盘等症状。B.这些人群需要尤其留意自己或同事有
31、没有自言自语、砸键盘,甚至健忘、注意力难 以集中等症状。重视。我们应当反思当下竞速时代的个体生存情境,寻求和建构走向慢速美学或慢速 审美现代性的诗意生存路径。(摘编自杨向荣、雷云茜走向慢速审美现代性一一竞速时代的文化镜像及其审美反 思)材料二在古典时期,人类通过观察星象运行、季节变化、身体运动等自然现象感受“速度 “速度”中科技的含量微乎其微。与此相适应的,古典时期的审美不依赖于技术的手 段,体现为一种“静观”美学。通过“静观”,艺术家可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 于笔端”。这是一种与自由玄想结合的审美方式。工业革命使运输工具速度不断提升,把人类带入竞速时代。这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颠覆 性的影响,从
32、前“凝神观照”的审美方式已无法对快速变化的美学现象进行解释。人 们普遍追求的是速度带来的脱离束缚的自由感,一种速度和力量的“速力”之美。在 运输工具的躯壳之内,人们错误地以为自己的身体忽然变得强大,快速的移动使得“出 发”的下一刻就是“到达”。未来主义者称:“宏伟的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美速 度之美,从而变得丰富多姿”他们“创作的灵感在于机械的轰鸣、电气的沸腾、现代 都市的喧嚣,主张以机械美代替艺术美、自然美信息技术革命再一次刷新竞速时代的“速度”。借用电子媒介,信息和影像在顷刻间 被传送到千里之外,其快速较之机械速度不可同日而语。人们还来不及感受“速度” 就已经获得信息,对“速度”的知觉变得越来
33、越习以为常,不再执着于由机械运动创 造的“速力”之美,转而欣赏由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美学。后者是以“诸如电子 人、电子人空间等虚拟现实和现象为对象的美学。虚拟美学通过光电信息技术创造 的虚拟环境,让人产生沉浸其中的“临场”审美体验,而不是“静观”式的旁观品评。 在传统美学中,虽然塑造的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审美主体却置身于现实之外; 而虽然虚拟世界中的形象置身现实生活之外,审美主体却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之内的。“速度”的参与带来审美的变化。古典时期,“速度”的参与很少,审美客体是实在 之物,是遥远的,外在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缓慢悠游、超然物外的主动行 为。而在“速度”占主导的工业革命时
34、期、信息技术时期,审美客体不再是客观存在 的实物,在速度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突中,审美客体变成“被绐予”的,审美主体往 往因无法自主选择面而变成“被迫”审美。(摘编自汤丽琪后现代“速度”的美学凝视)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速度美学”和“慢速美学”都产生于竞速时代,前者重视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 后者关注“当下性”,将当下的瞬间固化。C.这些人群尤其需要留意自己或同事有没有自言自语、砸键盘,甚至健忘、注意力难 以集中等症状。D.在这些人群中尤其需要留意自己或同事有没有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自言自 语、砸键盘等症状。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
35、当的一项是()A.抑郁症不单纯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息息相关还是一种心理问 题,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这样认为。B.抑郁症不单纯是心理问题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息息相关,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这样认为。C我国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的 问题,还和心理问题息息相关。D.我国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心理问题,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 生病理性改变息息相关。【答案】18.错综复杂不治之症自怨自艾19.A 20. D【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第一组,根据后文“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
36、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等” 这些抑郁症成因可知,这里强调“成因本身复杂偏重客观事物本身复杂,应填“错 综复杂”。错综复杂:形容头绪很多,情况复杂。第二组,原文说“看病就好了,抑郁症并非”,说明抑郁症仍有治愈的可能性,故可 填“不治之症”。不治之症: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第三组,根据后文“自我否定”可知,此处指对自我消极的负面情绪,故可填“自怨 自艾”。自怨自艾:自我怨恨,多指感到后悔。【1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共有三处语病: 第一处,“在这些人群中”成分残缺,介词掩盖主语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在 中”。第二处,“需要尤其留意”语序不当,“尤其”应修
37、饰“需要”,故应位于“需要” 刖;第三处,“自言自语、砸键盘,甚至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语序不当,前后 分句递进不当,按事物程度的关系而论,应为“有没有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 自言自语、砸键盘等症状”。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A项。故选Ao【2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根据前文句式“一般人都觉得”“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可见”我国一些学 者也认为”在句式上更合适,排除A、B;从语境看,我国学者是紧承“哈佛医学专家”的认识,部分否定一般人的认识“抑郁 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排除C。故选Do(二)语言文字运用n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38、切, 逻辑严密。每处15个字以内。毋庸置疑的是,_o因为宋朝的科举不仅规模之大、制度之严远过于前代,而且 影响之大也最为突出。两宋三百多年间,_,比如北宋宰相共七十一人,其中六 十四人出身进士;南宋宰相六十二人,其中五十一人出身科举,唯有一人为武臣。由 此可见,宋朝科举出身的文官大夫在政坛居于绝对统治地位,成为官员队伍的主体; ,如此便造就了突出的“重文轻武”的时代特征。【答案】 .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在宋朝 .宰相大臣几乎出自有科举背景者 (宰相几乎是科举出身).而武将的影响力微乎其微(而武将的地位较为低下; 而武将被排除在最高权力之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
39、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 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 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 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 顺。本题通读文段发现围绕“科举制度”展开,第一个空根据“因为宋朝的科举不仅 规模之大”,填入“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在宋朝”;第二个空根据文段主题和“比如 北宋宰相共七十一人,其中六十四人出身进士;南宋宰相六十二人,其中五十一人出 身科举,唯有一人为武臣”,可知填入“宰相儿乎是科举出身”;第三个空根据“宋 朝科举出身的文官大夫在政坛居于绝对统治地
40、位,成为官员队伍的主体”“重文轻武”, 填入和武馆有关内容,即“而武将的影响力微乎其微”。注意字数要求。【点睛】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 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 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 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 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 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
41、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 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22 .下面文字阐述了人们在雾霾天气中自我保护的具体做法,请简要概括成四点,要 求每一点不超过9个字。雾霾天气里,粉尘颗粒多,因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需要通风也要等到太阳出来再 开窗。最好不出门,更不能晨练,否则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使得心脏病发作, 造成生命危险。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 早晨湖里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使人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 重等。如果需要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 棉
42、质口罩为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营养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 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的水果。【答案】(1)太阳出来再开窗(2)不适宜外出晨练(3)外出带棉质口罩(4)饮食 应清淡健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实际考查筛选并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 此类题型需要先将文段划分层次,然后抓住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同时回答此类题 型需注意字数要求。本题中第一句话为第一层,由“需要通风也要
43、等到太阳出来再开窗”可总结出第一条 做法:太阳出来再开窗。二、三、四句话为第二层,由“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 可总结出第二条做法:不宜外出晨练。五、六句为第三层,由“如果需要外出,可以 戴上口罩”和“口罩以棉质口罩为好”可总结出第三条做法:外出戴棉质口罩。剩余 的为第四层,由“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总结出第四 条做法:饮食应清淡健康。注意每一点做法不超过7个字。四、写作23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照要求作文。还好破洞在他们那边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B.
44、朱光潜说的“慢慢走,欣赏啊! ”与慢速生活的理念相通,要求个体从外部物理时 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C.工业革命技术的进步促迸“速力之美”的诞生,而信息技术革命又促使人们由追求 “速力之美”转向欣赏虚拟美学。D.相较“速力之美”,虚拟美学逐渐淡化速度的重要性,人们对速度不再那么敏感, 而将关注重点转向虚拟现实和现象。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易失去平衡,适当减缓节奏、采取减 速的时间模式有助于重建平衡。B.昆德拉和朱光潜对于“慢的乐趣”的反思和呼唤是个体遭遇生存困境的反映,慢速 生活在当代是一种救赎般的策略。C.与“慢速生活”
45、者远离加速生活、关注内心体验不同,未来主义者大力地称赞并主 动地拥抱竞速时代的“速力之美”。D.与虚拟美学相比,古典时期的审美并不依赖于技术的手段,但对审美体验的关注更 多,而审美主体的主动性也更强。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是()A.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宣言中宣称,“我们已经生活在绝对之中,因为我们创造 了永恒的、无所不在的速度”。B.某地在城市规划中提倡“慢城运动”,更加关注城市美化、绿化和传统工艺,希望 创造城市生活张弛有度的可能性。C.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工程十分浩大,通过无数工匠的努力,精雕 细琢,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D.某人辞去城里的工作,卖
46、掉城里的房子,回归田园,离群索居,在山里建房、种菜, 开启远离城市喧嚣、享受自然美景的山居生活。4 .两则材料对“竞速时代”美学的看法与态度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5,请根据材料一、二,从审美体验的角度简要分析游戏“旅行青蛙”走红的原因。游戏“旅行青蛙”一经上线便备受欢迎。每个玩家在游戏中都拥有一只小青蛙,小青 蛙每天有这么几件事要做:在家吃饭、看书、写作、手工和外出旅行。玩家在游戏中 除了为青蛙准备出游用品,大部分时间是等待。青蛙是否出门、什么时候出门和回来, 玩家无法操控。玩家只能通过收到青蛙发来的照片和纪念品来了解它的旅行经历。【答案】1. D 2. D 3. B4 .材料一认为竞速时代催
47、生的速度美学需要用“慢速生活”来反拨,个体的生存困 境需要用慢速美学来救赎,态度以反思和批评为主。材料二则介绍了竞速时代技术 的发展带来审美的变化,“速力之美”与“虚拟美学”相继产生,态度客观中立。5 .这款游戏倡导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慢节奏的游戏进程与快节奏的现实生活形成 反差,引导人们从小青蛙的生活中反观自身的生存情境,寻求快与慢的平衡。这款 游戏又具有虚拟美学的特征,让人产生沉浸其中的“临场”审美体验。【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 “虚拟美学逐渐淡化速度的重要性”错,材料二说“对速度的知觉变得越来 越习以为常”,不等于淡化速度的重要性。故选Do【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D. “对审美体验的关注更多”于文无据,材料二“虚拟美学通过光电信息技术创造 的虚拟环境,让人产生沉浸其中的临场审美体验,而不是静观式的旁观品评” 说的是审美体验的方式不同,没有比较哪一个对审美体验的关注更多。故选Do【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观点是:提倡“慢速生活”“慢速美学”,认为竞速时代的弊端需要用慢速生 活和慢速美学来救赎。A.说的是竞速时代,提倡速度;C.说的是工程浩大,历经时间长,与“慢速生活” “慢速美学”无关;D.说的是远离城市生活,也不符合“慢速生活”的观点。故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