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作文素材积累之61句能为作文增色的精彩诗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中考作文素材积累之61句能为作文增色的精彩诗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作文素材积累之61句能为作文增色的精彩诗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适用于珍惜时间。白昼不要白白地度过,青春一去不复返。出自清翟激风 俗编时序:“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2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适用于顺应时势,看清时局,抓住规律等。聪明的人能顺应时势制定计划, 愚蠢的人却违背道理采取行动。出自后汉书朱浮传:“盖闻智者顺时 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13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适用:谦虚,不要夸耀。伐、矜都是夸耀的意思,出自老子第二十四章: “自见者不,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4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适用于借助外物(路),奋斗,前行等。这是收入全唐诗外编的唐代诗 人龚霖老学庵笔记
2、之四中的诗句,仅此两句。“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 行”,意思是说,只要有可以向上攀登的路,更高的山,人也能攀登上去。 诗句是条件复句。“但有路可上”是“更高人也行”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个 必要条件,就有可能产生“更高人也行”的结果。这两句诗虽然说的是登山 之事,但有丰富的哲理情趣。5莫倚高枝纵繁响,也须回首顾螳螂适用于警醒、警惕,不要沾沾自喜等。宋代陆元光为晋陵宰时,当时幕僚中 有好谗谤同列者,一日同会,忽闻蝉声,幕官谓陆日:“君既能诗,可咏此 也。”陆辞之不可,即席作咏蝉:“绿阴深处汝行藏,风露从来是稻梁。 莫倚高枝纵繁响,也须回首顾螳螂。”因以是讥之,其人愧而少戢。这首诗 写了 “螳螂捕蝉,黄
3、雀在后”的相互关系。6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适用于可持续发展等。这句选自诗歌书扇示门人,作者是范仲淹,原诗 为: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这首诗明白如话,但哲理深刻。一派青山风景恬静幽美,这是前人的田地为 后来的人占有,但是占有田地的人不要得意不已,还有想占有这田地的人在 后面呢。山河依旧,人事更替,得失不是永远不变的。今天的得会转化为明 天的失,事物总是按着这样的辩证规律发展着的。相似的有:留将根蒂在, 岁岁有东风。选自翁格的暮春: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 岁岁有东风。7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适用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尽自己的最
4、大的努力就好。原诗为元朝方 景山写的杂咏:“昆鹏奋云霄,尺鹦栖野草。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 小。” 适其天,即适应其本能,也就是遵循客观规律。龌鹏和尺癌相比, 大小之别不言而喻,而小的尺翳“腾跃而上,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和 鳏鹏展翅数万里无法相比,可是它也是“飞之至也”。它尽了主观上最大的 努力。这首诗可以启示我们,一切事物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各尽 所能,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作用, 就能作出较大的贡献,发挥最大的人生价值。8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适用于适合自己最好。清代顾嗣协杂兴中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 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
5、,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 勿多苛求。(这首诗歌每句都适合做标题)” “生材贵适用”和“物各适其 天”,一从施用上讲,一从本性上言,其理相通。【9】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适用于自由。原诗为宋代欧阳修写笼中鸟的画眉鸟:“百喈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哪怕是“金笼”总 不如“山林”,关键在于自由的可贵。10虽是见春迟,还免逢秋早适用于祸福相依,转换;不利和有利,不幸和幸运。原诗为明朝高启叹墙 下草:“青青墙下草,经霜未枯槁。虽是见春迟,还免逢秋早。”墙下草 经霜后还是“青青”的,“经霜”说明秋已深。诗人缘此慨叹“虽是见春迟, 还免逢秋早”。如果没有“
6、墙”的条件,而是一般的原上草,那它们的“见 春”和“逢秋”都是同时的。因了 “墙”,所受光照少、地温低,则它感受 春的气息便迟,陆游的梅花诗中也曾说:“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 着花迟”。也是这个道理。“见春迟”是不幸,秋来晚则是大幸。这首诗说 明了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着的双方都能向其对立方面 转化。墙下草虽不得先占春光,却可免早枯槁的命运。有了这认识,就能正 确对待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不利条件,尽量使之转化为积极的因素。11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适用于志向,每个人都发光。原诗为明代张羽的兰:“能白更兼黄,无 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寸心,区区之心,言兰花极
7、小。这 看去似有贬意,实乃是为了下句的“扬”:区区之心却容纳着散不尽的香气, 那阵香气,乃是由其“寸心”习习飘出。啊,真是令人心醉神怡!这一笔, 跌宕成趣。12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适用于志向,自信,自强等。原诗是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 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辞自是低等植物,多寄生于阴暗 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 失生发的勇气。13蜗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适用于不自量力,不自知等。原诗为韩愈的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 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妣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诗人将 它拟人化了,目的化了,似乎妣蜉想要撼动、摧
8、倒大树。于是,展现出一幅 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大树参天、枝叶怒放、郁郁苍苍!如此高大,如此青翠, 如此劲挺,如此充满生命的活力!而树阴之下,局处一隅的小小的蚂蚁居然 奔波劳形地钻穴打洞,想要扳动树根。多么可笑的对比!这里展现的是大与小的尖锐对比,是力量的不协调。诗人又用了一个“撼” 字,充满了嘲弄意味,更加浓了这种不协调。由此得出结论:“可笑不自量!” 这就一笔骂倒了那些在李杜文章光焰面前摇唇鼓舌的群儿。14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适用于磨难,困难等,出处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意思是不经过千 百次冶炼,怎么会知道寸金的精纯!15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适用于熟能生巧,练习,勤习苦练等,出处唐储光
9、羲江南曲其一,意 思是惯在湖边居住,船小不怕风浪。16英雄不失路,何以成功名!出处清屈绍隆赠朱土稚,意思是英雄如果不经受挫折,怎么能成就功 名!17不遇阴雨后,岂知明月好!出处清孙枝蔚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释义是不遭遇阴雨,怎能知道明 月的美好呢!18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遗。适用于有价值地生活,奉献等,出处宋苏轼和陶咏三良,意思是生命 像泰山一样重,别把自己像鸿毛那样轻易遗弃。【19】欲穷大地三千里,须上高峰八百盘。适用于不断攀登,不断奋斗,自强不息等。出处明刘基登白云绝顶, 意思是想把数千里之外的大地尽收眼底,必须登上盘旋曲折的高峻山峰。20年少当及时,蹉蹈日就老。可以替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10、伤悲”。出自南朝乐府子夜歌(其 十六):年少当及时,蹉跣日就老。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21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适用于阅读,传承等。这首诗选自陶渊明的赠羊长史。陶渊明认为,他 从“古人书”中可以得到知识和娱乐。读书,既要有继承性,又要有目的性, 还要有选择性,把这三者融会贯通,变为自己有用的知识。“古人书”是可 贵的。它是后人认识古代社会的窗口,也是借鉴前人经验的宝贵财富。因此, 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同时还要学习世界文化,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我 们要有目的地读书,还要有计划地读书,既要博览群书,又要精读好书,择 善而从,这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总之,欲知千载上,必读古人书!【22】患足己不
11、学,既学患不行。适用于学习,知行合一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担心自足而不学习,担心学习了 不去实践。原诗选自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这是韩愈被贬往 潮州时所写的一首临别赠诗。诗首先围绕读书求学中的知行问题提出自己的 哲理性观点,接着对元十八在这方面的修养和取得的成就加以赞扬,最后慨 叹自己因被贬南海(即潮州),无法为元十八宏鸣高飞助一臂之力。通俗中见 深邃,素朴中含深情。【23】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适用于读书等。选自唐代翁承赞书斋漫兴二首(其二):官事归来衣雪 埋,儿童灯火小茅斋。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当诗人忙完公事, 在暮色之中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赶回家门时 只见茅舍中
12、亮着灯光,孩子正 在琅琅有声地诵读着诗文。此时此刻,诗人不禁涌起一股喜悦和欣慰的心潮, 并很快由感性的激动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吟出了 “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 书声最佳”的诗句。24书卷多情似故人选自明代于谦的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 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头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 客,未信我庐别有春。2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适用于认识到别人的成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等。选自王安石的题张司业 诗: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 辛。这首是王安石对张籍诗的品评诗,同时道出了 “寻常”和“奇崛”、“容 易”和“艰辛”
13、的深刻哲理。26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意思是一句话语也不能实践,读万卷书也是没有用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选自明代周立勋的饮酒:儒生好奇古,出口谈唐虞。倘生羲皇前,所谈 意何如?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遗书。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我愿常饮酒, 不复知其余。该联巨大的艺术概括力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因而具有了超越特定 对象的哲理意义。读书万卷,积累理论知识,是重要的,因为“人生处万类, 知识最为贤”;但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正在于它能够指导自身的实践,因 此,要发挥理论知识的作用,就必须密切联系实际,与实践相结合。反之, 如果理论脱离了实践“一语不能践”,那么理论再高妙、再丰富,都是 空虚的、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作文 素材 积累 61 增色 精彩 诗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