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线上检测.docx
《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线上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线上检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线上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是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是大家平时所欢喜玩味的。我现在借这段故事 来说明美感经验中的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 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 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
2、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 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比如我知道自己在笑时心里欢喜,在哭时心里悲痛,看到旁人笑也 就以为他心里欢喜,看见旁人哭也以为他心里悲痛。我知道旁人旁物的知觉和情感如何, 都是拿自己的知觉和情感来比拟的。我只知道自己,我知道旁人旁物时是把旁人旁物看成 自己或是把自己推到旁人旁物的地位。庄子看到绦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 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都有 互相感通之点。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从知鱼之乐,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物 都隔着一层密不通风的墙壁,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这种“推己及物” “
3、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 生幻觉。鱼没有反省的意识,是否能够像人一样“乐。这种问题大概在庄子时代的动物心 理学也还没有解决,而庄子硬拿“乐”字来形容鱼的心境,其实不过把他自己的“乐”的 心境外射到鱼的身上罢了,他的话未必有科学的谨严与精确。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 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 的了。比如我们说“花是红的”时,是把红看作花所固有的属性,好像是以为纵使没有人 去知觉它,它也还是在那里。其实花本身只有使人觉到红的可能性,至于红却是视觉的结 果。红是长度为若干的光波射到眼球网膜上所生的印象。如果光波长
4、一点或是短一点,眼 球网膜的构造换一个样子,红的色觉便不会发生。患色盲的人根本就不能辨别红色,就是 眼睛健全的人在薄暮光线暗淡时也不能把红色和绿色分得清楚,从此可知严格地说,我们 只能说“我觉得花是红的二我们通常都把“我觉得三字略去而直说“花是红的”,于是 在我的感觉遂被误认为在物的属性了。日常对于外物的知觉都可作如是观。“天气冷”其实 只是“我觉得天气冷”,鱼也许和我不一致;“石头太沉重”其实只是“我觉得它太沉重”, 大力士或许还嫌它太轻。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 常说山鸣谷应。在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时,我们比说花红石头重,又更进一层了。原来
5、16 .视听结合。“风悲画角,听单于” “数声惊雁”是听觉描写;“飞雪”“灯火”“乱 叶”等是视觉描写。视听结合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身临其境。直抒胸臆。“无处不销魂”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想象。“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是词人从对方落笔,想象着薄暮时分,家乡的伊 人独倚画屏,苦苦思恋着远方的旅人。丰富了词作内容,拓展了词的意境。(三)名句名篇默写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通过设喻阐明要善于借助外物的道理,比如“,虽并不 善于奔走,“(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两句,与王勃滕王阁序中“慕 宗懑之长风”的语意近似。(3)莺和燕向来是
6、春天的象征,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这样写道:“,【答案】(D假舆马者而致千里(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壳成1820题。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 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有了科技 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 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 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7、。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 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 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 种人在画中游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 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 葬。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 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 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
8、留下的每一处细痕。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得改变原意。20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A.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B.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C.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D.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答案】18 .天翻地覆遥不可及尽收眼底19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将古代绘画艺 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20 . A(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
9、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21 .红楼梦第103回施毒计金桂自焚身,昧真禅雨村空遇旧中,成就功名的贾雨村 任职于甄士隐家乡,偶遇当年资助自己但现已出家为道的甄士隐,说了一段话。下面是某 高中生对这段话的改写,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学生承蒙您敬赠钱物才得以进京赶考,并托您老的福考取了功名。如今到鄙乡任职, 方才得知先生已出家为道。我虽然对您老日思夜盼,但自知仅是个封疆大吏,不敢前去见 您,老天真的有眼,让我在这里见到恩公,还恳求老朽能对我再行教诲,我在城中的住舍 离此不远,您老如不嫌弃,学生愿意接您老到家中奉养,望我能够天天指教于您。【答案】(1) “敬赠”改为“惠赠”(或
10、“慨赠”)(2) “鄙乡”改为“贵乡”(3) “封疆大吏”改为“俗吏”(或“区区小吏”)(4) “老朽”改为“老前辈”(或“老仙 翁”“恩公”)(5) “指教”改为“受教”(或“聆教” “就教”)22 .根据下面阅读材料,用一个单句给“阙”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字)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 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 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阙就是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 道。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已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 墓室神道两旁
11、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部分。【答案】阙是古代修建在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祠庙、陵墓前的左右各一、中间通人 的楼式建筑。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注重养德,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即使是 几千年之后的现在,我们依旧讲“德习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 严把德才标准。德才兼备,方堪重任”。上述材料能给当代的有志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12、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立德广才,方成其志古人注重养德,左传三“不朽”,以立德为最上,刘皇叔殷殷诫子,勿为小恶,积 善成德,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今人依旧讲“德”,习近平曾多次强调的用人原则为“德才 兼备、以德为先”。当代青年追求自身发展,当立德广才,方成其志。德行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乃才干充分施展之基。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唐李顽送裴腾亦云:“养德为众许,森然此丈夫于 是,厚德逊让、懂得欣赏他人才干的鲍叔牙对齐桓公说:“君将治齐,即高侠与叔牙足也。 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重,不可失也。”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下,管仲的 才华得以施展,最终帮助齐桓公登上
13、春秋霸主之位,更是让甘居人下的鲍叔成为“千古第 一相”。于是,“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相反,德不称其任,则其祸必酷。 德行有亏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就更不要说施展才华,成就一番事业了。之江新语 做人与做官中引用“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所告诫的大概就是那些未能将德 的位置摆正之人吧。德行与才干比,德行大抵居第一,为前提。才干增长亦有助于增强修身和道德品质的力量,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若无才干,纵使有德也难以成就一番事业,而修身养德也恐怕会成为无源之水。若诸 葛亮止于修身养德而无经天纬地之才干,便不会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若张桂梅无足够的智慧、才干就难有华
14、坪女高的落成与1800多名女孩命运改写,可以说智 慧与才干也增强了道德的力量,张桂梅也收到了 “燃烧自己”“厚德载物”“教书育人,点 燃希望” “师德标兵” “时代楷模”等数不胜数的认可与崇高赞誉。才干与道德从来都不该 是孤立的存在。品德与才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缺少品德,才华难以施展;缺少才干,徒有品德亦 难有所作为。因此,有志之当代青年应德才兼修,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以担 当时代重任。“德才兼备,方堪重任。”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 我辈青年,自身发展,当以德为先,增长才干,志存高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 接续奋斗,谱写新篇!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
15、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 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这两种说话的方法虽 不同,道理却是一样,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作“移情作 用“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 一个极普遍的经验。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 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 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 他在暗香疏膨中见出隐者的高标。从这几个实例看,我们可以
16、看出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 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 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 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材料二吴乔在围炉诗话卷三中说:“诗句无定体,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审美主体面 对其审美对象时,把人的情感移注于物境中去,使景物染上情感色彩,反过来,物境亦能 移情,使之达到或获得强烈而深层的审美体验。这种“情”与“境”的相互交融渗透的辩 证关系,把无情之物化为有情之物,而客观物境却为情感
17、的表现提供了熔铸的对象。清蒋 景祁在陈检讨词钞序中说:“以故履其国,赏心洞目,接应不暇;采其奥,乃不觉晦明 风雨之真移我情;噫其至矣!”陈检讨即陈维松,是清初词坛颇有影响的词人,这里虽然是 对其词艺术效果的评价,实则也是对“境亦能移情”的生动写照。康有为诗集自序云: “诗者,言之有节文者耶!凡人情志郁于中,境遇交于外;境遇之交压也瑰异,则情志之 郁积也深厚其或因境而移情,乐喜不同,哀怒异时,则又玉磬铿铿,和管锵锵,铁笛 裂裂,琴丝惜惜,皆自然而不可以已者哉!”通过“情志郁于中”而“境遇交于外”的相互 交往融合,康有为描述了 “因境而移情”所激发而勃然起兴感物的生动景象,“皆自然而不 可以已者哉
18、!”正是这种“移情”作用和意蕴的很好说明。(摘编自胡雪冈我国古代美学的“移情”说)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见游鱼从容便知其乐的判断,是基于曾经的体验而“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 理活动。B.有人悲欢之时觉外物随之或愁或喜,而陶渊明从外物中见出人的品格,后者审美层次要 高于前者。C.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不尽相同,移情作用侧重的是由己及彼,美感经验侧重的是己彼交 互影响。D.材料二中,有关“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的论述与材料一中对“美感经验”的相关认 识与理解相似。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移情作用”往往是无意识的,它并非全都出于理
19、性,也未必有着科学的谨严与精确。B.有人觉得石头太沉重,大力士或许嫌它轻,通过这个对比,突出美感经验会因人而异。 C.云能飞,泉能跃,山能鸣,谷能应,是因为它们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是有生气的。 D.材料二采用层进式结构,先论述“情”“境”的辩证关系,再结合实例集中论述“因境 移情”。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 “移情作用”观点的一项是()A.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B.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 .苏轼诗有“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20、。请结合材料,谈谈 你对此的理解。【答案】LB2. A 3. D4 .首先用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引出“推己及物”是人们通常有的心理活动;然后 从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 这两个层次对该心理活动进行分析,继而阐明“移情作用”这一概念;最后通过列举实例 阐明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的关系。5 .苏轼的诗句突出了 “竹”对诗人品格的影响,“竹”能使其免俗;这是美感经验中的“把 物的姿态吸收于我”,“物的姿态”起到了陶冶诗人情操的作用;这是“境能移情”的体现, “竹”境能移情,使诗人获得深层的审美体验。(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山东省 潍坊市 第一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期末 复习 语文 线上 检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