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部分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部分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部分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司马迁在致任安的信中自叙撰写史记的心志:“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在他的史学实践中,切实坚持了这一学术理念。所谓“通古今之变”,指出了历史学者的学术责任,即考察古今历史演变的 进程,进而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司马迁的研究方法是“网罗天 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察、认识中国的历 史文化,应当进行这样的努
2、力。在学术实践的过程中,司马迁”虽万被戮,岂有 悔哉”,如此坚定的学术信念,今之学者依然可借以自勉。理解“究天人之际”的文意,当然不能脱离当时的文化背景,关注人们对于 “天”有着浓厚神秘色彩的崇敬。曾授司马迁公羊之学的董仲舒,对“天人感 应”有诸多讨论,他的思想可能对司马迁有一定的影响,史记五帝本纪说尧 “敬顺昊天”,张守节正义解释为“敬天”。后世注家对史记文字的解 说,也可见“敬天常” “严敬天威”等说法。如果认识到秦汉社会的“敬天”理 念,包含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态的爱护,就应当珍视其中值得继承的文化因素。 此外,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究”,强调对未知规律的探索追求,与董仲舒 “道之大原出
3、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僵化偏执倾向有所不同。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英雄主义、进取精神和开放风格凸显,文明大幅度进 步的历史阶段。当时的思想者有比较宽广的视野和比较高远的追求,“天人”和 “古今”的关系,似乎是许多人共同关心的文化命题。汉武帝说:“善言天者必有 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董仲舒说:“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淮南 子也有“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之说。由此看来,司马迁所谓“究天 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确代表了一种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意识,体现 出这位伟大学者阂卓的史学理念。(摘编自王子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材料二:“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人在思想领域进行探索的一
4、个母题。这里的“天”并 非大自然的意思,因此这里的天人关系也并非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夏商周三代以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年级语文试题答案1. Do2. Bo3. Do4. 材料一整体为“总一分一总”结构,主体部分为并列式结构。先总论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司马迁切实坚持的学术理念。再分别论证“通 古今之变”的含义、研究方法,和“究天人之际”中的“天”“究”的含义。最 后指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与西汉的时代特征有关。(每点2分,共4 分。意思对即可。)5. 同可取之处:司马迁一方面可能
5、受其师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 响,相信“天命”,另一方面严肃的治学态度又使得他不能完全相信所谓的天命。 启示:当今学者治学要有这种对权威学说批判继承的严肃态度。不可取之处:司马迁处于西汉时代,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治一乱”的历史循 环观中。启示:当今学者治学既要对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问题深入研究,又要勇 于创新,摆脱落后的时代观念的束缚。(答对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各2分,答对启示 各1分,共6分)6. Do7. Co8. 【答案】:屈原第二次面向西北,行三拜九叩大礼,表达对国都与故土的 依依不舍和以死报国的决绝之情。一颗明星流向西北,用浪漫的笔法昭示伟大 爱国诗人的逝去,也体现其拳拳爱国心至死不渝。
6、9. 【答案示例一工此文好。从“渔翁”“老渔父”的角度看,他们的问询 关心的是屈原的健康状况和百姓的前途命运,这样就能更好地将屈原个人的命运 和国家百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侧面凸显屈原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角度 看,面对“渔翁”“老渔父”的问询,他无力倾诉,只是将满腔的悲愤表现在动作 神情上,面对国破家亡的现状,他已将个人的荣辱生死置之度外,其忧国忧民的 形象也因此而愈显高大。【答案示例二工课文好。渔父引出屈原被放逐的原因,举世皆浊、众人皆 醉,表明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人性的悲剧,深化主题。和渔父的“不凝 滞于物,与世推移”的人生态度形成对比,凸显屈原正道直行的形象,高洁的品 质和高贵的理想
7、,表现其宁葬身鱼腹也不与众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10. Bo11. Co12. Bo13. (1)魏博五十多年没接受天子的教化,如果没有超出他们希望的重赏, 那么就无法安抚士兵的心。(2)田兴常常担心(自己)一旦去世,魏博的人仍旧按照旧例世袭节度使, 所以他让兄弟子侄都在朝廷中做官。14. 李绛准确判断形势,策略正确;朝廷采纳李绛建议,没有攻打魏 博;重赏魏博将土,安抚了军心。魏博节度使田兴忠于朝廷。答对两点即可 给全分。参考译文:唐宪宗元和七年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他的儿子田怀谏为节度副大 使。兵马使田兴,有勇气和力量,军中很是依赖他。辛亥这一天,皇上和宰相商 议魏博的事情,李吉甫请求派
8、兵去讨伐魏博,李绛说:“我私下里观察那些飞扬跋 扈的两河的藩镇,都是把自己属下的军队分属手下的各位将领,不让某一将领统 率全部军队,这是担心属下将领的权力太大,会乘机来图谋自己的缘故。各位将 领势均力敌,没有谁能单独控制他人,如果总能得到严明的主帅来指挥,那么大 概能够自我稳固。(但)如今怀谏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不能自行处理决断事 情,军府大权必然落到他人手中,众将领待遇厚薄不均,必然产生怨恨恼怒,互 不服从。这样的话,那么从前分兵的计策,正好成了今天祸乱的根源。到这个时 候,惟有朝廷不吝惜爵禄来赏赐服从朝廷那个人,使两河的藩镇听闻,恐怕他们 的部下都争着恭敬地归顺朝廷了,这就叫不作战却使别
9、人服从了。”皇上说:“好。”不久,由于田怀谏年幼体弱,军政大事都由家奴蒋士则决断,(蒋土则) 多次根据爱憎调换众将领,众人都满腔愤怒。朝廷的命令(却)很久还没到,军 中人心不安。田兴早晨进府,数千名士兵大声呼喊,请(他)担任留后一职。田 兴于是对众人说:“不要侵犯副大使,要遵守朝廷法令,申报军民户籍,请求(朝 廷)委派官吏,这样以后我才答应。”(众人)都说:“行J田兴便杀了蒋士则等 人,把田怀谏迁到了府外。魏博监军把上述情况奏报朝廷,李吉甫请求派宦官去 表示慰问来观察事态的变化,李绛说:“不可以。如今田兴奉上他的土地和军队, 坐等朝廷下达命令;(朝廷应该)趁着这个机会推心置腹地安抚招纳他,用厚
10、重的 恩惠结交他J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让田兴担任魏博节度使。李绛又说:“魏博 五十多年没接受天子的教化,如果没有超出他们希望的重赏,那么就无法安抚土 兵的心。请求拿出宫内仓库的一百五十万贯钱来赏赐给他们J左右的大臣认为赠 送的太多,皇上把这番话告诉了李绛,李绛说:“田兴不贪图节度使独占土地的利 益,归顺朝廷,陛下您怎么吝啬小的财物而丢失大的计划,不以此来获得整个节 度辖区的人心呢!”皇上很高兴,采纳了他的意见。十一月,派知制诰裴度到魏博 那里表示慰问,把一百五十万贯钱赏赐给军士,给六州百姓免除一年的赋税。军 士接受赏赐,欢呼雀跃。成德、兖郭两地的使者几次拜见,只是相互看看变了脸 色,感叹说:“
11、倔强的人又有什么用呢! ”十四年的秋天,田兴到朝廷,皇上对待 他很优厚。田兴常常担心(自己)一旦去世,魏博的人仍旧按照旧例世袭节度 使,所以他让兄弟子侄都在朝廷中做官。15. Co16. 苏词最后两句,从对面落笔,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人在明月之夜的心 境,眷恋亲人,柔肠寸断。”明月夜,短松冈”二句以景结情,描写月色短松之 景,抒发黯然魂销之情。从情感抒发上来说,更加感性动人。贺词:细节描写,通过夫妻间体贴关怀、情感交融的温馨生活,诗人追忆妻 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用细节怀念妻子的贤惠勤劳,表达了对夫妻患难与 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情感抒发比较细腻平静。17. (1)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12、/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2)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18 .与众不同/引人注目 显而易见/可见一斑 大有裨益/有益无害。19 .另外,胭脂稻还有个外号叫“三伸腰”,因为这种稻米具有“回锅三次 色香犹存、米质不散”的特点,而且每一次回锅,米粒都能伸长一段。或:另外,胭脂稻还有个外号叫“三伸腰”,因为这种稻米“回锅三次色香犹 存、米质不散”,而且每一次回锅,米粒都能伸长一段。20 .“胭脂” 一词突出了稻米色红气香味腴的特点;富有暗示性,给人 联想。21 . Ao 22.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 使物
13、体上的露珠冻结起来 它对农作物生产是有益的。22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来,中国人认为“天”就是“帝”,“天帝”主宰世间万物。天的意志被称为“天 命”“天意”,天的行为法则被称为“天道”“天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宣扬“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等哲学思想,让天 命为君权服务。司马迁作为董仲舒的门生,也许会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另外, 司马迁还未能摆脱占星术的影响,他认为上天和人间的确有对应的关系,并且认 为天有法则,也就是“天命”。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 中变,五百载大变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这无 疑是继承孟
14、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天命观。但是,作为一个史学家,司马迁 的严谨态度又使得他不能完全相信所谓的天命。他讽刺秦皇汉武求仙问药、封禅 祭祀,反对将人间的兴亡都归因于天。他虽承认天命,认为天人之间有联系,但 是也反对过分强调天命。此外,司马迁之所以要写通史,就是为了探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人 在历史发展面前应该如何应对。他提出“承敝通变”的命题,认为社会出现了弊 病才会引起变化,主动的变革就是试图除去过去的弊政。他还总结出“见盛观 衰”的法则,认为事物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其弊端也就开始显现,从而逐渐走向 衰落。所谓“物盛而衰,天地之常也”。他还试图从经济条件来说明人们的社会地 位、思想意识由经
15、济制度决定的。史记以货殖列传殿后是有深意的,它探 讨和回答了人类生活的基础,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关系,人们的思想、行动 和物质利益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它是作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原 则性的概括。当然,司马迁处于西汉时代,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观 之中。他说“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始 终之变也”。(摘编自宋伟如何理解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货殖列传观点与马克思的“物质是基础” 一致,是史记殿后的文 章,可见其重要性。B.史记五帝本纪说尧“敬顺昊天”,可见司
16、马迁完全赞同“天帝”是主 宰世间万物的。C.司马迁之所以要“究天人之际”,一是受董仲舒的影响;二是他生活在一个 进取的时代。D.作为学者,既要有“通古今之变”的责任意识,又要有“究天人之际”的 探求精神。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鸿篇巨著史记,这与他具备坚定的学术信念、闵卓 的史学观念紧密相关。8. “天人之际”的“天”,材料一认为“天”即“自然”“生态”;材料二认为 “天”是“天命”“天道是C.司马迁研究历史的方法是“网罗”“略考”“综”“稽”,这研究方法依然值 得今之学者学习和借鉴。D.两则材料都围绕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17、”的学术理念展开,但 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在项羽本纪中,他对项羽死前所言“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以“岂 不谬哉”来评价。B.司马迁大力肯定法家的变法图强行为,对商鞅和吴起的变法都作出了较为 积极的评价。C.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对物质基 础的探究有其进步意义。D.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司马迁敢于为农民首义的陈胜立传,表明他相信命 运只掌握在自己手中。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5 .司马迁在治学上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取之处,今之学者可获得怎样的启 示?请结合材
18、料二谈谈你的体会。(6分)(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怀石投江闺曹尧德这一夜,对屈原来说是多么短暂,时光的流逝如闪电,似流星,若瞬目,不 觉东方已经泛白,雄鸡已经啼鸣。白马眼畋嘶鸣,并不断地用前蹄刨那栏厩,发出一阵阵单调而枯燥的“嘲 口崩”声。这声音提醒了屈原,该给白马添些草料了。然而当屈原来到马厩一看, 槽里的草料满满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点未少。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惊,他 认为白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饮不食。屈原并未掌灯,借着从木窗标透 进来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见那白马扇着两耳,喷着响鼻,双目半睁半闭,焦躁不 安地拽着缰绳走来走去。屈原又在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湖北省 华中师范大学 第一 附属中学 部分 省级 示范 高中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质量 检测 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03490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