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基础题1 .写于1851年到1856年间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记载,大 革命后的法国官员免责制盛行、人民痴迷于做公务员、富人免税穷人纳税、 审批文件通常要等两三年才能完成、农夫进城导致地价飞涨等。这些记载 从侧面反映出()A.法国的旧制度没有受到根本的冲击B .大革命并未完成建设志向社会的使命C.共和制的确立激发了人们的参政热忱D.民主共和在当时的法国尚未深化人心2 .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一文中分析道:“(近代)法 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 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
2、早起来就会发觉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 析主要()A .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C.强调坚持坚决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D.指出法国大革命有其长期性和残酷性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 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 行。”由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A.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B.总统的权力大于参众两院C.总统有权制定或废除法律D.参众两院具有同等的权力4 .下列法律条文与“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 议院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
3、家平安案”出 自同一部法律的是()A.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 任何法律B.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肯定多数 票选出C.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 力,为非法权力D.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5 .托克维尔曾写道,“他们着手将无限制的政府中心集权制和占肯 定优势的立法团结合在一起: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 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对前者, 要求具有自由人民的阅历和品德;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 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A.君
4、主制与共和制的激烈争斗B.中心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的发展;确立的一些基本原则对其他国家的文官制度建设产生了主动影 响。(9分,言之有理即可)(2)英国 特点: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 用。(3分)缘由:限制君权的传统;贵族保守力气占据主导地位;受外部 力气干涉较少。(3分)法国 特点:革命不断,激进色调深厚;较多地受 到民众力气的推动。(3分)缘由:君主权力相对强势;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较大,尤其是卢梭的激进民主思想;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级统治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作答即可;第二
5、小问根据“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 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 柱”并联系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进行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 结合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的简要进程可以看出,英国和平渐进、议 会主导,而法国则是民众力量的推动与暴力革命不断,据此分别归纳 作答;第二小问根据英、法两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从国内历史传统、 国际外部干涉等方面概括即可。14JL i 信息: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德国的政治经济地位, 使德意志国家充溢创建力;但德国统一也使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 义色调,使德国成为斗争的策源地。(4分)论证说明:统一后的德国
6、颁布了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为德国 社会的发展供应了政治保障;德国统一为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供应了 统一的国内市场,提高了德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19世纪末德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德国统一的完成激发了德意 志的民族创建力,在其次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科学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与此同时,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大量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调。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就体现了剧烈的专制性,德国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 地,制造了斗争灾难。(8分)解析:本题的材料从德国统一的进步作用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等两个 角度说明白德国统一的历史作用。在提取信息时,要留意对材料中的内容 进
7、行归类整理;在分析论证时,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说明德国的 贡献,同时要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说明其消极影响。提升题1. A 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当时议会处于政治运行 的中心,但却出现了政局不稳的状况。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后,法国政 体发生了改变,总统权力增加,这一政体的改变有利于稳定政局,故应选 A项。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解除B项;议会的 主要权力是立法权,戴高乐1958年修宪并没有剥夺议会的立法权,解除C 项;法国为多党制国家,解除D项。2. A 经济确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19世纪晚期,德国经 济快速发展,但德国统一后保留的旧体制阻滞
8、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这种旧 体制就是皇权与容克贵族的结盟。他们驾驭政权,成为既得利益者,不愿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A项。当时德国已完成统一,解除B项;C 项与史实不符;当时德国没有发动对外斗争,解除D项。3. C由材料信息“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 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可解除A、D两项。在美国共和制确立与发展 的过程中,其领导者不是“落魄贵族”,解除B项。由材料“只有当社会 上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进一 步”,再结合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可知,法兰西共和之路异样曲折,共 和派和保守派之间斗争激烈,直至1875年通过“一票共和”,共和制才
9、最终确立下来,故C项正确。4. C法国大革命后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宪政体制,但建立的宪政体制 随后又被一个又一个革命抛弃了,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解除;政 治派别之间的冲突客观存在,妥协可以缓和冲突但不能消退冲突,D项错 误;材料表明,革命能够建立宪政体制,却不能维护宪政,因而“法国长 期陷入政治动荡之中”,而通过一票优势产生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却成为法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宪法,体现了 “妥协的方式有利于完成政治变 革”,故C项正确。5. 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使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 体,故C项正确。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都是资本 主义国家,其社会性质和政权
10、性质都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故A、B、D 三项错误。6. D A项材料不能体现;1875年宪法是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并 没有得到两派的竭力支持,B项错误,故D项正确;C项误读材料。7. D法国各派政治力气围围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最终国 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共和国宪法,总统和参议院享有很大权 力,这是君主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8. B由“在正常状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需征得联 邦议会的同意”可知,德国政体体现了资产阶级权力制衡的特点,B项正 确。材料没有体现立法原则,A项错误;德皇是国家权力的中心,C、D 两项错误。9. D A、C两项表述错误,解
11、除;由“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 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看资产阶级的利益”可知,B项 表述错误,解除;由“使两个阶级利益相互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基础”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开创了适合德国国情的政治体制, 即二元制君主立宪制,D项符合题意。10. A 帝国议会没有通过俾斯麦提出的针对工人运动的新闻出版法 草案,说明德意志帝国议会在推动帝国民主发展方面起到主动作用,反映 德意志帝国议会成为民主力气的阵地,故选A项。B项夸大了帝国议会的 作用;仅从材料信息无法推断帝国议会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 材料中的新闻出版法草案由于对工人运动不利而没有通过,并不能说明帝 国
12、议会反对实行新闻出版自由,故D项错误。11. B 漫画中描绘的是俾斯麦在“选举”“法治”“新闻自 由,,“宪法” “立法,,之间“翩翩起舞,由此可知他在规避这些东西, 所以可推理出帝国宰相不对议会负责而干脆对皇帝负责,故B项正确。其 他各项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12. D 德意志帝国宪法有效地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同时建立了 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在肯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与自由;“非平衡地利用君 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说明其专制色调比较深厚,故D项正确。13. B汽车有四个车轮,题干中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 意在说明下院是多余的。德意志帝国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驾驭国 家大权,是国家元首
13、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确定 对外政策等;宰相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 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就是所谓 下院,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需得到联邦议会 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由此可见,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故答案为B项。14. D 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德国统一后保留了大量的军国主义和专 制主义传统。“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始终超过轻工业”反映了德国在工 业发展中留意重工业的发展,而重工业的发展与军事上的扩军备战有关。 由此可知,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可以解除;B项符合其次次工业 革命时期德
14、国的特点,可以解除;C项不符合设问要求,解除。15. A 依据材料可知,普鲁士可以反对一切对自己不利的法案,故 A项正确。依据“议员只能依据各邦君主的指示投票”可知,联邦议 员受限制,不能自由投票,但不是没有投票权利,议员依据各邦君主的指 示投票说明各邦君主没有干脆参加议会,故B、D两项错误;依据材料, 德意志帝国的议会事实上掌控在各邦君主手中,C项错误。16. C材料中的两国宪法都有“议会”,说明两国都确立了代议制, 这都是民主政治影响的产物,故C项正确。最早实践分权政治的是英国, 故A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君 主专制,故B项错误;仅从材料中权力分工无法
15、说明维护国家统一,故D 项错误。17. B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学问可知,该学者在著作中强调了自英 国大宪章以来,法律就始终将爱护公民的权利作为国家重要的政治原 则。美国1787年宪法修正案强调法律应维护人民的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 与材料所述的政治原则最为接近,故选B项。A项只强调了总统在国家政 治生活中的地位,不符合题意;C、D两项均突出了君权至上的原则。解 除。18. C 解答本题关键抓住时间“1880年”这一信息分析问题,当时 法国刚刚确立共和制,为了缓和社会冲突而实行了以上政策。19. A本题易错的缘由是没有精确把握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同点,英 国国王和德国皇帝都是国家最高元首,因此A项正确。
16、C项只符合英国, 不符合德国,德国的议会只有参加立法和预算的权力;B项只符合德国, 不符合英国,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D项只符合德国,不符合英国,两国 君主都是国家元首,但是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20. C 本题易错的缘由是不能区分英、德、美三国的权力中心。从图示可以看出正确;德意志帝国的皇帝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 权力,议会只有参与立法和预算的权力,由此可知说法错误,可 排除。故答案为C项。C.行政权力对立法权的过度干预 D.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6.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由于共和国 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 认的,因此
17、,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一现象能够说明 当时法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B.不适合实行共和制度C.启蒙运动思想动员充分 D.不同政治派别斗争激烈7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修改自1866年编纂的北德意志邦联 宪法,并由多个单独的文件汇总而成,被德国历史学家称为“俾斯麦帝 国宪法”。“俾斯麦帝国宪法”这一名称实质上反映出()A.宪法中规定的首相的权力极大B.宪法对欧洲等国的影响深远C.俾斯麦对立宪起到关键性作用 D.宪法保留了深厚的封建主义 色调8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 鲁土国王享有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18、 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这表明统一后的德意志()A.事实上仍旧是君主专制政体B.在外交方面普鲁土居主导地位C.事实上是普鲁士势力的延长D.深受普鲁士专制传统的影响9 .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实力推翻不利于 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 的权力不受侵扰,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 可以推翻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退B.由各邦共享军事、外交大权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10 .19世纪晚期在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 滞后形成巨
19、大反差。“政治民主发展滞后”表现在()实行联邦制 皇帝驾驭国家大权 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A.B.C.D.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国民的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对皇帝的 权位充溢向往,所以德皇威廉二世的言行举止都成为男士们争相仿效的榜 样,有数百万的男士仿照皇帝蓄着胡子。这表明当时德国()A.政治影响国民日常生活B.小农皇权思想严峻C.民间盛行军国主义思潮 D.专制政体有强大的社会基础12 .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 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 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由议会上院选举产
20、生B.美国政府由选举产生对国会 负责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干脆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造成的政治混乱问题和提高官员行政素 养,保证政党轮番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 官制度,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 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 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 并持有合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考点 专项 训练 法国 共和制 德意志帝国 君主立宪 确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