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级经济师基础重点及练习题经济师第四部分-统计.docx





《2023中级经济师基础重点及练习题经济师第四部分-统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级经济师基础重点及练习题经济师第四部分-统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其次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第一节、统计的含义1、定类尺度:依据客观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分类或分组,关 系是并列、同等而且相互排斥的。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 量尺度。不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依次,不行以区分大小 或进行任何数学运算。可以计算每一类或组中各元素或个体出现 的频数。2、定序尺度:定序尺度是对客观现象各类之间的等级差或依次差 的一种测度。将探讨对象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可以反映各类的 优劣、量的大小或依次。定序尺度比定类尺度精确一些,但只是 测度了类别之间的依次,而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精确差值。计量 结果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3、定距尺度: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
2、测度,不但可以用数 字表示现象各类别的不同和依次大小的差异,还可以用准确的数 值反映现象之间在量方面的差异。反映现象规模水平的数据必需 以定距尺度计量,例如产品产量、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等,结 果可以进行加减。4、定比尺度: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比较基数,然后 将两种相关的数加以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数。反映现象的结构、比 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定比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进行加、减、 乘、除等数学运算第三节、统计数据的类型伊皴据: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表现为类别,用文字 I表述,不区分顺序。r定性数据(品质数据)I领据:由定序尺度计量形成,表现为类别,用文字表述,有顺序。数据定量数据(数量翱:数
3、值型数据,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通常 用数值来麹。第四节、统计指标的类型 入统计指标的分类类型内容教材例子总量指标(反映现象 总规模,通常 以肯定数表 现)时期指 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 的总量,时期指标可以 累积,从而可以得到长 舟间内的总量。产品产量;能源生产 总量;财政收入;商 品零售额时点指 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 的总量,不能累积,各 时点数累积之后没有实 际意义。年末人口数、科技机 构数、股票价格相对指标(两个肯定数之比)相对数表现形式:比例 和比率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平均指标(平均数或均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 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 状况人均国内
4、生产总值; 人均利润;其次十二章统计调查种类详细内容按调查对象 的范围不同全面调查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非全面调查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 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按调查登记 的时间是否 连隹连续调查说明现象的发展过程,目的是为 了解社会现象在一段时期的总量。不连续调查为了对总体现象在肯定时点上的 状态进行探讨。统计报表:依据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 自下而上地逐级供应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1 .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目前的大 多数统计报表都是全面报表。2 .按报送周期长短,分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3 .按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分为国家的、部门的、地方的统计
5、报表 普查:为某一特定目的而特地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 于收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特点:1、 一次性的或者周期性的;2.须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 开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精确性。3.数据一般 比较精确,规范化程度较高,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供应基 本的依据。4.运用范围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 进行调查,并依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 面调查。特点1.经济性:是抽样调查的一个显著优点。2.时效性 强:可以快速、刚好的获得所须要的信息。3.适应面广:可用于
6、全面调查能够调查的现象,也能调查全面调查所不能调查的现象, 特殊适合特殊现象的调查。如:产品质量检验、农产品试验、医 药的临床试验。4.精确性高:误差往往较小在实际应用中,抽样 方法主要有两种: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1)概率抽样:是最 志向、最科学的抽样方法。能保证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代表性, 而且它能够将调查误差中的抽样误差限制在肯定范围内。概率抽 样包括以下形式:简洁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形式,是完全随 机的选择样本。分层抽样整体抽样等距抽样,又称作系统 抽样(2)非概率抽样不是完全依据随机原则选取样本,有三种形 式:1)由调查人员自由选取被调查者的非随机选样;2)通过某 些条件过滤选择某
7、些被调查者参加调3)调查的推断抽样法大多 数种类的探讨一产品测试、街访等。重点调查: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 查。调查的目的只要求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不要求驾驭全 面数据,而调查少数重点单位就能满意须要时,采纳重点调查比 较相宜。驾驭教材的例子。典型调查: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 调查。作用: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在肯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 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搜集第一手数据的方法:搜集调查对象的原始数据,常用的方 法有干脆视察法、报告法、采访法等。应依据调查目的与被调查 对象的详细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搜集其次手统计数据的方法:其次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
8、源有公开 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需留意几个问题:(1) .要评估其次手数据的可用价值。(2).要留意指标的含义、 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3),留意弥补缺失数据和进行 质量检查。(4) .引用统计数据时,肯定要注明数据的来源,既便 利他人查找核对,也是敬重他人或劳动成果和学问产权的要求。 统计数据的质量1、误差有登记性误差(产生缘由有意虚报、瞒报和抄录错误属于 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产生缘由:1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 随机原则;2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3样本容量不足等) 2、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及检查精度、精确性、关联性、刚好性、 一样性、最低成本
9、单项选择题1.()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A.指标B.变量C.视察值A统计数据7.某学校对学习成果好的几个班级进行了调查,这种调查属()o A.普查B.重点、调查A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多项选择题1 ,统计一词的含义是(ABD) o .A统计工作B.统计数据C.统计调查A统计学E.统计监督4,分类数据(ABCD) oA.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B.表现为类别C.通常用文字表述D,不区分依次E.区分依次6.变量分为(CE) oA.分类变量B.依次变量C.数值型变量D,定性变量E.定量变量10 .实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CDE) oA.科学试验B.文献收集C.抽样调查D.普查E.统计报表11
10、.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的特点。A.适应面广B.经济性C.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D.时效性强E.周期性12 .代表性误差形成的缘由主要有(ADE) oA.抽样没有遵循随机原则B.有意虚报、瞒报C.抄录错误D.样本容量不足E.样本结构与总体存在差异其次十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第一节、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分类数据进行整理时常用的指标如下:1)比例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之和等于1。2)百分比:将比例乘以100就是百分比或百分数。3)比率:各不同部分的数量对比。可能大于1。2、图示(D条形图也为柱形图。(2)圆形图也称饼图,3、依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分类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方法也
11、适用于 依次数据,但适用于依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某些方法如累积频 数和累积频率不适用于分类数据。)1)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1)累积频数:指各类别的频数逐级累 加起来。其方法有两种:向上累积:从类别依次的起先一方向 类别的最终一方累加频数(数值型数据则是从变量值小的一方向 变量值大的一方累加频数)。向下累积:从类别的最终一方向起 先一方累加频数(数值型数据则是从变量值大的一方向变量值小 的一方累加频数)(2)累积频率或百分比。将各类别的百分比逐 级累加起来,也有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两种方法。其次节、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数据的分组1)单变量值是把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分组方法通常只适 合于
12、离散变量且变量较少的状况2)组距分组是将全部的变量值,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间。适合 于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状况。.2、采纳组距分组须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分组的组数确定分组组数时的要求: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 组数的确定,要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采纳的分组方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 2)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3)求极差。极差值=最大视察值-最小视察值4)确定各组组距。组距二极差值/组数组距=某组上限值一该组下限值5)确定组限。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确定组限时应留意:X “上组限不在内”3、直方图与条形图不同:(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
13、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 其宽度(表示类别是)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 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 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2)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 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3、组距分组适用于下列状况(连续变量、变量值较多)4、在组距分组中,确定分组组数的时候要求(尽量保证组间资料 的差异性尽量保证组内资料的同质性)。第三节、统计表L构成:统计表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表头、行标题、列 标题和数字资料,派2、通常状况下,设计统计表要求(左右两边不封口、表中数据 一般是右对齐、列标题之间一般用
14、竖线隔开、行标题之间不必用 横线隔开、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 细线)。看表例 单项选择题1 .组距分组是()的整理方法。A.分类数据B.依次数据C.数值型数据D.离散变量2 .家庭支出中,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属于()。A比例B比率C.频率D.百分数3 .将比例乘以100就是()。.A百分比B.比率C.平均数D.极差4 .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是采 纳了计算()的数据整理方法。.A.比例B.均值C.比率D.百分比7 .在对数据实行等距分组的状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A.无任何关系B.反比关系C.正比关系D.组距总是组数的5倍8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中级 经济师 基础 重点 练习题 第四 部分 统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