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含答案 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含答案 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含答案 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含答案学校 班级 姓名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基础性任务)一、选一选。(21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渭城(wii) 浣溪沙(win) B.鸣喈(zhuan) 柴扉(fei) C.屐齿(ji) 泡轻尘(yi) 2 .下列加点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渭城朝雨泡轻尘(湿润,沾湿) C.才始送春归(开始) D.无行路(hang) 数重山(ch6ng) ()o (2 分)B.萧萧暮雨子规啼(杜鹃鸟)D.但爱妒鱼美(单单,只是)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o (2分)A.江上/往/来人但爱/妒鱼/美。C.野径/云
2、俱/黑,江船/火独/明。4.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O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D.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o (2 分)B.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5 .下列对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春色在这么一 “关”一 “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 不住的生命力B.这两句诗于小中见大、于所见推想未见:虽未亲眼得见“满园春色”,却能从出墙的这“一枝”,想象墙内诸多花木该是怎样争奇斗艳C.诗人想到园中游览一番却进不了园
3、门,难免遗憾;但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由此想象 园内百花盛开,又转为惊喜D.园子的主人闭门不见,诗人用出墙的“一枝红杏”反衬主人的自私与孤独。“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6 .将下列诗句或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对号入座。(5分)A.比喻 B.反问 C.设问 D.拟人E.夸张 F.对偶(1)谁道人生无再少?()(3)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7.下列诗句不是表现友情的一项是()。(2 分)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莫愁前路
4、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题西林壁是他的诗作之一。B.清平乐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爱恋。C.采微(节选)选自诗经大雅,“杨柳依依”中“依依”是指依依不舍的样子。D.游园不值的作者是叶绍翁,这首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时的所见所感。9 .依次填人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春日踏青,青芜如毯,;夏日听雨,雨声淅沥,;秋日看花,花叶相 辉,冬日观雪,雪意阑珊,O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B.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
5、洁白诗是红叶清风中那一派无尽的潇洒C.D.1.浅松清时河几且近汉点字成诗。(根据九宫格内提供的字识别一句诗,并写出诗的题目、作者等)(8分)诗句:诗题:作者及其朝代:诗句:诗题:作者及其朝代:诗句:诗题:作者及其朝代:诗句:词牌名:作者及其朝代:三、写出带“雨”的诗词句。(4分)1 o 2 o3 o 4.o四、照样子,根据诗句猜事物。(5分)例: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1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3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六、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行道迟迟,o野径云俱黑,O
6、君看一叶舟,o ,千万和春住。谁道人生无再少? !,因风飞过蔷薇。1 .把上面的诗词补充完整。(3分)2 .根据上面的诗词进行填空。(5分)(1)第句选自古诗,它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第句出自 (作者)的,这是一首词,其中“游靳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简要记述了这首词的 O作者在新水清泉寺看到一种与平常不同的现象,即,于是大发感慨。 (3)第句出自 (作者)的,在词中,作者到处追寻春的踪 迹,词的上阕追问的对象是,下阕追问的对象是 O第二部分梳理与探究(拓展性作业)七、填空题。(9分)1 .我们老师经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来告诫我 们,一定要趁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也会用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含答案 统编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古诗词 诵读 单元 整体 作业 设计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