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
《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 .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 字。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国人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应不在今生,就在来世。好人遭逢不幸,也被认为是前世 作了孽,应当受谴责的总是遭难者自己,而不是命运。中国人既然有这样的伦理信念,自然对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就感受不深。对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没有 一点感
2、觉,也就没有悲剧,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有什么不合理性。此外,中国人的文学受到道德感的束 缚,对他们来说,文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纯想象和虚构的文学作品那么少,戏剧发展得 那么晚。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 结尾。戏剧情境当然常常穿插着不幸事件,但结尾总是大团圆。中国戏剧的关键往往在亚里士多德所谓 “突变”的地方,很少在最后的结尾。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 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剧本给人的总印象很少是阴郁的。(摘编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材料二“贵和尚中”的思想积淀于
3、民族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性。这种强大的文化习性也走进 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领域,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转化为中华美学观念中的重要审美心理定势, 从而对中国古典戏曲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审美接受主体的剧作家,在这种审美心理结构的指导下,总 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设计着一个又一个大团圆的故事。即使是创作悲剧,结尾也要安排一个光明的尾巴。 因为把“中和为美”的社会审美观念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对立统一。观众在 戏曲的开头看到好人蒙冤、有情人离散,内心就会不和谐。观众追求“中和之美的心理没有得到满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A.中国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
4、与冰雪运动的伟大成就,通过冬奥会的舞台传到了全世界。B.中国以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伟大成就,以冬奥会的舞台传到了全世界。C.中国以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伟大成就,通过冬奥会的舞台传遍了全世界。D.中国以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伟大成就,由于冬奥会的舞台传到了全世界。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针对有关“新冠疫苗”这一民众普遍关心的话题,两会夜话栏目现场嘉宾进行了解疑释惑。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张云涛用一个动画短片进行科普:新冠疫苗的接种,能够大 大降低新冠病毒肺
5、炎发生的几率,即使发生了新冠肺炎,疫苗也会大幅度降低发病的症状。栏目主理人、人民网总编辑罗华说:“各种技术路线生产出来的疫苗,其实是殊途同归,经过临床 验证以后, ,就用谁的。如此一来,疫苗才能达到它的目的:造福人类。这次疫情,,另一方面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我们人类如果能做出一个广谱的冠状病毒疫苗,很可能就 解决了流感的通用疫苗问题,推动整个科学的进步。”21 .在上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个字。22 .请概括罗华的观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四、作文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 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 印。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 法,巧干胜于蛮干。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足,就会产生压抑苦闷的感觉。只有安排一个大团圆结局,才能达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效 果,用充满喜乐情绪的大团圆结局把作家和观众的心理机制带
7、回到和谐、中庸的状态。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道德伦理型社会,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戏剧作家往往以强烈的伦理责 任感切入艺术领域,倡导在戏剧作品中展现最淳朴的人性,故而在叙述悲惨凄凉的情节时也不忘惩恶扬 善,给观众以一线光明。在这种观念教导下,下层民众也形成了一种伦理信仰,他们相信“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相信“正义必胜,邪恶必败”,而且,观众会始终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世界和自我。中国 悲剧主要是赘颂美好和控诉罪恶,肯定道德价值,它反映了中国人美好的伦理信念,因为在中国人看 来,只有善的才是美的。中国古代社会专制势力过于强大,百姓在现实社会中地位低下。他们亲身体验了地痞流氓的专横作 恶、高利贷者的
8、贪婪无度、贪官污吏的草菅人命,等等,本已是备尝艰辛。尽管他们在内心深处一直充 满着对公平与正义的殷切期盼,但低微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无力改变现状。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尖锐冲突只 能通过欣赏文艺作品获得想象的满足。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实现,也就是通过 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戏剧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摘编自李志琴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材料三作为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戏剧艺术形式,产生之初的南戏是完全草根的、平民的舞台艺术。与元杂剧 高华雄浑的人文情怀有所不同,南戏更多聚焦的是婚姻家庭生活。写到书生几乎无一不涉及科考,凡参 加科考的无一不高中状元,凡状元及第的无一不被当
9、朝大官看中、招为东床快婿。“大团圆”结局是作 家惯用的叙事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演戏场所也由农村庙祠转往城市剧院,老百姓的看戏方式随着 网络通讯的发达发生了改变。将戏曲推广与振兴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转变传播观念,开拓传播渠 道,推进戏曲艺术普及,培养年轻观众群体,已成为必然。借助于文化礼堂送戏下乡,凭借创新推出的 “文化驿站”品牌文化项目,将戏曲渗入当下温州人的生活,继续发挥“娱乐休闲”与“高台教化”的 作用。开展戏曲进校园、出国门,依托网络销售、微信微博宣传,推广戏曲文创衍生品,吸引年轻观众 以及海外人士对温州南戏的关注,引发人们对南戏认知的热度,以求南戏的全面复兴,皆不失为
10、新时代 个性鲜明的思考。无疑,把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把现代技术、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空间、传统文化等进 行有机融合,对于文脉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戏曲从未离开过人们的生活,只是曲径通幽处,躲在深闺人 难识。(摘编自胡胜盼弘扬传承南戏文脉正当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戏剧作品在叙述凄惨情节时不忘惩恶扬善,这实质上对下层百姓起教化作用。B.独特的伦理信念使中国人不能感受人类命运的不公,导致悲剧的缺失和戏剧发展落后。C.大团圆结局哀而不伤,用喜乐情绪把作家和观众的心理机制带回到和谐、中庸的状态。D.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通讯日益发达,老百姓的看戏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
11、化。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喜欢善恶报应的大团圆结尾,这使得古代的戏剧和喜剧几乎没有差别,剧本都给人明朗的印 象。B.中国古代的剧作家有意识地设计大团圆结局,形成了 “贵和尚中”的思想,迎合观众“中和之美”的 心理。C作为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戏剧艺术形式,南戏是完全草根的、平民的舞台艺术。D.中国古代社会充斥着各种不公,身份低微 百姓无力改变现状,通过想象中的圆满来达到心理的满 足。3 .根据材料内容,不符合中国式“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A.白蛇传中,白娘子和许仙被法海硬生生拆散,白娘子也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后来,许仙的儿子 也苦练成仙,最后打败了法海,救出了自己的
12、母亲。B.长生殿中,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月宫相会,道出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哀婉 缠绵的心声。C.窦娥冤中,窦娥含冤而死后,窦天章得官归来,重审女儿冤案,窦娥得以沉冤昭雪,观众获得了 精神的愉悦,得到了心理的补偿。D.祝福中,祥林嫂死去后,鲁镇的爆竹声“联绵不断”,祝福的空气把疑虑一扫而空,天地圣众 “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5 .结合材料,概述当前弘扬和传承南戏的途径。(二)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英美斜阳西照,流云依稀。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牛
13、,和人在耙田。牛,是老黄牛,老了,力气衰了,走得慢,很吃力。人,是年轻人,三十出头,身强力壮,但手 艺生疏,有点忙乱,有点急躁。啪的一声,年轻人抽了老黄牛一鞭。“又打牛了!会用牛的人,不动鞭子。”是一位老人的声音。老人坐在田块上,眯缝着眼,抽烟。年轻人是老人的儿子。儿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屁股一拍,闯荡去了。开初几年,叫花子一样,慢慢地混得人模狗 样了,却又荡回来捣鼓。他和几个同龄人商量,要成立什么专业合作社,搞产供销一条龙;还要参加竞 选,想当村委会主任。老人对那些新鲜玩意不感兴趣,但对儿子虚心学干农活儿很高兴。农民嘛,会干 农活儿,不管世道如何变化,都有饭吃,不会饿死。所有农活儿中,最难
14、掌握的就是犁耙功夫。不会犁耙的农民,只能称为半个农民。春耕开始,老 人便手把手地教儿子犁田耙田。草子田要三犁三耙,现在已是三耙了,耙过之后就可以插秧。这次耙 田,虽不是最费力气的,却是最见功夫的。要做到泥烂如浆,田平如镜,确实不容易。好在儿子悟性 好,肯卖力,只是有点急躁,沉不住气。“不要飘,压耙,带泥走! ”老人大声叫道,“把泥带到前面的水幽里。”儿子便双手用力压耙。耙前便堆满了泥。老黄牛走得更慢了。儿子又抽了牛一鞭。“又打牛了! ”老人说,“牛通人性。你老是打牛,牛就会反抗,就会怨恨。你要把牛当人看 待,多和它讲话,它听得懂的。我只要哼一声,它就晓得是什么意思。”儿子不吭声,终于把泥带到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温州市 罗山 联盟 2021 2022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 联考 语文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