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docx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doc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 第十二册教材共有26篇课文,6个积存运用,选读课文6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6篇。全册教材分6组,每组由四个局部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存运用。要求是: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喜爱祖国、喜爱中国共产党、喜爱社会主义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思想品德教育;培育喜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加环保意识。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一般话。 3、培育独立识字的力量。学习135个生字,其中100个能读准字音,认清自形,正确书写,会认35个生字,不要求会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
2、活实际理解词语。学过的词语大局部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阅读中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的表达方法。 6、乐于参与争论和辩论,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 7、能抓住重点事务进展观看,养成勤于观看、思索和动笔的习惯,能写简洁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详细、感情真实,条理清晰,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本学期教学重难点 培育学生的阅读力量、分析问题的力量; 加强词句训练;培育学生观看、写作、想象力量;能感情真实、内容详细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本期教学重点放在培育学生自学为主,引
3、导学生培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更新教学观念,改良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能面对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加、乐于学,培育他们分析写作与实践、想象的力量,仔细备好每一节课,批改好作业,辅导好后进生,以优带中差,使其成绩得到大面积丰收。 2、根底学问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六年级的这一学期的学问综合性强,生字力求人人会写,会认的字要求会认、读、写,而文中要求背诵的要求会背,不能马虎。 3、狠抓学生阅读理解这个薄弱环节,本班学生阅读理解力量差、贪玩、留意力不够集中,针对这些,本期重点放在读上,从读中理解词义、句子的含义,从读中体会思想感情,从而培育学生的思维、概括、创新。以学生自学为主
4、,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从读中感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主动参加,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来提高他们的各科成绩。 4、培育学生留心四周事物绽开想象,做到勤动脑、动笔的习惯,做到叙事完整、语言精炼、生动好玩、详细地表达出来。能说真话,吐真情,写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5、仔细落实好素养教育,杜绝学生死记死学,教学过程中重点在创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制造思维、激发自觉探究学问的神秘,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记牢。 6、多鼓励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以观赏、赞美、夸奖、鼓舞,作为主体,士气是把利箭,能帮忙你斩出前进途中的障碍,由此可见,鼓励学生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
5、成长途中的点点星光,让他们像一棵棵自信的小树一样,健壮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闪光的时机、才会有上进、自信念,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人人才会进步。 7、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培育学生课外学问量。 第一单元 单元概述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本单元课文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排的。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老舍先生用朴实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盛大与喧闹、温馨与美妙。腊八粥描绘的是民俗风情。沈从文先生
6、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表达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呈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古诗三首分别描写了我国古代的寒食节、乞巧节、中秋节,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藏戏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紧扣本单元专题,“习作”安排了描写民俗民风等内容,“语文园地”包括“沟通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汲取民 族文化才智,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4
7、朗读、背诵古诗三首和长歌行。 重点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汲取民族文化才智,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3朗读、背诵古诗三首和长歌行。 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用词精确、表达生动、谋篇布局精致的特点,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北京的春节 2课时 腊八粥 2课时 古诗三首 2课时 藏戏 1课时 习作:家乡的风俗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1 北京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喧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闻名语言大师
8、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儿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呈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妙,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宠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构造全文。先简洁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的初旬开头做过春节的充分预备; 紧接着,具体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最终写正月十九春节完毕。 文中列举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连接严密,详略得当。 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到处透出人们欢高兴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喜爱生活、追求美妙生活的心愿。 学生思维活泼,
9、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春节这一传统民俗节日,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然而对于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学生了解得不多,也因此会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1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也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2整体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3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 4引导学生学习按肯定挨次、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 【学问与技能】 1正确读写并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喧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挨次,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10、【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搜集、沟通民俗资料。 2读中感悟、沟通探讨课文的表达挨次和写作特点。 3积存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汲取民俗文化中的才智和养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节日习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重点 引领学生随的描述,感受北京过春节的盛大和喧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挨次,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师: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收集各地的春节习俗。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查找老北京春节习俗的相关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11、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 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 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体会民俗。 一、情境导入,提醒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爱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过春节时喧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
12、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时间 风俗习惯 4.沟通汇报,教师板书:腊月初旬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完毕(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头,到正月十九完毕。) 5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喧闹、忙乱、喜庆、团聚”等初步感受。) 三、沟通探讨,感受年味儿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这样喧闹、快乐,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
13、,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沟通。 3全班沟通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预备过年,其次件事就是买爆竹;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中有声有光地玩耍。) 整个春节都充满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喧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奇中用来恫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找出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 杂拌儿;二十三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
14、米糖的;除夕以前,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分;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处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正月十五,大家还必需吃元宵啊。)说说自己的体会。(充分、丰富。) 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现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意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快乐的味道。 初一逛庙会,元宵节逛灯会。体会人们悠闲、消遣、快乐的心态。 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欢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会,感受民俗 1快速扫瞄课文,找
15、出春节中最喧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仔细读第8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受,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喧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喧闹家家赶做年菜,处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是一种通宵达旦的喧闹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连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聚圆的喧闹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聚饭,祭祖。)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喧闹、喜庆、团聚的气氛中,有多少人彻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表达“除夕真喧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
16、”中的本课词语。 2收集各地春节习俗。 北京的春节 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其次课时 1默读课文,感受春节的喧闹、喜庆气氛。 2学习课文安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按肯定挨次、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的语言特点。 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喧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忆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固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到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处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假如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喧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仔细默读第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
17、中感受到灯特殊的多。 (灯的数量多:到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 出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灯的种类多:“各形各色,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2想象一下,假如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阅历,尽可能绽开想象,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从而体会老北京到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喧闹景象。)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扫瞄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对年文化的喜爱。 (引导学生从详细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像是
18、办喜事”“这确实是美妙欢乐的日子”“一刺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挨次有条理地写春节; 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局部进展具体描写,而其他局部则简单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3比照写法。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局部比拟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和帮忙。 (斯妤的除夕重点描写了一家人在腊月二十九“做年菜”和“吃团聚饭”两个场景,而课文对于这两处场景描写较为简单。这启发我们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文章内容,详略得当,突出主题。) 四、拓展总结,
19、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春节各地的习俗。 2过年,讲究的就是喧闹、团聚、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分散。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盼望。 3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北京的春节 独特的民俗文化:腊月初八(熬腊八粥等)腊月二十三(祭灶王、吃糖)除夕(做年菜、贴对联、守岁等)正月初一(拜年、逛庙会)正月十五(赏灯、吃元宵)正月十九(残灯末庙) 节日气氛:喧闹、喜庆、团聚、祥和 1本课教学设计采纳列图表的形式合理流畅,能全面把握教材。学生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挨次,还一目了然地辨析出的写作方法。 2教学过程中贴近学生
20、生活,我注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深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拟热闹、深厚。 3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语言很有特色。在本节课上,我放开手引导学生去感悟老舍淳朴、幽默、通俗的语言,到达学生积存语言的目的。 2 腊八粥 这篇课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叙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测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对一般百姓生活的喜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表达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描绘出一幅腊八风俗画,布满了生活的气息。 六年级学生已经积存了肯定的阅
21、读方法,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时遵循这样两点: 1课文对话比拟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进入角色进展体验,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思想感情。 2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的写作目的。 1本节课可采纳多种形式的读,如听读、齐读、范读、分角色读。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体会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文章对话较多,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 2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后,抓住“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话题绽开,进而引出八儿嘴馋、聪慧得意这一人物性格特点。 【学问与技能】 1正确读写并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文章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部编版 六年级 语文教案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