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路径.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41.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1.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路径.docx(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1.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路径1000字流行性腮腺炎(mumps)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或接触传播。其潜伏期为14-25天,通常在感染后的第3-4天开始症状出现,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随后,患者可出现腮腺不适、疼痛、肿胀,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伴随低热、咽痛、耳痛等症状。一般而言,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病情较轻,通常在7-10天内症状自然消失。但是,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腮腺炎性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转移性胰腺炎、胆囊炎等。睾丸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阴囊肿痛,75%的患者为单侧,约40%的成年男性可出现睾丸萎缩或不育。
2、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并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实验室检查可采用病毒分离、免疫荧光等方法。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在初次或再次感染后都可出现,故可用于诊断初次和再次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对于发热、头痛等症状,可口服解热镇痛药物。对于腮腺疼痛和肿胀,建议患者应保持休息,冷敷,密切观察病情发展。严重并发症如腮腺炎性脑膜脑炎、睾丸炎等,需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措施主要包括:接种流行性腮腺疫苗,避免接触感染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由于疫苗接种效果良好,减少了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因此疫苗接种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总之,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起病急骤、传播范围广,但多数患者疾病较轻,预后良好。对于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远离感染源,接种疫苗是更有效的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41.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 路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