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5307.docx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53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5307.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委员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1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29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5 1号文的通知要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民防空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 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90为国家 标准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委员会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 由辽宁省人民防空办公室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 织.中华人民共和
2、国建设部1990年6月23日 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5 1号文的通知要求,由总参谋部 工程兵部组织辽宁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上海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等单位共 同编制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贯彻了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进行了 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科学试验,吸取了建国以来的工程实践经验 和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 意见,最后经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规范共有十五章和两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坑道、地道掘进;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混凝土衬砌;顶管施工;盾构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 旋喷桩施工;土层锚杆施工;树根桩施工;孔口防护设施的制作及安装;
3、管道与附件安装;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工程的防腐、消音、防火;设备 安装工程的验收等。在本规范实施过程中,请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 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辽宁省人防工程设计科研所,以供 今后修订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委员会1990年6月四、每台千斤顶均应有独立的控制系统.第5。2。5条顶进工具管安放在导轨上后,应测量其先后端的中心 偏差和相对iWj差。第条顶铁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顶管顶进时,环形顶铁和弧形顶铁应配合使用.二、纵向顶铁的中心线应与顶管轴线平行;纵向顶铁应与横向顶铁 垂直相接。三、纵向顶铁着力点应位于顶管管底以上、顶管直径高度的1/32/5 处。
4、四、顶铁与导轨接触处必须平整光滑,顶铁与顶管端面之间应采用可 塑性材料衬垫。第条 在粉砂土层中顶管时,应采取防止流砂涌入工作井的措施.第三节顶管顶进第5.3。1条开顶前,必须对所有顶进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试 顶,确无故障后方可顶进。第5。3.2条向工作井下管时,严禁冲撞导轨;下管处的下方严禁站 人。第5.3。3条工具管出洞时,管头宜高出顶管轴线25mm,水平偏差 不应超过3mm。第5.3。4条顶进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顶进作业中当油压蓦地升高时,应即将住手顶进,查明原因并 进行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二、千斤顶活塞的伸出长度不得大于允许冲程;在顶进过程中,顶铁 两侧不得停留人。三、当顶进不
5、连续作业时,应保持工具管端部充满土塞;当土塞可能 松塌时,应在工具管端部注满压力水。四、当地表不允许隆起变形时,严禁采用闷顶。第5o 3。5条在顶管外有承压地下水或者在砂砾层中顶进时,应随时 对管外空隙充填触变泥浆.长距离顶管应设置中继接力环。第536条顶进过程中,排除障碍物后形成的空隙应填实,位于顶管上 部的枯井、洞穴等应进行注浆或者回填。第5.3。7条采用水力机械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高压泵应设在工作井附近;水枪出口处的水压应大于1MPa.二、应在工具管进入土层500mm后进行冲水;严禁高压水冲射工具 管刃口以外的土体.第5.3。8条在地下水压差较大的土层中顶进时,应采用管头局部气 压
6、法顶进。当在地下水位以下顶进时,地下水位高出机头顶部的距离, 应等于或者大于机头直径的1/2;当穿越河道顶进时,顶管的覆土厚度不 得小于2m o第5。3.9条局部气压法顶进,应符合下列要求:工具管胸板上所有密封装置应符合密闭要求;二、在气压下冲、吸泥时,气压应小于地下水水压;三、当吸泥莲蓬头阻塞需要打开胸板清石孔进行处理时,必须将钢管 顶进200300mm,并严禁带气压打开清石孔封板;四、当顶进正面阻力过大时,可冲去工具管前端格栅外的部份土体。第5o 3.10条 钢筋混凝土管接头所用的钢套环应焊接坚固。清除焊 渣后应进行除锈、防腐、防水处理.第条钢管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钢管对口焊接时,管口
7、偏差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得大于 3mm;二、在钢管焊接结束后,方可开动千斤顶;三、钢管底部焊接应在钢管焊口脱离导轨后进行。第四节顶进测量与纠偏第5.4。1条 顶进过程中,每班均应根据测量结果绘制顶管轴线轨迹 图。第5o 4.2条顶管正常掘进时,应每隔8001000mm测量一次,当发现 偏差需进行校正时,应每隔500mm测量一次,并应及时纠偏。第5o 4.3条 在纠偏过程中,应勤测量,多微调。每次纠偏角度宜为 10 20,不得大于1 o第条当采用没有螺栓定位器的工具管纠偏时,连续顶进压力应 小于35MPa.第5。4o 5条当顶管直径大于2m、入土长度小于20m时,可采取 调整顶力中心的方法
8、纠偏,并应保持顶进设备稳定.第546条宜采用测力纠偏或者测力自控纠偏。第六章盾构施工第一节普通规定第条本章合用于软土地层中手掘式、网格式、局部气压式等 中小型盾构施工。第条盾构型式的选择应根据土层性质、施工地区的地形、地 面建造及地下管线等情况,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第6。1。3条盾构顶部的最小覆土厚度,应根据地面建造物、地下 管线、工程地质情况及盾构型式等确定,且不宜小于盾构直径的2倍。第6.1。4条 平行掘进的两个盾构之间最小净距,应根据施工地区的 地质情况、盾构大小、掘进方法、施工间隔时间等因素确定,且不得小于 盾构直径.第6.1。5条盾构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及地面和地下建
9、 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第二节施工准备第条盾构工作井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拼装用工作井的宽度应比盾构直径大1。62m;长度应满足初 期掘进出土、管片运输的要求;底板标高宜低于洞口底部以下1m。二、拆卸用工作井的大小应满足盾构的起吊和拆卸的要求。三、盾构基座和后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四、盾构基座上的导轨定位必须准确,基座上应预留安装用的托轮位 置.第6.2o 2条盾构掘进前,应建立地面、地下测量控制网,并应定期 进行复测,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和便于测量的地点.第6。2。3条后座管片宜拼成开口环,且应有加强整体刚性的闭合 刚架支撑。第6。2。4条拆除洞口封板到盾构切口进入地层过程中,应预先采取 地基
10、加固措施.第三节盾构掘进第6。3。1条盾构工作面的开挖和支撑方法,应根据地质条件、地道 断面、盾构类型、开挖与出土的机械设备等因素,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后确定。第6.3。2条 手掘式盾构应在切口环前檐的刃口切入土层后进行开 挖。挖土宜自上而下分层进行。第6。3。3条采用网格式盾构时,在土体被挤入盾构后方可开挖。第6。3.4条当不能采取降水或者地基加固等措施时,可采用气压式 盾构施工。第条气压式盾构的变压闸应包括人行闸和材料闸,人行闸和 材料闸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人行闸宜采用圆筒形,其直径不应小于1.85m;出入口高度不应 小于1.6m;宽度不应小于0。6m.闸内应设置单独的加压、减压阀门和通
11、讯设备。二、材料闸的直径与长度应满足施工运输的要求;其直径宜为2 2.5m,长度宜为812m;闸内轨道与成洞段运输轨道标高应一致。第条 气压式盾构的气压设备的配备,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空压机应有足够的备用量。当工作用空压机少于2台时,应备用1台;当工作用空压机为3台及以上时,应每3台备用1台.二、气压盾构从贮气罐到施工区段,应设有2套独立的输气管路。第6。3。7条气压式盾构进行水下地道施工时,其空气压力不得大于 静水压力。第6.3。8条盾构掘进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在不受盾构掘进影响的位置设置控制点;二、在成洞过程中,应及时测量管片环的里程、平面和高程的偏差;三、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测量地
12、表变形和地道沉降量.第6。3。9条盾构千斤顶应沿支撑环圆周均匀分布。千斤顶的数量 不应少于管片数的2倍.第6.3。10条盾构掘进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按编组程序开启各类油泵及控制阀,待各级压力表数值满足要 求后,盾构方可掘进;二、盾构推进可采用连续掘进或者间歇掘进,其速度宜为11.5mm/s;三、盾构每次掘进距离应比管片宽度大200250mm;四、盾构住手掘进时,应保持开挖面的稳定;五、盾构推进轴线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15mm。第6。3。11条盾构临近拆卸井口时,应控制掘进速度和出土量。第6312条盾构掘进时,井点降水的时间宜提前710d;当地下水已 疏干,土体基本稳定后,应根据开挖面土体情况逐
13、步降低气压,拆门进洞。第6。3。13条在盾构到达拆卸用工作井之前,应在井内安装盾构基 座。盾构在井内应搁置平稳,并应便于拆卸和检修。第四节管片拼装及防水处理第6。4。1条管片拼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片的最大弧弦长度不宜大于4m;二、管片应按拼装顺序分块编号;三、管片宜采用先纵向后环向的顺序拼装。其接缝宜设置在内力较 小的45或者135。位置。第6。4。2条管片接缝防水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密封防水材料应质地均匀,粘结力强,耐酸碱,并有足够的强 度.二、接缝槽内的油污应清除干净;三、接缝防水处理应在不受盾构千斤顶推力影响的管片环内进行。第6。4。3条当采用复合衬砌时,应在外层管片接缝及结构渗漏处
14、理完毕后,进行内层衬砌。第五节压浆施工第条盾构掘进过程中,必须在盾尾和管片之间及时压浆充填密 实。第6。5。2条压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压浆量宜为管片暗地里空隙体积的1o 21.5倍;当盾构覆土深度 为1015m时,压浆压力宜为0。40.5MPa。二、加在管片压浆孔上的压力球阀应在压浆24h后拆除,并应采取 安全保护措施.三、补充压浆宜在暂停掘进时进行,压浆量宜为空隙体积的0o 51倍.四、严禁在压浆泵工作时拆除管路或者松动接头或者进行检修。 第七章地下连续墙施工第一节普通规定第条当在城市交通中心、高层建造群内、商业或者厂房密集 区 域构筑人防工程时,宜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第7。1。2条高
15、层建造的多层防空地下室,宜采用逆作法的地下连续 墙施工。第二节墙体施工第7.2。1条在挖基槽前,应沿墙面两侧预筑导墙。第7.2。2条导墙深度宜为1。21.5m;导墙顶面应高出地面100 150mm。其底部不得座落在松散土层或者地下水位变化处。第7。2.3条导墙的纵向分段应与地下连续墙的分段错开。导墙纵、横交接处应做成形或者“十”字形。第条导墙内侧面应垂直。两导墙间净距宜比墙体设计厚度大 25、40mm。第7。2。5条护壁泥浆液面应保持高于地下水位500mm o第7。2.6条挖槽前,应先将地下连续墙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槽段。槽 段长度宜为68m。第条采用连续成槽施工时,应采取防止流态混凝土挤穿相邻槽
16、 段的措施。第条在地下超静水压稳定前,不得进行成槽施工。第条在漏失泥浆的地层中进行成槽施工时,应随时补充泥浆, 保证泥浆液面维持规定的标高。当槽壁发生塌方时,应及时处理。第条 当墙段之间的连接必须形成整体时,应设置刚性接头。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槽底标高.锁口管必须插至槽底。第条 钢筋笼成型时,应根据混凝土导管的位置、笼体的大小 及分量等因素,设置架立钢筋和主筋平面斜拉筋.钢筋笼不得绑扎,其周边 钢筋与纵、横钢筋应全部采用点焊连接;其余可交织点焊,其焊点不得少 于50%;所用焊丝直径不得大于3.2mm.第7212条有开孔或者预埋件的槽段,孔洞周围应采取加固措施;孔 口宜采用轻质填料封闭。第7.2。
17、13条钢筋笼不得强行入槽.钢筋笼入槽后至浇筑混凝土前的 停留时间不得超过6ho第条 在比重大于1.2的泥浆中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混凝土泵 车直接压送;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不得上浮.第7.2。15条墙体的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墙体深度的6%。;预埋件 位置偏差不应超过50mm o第三节逆作法施工第条中间支承柱的基础应能承受地下各层的结构自重、地面 以上结构的1/22/3自重及施工荷载,其位置和数量应根据防空地下室 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案确定。第732条底板以上的柱体宜采用钢管柱或者“工”字型钢柱;底板 以下的柱体应与底板结合坚固。第7。3。3条 浇筑混凝土时,钢管柱内径应比混凝土导管接头处直 径大7010
18、0mm;钢管柱底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1m;钢管柱 外混凝土高度宜高于底板300500mm。第7。3.4条钢管柱底部宜焊接适量的分布钢筋或者型钢。第条防空地下室主体结构的梁、柱、板应及时浇筑,在未完 成相应层面的支撑结构前不得向下挖土。第八章旋喷桩施工第条 旋喷桩施工,合用于在砂土、粘性土、黄土及人工填土 等地层中构筑需要加固地基的人防工程。第802条旋喷桩不合用下列情况:一、地下水流速过大的地段;二、永久冻土地层;三、有腐蚀性地下水的地段;四、含有大量纤维质的腐植土层;五、砾(卵)石层地基;六、用旋喷桩作挡土墙。第8。0。3条旋喷桩施工应具备下列文件:一、旋喷桩施工地点的土质与地下水水质
19、水位调查试验资料;二、附近地沟、暗河和地下管线的分布资料.第8。0。4条 旋喷桩应使用325号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 比宜为1。01。5o当旋喷桩处于地下水流速快或者含有腐蚀性元素、 土的含水率大、固结强度要求高的地方,应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第8.0。5条当旋喷桩作端承桩时,应深至持力层2m及以下。第条旋喷注浆方式宜采用单管或者二重管或者三重管旋喷施工,其施工技术参数可按表8o 0.6采用.六、深层旋喷时,应先喷浆后旋转和提升。七、冒浆量大于注浆量20%或者彻底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 相 应的措施。对冒出地面的浆液,应经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和调整浓度 后,方可回收使用。八、相邻
20、两桩的施工间隔时间应大于48h.九、每次注浆后,应将泵体和管道清洗干净。第8。0.8条旋喷注浆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使用高压泵时,应对安全阀进行测定,其运行必须可靠;二、电动机运转正常后,方可开动钻机,钻机操作必须有专人负责;三、接、卸钻杆应在插好垫叉后进行,并应防止钻杆落入孔内;四、应采取防止高压水或者高压水泥浆从送风管中倒流进入储气罐的 措施。第8。0。9条旋喷注浆的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旋喷注浆质量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1o桩体的整体性和均匀性;2。桩体的有效直径;3o桩体的垂直度;4O桩体的轴向压力、水平推力、抗酸碱性、抗冻性和抗渗性等。二、质量检验的数量应为桩总数
21、的5%,且每一个工程应至少检验2根; 应选择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段或者旋喷时有异常现象的桩体进行检验.三、旋喷注浆质量检验方法可采用室内试验、现场摹拟试验、开挖 检查、钻孔检查、超声检查和荷载试验等。第8.0。10条旋喷桩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o 0o 10的要求。第九章土层锚杆施工第一节普通规定第9。1。1条当基坑开挖不能放坡时,可采用土层锚杆支护.第条土层锚杆施工前,应确定基坑支护所承受的荷载、锚杆 的布置、锚杆承载能力、锚杆的稳定性、锚固段长度、直径和拉杆直径 等。第二节钻孔第9.2。1条钻孔方法和机具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设计要求、 现场情况等因素确定。宜采用旋转式钻孔机。当在孔隙率大、
22、含水量低 的土层中钻孔时,可采用冲击式钻孔机.当在呈非浸水状态的黏土、亚粘 土、砂土等土层中钻孔时,可采用旋转冲击式钻孔机。第条钻孔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在注浆完成前,钻孔不得坍塌;二、钻孔时不宜使用膨润土循环泥浆护壁;三、锚固段应进行局部扩孔,并应深至土体主动滑动面5m以外;四、钻孔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宜超过孔深的2%。第三节锚杆第9。3。1条钢筋锚杆应除锈,并应作防腐处理。钢绞线锚杆锚固 段的油脂应清除。第条锚杆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最上层锚杆锚固段的覆土厚度不应小于3m;二、锚杆上、下层的间距宜为1.53.0m,同层锚杆的间距宜为162。 5m;三、斜锚杆的倾斜角度宜为15。45。第条锚杆
23、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锚杆应安置于钻孔中心;二、在锚杆表面上应设置定位器.定位器的间距,在锚固段宜为2m,在 自由段宜为2.53.0m。第9。3.4条根据基坑土的性质、开挖深度等,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 其数值宜为设计荷载的70%80%。节注浆第9。4。1条土层锚杆注浆可采用水泥浆或者水泥砂浆。水泥宜采 用 普通硅酸盐水泥.当地下水有腐蚀性时,应在水质化验后,确定注浆材料。第9.4o 2条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40.5;水泥砂浆的灰砂比宜为1 :0o 5-1 : 1;水泥浆宜掺加0.3%的木质素磺酸钙外加剂。第9。4。3条锚固段注浆必须饱满密实。宜采用二次注浆,注浆压力 宜大于2MPa。第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防工程 施工 验收 规范 4530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