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汇编.docx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汇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门诊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河南省 三规范一意见等相关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经所在地县(市、区)以上 卫生局指定,承担本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接受所在地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的技术指导。(二)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 类疫苗的购买计划,报告所在地县(市、区)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疫苗接收、购进记录。(三)严格遵守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管理规范,定期检查、维护和 更新冷链设备,保证疫苗质量。(四)严格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
2、和接种方法, 公示第二类疫苗的收费标准。(五)每月主动开展对责任区域适龄儿童的调查走访,及时在儿童出 生后1个月内,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及各项预防接种相关资料,做好预约 通知接种工作;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六)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 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问询受种者的健 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问询情况。(七)接种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实行佩证上岗;按照接种规范要求,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做到三查七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七)接种前须问询
3、接种对象既往疫苗过敏史,目前健康状况及是否 有接种禁忌,并如实记录告知和问询情况。(八)接种前核对疫苗的名称、批号、效期等。检查疫苗外观质量, 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者异物,无标签或者标签不 清,安甑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九)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用75%乙 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2 5厘米,凉干 后即将接种,禁用2 %碘酊进行皮肤消毒。(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国家制定的第二类疫苗使用指导原 则的要求进行接种。(十一)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应将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 者防刺穿的容器内,或者用截针器毁型后,统一回收
4、销毁。使用后的自 毁型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 的规定处理,实行入户接种时应将所有医疗废物带回集中处理。(十二)接种后及时在接种证、册或者计算机上记录所接种疫苗的年、 月、日及批号。告知家长受种者接种后须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如出 现接种反应,要及时处理和报告。(十三)与儿童家长或者其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 地点。(十四)实行带冰接种。活疫苗开启后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开启后 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废弃。预防接种信息化监测系统管理制度一、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是为接种门诊使用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而统一配置的专用设备,必须安装在接种门诊(点)工作
5、区 域,禁止挪用和安装在其他工作场所。计算机禁止安装与免疫预防工作无 关的程序。二、接种门诊计算机系统管理员负责计算机保养和系统维护、数据传 输、联系故障处理等工作。三、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设定、日常接种管理、接种监测管理、计划免疫年报管理、异常反应管理、报表统计、基本 资料和系统维护等八大功能模块,由省、市、县疾控中心统一设定,不得 擅自更改。四、网络连接属性设置后,禁止擅自更改。五、接种门诊每天下午5时进行数据备份工作,并将数据上传。六、接种门诊必须由培训合格的监测软件操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禁止未经培训的其他人员操作。七、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定期对计算机杀毒。八、系统发生
6、故障,及时与系统维护人员联系,不得擅自处理。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一、接种单位在适龄儿童接受首次预防接种服务时,或者儿童出生1 个月内(外地儿童流入超过3个月及以上),为其建立预防接种个案记 录 (预防接种卡或者录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及预防接种证,并 详记录儿童住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二、预防接种卡或者信息系统记录、接种证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 属地化管理。三、使用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预防接种证,由接种单位免 费发放,统一编号;接种单位应在接种证上加盖公章。四、预防接种证由实施接种的工作人员填写,书写要工整、文字规 范、填写要准确齐全,时间(日期)以公历为准;卡(或者信息)由
7、信 息操作人员录入。五、儿童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者其监护人保管;接种卡由接种服 务单位保管。卡片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6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六、实施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单位,计算机数据应定期备份, 可再也不使用预防接种卡,但需使用和保存预防接种登记底册。七、接种单位至少半年一次对预防接种卡片进行整理和核查,对迁 入、外来和漏卡的儿童要及时转卡和补卡;对重卡、迁出、死亡或者失去 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卡片童要剔卡,接种单位要另行妥善保管。八、发现卡片有接种日期录错误者,应及时纠正,发现漏种者及时通 知或者上门核实补种,保证卡、证一致。九、及时将儿童接种情况录入信息系统,保证信息库中的儿童信息
8、与 接种底册、接种证一致。新生IL报告登记制度一、专人负责。由专人负责新生儿报告、登记工作。每月定期到所属 派出所、乡镇(街道)采集新生儿资料,每月定期到接生单位采集新生 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表。二、例会制度。指定辖区内的卫生员作为联络员,每月定期召开例会 一次。联络员负责上报本区域本月新生儿资料,核对本月采集的新生儿资 料。三、及时查访。卫生员收到卡后,及时巡访,调查新生儿的户籍所在 地。发现户籍在其他医院辖区内的,应及时注明户口所在地地址,及时退 卡给有辖权的医院。并反馈,做好登记注明,以备核查。四、登记人册。属于医院地段辖区的新生儿,工作 人员应及时登 记,建卡立册。并按照计划
9、免疫的程序,及时发放有关疫苗接种的通知书 给家长,催促家长按时间来医院人保及接种有关疫苗。如二个月未带小孩 接种,应及时进行随访。资料保存。新生儿入册后妥善保存报告卡,以备核查。做好五变动登记工作。预防接种资料管理制度一、县疾控中心、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组和各接种单位必须指定专 人负责资料的采集、整理、报告和归档保存管理工作。二、有计划、有组织地采集、掌握本辖区组织机构、人口资料、疫情 资料、接种资料、疫苗领发记录、冷链设备及接种器材使用管理资料、各 类宣传资料、各级文件、培训及工作计划、督导、考核、总结等资料;大 事记、卫生统计年鉴;经费资料等。三、接种记录、疫苗领发记录、冷链温度记录、使用
10、注射器材记录等 各类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完整、正确填写,疫苗购进验收记录要保存至超 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预防接种卡(簿)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15 年。四、戒据资料信息报告周期,按旬、月、年及时采集、填写、汇总上 报包括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报表、针对传染病和基本工作情况统计报表、 个案调查表、以及暂时增加的其他报表。五、统计报告的各种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并由主管领导审阅签字、盖 章后报出。六、各级文字资料需按时整理,装订成册保存,实行档案化管理;各 类数据库资料需随时备份保存。七、县、乡级单位根据资料数量,每半年整理1次,年底分类装订成 册,建档立卷,登记编号。在本单位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妥
11、善保管。八、凡需要存档的免疫规划资料,一律不得用彩笔、铅笔、圆珠笔书 写。0九、查阅免疫规划资料时,资料管理人员必须认真作好登记。外单位 查阅免疫规划资料,须持单位介绍信,并经中心领导批准。十、查阅资料的人员不得将免疫规划资料拆散抽页、弄脏和在原始记 录上划记号,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十一、管理人员提供资料查阅时不能离开资料室,同时只能提供所需 要查阅的有关部份。特殊情况需要资料借出档案室,须经分管领导允许, 办理借用手续,限在3天内归还十二、资料室由专人管理,非因工作需要,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室 内。缀斗室超赌有防火、防盗、防虫、防潮、防高温及J肖毒等基本设 施。对资料室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必
12、须及时处理。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处理制度一、成立免疫规划针对疾病诊断小组;建立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登记 本,由专人负责。二、对预防接种普通反应、加重反应进行对症治疗,对异常反应、群三、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反应和接种事故时,接种单位和 个人必须报告本单位计免疾病诊断小组并在6小时(农村12小事)内报告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反应和接种事故必须由上级疾控部门 开展个案调查,由上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进行鉴定和作出处理意 见。五、接种后发生原因不明的死亡病例,应即将报请上级卫生行政部 门,组织上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进行鉴定,并组织尸体解剖,查 明死亡原因,作出处
13、理意见。六、过敏性休克处理原则:使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即将皮下或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1000 ) 0.5-1.0ml ,或者同时肌注苯海拉 明 25-50mg ;同时通知临床医生进行有关抗休克处理。七、晕厥处理原则:使病人平卧,松解衣扣,注意保暖;轻者可赋予 温开水、热糖水喝,必要时可针刺或者用手掐人中穴;数分钟后仍不恢 复 者,可皮下注射(1/1000 )肾上腺素0.3-0.5ml ,并通知临床医生救 治。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制度一、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市、区)或者无户口,随父母或者监 护人在流入地居住的6周岁及以下儿童。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 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
14、地儿童享受相同的接种服务。二、预防接种单位要定期对辖区内流入的适龄儿童进行排查登记,主 动索取、查看接种信息,补卡、补证,开展查漏补种。三、预防接种单位至少每季度一次到辖区内城乡结合部、出租屋、集 贸市场、建造工地等流动人口聚居地开展入户调查,掌握流动儿童情况, 开展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四、预防接种单位应做好本地外出儿童管理,掌握儿童外出、返回期 间的接种情况,及时转卡、登记;利用春节等民俗节日期间检查外出返乡 儿童接种情况,并赋予查漏补种。五、预防接种单位要针对流动人口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如访谈交流、举办知识宣传讲座等,以提高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和 预防接种意识。六、开展流动
15、人口儿童免疫接种情况监测及专项调查,并将其免疫接 种情况实行独立报表上报。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一、严格遵守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规定,污染后的一次性物品必 须消毒毁形后统一回收处理,不得原形流入社会,造成危害。二、一次性输液器必须剪断针头(在进入人体的针头端约20厘米处剪断),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捞出放置,待收。三、一次性注射器:将针头拔下、剪断乳头,泡入消毒液中,针管内吸入消毒液后浸泡30分钟以上捞出放置,待收。四、注射器及输液器的针头毁形后,必须单独放入专门的容器中,避免回收运送时被锐器刺伤。五、消毒液必须每日更换,要保证正确的浓度。六、一次性注射器、棉签等均应统一回收处理,不得进入生活垃
16、圾 七、建立使用、销毁记录,登记完整。五、资料保存。新生儿入册后妥善保存报告卡,以备核查。做好变动 登记工作,并每月上报儿童变动报表。预防接种管理制度一、预防接种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示范和规范接种门诊按周运转,合 格门诊按月运转。统一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二、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预防接种 实施。三、实施预防接种人员必须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上岗证后,方可 从甄防接种工作。接种人员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如患感 冒、手部皮肤病、或者其他传染性疾病不许参加接种工作。四、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建立预 防接种册、证。预防接种底册由接种单
17、位保管,预防接种证必须由儿童家 长或者监护人保管。儿童居住地变动时要及时办理入册或者注消手续。儿 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 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后方可入学。五、运转前做好准备工作,利用信息系统筛选预约应种儿童,疫苗、 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的准备。六、接种人员应积极、主动向群众宣传免疫规划知识,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及时进行 随访。预防接种门诊要设立登记咨询点,接受群众咨询与投诉并及时处 理。七、运转结束后须及时将接种情况转入预防接种册。每月4日前将上 月接种情况汇总至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并上报上级疾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接种 门诊 工作制度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