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7篇).docx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7篇).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7篇)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共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学情简介】 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力量还不够强,课文中伽利略针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的疑问,学生不易理解。假如能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帮忙学生理解伽利略所提出的疑问,学生肯定特别感兴趣,也更有助于学生感受到伽利略的聪慧才智。 【教学目标】 一是通过从质疑、分析、反复试验到公开试验这样的详细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衬托
2、人物,这应当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 【教学重点】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明白伽利略的思维过程。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根本方法。 【教学方法】 1、联系上下文2.抓重点词句3.图文结合4.举例法法5.引用资料 【课前预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入题。 1、师: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习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课文我们都预习了,那下面这组词语谁会读?(指名读)一人读其他同
3、学跟读1遍。 (出示:信奉 哲学家 伽利略 疑心 分析 反复试验 比萨斜塔 事实 证明) 2、预习的真棒,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边读边留意课文的内容,做个有心人。 3、课文读了,再看看这些词语,你能简要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先看着这些词语,练习说一说。(指名答复) 三、读文品人物品质。 1、师:课文叙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那么通过读文,我们还知道了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宏大的科学家。(板书:伽利略 宏大),说他宏大,并不仅仅由于他在科学讨论领域为人类作出的巨大奉献,还由于他身上所具有的某种精神和品质。那么伽利略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下你
4、的理由。开头吧!(幻灯:你觉得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理由。) 1、 沟通。 预设: (一)第一自然段:学生时代的擅长提问、擅长思索、擅长辩论。讲解生字“辩”,并出示相近字“辨、辫”,进展区分,并举例进展运用。 (二)品尝“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之深”,感受“伽利略”疑心之英勇。(2、5自然段) 1、师:权威指的是谁?为什么?从哪看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2、 什么是“信奉”?仅仅是简洁的信任吗?这是大家对信奉的初步了解。那咱们都来读读第2自然段,看你能从哪些词句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a(2自然段)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一个人信任
5、吗?是一代人信任吗?是代代人信任,而且一信就是两千年啊,可见信奉时间之长啊。 讨论科学的人都信奉他(信奉人数之多) 意大利、希腊:地域之广(板书) 不容更改(态度坚决) 你是什么意思?莫非要违反真理吗?(罪名之大) b(第5自然段) 1、师:除了其次自然段,你还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出示: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等会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指名读句子) 2、师:找的真好!大家都来读读这句话,读书的时候肯定要仔细,一个字、一个词、哪怕是一个标点都不要放过。你从中读出了什么?(重点品尝胆大妄为、竟、固执)人们对伽利略的不满、责怪
6、、鄙视都源于什么? 3、师:这段话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崇拜。这叫侧面衬托。 4、师:那现在你觉得亚里士多德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呢?(生答) 5、师:在人们的心目中,亚里士多德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对他的话是深信不疑的,而且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崇拜着,这就是信奉。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伽利略却对亚里士多德的话表示疑心,(板书:疑心)疑心亚里士多德的话,就等于疑心权威,就等于挑战真理,就等于向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宣战。此时的伽利略将会面临着什么?(生答) 6、师:是啊,疑心亚里士多德的话,使伽利略不仅要面临着人们的嘲讽,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还有生命的危急,但他
7、为了追求真理,宁愿忍受嘲讽、宁愿承受压力、宁愿付诞生命,那你透过疑心这个词,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板书:为科学献身的宏大精神、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 (三)、研读“分析过程”,体会“思维之严谨” 1、师:咱们连续,你还觉得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读出来的?师:(出示5:他想:假如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来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假如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来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2、师:看大屏幕。假如这句话是正确的,这句话指那句话
8、?(幻灯6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肯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4、师: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就是(幻灯6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铁球越( 重 ),下落的速度就越( 快 )。或者是球越轻,下落的速度就越慢。 5、师:那现在咱们假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球越重落得越快是正确的,那么,现在,我把10磅重的”球和1磅重的球拴在一起,(点幻灯)让它和10磅重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点幻灯)那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落得快还是慢?认为落的慢同学举手。认为落得快的同学举手。下面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找出你的理由(生再读这段话)。能说说你们各自的理由吗?(
9、指名说)能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师:有道理。点幻灯:快)认为落得慢的同学说说你们的理由。(适时提问)的确也是这么回事。(点着幻灯慢。)看来大家都不是胡乱的猜想呀,而是经过了仔细的分析呀。同学们,留意了,这两种结论都是在假设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前提下,又做的是同一个试验,可是却得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一个快一个慢,这怎么解释呢?这用亚里士多德观点的确解释不了,于是伽利略才对他的这句话产生了疑心。看来,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并不是简洁草率的疑心啊,而是经过缜密的思索得到呀!(板书:缜密的思索)孩子们敢于疑心当然珍贵,但疑心的根底是成熟的思索。 (四)抓住“反复试验”,感悟“伽利略缜
10、密的思索”(4自然段) 1、师:你还觉得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 2、(出示: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很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确实说错了。)反复是什么意思?重复是什么意思?重复就是和原来一模一样的做试验,一点变化也没有。那伽利略是简洁的重复吗?他还会怎么试验?(生想象答)伽利略就这样高度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球的重量不同的做了很多次试验,这就是反复。透过反复这个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一丝不苟、仔细、坚持)对待科学这样仔细、这样一丝不苟、这样执着,这就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啊!(板书:严谨的科学态度)那伽利略这样反复的做了很多次试验的结果都是什么?(出示:两个不同
11、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 ( ),铁球往下落的( )跟铁球的( )没有关系。 ) (五)走进“公开试验”,领悟“伽利略的勇于追求真理”(6自然段) 师:公开试验后,人们又有什么反响?(斜塔四周的人都忍不住惊异地呼喊起来) 师:当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又会有什么反响?请大家绽开想象的翅膀,再动笔写一写。 幻灯8看大屏幕:当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_。_说:“_。” 四、聚焦文旨,品尝公开试验的价值。 1、师:伽利略的公开试验,让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是什么?(生答) 幻灯9出示: 1、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他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2、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
12、这样的大哲学家,他说的话也不全是对的。 2、师: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生答) 3、师:是啊,伽利略隐秘试验只是证明自己的推想是正确的,而冒着生命危急进展公开试验,则是为了让人们都明白一个事实和道理,那就是,一起读_。 4、师:大家明白了,你明白了什么? 5、出示11:现在我们也明白了:_。 6、师:写伽利略做公开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拿着”,一个是“脱手”。就是这样的两个动作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项重要的试验,给塔下的人们,给当时的整个欧洲以巨大的震撼。 师总结:是啊,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伽利略的宏大也就在对权威的敬重而不盲从,对真理追求的士气和执着。这也正
13、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五、作业。 1、 班级读书会。课下读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走进并解释更多的伟人,开班级读书会。 2、 办班级专刊。写一写我最崇拜的科学家的故事,办一期班级专刊。 3、 写给伽利略的一封信。跨越时空,给伽利略写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 4、验证:一个棉球和一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结果会是像伽利略说的那样,同时着地吗? 【板书设计】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宏大 产生疑问 不迷信权威 科学分析 思维缜密 公开试验 勇于追求真理 反复试验 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培育学生的分析力量、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实践的好教材。我依据本文
14、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实行了“块状教学”。所谓的“块状教学”,是相对于“线形教学”而言的。传统采纳的“线形教学”法一般以文章的情节为主线,以问题为连接点,以逐段的挨次讲读为根本操作方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的劣势在于教师“圈”得过牢,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提高。而“块状教学”法则打破了这种常规的教学步骤,它不是简洁地把识字,学词,分段,学习课文内容分割开或者把课文内容的情节分割成几大局部来学,而是在课堂上以课文内容为媒介,实施对“听,讲,读,写”四种语文力量的集中培育。我在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课时,也尝试着使用了“块状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直接入题。 2、给出一组
15、关键词,在读准字音的根底上让学生读书思索,用这些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组关键词是我细心选择的有着内在联系的词语,它们提示了文章的关键内容,能让学生化难为易,不知不觉中走过了总结、概括的过程。 3、然后以“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统领全文。让学生默读写感受。这局部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 第一板块:品尝“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之深”,感受“伽利略”疑心之英勇。 这一局部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字、词、句的品读,引导学生读懂当时的社会环境,感受伽利略面临的压力和危急,初步体会伽利略勇于为科学献身的宏大精神。我重点抓住了“信奉”和“疑心”这两个词,着力渲染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之深,来衬托伽利略疑心之英勇
16、,从而感受到伽利略勇于为科学献身的宏大精神。 其次板块:研读“分析过程”,体会“思维之严谨” 这局部主要通过对伽利略分析推理局部的理解,感受伽利略并不是胆大妄为,而是经过缜密思索之后才产生疑心的。这局部是一个难点,光靠语言的描述很难说清晰,于是,实行了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先假设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状况下,猜想把10磅重的铁球和1磅重的拴在一起,和10磅重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谁快谁慢,猜完之后,让他们到文中去查找自己的理由,讲解时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进展说明。这样,引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理由也说得清晰。另外教师又通过课件演示,讲解伽利略分析过程,使抽象的思维变得直观,孩子理解起来简单多了。 第三
17、板块:抓住“反复试验”,感悟“伽利略缜密的思索” 这局部主要抓住“反复”这个词,让学生体会它与重复的不同,从而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伽利略的严厉仔细,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四板块:聚焦文旨,品尝公开试验的价值 把明理的过程融进了感悟人物品质的教学中,让学生有一条清楚的阅读思路。也让学生明确了伽利略是经过疑心分析-事实证明的过程,从而感受到伽利略的伽利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这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和做法,但抱负和现实总会有差距的,在课堂上仍有许多的缺乏,比方:在渲染亚里士多德在人中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时,用时过多,导致后面的公开试验的局部没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整节课显得前松后紧。
18、另外,课文读的不够,像这样明理的文章原来就应让学生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品人。但由于教学时的紧急,忽视了读得形式的多样,读得层次的递近,读得程度的提升,好像缺少了语文味。另外,统领全文的问题“你觉得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我也觉有些生硬,但不知如何处理,请各位同行指教。 共享: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地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对详细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 2、初步学习通过
19、对详细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感知。 1、揭题:今日,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看教师板书。(板书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咱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课题)正音、标调。 2、理解“着地”。 “着地”就是落地。“着”是个多音字,你会用它另外的读音组词吗?(请23位同学说) 3、师:课题都理解了,那抓紧去读读课文吧,在读课文时,假如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4、师:你们有不熟悉、不会读的生词吗?(生答:没有)你们真棒! 师:我们今日学的就是发生在伽利略身上的一个故事。(板书:伽利略),这个“略”是我们要写的字,写这
20、个左右构造的字时,左右宽窄大致一样,应留意左边的“田”部要占“各”字的中间。 请同学们在书上练写一个。 5、师:课文讲的是在伽利略身上发生的什么事呢?(请2位同学说:伽利略做试验的事) 6、师:(指着课题)课题就是试验的结果。 7、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是根据什么挨次表达这个故事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终写什么?(生答,板书:疑问、试验、公开试验) 二、学习1、2自然段。 1、师:(学习课文第一段)课前的沟通,让大家初步了解了伽利略,那文中又是怎样介绍的呢?(生答,找出第一段) 师: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答:他是个辩论家。 师:辩论家就是说他的口才、辩论力量很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生:
21、提问不寻常,教师很难解答。 师:“寻常”就是(生:“寻常”),“不寻常”就是(生:“不一般、很独特”)。 师小结:是啊,伽利略就是一个擅长思索、见解独特的人。 2、理解“信奉”。 师:就在伽利略的那个年月,人们都很信奉亚里士多德。你们家里有谁信奉什么吗?【生自由说】 生:我外婆信奉佛,我经常看到我外婆带庙里去烧香拜佛。 师:你知道她去拜佛是为了什么吗? 生:求佛祖保佑子孙安康、幸福。 生:保佑大家平安。 生:我奶奶去拜佛,求佛祖让我姐姐能考上大学。 师:奶奶、外婆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心愿,她们觉得佛祖是能让她们实现这些美妙的心愿的,对吗?那你们说说,奶奶外婆对佛祖,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两个 铁球 同时 着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