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3篇(伊索寓言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
《《伊索寓言》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3篇(伊索寓言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索寓言》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3篇(伊索寓言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伊索寓言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3篇(伊索寓言阅读课教学设计) 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黄铁成 此课参与宁波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观摩竞赛,获一等奖 一、设计理念 “教材只是个例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并学会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习伊索寓言,并且迁移运用这种方法,为蚂蚁和屎壳郎编写寓意,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让学生初步把握学寓言的方法,从而翻开学寓言的一扇大门。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把握“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好三则寓言的寓意。 2、通过故事与寓意之间的比拟回读、认真品尝,体会寓言中蕴含的寓意,尝试为蚂蚁和屎壳郎这则伊索寓言编写寓意。 三、教学过程
2、 (一)整体感知,梳理归纳 1、屏幕阅读伊索寓言相关背景资料,汇报沟通:得到了哪些信息?准时总结。 2、引入课题。 3、自由朗读,整体感体课文,要求:读准、读通三则寓言故事。 4、汇报读书后的感受,随机归纳梳理。 估计学生会汇报(1)故事内容简说;(2)对角色的评价;(3)对寓意的共性理解。 过渡语:读了这测寓言,大家已经根本了解了故事内容,但这还不够,学寓言,不仅要读懂内容,还要理解寓意。 (二)找准寓意,初步理解 1、快速默读寓言故事,把寓言中说明寓意的相关语句划出来。 2、沟通汇总投影出示三句寓意:都在文末,点睛之笔(精练、概括)。 3、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提提问题。(提示:抓关键词
3、) 过渡:这些语句都表达了几则寓言的寓意,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放回文中,专心默读思索:寓意是怎么从故事中得出来的?试着找找故事与寓意的联系。 (三)抓住联系,深入体悟 1、默读第一则狐狸和葡萄,自主找故事与寓意之间的联系。 2、指名读故事,齐读寓意,反应沟通。 3、教师随机小结点拨。 4、小结方法: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是怎样与故事联系起来的? 5、齐读寓意,强化感知。 6、自主尝试,运用方法学牧童与狼、蝉和狐狸。 7、反应沟通,随机点拔,发觉、梳理后两则寓言的故事和寓意的有机联系。 8、再次小结方法,读寓意。(寓意是严密联系故事,从故事中细心提炼出来的,与故事密不行分、水乳交融) 9.教师出
4、示从另一个角度提炼的蝉和狐狸的寓意:“一个居心不良的人,不管用多少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的阴谋,总有一天会被人识破的。” 请学生运用方法评议。 过渡: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语言的最终用依据精练的话点名寓意。这是伊索寓言的特点。 (四)迁移方法,尝试概括寓意 1、为从蚂蚁与屎壳郎写寓意。 2、沟通、评比优化 3、教师出示下水文,师生评议。 (五)作业 运用抓联系的方法,拓展读伊索寓言 敢于挑战,尝试共性化理解寓言故事 附件: 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闲适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异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
5、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讨食物,蚂蚁对他说:“喂,伴计,假如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判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_ A 这个故事说明,凡事要事先做好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B 这个故事说明,目光短浅,只贪图眼前享受,没有长远准备的人,早晚要吃亏的。 伊索寓言读书沟通会教学设计2 伊索寓言读书沟通会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沟通自己的读书体会,在沟通中丰富自己的学问。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读书的欢乐,激发学生连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沟通中体会到读书的欢乐,激发学生连续阅读的兴趣。 三、教
6、学预备: 1.师:布置黑板 相关的资料和作业纸 2.生:认真阅读伊索寓言 仔细做好读书笔记。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见如故 说起寓言,大家肯定不生疏吧。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小黑板提示: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 最近,我们读了伊索寓言。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你简要地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奇是奴隶,后凭借聪慧才智获得自由。善讲寓言挖苦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故事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7、。) 2.小结、过渡。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向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有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散。”的确,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耀着才智的火花,寄予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欲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制造财宝的确定还有很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慧、才智。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一读再读。 今日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一睹为快 自我发觉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开名目,读读题目,说说你
8、发觉了什么? (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消失的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象:狐狸、狮子、狗? 2、哪些寓言故事特别熟识?你读过哪些故事?和你的书香小队成员合作读一读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好吗? 集体沟通、展现 3、在没有读过的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故事情节,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4、议一议,说说这些故事的构造特点。板书:构造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三、边读边聊 吸取养分 1、说说人物 (1)在这些(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喜爱或厌烦哪些人物?为什么? (2)说说蝉和狐狸中的蝉。(擅长观看,机敏、聪慧的人) 详细表现:认真
9、观看,发觉有诈,摘树叶摸索 用一句话概括:一个聪慧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教师这儿也有两句话说明这个意思: 推举出示:(1)英国哲学家罗索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局部。”(2)擅长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快速成长起来。 2、明白寓意 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方、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蝉和狐狸为例,在读过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或事呢?板书:写作手法:比方、拟人 沟通心得: 例故事中: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装病的狮子中的狐狸 生活中:手机上接到中奖的短信不加理睬 3、小结:通过沟通,我们知道书中的许多故事,反映的生活阅历丰富多彩。这些阅历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
10、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读的伊索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沟通读书感受。 四、拓展延长 激发兴趣 伊索寓言寓言还有很多值得向大家推举的地方: 1、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幽默夸大,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蝉和狐狸中的狐狸,它的语言再现了它的狡猾、爱说奉承话的特点。) 2、不同的故事中一样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如狼和小羊中的小羊是弱小的,小羊和狼中的小羊是智 五、后续活动 深化效果 所以,伊索寓言是一本特别耐读的好书!再读寓言,选择完成相应的作业: 1、选择喜爱的故事表演给同学观赏。 2、续编故事:有一天,蝉和狐狸中的蝉遇见了乌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伊索寓言 伊索 寓言 读书 交流会 教学 设计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