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将进酒》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将进酒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简单情感。 (2)有感情地吟诵全诗。 2.力量目标:把握诗歌抑扬顿挫的吟诵方式。 3.情感目标:了解诗人感情变化的缘由。 4.教学重点:诗歌的吟诵方法。 5.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 6.教学方法:师生探讨法、吟诵法。 一、导入新课 初中学过的李白诗歌:赠汪伦静夜思行路难秋浦歌 ? 李白诗歌的根本特点:豪放、潇洒、飘逸、清爽? 二、整体感知 (一)诗人写作的时间及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白35岁,不得志下与朋友饮酒而作。 (二)学生朗读全诗,共同为诗歌正音。
2、 三、设计要点 情感大起大落的四个阶段: (一)时间消逝、人生短暂的悲叹。 1.两个“君不见”领起两组天风海雨似的排比长句 诗人落笔从空间上写黄河景象,有大方生悲之意,基调悲壮;顷刻间黄河流程万里“不复回”,基调又是悲。由此,从时间上联想人生:高堂之上,对镜自视,两鬓花白,流光易逝,人生如朝暮间短促!悲意甚浓! 2.吟诵“天上来”高亢,水天相接、滔滔而来之壮阔;“不复回”短促,现势不行回之斩钉截铁般慨叹;“悲白发”“青丝”“成雪”缓重消沉,叹鬓发花白之巨人式感伤。 (二)豪情自信、痛饮高歌的欢快。 1.李白胸中没有喁喁而泣的纤弱,消极中深藏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政治上不“得意”,朋友间的
3、聚会同样也是人生中的快事;此时不得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绝不甘休! 2.吟诵“得意”“必”读得坚决,凸显李白之自信与坚决 ; “散尽”“还”“三百杯”读得潇洒,极尽“散近三十余万”“斗酒诗百篇”之豪情。 “将进酒,杯莫停”读得舒缓,双重否认为后文高潮的到来蓄势。 (三)不屑富贵、有志难展的愤激 1.李白鄙弃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因而说“钟鼓馔玉缺乏贵”,憎恨他们卑污之行径;他不仅为一己遭受,还想到“古来圣贤”怀经天纬地之才而不为所用;外表赞曹植豪华酒宴,其实为子建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 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伏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将进酒 进酒 教学 设计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