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根底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Fundamentals of Biochemistry一、课程根本信息农学植保质检园艺种子植科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适用专业生工设施茶学烟草食科制药药学资环课程名称根底生物化学课程代码CX123096课程性质通识课程/学科专业根底课程/专业课/专业拓展课程/文化素养教育课程/其它学分3.0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试验学时0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后续课程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主要教学资料选用的教材:朱产,高玲主编,根底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23 年 8 月, 第一版。主要参考书:1 赵武玲主编,根底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23 年 9
2、月,第一版。2 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8 月,第三版。3 王金胜主编,根底生物化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23 年 8 月,其次版。二、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会从生物分子组成、构造以及代谢的角度理解生命活动中所进展的化学变化与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较全面了 1 解生物体的根本化学组成、构造、性质以及这些物质在体内的合成、降解和相互转化的规律,深入了解代谢活动与各种生命现象之间的联系,并为后续课程打好根底。二力量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根本学问解决和解释后继课程中与生物化学相关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实际问题。
3、三素养目标在深入理解生物化学根本概念的根底上,通过对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化学学问体系的框架,并将学问敏捷运用至后续的课程中,培育其认真、严谨的以化学的视角观看生命现象的素养和力量。三、根本要求一了解1、蛋白质一级构造测定的原理。2、了解真核生物蛋白质和核酸生物合成的过程。3、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的过程。4、了解个别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5、了解 RNA 复制、基因工程。二理解1、理解氨基酸脱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脱羧基作用。2、ATP 合成的机制。3、理解别构酶、共价修饰酶和同工酶的概念。4、理解生物代谢调控的机制和途径。三把握1、把握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组成、构
4、造和性质。2、把握酶的催化特性、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因素、作用机理,辅基、辅酶与维生素构成之间的关系。3、把握呼吸链的组成及其作用机理。4、把握糖、脂肪、蛋白质生物合成和降解的途径以及相互转化的机制。5、把握 DNA 复制的根本过程以及逆转录、RNA 的转录及其加工。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 绪论1 学时1. 生物化学的含义、任务和主要内容2. 生物化学的进展及在各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3. 生物化学在我国的进展及与各专业的关系4. 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学问点:1. 生物化学的含义、主要内容和进展。2. 生物化学在各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教学方式:讲授和争论其次章 蛋白质化学6 学时第一节 蛋白
5、质的化学概念2 学时学问点:其次节 蛋白质的分类学问点:1. 依据蛋白质分子外形分类2. 依据蛋白质组成分类3. 依据蛋白质功能分类第三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3 学时学问点:1.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2. 氨基酸第四节蛋白质的构造与功能学问点:1. 蛋白质的一级构造氨基酸根本连接方式;氨基酸排列挨次;蛋白质一级构造测定原理与方法2. 蛋白质二级构造及二级构造单元、超二级构造、构造域3. 蛋白质三级、四级构造4. 蛋白质分子中的重要化学键5. 纤维状蛋白与球状蛋白的构造与功能第五节蛋白质的重要性质1 学时学问点:胶体性质,两性解离与等电点,变性与复性,沉淀作用,紫外吸取,呈色反响第六节蛋白质构造与功能学
6、问点:1. 蛋白质一级构造与功能的关系2. 蛋白质空间构造与功能的关系本章小结重点:1. 蛋白质构成单位氨基酸的性质。2. 蛋白质的构造、构造与功能的关系。3.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难点:1. 氨基酸的构造、分类和理化性质。2. 肽、肽键、肽平面;3. 蛋白质分子的一级构造和空间构造二级构造,三级构造,四级构造;4. 蛋白质构造与功能的关系; 思考题: 1如何计算氨基酸的 pI?2. 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构造?3. 维持蛋白质空间构造的作用力有哪些?4. 简述蛋白质构造与功能的关系。作业:名词解释1二面角2蛋白质一级构造3蛋白质二级构造4蛋白质三级构造5蛋白质四级构造6超二级构造7寡聚
7、蛋白质8简洁蛋白质9结合蛋白质10蛋白质变性作用问答题11蛋白质盐析作用12构造域1. 组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依据什么分类?2. 蛋白质的根本构造与高级构造之间存在的关系如何?3. Edman 反响全部的试剂和反响的特点如何?4. 何谓蛋白质等电点?等电点时蛋白质的存在特点是什么? 建议教学方式:讲授和争论第三章 核酸化学4 学时第一节核酸的种类、分布和组成2 学时学问点:其次节核酸的构造学问点:1. 核酸的一级构造2. 核酸的二、三级构造;DNA 的双螺旋构造3. RNA 的二、三级构造第三节核酸性质2 学时学问点:核酸的分子大小、溶解性、紫外吸取光谱、变性、降解以及分别提纯第四节核酸
8、的生物学功能DNA 和 RNA 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关系,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关系,核酸构造转变与生物变异,核酸与病变,核酸及其水解产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本章小结重点:1.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构造。2. 核酸的理化性质。难点:1. 核苷酸的构造、核酸的一级构造。2. DNA 的空间构造、DNA 双螺旋构造模型的要点。3. RNA 的分类、构造及各类 RNA 的功能。4. DNA 的变性、复性;分子杂交的原理,方法及应用。思考题:1. 比较 DNA 和 RNA 在化学构造上,大分子构造上和生物学功能上的特点。2. DNA 双螺旋构造模型有哪些根本要点?3. RNA 有哪些主要类型,比较其构造与功能特
9、点。作业:1. 核酸的组成和在细胞内的分布如何?2. 核酸分子中单核苷酸间是通过什么键连接起来的?什么是碱基配对?3. 简述DNA 和 RNA 分子的立体构造,它们各有哪些特点?稳定DNA 构造的力有哪些?4. 将以下 DNA 分子加热变性,再在各自的最适温度下复性,哪种 DNA 复性形成原来构造的可能性更大?为什么?5. 真核 mRNA 和原核 mRNA 各有何异同特点? 建议教学方式:讲授和争论第四章 酶化学6 学时第一节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1 学时学问点:1. 酶的概念2. 酶的作用特点高效专一性、反响条件温顺、易失活、酶活力可调整掌握、某些酶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及金属离子有关3. 酶的底
10、物专一性:构造专一性和立体化学专一性4. 酶的分别与制备其次节酶的命名及分类学问点:1. 酶的命名2. 酶的分类第三节酶的作用机理2 学时学问点:1. 酶的活性中心及构造特点2. 作用专一性的机制3. 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4. 酶作用机理举例第四节酶促反响的动力学2 学时学问点:1. 酶活力与酶反响速度酶活力定义、酶活力单位、酶活力测定方法2. 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因素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响速度的影响:米氏方程、米氏常数及其意义、米氏常数的求法;酶浓度的影响;pH 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激活剂的影响;抑制剂的影响第五节同工酶、变构酶、共价修饰酶、核酶学问点:同工酶、变构酶、共价修饰酶、核酶的概念第六节维
11、生素的构造与功能1 学时学问点:1. 维生素的概念、分类2. 几种重要辅酶辅基的构造与功能本章小结重点:1. 酶的作用机理。2. 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因素。难点:1. 酶的活性中心,诱导契合学说。2. 米氏方程3. 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因素。4. 酶的别构调整,酶的共价修饰调整,酶原与酶原激活及其生理意义,同工酶。思考题:1. Km 的意义是什么?2. 影响酶促反响速度的因素有哪些?3. 抑制剂的类型及作用特点有哪些? 作业:1. 为什么处于低介电环境中的基团之间的反响会得到加强?2. 影响酶高催化效率的因素及其机理是什么?为什么说咪唑基是酸碱催化中的重要基团?3. 什么是别构效应?简述别构酶的构
12、造和动力学特点及其在调整酶促反响中的作用。4. 某酶在溶液中会丧失活性,但假设此溶液中同时存在巯基乙醇可以避开酶失活,该酶应当是一种什么酶,为什么?5. 测定酶活力时为什么以初速度为准? 建议教学方式:讲授和争论。第五章 糖类代谢6 学时第一节陈代谢的概念2 学时学问点:代谢概念及争论方法;生物体内的糖类物质其次节双糖,多糖的酶促降解学问点:1. 蔗糖、麦芽糖、乳糖的酶促降解2. 淀粉糖原的酶促降解3. 细胞壁多糖的酶促降解第三节糖酵解2 学时学问点:概念、化学历程、化学计量、生物意义、丙酮酸的去路第四节三羧酸循环学问点:1. 丙酮酸氧化为乙酰 CoA2. 三羧酸循环3. 三羧酸循环调控4.
13、生物学意义第五节磷酸戊糖途径2 学时学问点:反响历程,化学计算与生物学意义,调控第六节 单糖的生物合成学问点:糖异生途径,其它途径第七节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学问点:1. 糖核苷酸的作用2. 蔗糖的生物合成3. 淀粉糖原的合成4. 纤维素的生物合本钱章小结重点:1.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的反响历程及生物学意义。2. 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及生物学意义。3. 蔗糖和淀粉的生物合成。难点:1. 糖酵解的反响过程,限速酶限速步骤,能量计算,生理意义。2. 三羧酸循环的反响过程,特点,限速酶限速步骤,能量的计算,调整。3. 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响特点,关键酶,调整,生理意义。4. 蔗糖和淀粉的生物合成。思考题:1
14、.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响过程,限速酶,能量计算。2. 三羧酸循环在生物体代谢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3. 糖异生途径过程中的关键酶是什么? 作业:1. 什么是陈代谢?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2. 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3. 什么是糖异生作用?有何生物学意义?4. 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物学意义?5. 三羧酸循环的意义是什么?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6. ATP 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但高浓度的 ATP 却抑制该酶的活性,为什么?7. 三羧酸循环必需用再生的草酰乙酸起动,指出该化合物的可能来源。8. 核苷酸糖在多糖代谢中有何作用? 建议教学方式:讲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生物化学 基础 生物化学 课程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