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研讨发言材料10篇.docx
《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研讨发言材料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研讨发言材料10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篇,共十篇2023年关于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发言材料XX县对标对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很高境界的富为不懈追 求的价值目标,深入实施生态富县、生态富民发展战略,持 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探索形成一批具有XX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持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 共同富裕注入“源头活水。一、坚持规划先行,打造乡村建设的山区样板一是精心编制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善分级分类型、全域全要素、全程全方位的“多规合一”国 土空间规划体系,引领优化县域空间布局。二是精细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点上精致、线上出 彩、全
2、域美丽”的思路,打造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的新时代美丽乡 村风貌,推动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片成景,串成新时代美丽乡村 示范带。三是精致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按照“乡村肌理不改变、村庄 风貌不破坏、建设规模不扩大、楼房层高不突破”的“四不原则” 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突出地方特色,提升村庄品味,初步形 成了 “一村一风韵、一镇一特色、全域一景区”的特色乡村风貌。二、坚持“两山”指引,打造生态富民的山区样板一是探索“农家乐经济的XX模式。总结推广乌石农家乐“四统一”模式,全县累计发展农家乐特色村108个、农家乐1014 家、床位1.95万张,创建省级农家乐特色乡镇1个、省级农家乐地保存浙东元素、历史印记
3、和乡愁记忆。全市累计创建梳理式改造 村711个,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村150个。二、聚焦艺术赋能,重塑乡村“神”之美找准“艺术设计”切入口,开展“艺术家驻村” “艺术提升品 位”“设计改变生活”行动,用艺术激活乡村资源,激发村民内生 动力,既“塑形”又“铸魂”,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一是突出特色选好村。综合考虑区域位置、发展定位、资源 禀赋、产业特色等因素,选择在村庄肌理、生态文化、农耕文化、 民俗文化、传统建筑等方面优势明显的村,以艺术化、活态化方式 进行传承和创新,保护老祖宗的“精气神”“筋骨肉”,让其在传 承中迸发出勃勃生机,历久弥新。全市开展90个艺术赋能村建设, 呈燎
4、原之势。二是外引内育选好人。建立乡村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基地、 产业孵化基地,筑巢引凤,吸引外地院校人才、文化艺术大咖、艺 术“两新”、全国高校设计类专业学生等参与乡村创意设计、建设, 打响XX “品牌”。探索创新驻地实践指导、项目全程陪伴等方式, 推广“邺州区精品线营造师培训”模式,培育一批本土优秀文艺人 才,组建一批“艺建小分队”,成为艺术振兴乡村的主力军。全市 有30余所高校、专家团队与村结对,组建了 167支1560人艺工队, 其中宁海县葛家村艺工队走上了人民大学讲堂。三是分类施策选好路。立足村庄的资源禀赋和特点,就地取 材,差异化打造主题依托、产业导入、技艺传承、资源挖掘、文化 深耕等
5、不同类型的艺术赋能村。东钱湖城杨村、奉化区后皈村等成了网红打卡地,邺州区“清奇嵩江蓝色海湾”艺术风景线、宁海 县“汶溪翠谷”艺术谷等成为乡村共富的新增长极。三、聚焦产村融合,重塑乡村“富”之美强化乡村多产业、多元素跨界融合,推动乡村建设与乡村产业 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探索走出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 袋”的产业富民振兴之路。一是打造都市田园。充分利用城乡结合部区域,顺应城市发 展规划,彰显城市建设特点,将田园要素植入城市,打造“田园+ 城市”综合体,推动农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实现市里人的田园 梦,提升村民收益,城郊结合部也从脏乱差到华丽蝶变。重点打造 了 12个城郊田园综合体、3个都市农
6、业公园、1个种业研创农业公 园。二是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以美丽田园、景区村庄、历史文 化(传统)村落为依托,做好休闲体验、访古研学、沉浸式康养等 业态植入,大力推广“认种认租认购+电商”模式,发展绿色经济、 直播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促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 转变。2021年农家乐和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90亿元、农产品网络 销售突破100亿元、特色农家小吃销售突破50亿元。三是推进村庄运营。结合未来乡村建设,引进乡村运营团队, 强化旅游产品打造和市场营销,整村性、系统化、多维度培育乡村 新业态,提升村庄“造血”能力。镇海区永旺村引进乡伴集团打造 运营,以“野与望”为主题,集多彩花海、双创
7、漫居、共享创业、 特色民宿、野奢营地、未来智慧乡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半年 时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50万元,村民分红增加20万元。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46元,村集体经济分红达38亿元, 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聚焦共建共享,重塑乡村“和”之美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精神风貌,展现村、景、人和美共融新画卷。一是共育文明风尚。以迎亚运、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 机,大力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抓好“浙江有礼XX示 范”市民文明素质养成行动,促进城乡精神大提振、形象大提升、 市民素养大提高,擦亮“在XX,看见文明中国“城市新品牌。全
8、市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全覆盖、市级以上文明村镇建成率超过60%0二是共治乡村环境。坚持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人文环境一 体打造,重拳整治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城边村,高水平打造未来 社区、未来乡村等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积极推广循环利用、 节能减排等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改促治、以线带面、以文塑韵, 绘就“诗意栖居”新场景。今年完成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城边村 改造182个,力争完成未来乡村(社区)125个,创建低(零)碳 试点县1个、乡镇(街道)3个、村(社区)21个,农村生活垃圾 分类减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农村无害化公厕基本实现 行政村全覆盖。三是共享美好生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9、同质同标,以打 造“15分钟卫生服务圈”为重点,完善农村卫生服务设施,打通农 村群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等级村卫生室创建率达93. 5%。 持续优化农村“一老一小”服务,因地制宜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网 络、智慧养老等,分类推进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全市建 成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00余个,农村等级幼儿园比例达87%。第四篇2023年开展关于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 万工程)工程经验的发言材料深化“千万工程”走好共富之路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XX调研,提出“要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指示。姚庄 镇认真落实指示要求,深入开展“千万工程”、
10、大力推动“两山” 转化,先后获得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全省首批“美丽乡村 示范镇” “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等称号。2021年,村均集体经济 收入达到869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6万元,城乡居民 收入倍差缩小到1.55。主要做法是:一、狠抓环境治理,实现江南水乡新蝶变。姚庄镇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但也 曾一度面临“水乡无好水”的窘境。近10年来,通过大力开展 “五水共治”,国控、省控断面三类及以上水体占比从0提高并保 持在100%,获评全省“五水共治”优秀乡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 升为国家战略后,姚庄镇作为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五镇之一,主动对 标示范区“生态绿色”
11、要求,狠抓生态环境治理,大力实施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攻坚,累计整治乱搭乱建、污水直排等12类8832个问 题。丰富生物多样性,开展萤火虫回“嘉”行动,盛家湾水生态修 复项目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培育名单,全球仅有的 9种水生萤火虫已在姚庄出现3种。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水源 地共保共治机制,与青浦区金泽镇共保”金泽水库一长白荡水源 地”,水质合格率持续保持100%,共同守护了沪浙两地近800万群 众的饮水安全。二、狠抓“两山”转化,激活美丽经济新动力。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的腰包却没有随之越来越鼓。为了 把江南好风景变成群众好收入,我们创新方法,加大投入,坚持项 目带动,邀请土人规划
12、设计公司、乡伴文旅等参与美丽乡村规划建 设,创新编制姚庄镇美丽乡村规划,打造全长16公里的“桃 源渔歌”美丽乡村风景线,连接6个美丽乡村精品村,串联水上森 林、桃源栈道等30多个节点。“桃源渔歌”风景线获评省级休闲 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最美香湖风景线入选浙江省美丽乡村风 景线。累计吸引游客2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坚持放大优 势,发挥地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挖掘姚庄北部湖荡 众多、蓝绿空间比超过80%的生态基底,开发环沉香荡“一湖一镇 一居两村“亲子旅游产品,三年累计吸引长三角游客5万余人次, 为周边农户增收400余万元。坚持改革赋能,紧抓XX列入省高质 量发展建设共同富
13、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姚庄作为主要承载地的契 机,积极创新“三集三进”强村富民新机制,推动县、镇、村三级 乡村振兴公司实体化运作,努力解决“钱从哪里来”“事情谁来 干” “农民怎么富三大难题。在一个共富场景中,由乡村振兴公 司租用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并聘用农民参与民宿经营,租金收入 叠加工资收入,每年可为农户增收7万元以上。三、狠抓城乡统筹,共享幸福富裕新生活。农房布局散、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是长期困扰 姚庄农村发展的难题。为了让农民群众更好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我 们坚持以农房改造集聚为抓手,累计引导7000余户散居农户“带 地进城”,集聚率超过70%,形成了 “地集约、产兴旺、城提质
14、、 村秀美、人享服”的城乡统筹经验。2020年,“空间集聚”的姚庄 模式成功入选省乡村振兴十大模式。近五年累计投入6. 5亿资金, 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道路硬化、民居美化、路灯亮化 和服务设施配套化。累计完成26公里农村公路“白改黑”提升, 农村公路亮化率达到100%。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居家养老照料中心、 省级卫生村全覆盖。深化数字化改革,在全镇建成17个5G健康小 屋、50个数字医生工作站,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地享受到基本医 疗服务。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会议的精神,提高站位、明 确方位、找准定位,不断创新实践,努力彰显特色,为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贡献更大
15、的乡镇力量。第五篇2023年度关于开展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 习研讨交流发言材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1=1i对面交谈切身感受等方式,与浙江的同志一起总结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 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 面貌。这一巨大工程的成功实施,来自当时对浙江省情的深度调查和把握。当前,全国各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从 “千万工程”中读懂调查研究的“起承转合”,推动调查研究工作 务实功出实效。起一心为民俯首调,调查之初当怀赤诚心。始终
16、同人 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 点和落脚点。“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便着眼于人民关心的生态环 保、乡村治理等问题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了群众所期所盼。民之所 望,政之所向。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问题为导向, 扎实做好选题调研,主动跳出“舒适圈”,走出“玻璃门”,直击 基层一线,想尽办法摸矛盾、问诉求、看症结,掌握“热气腾腾” 的一手材料。要集思广益,开好“头脑风暴”,瞄准“老大难”, 发现影响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题材,以责无旁贷的勇气,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承慎思明辨求实情,寻根溯源当切“真症结。涉浅水者 得鱼虾,涉深水者
17、得蛟龙。“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 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 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作为党员干部,要传承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锤炼真、 深、细的硬本事,摒弃“流水线”式“打卡”调研,多深入“边音 角落”,搞“突然袭击”。要多开“板凳会”,融入“群众课堂”, 以真诚的态度联系群众,紧紧关注群众的“眼色” “脸色”,抓住 “民声脉搏”,听懂“弦外之音”,做到心中有数,不想当然、拍 脑袋,在“细枝末节”下足察实情的真功夫。转按部就班谋事观,改革创新当出“实举措。明者因时 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千万工程”实施前
18、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 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 革、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党员干部,面对调研发现的具体问题, 要善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立足实际 顺藤摸瓜,牵出内在矛盾的“核”,不能雾里看花,似是而非。要 创新问题解决思路,不搞表面文章,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的落后文化,多想该不该,少看能不能,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的基础上,勇于变革、敢为人先。合凤头豹尾常久功,解决问题当见好效果。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 摇、不折腾,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每5年出台1个行动 计划,每个重要阶
19、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 设任务顺利完成。作为党员干部,既要绘得好“工程图”,也要当 得好“施工员”,在群众面前,解决问题不能“留空间” “打太 极”,揣着明白装糊涂,要拿出鲜明的干事担当态度,以钉钉子精 神抓好工作落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问题解决的“后半篇文 章”上下足功夫,着力补短板、通梗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 印”的实干劲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第六篇关于关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交流 材料2018年2月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正式 印发,明确提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让新时代的乡村美起 来的愿
20、望,第一次有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随后,乡村 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专门安排一章对持续改善农村人 居环境作出部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 为重点工作目标之一。不久前,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农办、农 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 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 认真领会,积极推进;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 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 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 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我 们要认真贯
21、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工作。就下一步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借鉴浙江“千万工 程”经验,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一是问题导向。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抓住问题 就能抓住推动工作的“牛鼻子”。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复杂的系 统工程,从哪里切入,如何尽快打开局面,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 题。浙江“千万工程”正是从解决农村垃圾等问题起步,后来不断 延伸拓展整治范围、内涵,最终造就了千万个美丽乡村。当前,我 们就是要从农村改厕、畜禽粪污废弃物处理、河塘沟渠清淤、生活 污水处理、不良卫生习惯改变等出发,以建成美丽乡村为目标进行 系统谋划,以突破重点问题来带动全局。二是
22、规划引领。谋定而后动,整治村庄应规划先行。建设美 丽乡村,需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没 有规划或规划不统一的乡村建设,会在后续暴露出许多问题,浪费 更多人力物力资源。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建设的头一条,就是要 借鉴规划先行的经验。在修编规划时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 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诸多 要素,力求保持乡土风貌,方便居民生活,留住乡情乡愁。今年农 业农村部把加强村庄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指导多地修 编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绘制蓝图。三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应 充分尊重亿万农民在建
23、设美丽乡村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并发挥 他们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时刻要注 意:再美丽的乡村仍然是农民的乡村,只有农民真正参与并主导, 美丽乡村才实至名归。离开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工作要 么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么是事倍功半、虎头蛇尾。只有依靠 农民群众,发动农民群众,才能汇聚建成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才 能形成持续推动美丽乡村的内生力量。浙江“千万工程”正是从农 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并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全面调动农民群众,所以才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四是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美丽乡村
24、建设核心要义就是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 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涵养自然,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乡村 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有效挖掘开发乡村生态的经济价值,将 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建设, 实现生态美与经济强的有机统一。浙江“千万工程”将村庄整治与集聚村9个,创新发展“XX山居共享农屋” 2130家,被评为省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二是探索微改造精提升的XX样板。坚持“景助村富、村 助景兴”理念,创建景区村148个,以景区发展带动村民致富。花 溪景区改造提升,带动村民创办民宿72家,户均增收逾30万,村 集体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浙江 千万 工程 经验 研讨 发言 材料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