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五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
《《黄鹤楼送别》五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送别》五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黄鹤楼送别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黄鹤楼送别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帮助教学,说课稿可以帮忙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黄鹤楼送别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盼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一、说教材 1、说对教材的解读 本课的文体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真情,呈现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名诗的情境和过程。依据送别的过程和内在的情感变化,可把文章理解分为三个局部:第一局部是写两人借赏景藏别情,这里流淌的是缠绵的含蓄之美;其次局部是举杯话别,这里勃发的是奔放的酷热之美;第三局部是写李白触景吟诗,这里
2、呈现的是不尽的思念之美。 2、说教学目标的设定 (1)首先说“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技能目标: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情感目标: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2)其次说教学重、难点: 鉴于本课文包诗的特别文体,教学重、难点主要确定为两个: 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3)最终说教学预备: 预备简洁课件,主要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处以及拓展延长处。 二、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中心情感“依依惜别” 1、连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通过上节课的学
3、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通过上节课反复读课文,你读懂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吗? 3、课文是怎么通过描写两个好朋友的送别经过来表现两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来细细体会。设计意图:教学第一个环节就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表达了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的理念。 (二)学习1、2小节,品尝“赏景藏情” 1、“依依惜别”这几个字我们说起来很简单,可是对于马上分别的好朋友来说却是那么沉重,翻开书,自由读1、2小节,边读边留意体会好朋友马上分别时的心情。 2、哪个句子写出了好朋友马上分别时的心情?(出示句子)指名读,这个
4、句子中有个字耐人寻味,是“藏”字。 (1)两位好朋友藏的是什么? (2)他们是怎么藏的呢?(借欣赏风光藏惜别之情) (3)他们赏的是怎样的景呢?1、2小节中有一个描绘江上美景的句子,找出来。*我们要擅长一边读书一边想象,通过“烟雾迷漫、繁花似锦”,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说得真美,谁来读读看? *李白把这“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景象合起来称为“烟花”,这是长江边三月间特有的景象。副板书:烟花三月 (4)惋惜呀,“烟花三月”的景象虽美,两位好朋友却无心观赏。我们再回到“藏”字上面来。现在思索:两位好朋友为什么先要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藏起来呢?3、齐读这句话,感受一下两人别样的深情。设计意图:抓
5、住关键词“藏”,引导学生先读到文字的里面,再读到文字的背后,同时还辐射出对“烟花三月”的理解,为后面理解古诗埋下了伏笔。 (三)学习第3小节,品读“对话叙情” 1、不忍别,终须别呀!引读。 2、假如说两人刚刚还在“赏景藏情”的话,他们现在是在“对话叙情”。 3、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里蕴含着深深的依依别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专心品尝,然后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依依别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1)还没分别就想见面,可见难舍难分。指导读。 (2)引用王勃诗句说明人虽分但心相连,说明珍惜友情,同时含有宽慰之意。 (3)把友情比作长江的.波特,说明友情深厚,彼此珍惜。指导
6、读。 (4)引读李白开头的话,你从这些语句中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什么?为什么“仰慕”呢? *人品:补充李白另一首写孟浩然的诗赠孟浩然,读,说大意。 *诗篇:“誉满天下”。什么叫“誉满天下”?你能背一首孟浩然的诗,让我们感受一下他的“誉满天下”吗? *怎样仰慕:称呼“孟夫子”、“您”,当作兄长和教师。 *指导朗读:李白前面这两句话充分表达了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谁来读?为什么李白开头要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呢?(道出了“依依惜别”的缘由) 4、读了两个人临别前的这番对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两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人物对话对人物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对话描写的魅力所在! 5、让我们来分角
7、色读一读这段对话,体会一下两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意的。男女分读。 设计意图:人物对话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李白与孟浩然话中的情和意,都是通过学生抓住“依依惜别”的中心情感自读自悟得出的。在此同时,还渗透了对话描写的表达方法指导。 (四)学习4、5小节,体会“吟诗抒情” 1、两位好朋友说不完的离别情,道不完的朋友情。可是,俗话说得好,“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最终孟浩然就要上船远行了,李白是怎样做的呢?自由读第4小节。 2、读了这一小节,你又一次感受到两人之间的依依别情了吗?特殊通过哪些词语能够感受到? 相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伫立”、“注视”等词语的内涵。 3、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依依惜别之情
8、表现出来吗?(配乐) 4、此情此景,不仅我们被打动了,就连江边的景物也被打动了。同学们请看媒体5:播放动画 景也通人情,人更是思绪万千!你能绽开想象的翅膀,把下面这段话说完整吗?先自己试试看。 媒体6:想象说话岸边杨柳依依,似乎;江上沙鸥点点,似乎。虽然白帆已经消逝在蓝天终点,只能看到一江春水流向天涯,但是李白依旧伫立在江边,注视着远方,似乎在想。 再指名说。(第2、第3位同学配乐) 5、同学们,原来是写李白与孟浩然两个人物之间的惜别之情,为什么要写到杨柳、沙鸥、蓝天、春水这样一段景物呢? 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这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写作方法。 6、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4小节,再来感受一
9、下这种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运用配乐朗读渲染情感;运用电脑动画再现情境;运用想象说话体会深情。三个教学环节层次清楚,目的鲜亮。同时又渗透了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指导。 7、引读第5小节:此时此刻,李白按捺不住感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吟诗抒情8、你能吟一吟这首诗吗?(出示古诗)媒体7指名读,齐读。 9、文中说,这首送别诗是一首名诗,而且是一首怎样的名诗?什么叫“脍炙人口”呢?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它应当也像一位兄长和教师,饱含深情地为你描绘一幅幅动人的漂亮画面,使你感受一段段真诚的人间真情。你能联系前面的所学所悟,说说这首诗脍炙人口的缘由吗?先说给你的
10、同桌听听,再指名说。 (1)“烟花三月”写出了春天的长江边“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美妙景象; (2)使人似乎看到了诗人伫立江边,注视远方,看着白帆慢慢远去,一江春水流向天涯的画面; (3)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4)文中第4小节说随着江风慢慢远去的是“白帆”,诗里却说是“孤帆”,这是为什么呢?当时的长江是一条交通要道,船确定不止一只,为什么说是“孤帆”呢?(在的眼里,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我”的眼里只有“你”!“孤”字用得特殊好,外表写“船孤”,实质写“人孤”,“孤”字就像整首诗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孤独并不是狭隘消沉的,君不见“滚滚长江天际流”,这是何等的奔放大
11、气啊!) 10、品出了这首诗脍炙人口的缘由,再来读它,确定会更有味道。配乐,指名读,齐读。 11、让我们把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背下来记住吧!自己背,齐背。 设计意图:借助“脍炙人口”一词,引导学生回味鉴赏,从而使诗、文不再割裂,到达了“诗文交融”的境地。并抓住“孤”字这个诗眼,把整首诗品出了味道,品出了内涵,品出了档次!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板书)今日,我们通过对黄鹤楼送别一课的学习,知道了李白和孟浩然从开头的“赏景藏情对话叙情吟诗抒情”这样一个“送别”的过程,从中层层深入地体会到了两人之间非同寻常的感情,这就是“依依惜别”之情。不仅如此,我们还从中了解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12、陵这首名诗的由来。 2、布置作业:古往今来,许多大诗人创作了闻名的送别诗。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几首,然后选择其中的一首,也去查找一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由来,下节习作课,我们尝试把它改写成像黄鹤楼送别这样的文包诗,特殊留意学习文中用人物对话表达情感以及借景抒情地写作方法,好吗?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到达融会贯穿的整体把握;课后作业既引导学生指向课后的阅读积存,培育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力量,又充分利用了本课的教学资源,奇妙地做到了“以读促写、读写迁移”。 三、说设计理念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表达以下三个理念: 1、试图对“文包诗”这一特别文体的教法作出大胆尝试。 “文包诗”是苏
13、教版教材特有的文体,对于这一文体的教材该怎么教,曾经引起过争议:有人认为“诗重于文”,有人认为“文重于诗”,也有人认为“诗文并重”。本课教学避开如天平秤一般准确称量诗文孰重孰轻的问题,而是力求做到“诗文交融”,即通过对文的感悟,到达对诗的理解水到渠成的境地。 2、试图表达“简简洁单教语文”的“简约语文”教学理念。 主要追求3点:目标简明,过程简洁,方法简便。 (1)目标简明 本课教学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绽开教学过程,目标简明,表达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2)过程简洁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文中有许多词、句可以细细观赏、品尝,假设样样都抓,简单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鹤楼送别 黄鹤楼 送别 年级 语文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