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10篇)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把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洁的化聚。 2、对学生进展爱惜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序性。 教具预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 2一百有( )十十 一百有( )个? 32个十是( ) 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提
2、醒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日我们就来熟悉有关人民币的学问。 (板书:熟悉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争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看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
3、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稳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 )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受分橘子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展实际操作,把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究、发觉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
4、体验。教学重、难点把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用竖式计算。 567 426 328 355 819 213 162 639 2.谈话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 二、互动解疑平均分后有时会消失余数。 1.课件显示14个橘子画面。 2.组织小组争论:有14个橘子,假如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在小组内争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3.全班进展沟通。指名答复: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熟悉余数。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144=3盘2个答:可以放3盘,还剩2个。4引导学
5、生熟悉竖式中:“14”表示把14个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盘放4个,“3” 表示放了3盘强调单位“盘”,“12”表示3盘共12个43=12。“2”表示放了3盘后还剩下2个。强调单位:“个”5说明“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个不能再连续往下分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6体验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三、启思导疑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 “试一试”。 2.争论:依据刚刚这道习题,你发觉了什么?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3.学生独立完成“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觉了什么?指名答复: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6、第1、2、3、4题。 五、总结评价 1.今日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获?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 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把握用凑十法计算6加几的题目,理解6加几的计算过程并会口述 2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抽象概括力量和迁移力量 3渗透函数思想,培育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娴熟进展6加几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你们还记得怎么算吗?出示口算卡片: ,指名说口算过程(想:把8凑成10需要2,把5分成2和3, 8加
7、2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投影出示 指名答复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猜一猜今日我们该学习什么了?(6加几) 板书课题:6加几 二、指导探究 1教学例1 (1)板书: 师:这道题该怎么算呢?请你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尝试着完成全班进展沟通: 随学生口述的过程,教师演示课件6加几 师: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道题,说明你们很会学习,谁情愿再用凑十法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指名答复教师板书: 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4和1? (2)板书: 指名答复(假如有学生很快说出结果,要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学生可能是由上一题 推算出来的,
8、在此要赐予鼓舞并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进展计算假如没有上一题的结果,怎么算6加6等于多少?) 学生分组沟通 指名答复,教师板书: 2教学例2【连续演示课件6加几】 板书: , , 师:这几道题你会做吗?请你试着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沟通: (可能会消失几种做法: 想: ,所以 ) 比拟:哪种方法能很快说出得数?(用交换加数的位置, 来推算 比拟简便) 三、稳固练习【连续演示课件6加几】 1 指名表达图意:左边的叶子上有6只七星瓢虫,右边的叶子上有5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么计算的? 2 学生自己表达图意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口算 4学生独立完
9、成下题 四、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嬉戏:投篮【详见探究活动】 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4 教案例如 操场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阅历积存和亲身体验的根底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展他们的数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在沟通合作中理解学问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阅历积存和亲身体验的根底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进展他们的数感.并且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阅历
10、积存和亲身体验的根底上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 (少)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理解情境图 (一)理解主题图 1.出示图片:操场上 2.依据图意请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小组沟通解决问题. (1)男生有( )人; (2)女生有( )人; (3)男生与女生共有( )人; (4)男生比女生多( )人; (5)女生比男生少( )人; (二)尝试解决问题 1.出示图片:学生与椅子 2.先拿出小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再比一比. (1)学生列式:10-9 = 1 10-8 = 2 (2)教师提问:“1”是什么意思? 椅子的数量比教师和同学的人数多1或者教师和同学的人数比椅子的数量少1. (3)教师提问:“2”是什
11、么意思? 椅子的数量比同学的人数多2或者同学的人数比椅子的数量少2. 3.思索:依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稳固练习 (一)摆一摆,填一填. 1.出示图片:摆一摆1 教师:看图,填一填,先观看图,说说你发觉了什么? 2.出示图片:摆一摆2 教师:看图,填一填,先观看图,说说你发觉了什么? 3.出示图片:摆一摆3 (1)_比_多_个,_比_少_个, (2)怎样列式? 4.出示图片:鸭子 先让学生思索一会儿,再指名答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实践活动“小调查” (一)出示图片:小调查 1.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小组的男女人数.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大家一起争论解决这些问题. 3.
12、全班汇报. 四、课外延长 回家后,数一数,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列出一个比拟单子同学明天相互沟通. 五、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挨次。能正确娴熟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把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教具: 计数器、数位表、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
13、少粒吗? 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块学问(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3 用学具摆40根小棒。 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当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 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教师:你能对比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0”. 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读作:四十) 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
14、的数。 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摸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思索、争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 学生沟通汇报:不一样。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 教师小结:一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 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教师出示图片。 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 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相互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
15、分别是什么数位? 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观看: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头的? 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 稳固拓展 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受分类的过程,学会按肯定标准进展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通过分
16、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按肯定的标准进展分类的方法,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 学会按肯定的标准进展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 分类摆放后顾客去买东西更便利。你们想不想学习怎样分类呢? 那么今日这节课就来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二、 授新课 1、活动一:整理房间 (1)有个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园玩,可是他的妈妈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间整理好。 (2)课件出示:同学们看了亮亮的房间,你们想
17、对亮亮说什么? 你们情愿帮帮他吗?那么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房间呢?(小组沟通,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 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强调同一类的要放在一起) 课件演示整理过程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 (3)整理后的房间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们在家整理过房间吗?请大家回去后能用今日学到的学问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 2、活动二:到动物园 (1)导入。大家帮亮亮整理了房间,亮亮特别感谢大家,现在他和妈妈一起来动物园。出示课件 问: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能给这些小动物分类吗? 这些小动物可以分为两类,会飞的分为一类,另一类是不会飞的。 请大家给会飞的动物穿上美丽的衣裳。看哪位同学涂得又快又好,教
18、师就把他的作业展现给大家看。 展现学生作品。 问:他涂的对吗?你有没有不同意见?你知道会飞的小动物还有哪些? 3、活动三:到农贸市场 (1)导入:参观完动物园,亮亮哏妈妈来到农贸市场,课件出示,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亮亮的妈妈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 (2)学生独立思索完成,指名汇报。 问: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水果有哪些?你平常还喜爱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特别有养分,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 4、活动四:百货商店 (1)导入:最近亮亮的妈妈开了一家商店,让我们去看看她进了哪些货?课件出示。 (2)这些货物就这样摆放好吗? 你们能帮阿姨整理一下吗?怎么整
19、理?指名汇报 (3)假如把这些货按玩具、文具、服装鞋帽三类来分,该怎么分?(同桌争论) 指名汇报,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5、 活动五:把同学分类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真好,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吧!音乐伴奏,学生表演:有的看书、有的拍球、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下面的同学留意观看,想一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用本节课学习的学问把同学进展分类。 三、 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日这节课你们快乐吗?请你说说今日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类的?(如我校的垃圾分类、书店的书等)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要分类,请大家回家后说给家长听,并请家长登记来,明天交给教师。 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
20、文7 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把握20以内数的挨次,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育学生能够精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展表达的力量。 3.培育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预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预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教师今日给大家预备了这么多精致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日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教师预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21、。 (一)数小棒 1.教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
22、.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
23、亲密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通过给学生预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把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把握20以内数的挨次和大小,最终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亲密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识20以内数的挨次、组成以及大小比拟
24、。 活动预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8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拟物体的多少。 2.初步知道“多”、“少”、“一样多”的含义。 力量目标:能用标准的语言口述比拟的结果,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一样多”等比拟性短语。 情感目标: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欢乐,共享胜利的喜悦。 教学过程: 互动一(
25、背儿歌) 叮铃铃,上课了。书放桌角,人坐正,仔细上课我最棒。快欢乐乐学数学,快欢乐乐学数学。 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知 师:国庆节要到了,小伙伴们预备用鲜花来布置校园。 出示:花与花盆图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师:花与花盆究竟谁多谁少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忙小巧和小亚进展比拟呢? 板书:比拟 学生可能的方法:数数、将一朵花种进一个花盆再比拟(即两两配对) 媒体演示:一一对应 师:这种一个对应一个进展比拟的方法就叫做“一一对应” 板书:对应 师:比拟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鼓舞学生用自己的话,从不同方面来说比拟的结果,如:花少,花盆多,花比花盆少,花盆比花多
26、,) 其次阶段:创设情景,参加操作,学会表达 师:张教师还预备了水笔作为国庆节活动的奖品,不过被马虎的小胖给弄乱了。张教师想请你们一起来看看,在你手中,笔与笔套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动手操作进展比拟,得出不同结果,进展汇报) ?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兴趣,积极自觉地想方法进展比拟活动。初步感受比的过程,由于笔和笔套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配对消失的,所以在比拟散落的笔与笔套的多少时,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这种两两配对的方式,从而初步感知了“一一对应”比拟法在生活中的呈现】 师:比拟的结果怎么样?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描述比拟的结果,对于同一种结果,鼓舞学生用不同的话
27、说一说】 形式 1、个别汇报标准表达 2、补充表达从不同角度描述比拟结果 3、同桌互说强化表达,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时机 第三阶段:在情境中练习,应用方法,娴熟表达。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 学生边翻边说:翻翻翻,20页 ?用口令的形式让学生重复要求,帮忙学生学会倾听,完成要求】 师:小巧和小丁丁也在为国庆节做着预备。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 (依据每幅图的内容比一比,说一说,练习用不同的话标准表达比拟的结果) 形式:同桌互说,再个别汇报。 师:说的真棒! ?教师总结性的表扬,给与学生确定,使学生感受到胜利的体验】 互动二:轻松一下(放) ?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对于课堂的3
28、5分钟会有疲乏,在的学习阶段后安排一次放松,既能调整学生学习的心情,消退疲惫,又能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连续学习】 互动三:一问一答(收) 123(坐端正),小眼睛(看教师),小耳朵(宁静听),(快欢乐乐学数学) 第四阶段:嬉戏活动 1.抢椅子 出示三幅图(椅子数与人数比拟,三种状况) 师:小朋友们想玩抢椅子的嬉戏,哪幅图适合来玩呢?为什么? 2.考考你的记忆力 出示四幅图,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进展观看记忆。打乱次序提问,在某幅图中,谁多谁少。 ?此嬉戏的设置既将记忆力,观看力和语言表达力量的要求融为一体,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嬉戏的情境下完毕教学,学生沉醉在嬉戏的喜悦中,而对应
29、比拟的方法沉淀在学生的思维中】 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经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比拟娴熟的进展口算。 2、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3、在依据数的组成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学问间的内在联系,进展思维力量和口算力量。 4、培育用数学的观念看四周的事物的意识,培育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沟通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预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10+5=,6+10=,10+7= 12-2=,14-10=,19-10= 2、口答: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30、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32页情景图。 2、看图列式,思索算法。 提问:依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答复,教师板书算式30+4=,4+30= 34-30=,34-4=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你们是依据数的组成来思索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 ,还剩4个一,还剩4个一。 3、解答“试一试”。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
31、4。 (2)由于30+4=34,所以4+30=34。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沟通。 4、介绍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称,在每一个算式中每局部也都有各自的名称。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34中, 相加的两个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对了,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什么呢? 叙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边说边在“30+4=34”的算式下面板书各局部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30=34中各局部的名称。 (2)介绍减法算式各局部的名
32、称。 谈话:减法算式中的各局部也出名称。在34-4=4里,减好前面的数叫做什么?请你猜一猜。 叙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被减数) 那么,减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说。 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板书:减数)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请学生试着说说。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板书:差) 指名说出算式34+4=30中各局部的名称。 (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有什么区分? 三、稳固练习,深化应用 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05=,5650=,622=,9690= 350=,280=,206=,288= 选择几题说说各局部名称。 2、“想想做做”第1题。 (1)出
33、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依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反应沟通。 3、“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同学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沟通: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依据60+3=63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4、“想想做做”第3题。 (1)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2)反应沟通,说说是怎样想的。 5、“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依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呼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反应沟通。 6、“想想做做”第5题。 (1)“相邻数”是什么意思? (2)学生写数后沟通。 7、“想想做做”第6、7题。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沟通让学生说说是
34、怎样想的。 一年级数学10加几教案通用1100字范文10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上,主要内容有“猜数嬉戏”;“想一想”、“练一练”;6的加减法。 本课时教材我通过设计一个“猜数嬉戏”和“摆数活动”,使学生学会六的加减法。让学生在嬉戏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培育合作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积存阅历,进展数感,培育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嬉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2.通过观看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解决
35、简洁的实际问题,正确娴熟地把握六的加减法计算。 3.培育观看、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6的加减法,突破方法是引导学生在嬉戏中,通过合作与沟通使学生把握全部的算式。 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计算的娴熟程度,突破方法是组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娴熟把握6的计算。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的阅历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根底。本节课的教学本人依据数学新课标的根本理念,细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学问,表达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嬉戏、活动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楚好玩地串了起来
36、,设计了新奇的情景教学和动画故事,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教学过程紧扣教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教师能依据学生的实际适时的引导,使整节课能顺当完成教学任务。 有效的学习就是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本课教学中,本人就留意实践操作与嬉戏活动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玩、操作、沟通中思索,在思索中探究,猎取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复习导入、猜数嬉戏、摆数活动、实际应用、摆数活动、课堂作业。 (一)首先是复习导入 在上新课前本人用小猴荡秋千的手指嬉戏复习了有关5的加减法算式,为学习6的加减法做好了铺垫,接着以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学生良
37、好的学习气氛。 (二)接着进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猜数嬉戏 在猜谜导入的情景下,学生学习心情高涨,因而教师自然的引入6的猜数嬉戏活动,这一活动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每个人都有积极参加的信念。在猜数嬉戏时,教师先拿出课前预备好的教具磁铁6块,用双手演示,让学生通过猜数引出得数是6的加法,接着教师转变猜数形式,用单手猜数再引出相应的减法,从而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6的加减法。并使学生充分地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实际应用 为了稳固新学学问,本人在摆数嬉戏完毕后,适时的安排了实际应用练习题。首先本人 结合课本设计了一个苹果的情景图,通过教师演示过程,学生观看思索,自己按图和算式编故事,列出6的加减法算式。这一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力量。接着又出示了练习题,进一步熟识了6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使所学学问得到强化。 (四)摆数活动 学习了6的猜数嬉戏后,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教师便顺势引导,让学生拿出事先预备好的学具6个圆片,组织同桌合作练习6的加减法,通过摆数活动,进展实践操作,主动探究,得出6的全部加减法算式,这样做给每个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现自己,使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胜利的欢乐。 (五)课堂作业 最终进展课堂作业,提高学生计算加减法算式的力量和速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