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选择性必修1 绘画.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选择性必修1 绘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选择性必修1 绘画.pdf(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普通高中教科书绘画选择性必 修美术美术美术鉴赏(必修)绘画(选择性必修 1)中国书画(选择性必修 2)雕塑(选择性必修 3)设计(选择性必修 4)工艺(选择性必修 5)现代媒体艺术(选择性必修 6)普通高中教科书美 术绘 画普通高中教科书1选择性必修1绿色印刷产品定价:11.60 元普通高中教科书美 术绘 画选择性必修1致同学们同学们:当你对简洁朴素的素描、轻盈多变的水彩画、浓郁厚重的油画等绘画的表现形式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试图尝试时,这本绘画教科书将会满足你的心愿。绘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可以用笔等工具和墨、颜料等材料,在物质平面上绘制可视的形象。根据材料、技术、题材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画种,如
2、素描、水彩、中国画、油画、版画、连环画等等。绘画教科书让你能清晰地了解优秀绘画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并且帮助你从历史的文化背景和技法的表现特点去分析、诠释各类作品的形式风格。在欣赏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能运用临摹名作的方法加深你对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体验,探究各种绘画的风格流派及其运用材料与媒介。我们鼓励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用丰富的绘画语言和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绘画教科书共分三个单元,分别围绕形体、空间、色彩等造型语言展开。第一单元:通过写生、版画、素描等绘画形式的练习与创作,了解形体的构成要素、基本的表现技法特性与规律,运用绘画中的点、线、面和黑、白、灰等要素进行创作。第二单元:
3、通过空间表达、速写等绘画形式的练习与创作,了解空间的概念以及透视、构图等知识,理解绘画中不同的维度空间并尝试创作。第三单元:通过水彩、水粉、油画等绘画形式的练习与创作,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原理,理解光与色的关系,加深对色彩表现的不同方法和特点的认识。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相信可以开拓你的艺术视野,提高你对绘画各种表现语言的感悟力,提升你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判断力;可以让你较全面地了解中外的经典绘画作品与风格流派,同时对历史和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充分的认识与敬重,最终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面向世界多元文化的开放心态。高中美术绘画(选择性必修)教科书编写组目 录第一单元物体的基本呈现形
4、体4第 1 课认识绘画中的形体10第 2 课点、线、面质感与变化16第 3 课黑、白、灰对比的呈现22第 4 课记录形象认知与表达第二单元形体的存在形式空间30第 5 课绘画中的空间36第 6 课透视视觉的规律48第 8 课维度空间的拓展42第 7 课构图组合与构成第三单元光与色的辉映 色彩74第 12 课油画探究浓郁与厚重80第 13 课精彩纷呈重构与创造54第 9 课感受自然界的光与色60第 10 课体验色彩心灵的演绎66第 11 课水彩水粉轻盈与多变第一单元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 知道绘画中形体的归纳方法,掌握形体的比例。知道点、线、面的基本性质及其表现形式。运用形体的归纳方法,点、线、面的
5、基本性质,以黑、白、灰的对比手法进行版画的创作。运用形体的归纳方法,点、线、面的基本性质,以素描五大要素进行素描的创作。单元目标单元活动 活动一:以写生为活动内容,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用形体归纳的观察方法,掌握一定的比例关系。活动二:以写生为活动内容,观察不同质感的物体,选择不同的绘画工具,运用点、线、面的性质进行呈现。活动三:以版画为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版画工具与刀法,运用黑、白、灰和点、线、面的性质,将生活中的照片转化为版画效果呈现。活动四:以素描为活动内容,观察生活中的静物,选择合适的素描工具,运用素描的形式语言及五大要素进行呈现。2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第 2 课点、线、面质感
6、与变化点、线、面的性质表现物体的质感第 3 课黑、白、灰对比的呈现黑白关系的处理黑白木刻版画实践第 4 课记录形象认知与表达素描的定义素描的形式和语言素描的发展素描的工具与实践第 1 课认识绘画中的形体绘画的观察方法构成形体的元素单元架构单元架构 3 4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第 1 课情境导学在照相机技术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人物的形象,今天仍然有许多画家这样做。靳尚谊是中国著名油画家,善于将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融合在一起,塔吉克新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靳尚谊使用古典油画的手法,画面明暗对比明确,色彩单纯强烈,表现了一位羞涩含蓄、典雅端庄的塔吉克新娘形象,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
7、活的赞美。你有没有想过该如何把所见的对象准确地记录下来呢?在比较中外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了解画家对形体的观察方法,体会中西方绘画中对形体表现的不同;在实践中,掌握表现对象形体比例的绘画方法。学习目标关键词观察方法形体比例视觉元素认识绘画中的形体塔吉克新娘 靳尚谊 1984 年 油画 60 厘米 50 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你觉得画家在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时,需要注意哪些重要方面?思考分析第 1 课 认识绘画中的形体 5 入境引思 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我想把它画出来,可是太复杂了,无从下手。当面对这类情况时,我们可能需要改变一下观察事物的方法。回想一下,你平时是怎么观察事物的呢?圣维克多山风景 2
8、018 年 摄影 毕加索是现代绘画的大师,这是一幅立体主义的绘画作品,由十一幅“牛”组成,毕加索在创作这些画时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认为这些越来越简洁的形象是“牛”?第一幅画非常逼真,我们能看到牛完整的身体、尾巴上的毛发等等,之后的每一幅都减少了一些细节,直到最后一张只剩下寥寥数根线条,但我们总是能认出画中牛的形象。想一想毕加索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牛的变形过程 毕加索(西班牙)1945 年1946 年牛的变形过程鉴赏案例从毕加索创作过程的角度来鉴赏圣维克多山 塞尚(法国)1887 年油画 67 厘米 92 厘米 英国伦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画廊藏一 绘画的观察方法形体就是物体的
9、形状和结构。在绘画中,我们需要使用点、线、面来表现形体。自然界中的各种物体,它们形体都是不规则的。而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人造物品,大多是由规整的几何形构成的。当我们用画笔描绘对象时,复杂多变的自然形象总是难以表现,这时如果使用归纳的方法,把自然形转变成几何形,并在归纳的过程中提炼对象的特征,就能处理好复杂的造型了。在圣维克多山中,我们看到的是好像切片一样的几何形色块,但塞尚确实是在描绘真实的自然:块面的形状清楚地呈现了山体和植物的形体,细微的色彩变化是大自然真实又完整的色调,笔触的排布又体现了自然的丰富变化。6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五马图 李公麟 北宋 纸本设色 29.3 厘米 225
10、 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入境引思 在一幅绘画作品中,我们把点、线、面、色彩、体积等概念统称为“视觉元素”。艺术家们使用视觉元素的方式各有不同,这才产生了风格迥异的美术作品。那么中外艺术家会怎样使用这些“视觉元素”呢?马(第 41 号)苏珊罗森伯格(美国)1977 年合成聚合物涂料、水粉、铅笔、蜡笔 57.5 厘米 76.3 厘米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形体中国的传统绘画善用线条和笔墨表现物体。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讲述了北宋时西域进贡五匹名马的故事,画家使用线条勾勒出骏马与人的轮廓,用少量的笔墨勾勒出马的轮廓、鬃毛和尾巴,线条流畅生动,再现了骏马的造型与神韵。西方绘画中的形体西方古
11、典绘画善用光影表现物体的造型与色彩。帕维尔奥西波维奇克瓦列夫斯基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一员,该画派得名于其成员不断在俄罗斯各省举办展览。巡回展览画派提倡现实主义风格,如帕维尔的油画相遇,画家用写实手法描绘了马的形象。通过大量的观察与研究,画家了解马的肌肉在运动时变化的规律,并借助油彩塑造出体积感与质感,将奔马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20 世纪初,现代化的进程影响了传统的绘画观念,西方一些画家将具象画转变为以表达观念、情感为主的抽象画。苏珊罗森伯格是美国新表现主义的画家,马(第 41 号)这幅画仅仅勾勒出了马的轮廓,画面中的马没有任何体积感,边缘灰色的笔触使得画面有了些许动感。相遇 帕维尔奥西波维
12、奇克瓦列夫斯基(俄罗斯)1876 年布面油画 49 厘米 74.3 厘米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二 构成形体的元素第 1 课 认识绘画中的形体 7 绘画中的象征在生活中我们并非总是直言不讳。在绘画作品中,画面里的某个事物可能包含了其他的含义,有些是约定俗成的观念,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松、竹、梅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在西方绘画中狗象征着对爱情的忠贞等等。我们在鉴赏绘画作品时,不仅要读画面里的视觉元素,也要试图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才能更好地读懂它。抱着鸽子的孩子是毕加索 20 岁时的作品。毕加索小时候养过鸽子,于是鸽子的形象出现在了他抱着鸽子的孩子 毕加索(西班牙)1901 年布面油画 73 厘米
13、54 厘米 阿联酋卡塔尔博物馆藏卖马蹄莲的妇女 迭戈里维拉(墨西哥)1938 年水彩、水粉 134.6 厘米 190.7 厘米 墨西哥多洛雷斯奥尔博多博物馆藏 请观察比较:中国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与德国画家丢勒的祈祷之手都对手这个形体进行了描绘,请说说分别运用了哪些形体元素来表现手的形象?导致他们所表现的形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在班级中进行一次交流,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发现。祈祷之手丢勒(德国)1508 年素描50 厘米 30 厘米德国纽伦堡陈列馆藏簪花仕女图(局部)周昉唐绢本设色46 厘米 180 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互动交流8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延安人 罗工柳 1960 年 布面油画 8
14、7 厘米 71.5 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青衣仕女 林风眠 1960 年 纸本彩墨 66 厘米 69 厘米 中华艺术宫藏的画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把他推向了政治舞台,毕加索的鸽子形象便和爱与和平联系在了一起。迭戈里维拉被誉为“墨西哥壁画之父”,他的作品常表现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饱含着墨西哥民族的本土特色,丰富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的作品情感强烈,富有深意。作品卖马蹄莲的妇女画面中的白色马蹄莲优雅高洁,代表着纯洁的爱。形体的比例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长短、宽窄等关系,是画家手中的尺度。我们已经学习了将复杂的形体简化成几何形的观察方法,这些简化后的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
15、握对象的特征。如果要精准地表现事物的形象,我们需要借助辅助线,比较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位置关系,并且不断调整。如果想要夸张的表现方式,则不必顾忌真实的比例,大胆地进行尝试。罗工柳的延安人使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注重表现人物的体积感,画面中人物的身体虽然较暗,细节刻画不多,但从人物的头部和双手可以看出人物的形体比例准确,神态自然。林风眠的青衣仕女则结合了西方绘画的色彩与中国画的笔墨,人物形象使用了写意的表现形式,舍去了体积感与细节描写,用概括的手法表现了东方女性的形象,对人物的形体比例进行了夸张,使人物形象更纤细。第 1 课 认识绘画中的形体 9 从临摹纸上的习作到直接描绘所见的事物
16、,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观察事物的方法,那么接下来将要尝试画出眼前的对象了。画出大致轮廓确定所画物体的长宽比例,用铅笔画出浅浅的记号。你可以使用线条画出对象的整体动势,这有助于把握最后的整体感。刻画细节 仔细观察对象,在简化图形的基础上逐步添加细节。这一过程中,我们容易忘记画面的整体感,因此也要注意部分与整体的大小比例、位置关系。完成作品 大致的造型确定后,可以进一步画出细节,直至完成。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具有复杂形体的物体,可以是一辆汽车、一栋建筑、一座盆景等等,用简化的图形分析对象的形体,准确地将它画出来。最后审视画面,你是否表现出了这一物体的形体特征?能知道绘画中“化繁为
17、简、由简入繁”的观察方法。能运用比较的方法,分辨中外绘画对形体的不同表现。能掌握表现对象形体比例的方法,运用绘画的方法描绘生活中的物体,发现生活的美。线描静物的步骤图简化结构 将所画物体的复杂结构进行分解,简化成几何图形。通过使用辅助线,调整每一个部分之间的大小比例、位置关系。例如图示中三角形的马头、半圆形的臀部。入境引思 你在绘画时可以使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表现对象,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夸张。那么,是什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呢?静物仿青铜马摄影作品三 准确表达复杂的形体探究实践评价建议10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第 2 课在解析不同画家运用点、线、面方法的过程中,了解点、线、面的性质;通过实践体
18、验,掌握点、线、面对表现物体质感的作用,感受绘画中点、线、面的变化。学习目标点、线、面质感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自然事物的方法,用简化的方式理解形体。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视觉元素创作作品。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他将西方的油画与中国式的审美相结合,作品有着独特的韵味。都市之恋 中的城市是抽象化的,画家使用点、线、面高度概括了建筑,使得都市风景呈现出了不同的美感。那么其他画家又是如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事物的呢?情境导学都市之恋 吴冠中 2002 年 油彩 85 厘米 100 厘米 中华艺术宫藏作品描绘了都市的景观。画面以满构图形式表现了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请运用身边的绘画工具,如铅笔
19、、毛笔、钢笔等工具,尝试绘出不同形态的点和线,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尝试体验关键词点、线、面质感与变化 第 2 课 点、线、面质感与变化 11 入境引思 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绘画作品的一些视觉元素,比如:点、线、面。这些元素被艺术家们运用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是否了解它们的性质?它们的表现方式是怎样的?使用的基本技巧又是什么呢?它的后裔像尘土一样 罗曼欧帕卡(法国)1970 年 飞尘版画61.7 厘米 49.3 厘米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点的性质点是一幅画中最小的元素。点并不仅仅是一个小的实心圆,它也可以是接近点状的短线或不规则的形状。点经常被用来表现细小的形状或者精细的局部,也可以用
20、于衔接过渡以及描绘柔和的质感。在罗曼的版画作品它的后裔像尘土一样中,细密的白点构成了富有变化的画面。线的性质我们用线勾勒物体的轮廓,同时也可以表现物体的结构。袁运生的作品坐着的傣族妇女使用线条表现了人物的神态与形体的结构,面部五官的立体感与衣服褶皱表现得尤为精彩。线条的变化非常丰富:粗与细、深与浅、疏与密等等,这些线条的变化使得画面变得富有表现力,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线条具有方向性,它可以引导我们的视线,并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康定斯基把线的形态与表达情感相连:垂线表现崇高,水平线表现平静,倾斜线表现力量,曲线表现柔和。坐着的傣族妇女 袁运生 1978 年 纸本水墨135 厘米 60 厘米 中
21、国美术馆藏一 点、线、面的性质12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能够画出不同质感的线条,例如硬质铅笔和钢笔能画出纤细、流畅的线条,软质铅笔和木炭条能画出毛糙、干涩的线条。我们可以根据画面中的主题,尝试不同的工具材料,找到最佳的选择。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与丢勒的画家之母运用不同质感的线条把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八十七神仙卷中的线条婉转流畅,表现出了中国古代褒衣博带式的服饰特点。画家之母中的线条则显得粗糙,这并不是画家缺乏技巧,而是故意为之,表现出母亲面部的沧桑感。面的性质绘画中的面是用点、线或色彩在纸面上划分出的区域,面与面之间的边界是轮廓。面既可以是一块纯粹的颜色
22、或单一的纹理平面图形,也可以是富有变化的过渡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平面的形就是二维的形状,当我们画出形状的边缘线之后,可以填充各种肌理效果或颜色。在尼森山中抽象的形状使得画面产生了平面的效果,巨大的三角形是抽象化的山体,星星、月亮也转为符号化的形象。画家之母 丢勒(德国)素描 1514 年42.1 厘米 30.3 厘米 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藏画家使用了粗糙、顿挫的线条表现了面部的皱纹、衣服的转折。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吴道子(传)唐 绢本白描 30 厘米 292 厘米(全图)徐悲鸿纪念馆藏此图传为唐吴道子所画,运用了典型的莼菜条描法,衣纹有明显的粗细转折,迎风飘荡,正是所谓的“吴带当风”。尼森山 保罗
23、克利(瑞士)1915 年水彩 18.1 厘米 24.1 厘米赫尔曼和玛格丽特鲁普夫基金会藏第 2 课 点、线、面质感与变化13 青年地下工作者 侯一民 1957 年素描 36 厘米 27 厘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该素描是侯一民创作的油画作品青年地下工作者的创作习作之一。作品根据画家的亲身经历,以画家本人的形象为素材进行创作,真实再现了北平解放前夕,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中共地下党员印制迎接解放宣传传单的场景。你知道什么是正形与负形吗?我们习惯把线勾勒出的图形作为主体,把周围的部分作为背景,这便产生了正形与负形的概念。虽然正形与负形共用同一条边缘线,但我们的大脑会更快地识别出已经认知的形象。因
24、此,当正形与负形相互转换时,画面便会产生非常有趣的错觉。埃舍尔的日夜就是借助这一原理来创作的。日夜 埃舍尔(荷兰)1938 年 木刻版画39.1 厘米 67.7 厘米 日本横滨美术馆藏知识链接苹果照片与素描的明暗关系要在二维的纸面上表现出立体效果并不容易,我们需要利用视错觉的原理表现立体的形。简单而言,就是利用明暗和透视表现出三维的立体感。光照射到物体上会产生亮部、暗部与阴影,我们以此分辨出物体的体积。在绘画中我们使用深浅变化表现面与面的转折,表现立体感。亮部与暗部转折处往往最深,我们称之为明暗交界线。虚实变化也是用来表现立体感的常用手段,画面中的主体或离我们较近的物体常常被描绘出更多的细节,
25、而次要或是较远的物体则被简化。这也是模仿我们眼睛观察事物的方式。侯一民是中国著名油画家,善于将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在 青年地下工作者这幅素描作品中,除了明暗关系的塑造以外,画面的虚实处理也非常扎实、老练。面部五官的刻画较为深入,体积感强烈,衣服的细节则被虚化处理,表现出了画面中的主次关系。虚实变化的表现方式,一方面使得画面富有节奏感,另一方面也更像我们眼睛看到的景象。14 第一单元 物体的基本呈现形体入境引思 当我们想要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物体给人的感受时,需要学会表现物体的质感与肌理。你有没有想过怎样使用点、线、面来表现质感呢?质感是物体材质的属性,比如柔软与坚硬、光洁与粗糙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选择性必修1 绘画 普通高中 教科书 美术 选择性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