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小题基础天天练5.docx
《2024版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小题基础天天练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版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小题基础天天练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版高考语文专项练习 小题基础天天练5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那些孩子在玩耍,他们变换着石子的阵势,说:“这是在行军,那是牛群和羊群。”但是,过路人只看到石子,不明白孩子心中的财富。同样,享受黎明的人会在初现的晨曦中温暖身子。那个走向井边的人,因为口渴,把沉重的桶提上井沿。口渴,使他的步伐、他的双臂、他的眼睛都充满了意义,就像一首诗。有些人若不在辛苦中获得信仰,欢乐也不会找上他们。我也注意到了那个人,他听音乐,却不用心。他叫人用轿子抬他去听,而不是自己走着去听。没有人爬上山坡,大好风景也无人欣赏。但让人抬着送上山顶,你看到的不过是的景物,你怎能赋予它实
2、质的意义呢?一个对现状深感满意的人,必是经过努力后方能有的享受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调整山河,推平村庄的砾石路。这个景色起自他的胸臆,他感受到的快乐也是孩子感受到的快乐他排列了石子,建造了城市,于愿已足。看到一堆未经自己努力而成为风景的石子,哪个孩子会呢?我若不身体力行,就不存在任何历险;我若不用尽心力,一切就没有意义。我想说的是,你们没有权利不努力。因为,不做这件事,便要做那件事你们必须长大。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2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分别使用了“我”和“他”,“我”和“你们”的称谓,请简要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答:(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按照黄永年先生的
3、说法,古籍整理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今译等加工,其目的是使古籍更便于今人和后人阅读利用。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传承下来的文献典籍,其数量之丰富,内容之深厚,是其他任何民族和国家所无可比拟的。这些文献典籍,我们概称为“古籍”。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这些文献典籍进行搜集、校勘、编订、抄刻、传播的整理工作从未中断过。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已经很不容易了。除了今人对古人的社会生活产生隔膜的影响之外,古籍本身在流传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错误,使得我们使用起来很不放心。,大多数古籍使用的是古代汉语,而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白话文运动”的推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知识界、教育界
4、的主流。由于这种现象持续近百年之久,造成今人对古籍的阅读使用,生出越来越多的障碍。新中国成立后,相关部门组织全国的学术和出版力量,以丰硕的成果奠定了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基础,其中的优秀成果成为体现古籍整理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作和传世之作,为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改变语序,但不得改变原意。答:5请对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90字。答: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5、)庄子逍遥游中,“”一句写大鹏“怒而飞”后翅膀的状态,“”一句写“水之积也不厚”的结果。(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比起菊花的隐逸和牡丹的富贵,他只喜爱莲花的“,”,表达了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引用刘裕北伐的典故,表现出刘裕统率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折射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的心情。而观鱼后坐潭上,感到风景“,”,则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2)屈原离骚一文中“,”两句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3)苏轼赤壁赋用高超的手法描写了动人的音乐,“
6、,”两句,通过蛟龙和寡妇的反应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达对人的思念和抒写回乡感受的两句是“,”。三、诗歌鉴赏(一)2021新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注】。【注】七月诗:指
7、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10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石鼻城苏轼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
8、水潺潺。【注】石鼻城即宝鸡东北15公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B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1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答:第二周题组训练主题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子翻译 小题基础天天练6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
9、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夏季是草木生长旺盛的季节,天气愈热,万物愈加。在山里,这种蓬勃的生命力达到了高潮,仿佛有看不见的通道,将所有热烈的色彩汇聚起来,如涓涓细流般不声不响,却鲜翠得几乎要溢出来。在一片翠绿之间,星罗棋布地点缀着一块块金黄的色彩,颜色稍微跳脱,但并不显得突兀。这便是山里的麦田。山里不比平原,没有的土地,也没有如黑土地般膏腴的土壤,不过,勤劳的山里人总能用他们的智慧去创造出耕地。一次次挥锄,一次次弯腰,一趟趟担肥,他们清除荒草,拣尽石块,让原本硬结的土地变得松软、肥沃。于是,山间就有了耕田。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大的能顶得上两个篮球场,最小的不过三五尺见方。因为只能依
10、据地势开垦,它们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不规则图形,几乎没有方方正正的标准的农田。但是话又说回来,什么才是“标准”?只要种子能够生根发芽,结出果实,不就是农田的标准吗?进入五月,麦穗开始泛黄,麦芒恣意生长,被包裹着的麦粒开始饱满,麦秆弯曲。初夏的风一起,它们便欢腾起来,笑得前仰后合,一株麦穗倒向另一株麦穗,挤挤挨挨,互相推搡着涌向一边,再兴奋地奔涌回来,地进行着一场场接力。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2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为何要多次使用“一次次”“一趟趟”“一块块”等形式的叠词表达,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意分析。答:(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
11、的文字,完成题目。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由此产生了社会生活噪音对于人们耳部的危害不容忽视。有时我们坐地铁可以清楚地听见旁边陌生人耳机里播放的音乐,这说明,若长此以往,他很可能会出现耳部暂时性阈移的情况。英国一项研究也表明,长时间戴耳机听歌,有可能导致耳聋提前到来。听力损失不像其他疾病一样。这种噪音性听力损失(噪音性聋)最初听力损失的频率在4000Hz(高频),这一频率的听损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小、不易被发觉;随着噪音的持续伤害,其他频率的听力会出现下降,最终导致“噪音性聋”,需佩戴助听器来解决。噪音性听力损失可分为暂时性听阈移和永久性听阈移。暂时性阈移也叫听觉疲劳,是一种暂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高考 语文 专项 练习 基础 天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