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21篇).docx
《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2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21篇).docx(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通用21篇)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1 一、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喜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培育学生的合作沟通意识,相互提改善意见,共同进步。班内进展演讲竞赛,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培育学生演讲的兴趣。 同桌交换作文尝试互评互改。 通过沟通习作,观赏佳作,增加学生的自信念,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缺乏,再次完善自己的作文。 板书 二、日积月累 1、师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这些成语的共同点 2、师任选一个成语为同学做讲解 3、勾画出讲解后仍不懂的成语,查词典解决 4、拓展:尝试说同类的其他成语同桌对读,分组
2、竞赛 尝试学习是学生进步的一个阶梯,让学生在探究 不懂中学习。 三、展现台 1学习本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依据学生详细的预备状况,课堂上可进展以下活动: 抗战英雄故事会、手抄报评比等。 3、评比活动: 评比各项活动的能手;评出最有创意的活动小组;评出最正确作品,如手抄报 学生畅谈收获 评比可以鼓励学生进步 板书设计 回忆拓展七 资料搜集 1、资料分类的方法 时间分类、工程分类、主题分类等 不屈不挠 烈士 2、建立自己的资料名目 奋勉图强 英雄 3、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 教学反思 思本节课内容既有对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力量的培育,又有对成语的进一步拓展把握,另外还安排了加深学生爱国主义情
3、感的抗战英雄故事会,内容较以前难度有所增大,在课堂处理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要恰到好处。 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难过程和传奇经受,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引导学生熟悉生字“奘、缉、僧;”积存“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难过程和传奇经受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课堂教学PPT,学生预备搜集玄奘法师生平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叙述背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唐玄奘西行取经,指导“奘“的读音
4、,以及书写。(“奘”读zng,而不读zhng;,“壮”与“奘”的区分) 2、导入: 在民间流传着很多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明朝小说家吴承恩以唐三藏西行取经为原型创作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展现空前绝后想象力的作品。其实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实事迹和小说中的描述相差极大。今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宏大的高僧、学者、翻译家、旅行家的事迹。 二、检查预习效果,通览全文内容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 玄奘(zng)缉拿(j)高僧(sng) 天竺(zh)堡垒(li)朝拜(cho) 2、测查学生词语理解 束手无策:束、捆绑;策、计谋,就像双手被捆住一样
5、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方法。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方屈服,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明白,户户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3、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理清脉络 一、(1)取经缘由 二、(2-10)取经经过 三、(11-13)取经影响 2)了解重点段层次 默读(2-10)自然段,思索 玄奘西行取经,途经哪些地方?(可先在文中画一画) (长安凉州玉门关高昌西域天竺) 第一层其次层第三层 三、研读课文,重点理解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局部,大家共同思索: 玄奘西行取经的缘由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 (
6、学识渊博,治学严谨) 2、读了课文第一局部,你有什么问题? 可能会有两方面的问题: 1)他学识已很渊博了,为何还要不远万里去天竺学习? 2)从长安到天竺,山高路远,是一种什么力气使他毅然前往,并克制重重困难? 导:或许学习完这篇课文,自然能解开你心中的疑问。 3、默读课文其次局部,感悟人物品质。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索,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拥有一种怎样的品质? 要点:1)混出玉门关2)单人匹马走沙漠 重点句: 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突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立下誓言,不达目的决不后退一步。 “从不达目的决不后退一步”,可感受他有着坚决的信念,坚韧的
7、意志。 感受沙漠环境的恶劣,体会玄奘冒着生命危急,舍身求法。 总结:玄奘克制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来到了天竺求学,一切源于他心中坚决的信仰,与一生的追求对佛法的弘扬。 过渡:玄奘西行求法十几年,从印度带回大量的佛经,这些真经是佛家教义的种子,只有翻译成中文它们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否则印度留学所制造的辉煌将变得毫无意义。 4、结合课外资料,了解玄奘的历史奉献。 1)学习小组合作读最终一局部,结合资料思索,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 (要点:翻译佛经,编写大唐西域记) 2)师生合作沟通资料 屏幕出示: 玄奘带回来的佛经数量大,掩盖面广,质量特殊高,假如
8、我们把唐朝汉译佛经比方成为汉译佛经中的皇冠,那玄奘翻译的佛经就皇冠上最刺眼的明珠。 玄奘西行求法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求取直经,而取到直经才只不过走了求法之路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翻译佛经,他魂系真经,迫不及待,也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佛法功德圆满。 阅读了课文,沟通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玄奘只是一个一般的僧人吗? 角度: 1、从学者的角度, 他敢于对前人的译作提出批判,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 2、作为一个高僧, 他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远赴无竺,学习真经,弘扬佛法,进展佛教,功德无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 3、作为一个翻译家,教育家, 他翻译方面的奉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他又是一
9、个文化沟通的使者, 玄奘西行,促进中西文化的沟通 四、总结全文,提炼升华 1、扫瞄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玄奘西行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或细节。 2、出示季羡林先生引鲁迅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拿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季羡林: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疑心的,这样精神的玄奘确实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板书: 百折不挠 唐玄奘西行取经 舍身求法 中国的脊梁 作业: 1)推举阅读鉴真东渡苏式牧羊 2)写一篇读后感。 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3
1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安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欢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欢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醒课题,设疑激趣 1、今日,我们学习其次课天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
11、 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文的描述:“在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展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布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状况 1.同桌互读课文,留意生字词的读音,相互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状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4、自读课文,思索: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
12、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读,读后沟通,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安慰。”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尝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齐读全文。 其次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安慰。” 2.问:安慰什么意思?(劝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受,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劝慰、抚慰呢?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受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送;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根底。) 二、细读课文,深入
13、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索:文章的那些局部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安慰?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沟通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安慰”劝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辞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辞了月光下草丛中的玩耍,天窗成了唯一的心灵寄予,唯一的自己劝慰。 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受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欢乐。 过程中要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如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行违背的气概。从“
14、被关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体会孩子当时的无奈。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安慰。 3.感情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图: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展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三、拓展积存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安慰?”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或许是读书?看电视?或许是摆布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受像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加一笔美妙的回忆。 (设计意图: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育学生的写
15、作力量。) 板书设计: 天窗 孩子们唯一的安慰 观察想象 雨脚闪电星云无穷无尽 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4 一、引入学习 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每天过去,我们一每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胜利的喜悦,有过患病挫折的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受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受 二、明确要求 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沟通: 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沟通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争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 1仔细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
16、要求独立预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依据选定话题进展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沟通,要求每人都有时机沟通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沟通,集体评议。 6依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留意两人间的沟通。 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5 1、情境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体会到了故事中动物鲜亮形象,令大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感受着故事中动物的神态行动。同样在我们同学们的生活中确定也会遇到过自己记忆比拟深的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可以说爱护动物已经深入人心,今日我再来看一幅与动物有关的图片新闻。(出示图片)来完成今日的习作。教师启发学生收集课外的相关资料、素
17、材,指导学生依据习作要求进展定向观看,也可依据图画进展合抱负象。 1、阅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将习作要求理解透彻。 2、想一想自己与动物之间的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或者依据课本中的图画故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在自己的脑子中进展构思。 3、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搜集相关资料、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的预备。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回忆本单元的多种方法,自己整理材料,使学生能够更充分的了解习作要求,并进展资料的收集省略。 说说你是如何爱护动物的? 一、观看图片,畅所欲言 1、从图片中你看到些什么? 2、从图片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二、图文对比,明确要求 1、读读课本中的文字,简要说一说图片内容
18、。 2、明确习作要求:依据图片报道,绽开合抱负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详细,感情真实。 3、绽开想象,补充情节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绽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 (1)什么时间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着下闲逛在温哥华街头? (2)为什么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着下闲逛在温哥华街头? (3)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 (4)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它会怎么想,怎么做? (5)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 (6)鸭妈妈是怎样带着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 (7)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神态、动作等) (8)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 (9)在救助小鸭子的
19、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 (10)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产生怎样的感受? 4、想一想: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力量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惜。)依据要表达的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 三、组织学生争论,指导学生写详细 1、自己选择一个需要补充的情节,想一想:如何写详细? 2、发言,依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提示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点工夫: (1)将鸭妈妈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详细 (2)将巡警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详细 (3)哪些要略写? 四、组织争论,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五、学生自由习作 1、先口述一下故事情节。 2、学生选择几个情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写详细。 3、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册 语文 第七 单元 教案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