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7《屈原》(节选)教师版.docx
《202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7《屈原》(节选)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7《屈原》(节选)教师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屈原(节选)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够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2 .联系背景资料,能够恰当演绎剧本。3 .能够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欣赏影片,初步了解屈原的生平。)二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 家。原名郭开贞。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相关介绍一一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 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齐 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
2、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日“橘颂”J “受诬”全剧分为五幕“招魂”“被囚”“雷电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三 .写作背景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从抗战的 现实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 湃的诗情。四 .整体感知L字词积累雷霆(t i ng ) 污秽(hu i ) 犀利(x i )鞭挞(t a ) 罪孽(ni。) 鞋辂(tGng t a )徘徊(p d i hu
3、a i )稽首(qi) 睥睨(p i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鞭挞:鞭打。比喻抨击。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2.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第一部分(第1 8段):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 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部分(第913段):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五.细读感悟1 .阅读课文前面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舞台说明为舞台上的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 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自然景象是雷电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屈原 2023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导学案 17 节选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