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工作坊.docx
《“三创”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工作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创”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工作坊.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创”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工作坊章奇I(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201418)【摘要】“三创”认知既是思想理念与社会发展的高度集成,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与 纯洁性的实际载体,“中国制造,当以品质为生命”,中国科技的强盛离不开“三创”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 途径”,基于创新与创业教育时代背景的号召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结 合“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科创育人理念从不同维度对“三创”育人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 探索,对创新创业教育中所缺乏的创优价值追求进行不同程度的计划设定,以树立“纵、
2、横、 深”三向科创意识为本源,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依托“互联网+”、“云计算” 等大数据平台,联合校团委管理运营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工作坊。工作坊以项目申报、产品设计为教学导向,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及“ASciT-OBE”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对知识、技能、方法的系统化建构机制,帮助大学 生有效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创业信心、提高创业管理水平,培养出一批专业 知识过硬、社会实践能力强、思想品质高尚的精英型人才,从而实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 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3、、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伟大目标。【关键词】“三创”教育;工作坊;人才培养;科创育人一、主抓“三创”课程,培养“三向”意识随着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已不再适用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要求。新时期,高校教育应培养具有“三创”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任务,采取各种措施 促进其高水平、高效率发展。本学院自设立工作坊以来,始终按照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为指 导思想创设相关课程,通过对传统“二创”课程体系的更新,增设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原理的 必修课程,比如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科技创新实践、 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同时鼓励学生选修如创业学、创新
4、创业领导力等创新创业类通识类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创新类毕业课题设计(论文)。为抓好“三创”课程改革,工作坊定期进行问题自检,对照课程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 的“三向”意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如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一课中对其内容进行“纵、 横、深”评估,在要求学生根据自我定位对未来就业进行合理规划的同时撰写相关创业计划 方案,并从纵向上对创业理念、创业框架、创业实践进行建构,从横向上对创业形式、创业 规模、创业预算进行优化,从深度上对创业成果进行分析。二、打造“云创”教育,实现“双线”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工作坊依托材苑“云创”教育平台,通过微课程进行“三 创”教学及成果展示。“云创”平台
5、以创新思想分享栏目、创业实践互动讲座、创优建设学 习交流为主要模块,对学院“三创”品牌活动进行宣传,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思路,如“云 创+”、“云创-”在创新产品的原基础上增设新功能或者减少副作用;“云创+党建”在举办学 院党建活动辐射本+研“三创”教育;“云创+挑战”在对推进学院挑战杯赛事上进行项目筛 选及人员配队等。“云创”教育是工作坊结合“线上+线下”双向理论学习的实践产物,在打造学院特色 品牌上充分发挥了网络现代化信息作用。为了强化“云创”平台的时效性与典型性,工作坊 增设三创“示范区”,对典型创业人物事迹进行介绍,以“三创”为主要方向创设校园新氛 围,助推学院“六位一体”德育新发展。三
6、、强化“新工科”建设,建立“新生态”系统面对材料行业发展新业态,工作坊在结合学院ASciT九大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创造性提 出“新生态”三创教育系统,以培养面向未来的材料工程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界人才为 主要目标,建立完善的全过程诊断交互的培养体系。立足学院学科特色,将学校应用创新型 人才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与“新生态”三创教育相结合,推进学校“厚德精技”育人改革。“新生态”三创教育系统,以教育部材料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为纲要,结合“三创”人才 培养方案和考核机制,建设MSE5核心动态课程体系,改善教学与主客体关系,将全新的教 学方法投入于“三创”课程中,建构符合当下学院实际发展的“三创”培养制度,如
7、开展专 题报告、校友讲坛、企业走访、专业文化宣讲等,对于学院优质产业资源,工作坊要实时联 系相关企业,打造真实化“项目库”、“竞赛链”和就业见习“基地群”等。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相结合面对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足以满足社会需要, 加之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步伐的提速,高校必须重新审视“三创”教育理论。工作坊设立之 初无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属于单纯性研究工作环境,随着学院学科建设的实践发展, 工作坊以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抓手建构“专业化、社会化、层次化”三创教 育理论,以理论讲授与实践探索为主要教育方法,丰富学院教育理论体系。对于教师与学生主客体而言
8、,“三创”教育理论是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以及学生 重视自身创新精神形成的重要指导思想,将“三创”教育理论实践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工作 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对产学研机制的探索,创造性的提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基 础”的创新体系要求,深化了学院对“三创”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五、教育共识与教育研究相结合“三创”教育作为学院重点工作,在全学院内部普及教育共识是工作坊日常工作常态, 在对“三创”教育研究进行阶段实践时,采取一系列特色措施,如构建“三创”激励机制, 对工作坊日常教育工作有所贡献的师生寄予一定的资金鼓励,从而刺激新一轮“三创”教育 活动。围绕“创”字,工作坊确立“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才培养 创新 机制 平台 大学生 科技 社会实践 工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