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蜀道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道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1蜀道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 必修下册蜀道难教学目标:1、掌握李白的浪漫主义手法2、了解本诗的感情基调、章法3、结合本诗的大意背诵全诗教学重点:散文化诗歌的创作与理解教学难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教学内容:导课:1、由一名学生试述李白生平,引入本课的授课内容 (3分)2、简单介绍李白在创作本诗时的生活背景 (2分)文本全解:(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与 杜甫并称“李杜”。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先代于隋 末流徙西域。他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 克马附近),后随父内迁移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之
2、清莲 乡。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25岁出蜀,漫游十余年, 希冀通过交游干谒的途径,登上卿相的高位,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天宝元年(742)应诏赴长安,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此后 先后漫游了梁宋、齐鲁、吴越、幽燕。天宝末,安史叛乱,李白应召 人永王李磷幕,王室争权,李磷被杀,李白株连人狱,获释不久又被 定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乾元二年(759)三月行至白帝 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 安徽当涂县)。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向往建功立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 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 安危,热爱祖国山川
3、,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 往流露出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其诗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 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屈原之后,古代诗坛上最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交厚,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 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对他极为倾服。中唐以来,李、 杜优劣之论,聚讼纷纭。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调张籍)严羽 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 美之沉郁。”二人诗风不同,而各臻绝诣。有李太白集。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期间。孟桀本事诗 高逸第三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 名,首访之。既奇其
4、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 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如此说可信,则 本诗当作于742 - 744年前后。天宝中,殷瑶编河岳英灵集选 此诗,赞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2)基本解读。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 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的作品,都写过蜀 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 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 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 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关于本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没
5、有定论。有人认为是李白通 过蜀道之难,来表达自己的坎坷人生,抒发失意情怀。也有人说是表 达了李白对社会政治前途的忧虑和关切。明代的胡震亨和顾炎武认为 “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二(3) .相关资料。中唐以后直至今日,人们对蜀道难的写作年代和主旨众说纷 纭。就中以用乐府旧题写故国山川、别无寓意之说颇为可能。令人詹 镇疑是天宝元年初至长安时送友人入蜀之作,亦颇有可能。在送别诗 中以主要篇幅描写山川风景,在李白本人和其他唐人作品(尤其是 七言歌行)中不乏其例。诗的结尾部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等句,有人据此以为有政治寓意。其实那 不过是用左思(蜀都赋)、张载剑阁铭)中的成语加以变
6、化, 借以夸张山川之险。就如作者天门山铭中“天险之地,无德匪 亲”等句一样,未必是影射时事。蜀道难)形象雄伟,感情炽烈,想像丰富,语言夸张。全诗色泽光怪陆离,动人心魄,充分显示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的特色。诗人 从各个角度摄取画面,多方面突出蜀道之险。其结构则回旋往复, 又层次井然。诗的句式多样,参以散文句法,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虽然诗歌竭力描绘蜀道的艰难险恶,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 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崇高雄 伟的美。这是因为诗人借助于对蜀道山川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开阔的 胸襟和豪迈的气魄,体现了向往雄伟不凡事物的精神面貌,因而具有 一股积极向上的激情。二、具
7、体环节:1、 朗读课文,标注生字(3分)2、 由学生自 己朗读课文(2分)3、 分 层 次 理 解 全 诗:(25 分)第一层次:开头到“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从侧面描写蜀道的 艰难。开篇揭示本诗主旨,奠定全诗的风格与基调。给人一种大气磅 礴之感。开首四句是全文的总纲。开篇即连用三个叹词,强烈的咏叹凭空 而起,震惊人心,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蜀道之难,难于上 青天”切入正题。“蚕丛及鱼凫”以下六句,诗人讲述了蜀国、蜀道的历史。从传 说中的蚕丛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岁未与秦塞往来,太白、峨眉之颠只 有“鸟道”可行。地理的阻隔割断了蜀国与外界的交往,似乎也割断 了历史。“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蜀道难 蜀道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蜀道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