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2《拿来主义》课时2导学案一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第六单元12《拿来主义》课时2导学案一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12《拿来主义》课时2导学案一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拿来主义课时2(1分钟)1 ,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2,体会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正确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深啦存入(1 分钟)“论时事不留情面,硬痼弊常取类型”,这是鲁迅先生对自己杂文的评价。前句说的是 鲁迅写杂文的态度,针硬时弊,常常一针见血,笔锋犀利;后句说的是鲁迅写作杂文的手段, 所谓“常取类型”,就是对论说对象的特征作高度概括,将其转化为典型的形象,从而以小 见大,由浅入深。下面我们结合课文拿来主义,深入领会鲁迅先生杂文的特点。(18分钟)一、理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文章思路1.课文的第5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明确: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2、用。2简述:前面4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后面5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明确:前面4个自然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后面5个自然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3 .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面花大量笔墨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和“送来主义”?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 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 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 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
3、”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 方面,“破”正是为了 “立”。4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明确: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第二层: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二)文章结构明确: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 错误倾向。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识和品质,以及 “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二、超越“拿来主义”(-)
4、把握中心思想1.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归纳本文中心。明确: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1 .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 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 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阅读第8、9两段,想想作者在这 里用了什么方法?明确: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
5、或道 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2 .阅读第3段,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活动探究明确: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 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它与比喻论 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 物打比方。(16分钟)1 .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拿来主义 第六 单元 12 课时 导学案一 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