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上期高一期木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口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赛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流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2、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材料一: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之盛衰关乎政之治乱,良法向来是 治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拟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问世,到代表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议出台,再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 公布,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法治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 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 民事法律标准。它的诞生宣告中国迈
3、入“民法典时代”。可以说,编纂民法典是我国走向繁 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是我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中华民族在法治道路 上的不慨奋进。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曾1()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 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 建议,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遵循同样的逻辑,民法典要实 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不管是遇上高空坠物,还是碰到遗产 纠纷,抑或遭遇隐私泄露,都需要从民法典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只有全体社会成员以民 法典为遵循,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才能让民法典真正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
4、益的法典。(摘编自阿斯力格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材料二:民法典是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 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 惠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 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 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
5、好像”,与 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1 .答案:C2 .答案:A3 .答案:B4 .答案: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三个角度论述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 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法;每局部采用总分结构,先明确民法典意义与作用, 然后具体阐述。5 .答案: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民意;在立法思想上,以人民 为中心,以民为本,以民为上;在立法体系上,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对人民 群众形成了全面立体的保护;在时代针对性上,解决道德领域突
6、出问题,鼓励并保护人们 惩恶扬善。6 .答案:C7 .答案:A8 .答案:从内容上交代了疫情前的武汉景象,从而与上文疫情中的武汉进行了对比,表现 出了疫情对武汉的打击。从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疫情中的武汉,照应下文“远 景,特写,一切都应当是这副生机勃勃的样子”,也为结尾对武汉恢复生机的祝福张本。9 .答案:“江流奔腾”表面上指“长江奔腾不息从深层含义考虑:长江精神也是武 汉人的精神,他们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为了守护百姓而甘愿牺牲自我,“江流奔腾”也喻指 对武汉人精神的赞美;同时文章将长江和武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写,用长江奔腾不已勇往 直前的精神寄寓心中武汉,希望武汉早日重生。10 .答案:
7、A11 .答案:D12 .答案:D13 .答案:(1)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戒惧 地提高警惕。(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解析:参考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 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 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 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可以享尽天年。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 哗作响,进刀时发出“酷
8、”的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 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天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 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 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 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 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 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
9、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 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 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 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 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戒惧地提高警惕,眼睛因为筋骨 交错聚集之处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然后发出的一声, 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 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梁惠王说:
10、“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 老师的朋友吗? ”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吊唁朋友像这样,行吗? ”秦失说: “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 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 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 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 人是禀承r自然、受命卜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将这种作法
11、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 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 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 好像解除倒悬之苫似的。”14 .答案:社会是复杂的,要学会适应环境、顺应自然才能保全天性。面对具体问题, 要谨慎戒惧,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认识并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凡事要内敛,不要得意忘形。15 .答案:A16 .答案:相同:两首诗中的“空”都是“空自、白白地”的意思;都妙用“空”字,形象 传神,寄寓了诗人无奈怅然之情。不同:“隔叶黄鹏空好音”用“空”写出了绿叶丛中的黄鹏
12、鸣声美妙却无人欣赏,营造了 寂寥冷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武侯祠无人凭吊的慨叹;本诗中“行路至今空叹息”,用 “空”写出r行路的人到这里只能白白叹息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崇徽公主悲剧命运的怜惜、 同情,对统治者忍辱求和的愤慨。17 . (1)答案: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2)答案:(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3)答案: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8 .答案:B19 .答案:原文运用排比的手法,更形象地写出孩童们嬉戏内容的丰富;原文中由短句 到长句,句式的长短富有节奏美。20 .答案:虽然不知道故事的真假;房子虽然小21 .答案:C22 .答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
13、的;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23 .答案:略多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民法典乘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 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 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平安保障网。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社会治理的要义在于 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民法典不仅为合作共治提供了所需的大量规则,而且通过公平分配合 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风险、责任,给合作过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 信无欺、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推动合作产生最优效果。同时,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
14、社会主 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鼓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 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民法具有鲜明 的价值导向、道德取向、文化指向,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民法典植根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之中,继承重家庭、讲仁爱、守诚信、尚公平、促和谐的传统法律精神,展现出 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文本之 中,融入民事法律标准之中,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 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
15、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民法典关于生命无价、人身自由、人格 尊严、性别平等、尊重隐私、环境正义、英烈保护等内容,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 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摘编自黄文艺民法典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之重器)材料三:民法典其体系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 是民事领域的根底性法律,也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重要实体法律依据。民法 典的出台将会给民事检察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冯小光:民法典公布以后的溢出效应,必然对行政机关、司法权产生影响。首先,民事 审判和民事检察适用的最核
16、心实体法律是民法典。此前适用的单行法律和庞大的司法解释规 定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协调、不统一的地方,民法典的体系性、协调性为民事实务提供了统一 的适用依据。其次,民法典能够对民事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很好的规制。长期以 来,如何规制民事法官和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一个司法改革的课题,民法典在这方面填补 了很多空白。王利明:民法典是根本的民事法律标准,是根本的裁判依据,将来无论是法官、检察官, 还是律师,对话、讨论的平台就是民法典,而不是各说各话。民法典公布之后,就应当从民 法典中寻找法律依据;而且规定非常清晰,所有的规则都在这里面了,已经消除了不致、 不统一的现象,就要在这里找统一的裁判依据、
17、裁判尺度。另外要有体系思维,民法典是体 系化的产物,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提供了体系化的思考方式。法典就是要求援引多个条款, 这是我们在适用民法典时必须要注意的新现象。王轶:在这个问题上,我只有一个建议,就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是实力相当的,监 督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疫情期间,我写了篇文章,主要讨论行政许可的民法意义,着重从民 法的角度分析,行政许可应该做什么样的类型区分,对民事法律行为、合同行为的效力判断 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发现,相关司法解释中,较为集中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行政法与 民法的交叉问题,这可以成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如果我们能够重点突破,充分树立监督自 信,慢慢地,会与被监督者之间
18、形成一种良好、互动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摘编自龚云飞、关仕新王利明、王轶、冯小光“三人谈) 1.以下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民法典吸收了许多优秀法律文化和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整合了我国多年实践形成的 民事法律标准。B.民法典鼓励社会主体的自主自治与其推动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并不矛盾,目的都是提升社 会治理效能。C.民法典的公布能规制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消除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协调、不统 一的现象。D.民法典注重以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难题,惩恶扬善,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促进社 会开展进步。2 .综合三则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19、)A.只有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才能让民法典真正保护人们的权益。B.自古至今法律就是社会安定的重器,民法典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强盛。C.鼓励社会主体自己解决问题,激活社会能量,能使治理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D.民法典仍然有可以改良空间,处理好了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问题,就会完美。3 .以下说法中,不能正面支撑材料三相关观点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张某与李某因房屋租赁引发纠纷,在审理过程中,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都将民法典作为统 一的法律依据。B.赵某出售了与其妻共有的房屋,某地方法院认为此案只涉及婚姻家庭,不需援引合同、物 权等条款。C.法院根据民法典对张某高楼坠物致伤案做出判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河南省 信阳市 高级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