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陶器纹饰的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难的科学问题,尚需深入探索。但是,由写实 的、生动的、多样化的动物形象演化而成抽象的、符号的、规范化的几何纹饰这一总的 趋向和规律,作为科学假说,有成立的足够根据。同时,这些从动物形象到几何图案的 陶器纹饰并不是纯形式的“装饰” “审美”,而具有氏族图腾的神圣含义,也可成立。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 份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 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
2、,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 而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克乃夫贝尔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的著名观点,强调纯形式(如线条)的审美性质,给后期印象派绘画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他这个理论由于陷在循环论证中而不能自拔,即认为“有意味的形式”决定于能否引 起不同于一般感受的“审美感情”,而“审美感情”又来源于“有意味的形式“。我以 为,这一不失为有卓见的形式理论如果加以上述审美积淀论的界说和解释,就可脱出这 个论证的恶性循环。正因为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线条,实际是从写实的形象演化而来, 其内容(意义)已积淀(溶化)在其中,于是,才不同于一般的形式、线条,而成为“
3、有 意味的形式”。也正由于对它的感受有特定的观念、想象的积淀(溶化),才不同于一 般的感情、感性、感受,而成为特定的“审美感情”。原始巫术礼仪中的社会情感是强 烈炽热而含混多义的,它包含有大量的观念、想象,却又不是用理智、逻辑、概念所能 诠释清楚,当它演化和积淀于感官感受中时,便自然变成了一种不可用概念言说和穷尽 表达的深层情绪反应。某些心理分析学家企图用人类集体的下意识“原型”来神秘地解 说它。实际上,它并不神秘,它正是这种积淀溶化在形式、感受中的特定的社会内容和 社会感情。但要注意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种原来是“有意味的形式” 却因其重复的仿制而日益沦为失去这种意味的形式,变
4、成规范化的一般形式美。从而这 种特定的审美感情也逐渐变而为一般的形式感。于是,这些几何纹饰又确乎成了各种装 饰美、形式美的最早的样板和标本了。陶器几何纹饰是以线条的构成、流转为主要旋律。线条和色彩是造型艺术中两大因B.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害怕)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 C.母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炫耀)D.其夺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存:存在)中述汤、武,以利世事(刺:讥刺)【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A项,微:含蓄隐晦。B项,害:嫉妒。D项,存:思念。故选C。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5、上官大夫见狈欲夺之信叫见疑,忠而被谤B.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C.邪曲害公也遂取楚彳汉中地D.外欺于张仪大破楚师于丹、淅【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A项,第个“而”是连词表顺承,译为“就”:第二个“而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B项,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译为“来”。C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第二个于是介词,引进动作的地点,译为“在”。故选B。10 .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A.数十年,竟
6、为秦所灭B.方正之不容也C.兵挫地削D.被发行吟泽畔【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例句为被动句,以“见”为标志,也是宾语前置句,“自令”为“令自”。A项,为被动句,以“为所”为标志。B项,“方正之不容也”意思是:端方正直的人不为(昏君谗臣)所容。这是一个无标志试卷第10页,共22页 的被动句,其中“容含有被动的意思。C项,“兵挫地削”意思是: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割占。此句为无标志的被动句。D项,“被发行吟泽畔”意思是:披散着头发,在江边一边走一边吟叹。被:同“披”。被 发,指头发散乱,不梳不束。此句不是被动句,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被发 行吟于泽畔 故选D。11
7、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C.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D.厚币委质事楚【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畔”同“叛”,背叛。句意:不顾及(皇上施与你的)恩情与(臣子应守的)道义,背叛主上, 背离亲人。B.指,通“旨”,意旨,旨趣。句意: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 极大的。C.没有通假字。句意: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D.质,同“贽”,见面礼。句意: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 故选C。四、选择类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为陛下所感就(古义,栽
8、培,提拔;今义,业绩。)B.我本人行也(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C.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副词,表示程度高。) D.兄弟亲近(古义,友爱;今义,双方亲密,一方对另一方亲密地接近。)【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古今异义的能力。D “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句意: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故选D。13.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单于牡其节诋郛乃得归得谀见汉使反欲斗两主诚甘乐之空以身仔草野住汉节牧羊何久自苛如此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尽归汉使路充国等A./B./C./D./【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类活用的能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
9、名词用作动词,生子。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滋润。名词用作动词,执、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名词作状语,向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故选B。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初,既平为,蜀宫人有入越隹者,帝阅其奁具,得旧鉴,其背有“乾德四年铸”字,帝大惊,出鉴以示宰相,皆不能答。乃召学士陶谷、奚仪问之,仪曰:“此必蜀物。昔 试卷第12页,共22页 伪蜀王衍有此号,当是其岁所铸也。“帝乃叹日:“宰相须用读书人。”由是益重儒臣。 赵普初以吏道闻,寡学术,帝每劝以读书,普遂手不释卷。开宝五年,皇女永庆公主jIf。公主
10、堂衣贴绣铺翠襦入宫,帝见之,谓主曰:“汝 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又尝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日:“官家作天子日久,岂 不能用黄金装肩舆,乘以出入? ”帝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 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 哉”。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 何! ”普日:“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贯,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 怒专之! ”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帝初临御,欲周知外事,令军校史王珪博访。珪廉得数事,白于帝,按脸皆实,由 是信之。累迂马军
11、都军头,渐肆威福。时德州刺史郭贵权知邢州,国子监丞梁梦升知德 州。贵之族人亲吏,在德州颜为奸利,梦升以法绳之。贵素与珪善,遣亲信至都,以其 事告珪,图去梦升,珪悉记于纸,将伺便言之。六年,二月甲中,帝从客言:“迩来中 外所任,皆得其人。”珪曰:“今之文臣,不必皆善。”乃搜怀中所记以进,曰:“只 如果梦升权知德州,欺蔑刺史郭贵,几至于死。”帝曰:“此必刺史所为不法,梦升真 清强吏也。“取所记纸,召一黄门令责付于个曰:”即以梦升为贽善大夫。”既行,又 召还,日:“与左贽善大夫,仍知德州。“珪乃不敢言。八年春,正月乙西,帝御长春殿,谓宰相曰:“古之为君者,鲜能无过。朕常夙夜 畏惧,防非室欲,庶几以德
12、化人。如唐太宗受人谆承.直证其失,曾不愧耻:岂若不为 之,而使天下无间言哉!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 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B.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 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C.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 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D.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
13、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 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掖庭,指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掖为肘腋之意,故宫廷里的旁舍可称掖庭。B.出降,专指帝王的子女迎娶或出嫁。因为帝王位处至尊,所以皇室子女结婚称降。C.中书,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掌管撰拟、缮写之事。D.谏疏,条陈得失的奏章。疏本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引申为进献帝王的奏疏、奏章。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太祖在宫里发现一面“乾德四年铸”的旧镜子,遍访群臣,都不知所以,只有学士 窦仪道破了
14、“乾德”年号的来历,让太祖对儒臣更为器重。B.赵普虽然是小吏出身,但听从太祖的劝告,勤奋读书。在处理立功者升迁一事时, 能够义正词严,犯颜直谏,最终太祖放弃个人嫌恶,接受了劝谏。C.宋太祖虽贵为天子,但对子女的要求极为严格。永庆公主穿着贴绣铺翠襦进宫,他 当即命令她交回衣服,并且从今以后不要再穿这样的服饰。D.王珪倚仗太祖信任伺机中伤梁梦升,太祖不为所动,赞赏梁梦升的作为并擢升他至 左赞善大夫,且继续担任德州知州,因而郭贵的阴谋没有得逞。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珪廉得数事,臼于帝,按验皆实,由是信之。(2)朕常夙夜畏惧,防非室欲,庶几以德化人。【答案】14. D 15.
15、B 16. A 17. (1)王珪查访到几件事,向皇帝禀告,查验都是 事实,从此皇帝信任他。(2)我常常日夜害怕,防止犯错,抑制欲望,希望通过德行来感化人民。【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只是考虑到我是为天下人守财罢了!怎么能妄自享用。古人说做皇帝要自己治理天下, 而不是被天下人所奉养。如果拿天卜.的财富来供自己一人享乐,让天下百姓如何能拥戴 啊?“宫殿悉饰金银”中省略了介词“以”,“宫殿悉饰(以)金银”,“(以)金银”作后置状语, 正常语序为“宫殿悉(以)金银饰”,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C。“不以天下奉一
16、人”中“一人”作“奉”的宾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百姓何仰哉”中“百姓”作主语,在它前面断开。故选D。15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试卷第14页,共22页B ”出降,专指帝王的子女迎娶或出嫁”说法错误,还可以指宫女出嫁。故选Bo16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遍访群臣,都不知所以“说法错误,原文为“出鉴以示宰相,皆不能答”,不是“遍访 群臣,都不知所以“,而是拿给宰相看,宰相不能回答。故选Ao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廉”,查访;“白”,告诉,禀告;“按验”,查验;“由是”:从此,自此。(2) “夙夜”
17、日夜;“防非”,防止犯错;“窒欲”抑制欲望:“庶几”,希望。参考译文当初,平定Q国后,蜀国有进入太祖内宫的宫人,皇帝看她们的梳妆用品,得到一 个旧的铜镜,它的背后铸有“乾德四年铸”这样的文字,太祖大惊,拿出铜镜给宰相看, 都不能回答。于是把学士陶伴、窦仪等人召来查问这件事,窦仪回答说:“这一定是前 蜀的东西,以前前蜀皇帝王衍曾经使用过这个年号,应该是那些年所铸造的。”太祖于 是很感慨地说:“担任宰相的还应该是读书人。”自此以后越发器重读书人。赵普最初 是因为熟悉官吏的事务闻名,但学问很少,太祖经常用读书去劝告他,赵普于是手中总 是拿著书卷,非常勤奋好学。开宝五年,宋太祖的女儿永庆公主出嫁。公主
18、曾穿着衣领贴金铺翠的外套入宫,宋 太祖看见了,对她说:“你应当将外套给我,以后不要再用这样装饰。”曾经公主陪着 坐,和皇后一起说:“官家做天子时间很长了,怎么不用黄金装饰小轿,乘坐出入。” 太祖笑着说:“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 以办到。只是考虑到我是为天下人守财罢了!怎么能妄自享用。古人说做皇帝要自己治 理天下,而不是被天下人所奉养。如果拿天下的财富来供自己一人享乐,让天下百姓如 何能拥戴啊? ”又有一个凭借立功应当升级官职的人,皇帝向来讨厌这个人,不贽同。普极力请求 授予他官职,皇帝就生气地说:“我就是不给他加官,你能把我怎么样吧? ”普说:“用 律法
19、来惩戒罪恶,用酬劳来奖赏有功。惩罚与奖赏是为天下百姓制定的,不是为陛下您 一个人而定的,怎么能够以您自己的喜好与憎恶来专用呢!皇帝不听,走了,赵普就 跟随着他。皇帝进入大殿中,普就立在宫门外(等待),很久也不离开,皇帝最终答应 了他的请求。太祖登上皇位之初,想详细知道宫廷外的事,任命军校史王珪广泛查访,王珪查访 到几件事,向皇帝禀告,查验都是事实,从此皇帝信任他。接连升迁为马军都军头,后 来王珪渐渐作威作福。当时德州刺史郭贵为刑州知州,国子监丞梁梦升为德州知州,郭 贵在德州的家族亲人属吏,在德州颇为做奸谋利,梁梦升绳之以法。郭贵平时与王珪友 善,派人到都城,把这些事告诉王珪,企图除去梁梦升。王
20、珪全部记在纸上,将等候时 机上奏。六年,二月甲申,皇上不慌不忙地说:“近来中央与地方任命的人,都得到合 适人选。”王珪说:“如今的文臣,也未必都是好的。”于是伸手取出怀中所记的纸递 呈说:“好像德州知州梁梦升欺负蔑视刺史郭贵,几乎置于死地。”皇上说:“这必定 是刺史所做的事违法。梁梦升是清廉强干的官吏。”于是,把所记的纸叫一个中级宦官 跑去交给中书说:“立即任命梁梦升为赞善大夫。”宦官已经走了,又召他回来说:“授 予他左赞善大夫,仍然执掌德州。“王珪从此不再敢上奏。八年春,正月乙酉,宋太祖在长春殿,对宰相说:“古代做君主的,很少能没有过 错。我常常日夜害怕,防止犯错,抑制欲望,希望通过德行来感
21、化人民。像唐太宗接受 臣子的劝谏,直接指出他的过失,竟然不羞愧耻辱;与其犯了错误接受批评,还不如不 犯错误自己好好做,从而使天下没有非议的话! ”六、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旧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唐诗举要中说:“此疑咸亨二年(671)寓巴蜀时作。”1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中“滞既是对江水的直观形容,也借江水之“滞”表现诗人滞留巴蜀的心情.B.黄诗说自己正是痴儿了却官事
22、,有空闲登阁玩赏,显出一种兀傲的神情,笔势健拔。 C.两首诗都情景交融,王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黄诗情景中又见太白歌行风采。 D.黄诗后四句作者慨叹自己的心怀志事无人知,所以如伯牙绝弦,聊且借美酒以遣怀。试卷第16页,共22页19.“木”“叶”两个意象向来为古代文人骚客所青睐。请赏析两苜诗中的“黄叶”“落木”的 艺术效果。【答案】18. C 19. (1)王诗中的“黄叶”展现了萧瑟的深秋景色:深秋的傍晚,寒冷 的山风吹过,山山岭岭间无数黄叶纷纷飘落;“黄叶”是诗人抒发感情的载体,是他内心 愁思的客观对应物:风中飘零的黄叶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凄凉和悲哀,更加烘托了天涯沦 落人的郁郁不得意;“黄叶
23、”这一意象,使诗人的情感得以充分的抒发,情景交融,增强 了诗歌的感染力。(2)黄诗中的“落木”则展现了高远壮阔之境:雨后初晴,天气晴朗,远望无数秋山, 山上的落叶飘然而下;“千山”“明月”“澄江”背景之下,“落木”营造了空明寥廓的意境, 烘托了人物轻松明快的心情,也是作者胸襟怀抱的写照。【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错,该诗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 故选C。19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诗中 的“黄叶”展现了萧瑟的深秋景色,寒冷的山风吹过,山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黑龙江省 大庆市 铁人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