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念珠菌传播的预防和处置专家(第二部分).docx
《:耳念珠菌传播的预防和处置专家(第二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念珠菌传播的预防和处置专家(第二部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耳念珠菌传播的预防和处置专家推荐(第二部分)C针对耳念珠菌潜在的院内传播,如何处置?C.1组建一个多学科的防控小组处理耳念珠菌的潜在传播极具挑战,需要跨学科协作。因此,建议组织 个跨机构/领域/专业的防控小组,至少包括以下机构/领域/专业:(i)受 影响组织单位的代表,(ii)医院卫生部门,(iii)微生物学实验室,(iv) 设施/清洁服务部门,(v)受影响机构的管理层。NRZMyk (德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参考中心)可参与防控小组并提供建议、支持。防控小组应共同 协调实施中推荐的行动,并建立内外部沟通机制。首先必须重视 与公共卫生部门的沟通,另外,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也非常重要。C.2建立包含
2、诊断实验室在内的耳念珠菌筛查流程,实验室应使用显色培养基以便捷地检测耳念珠菌应建立明确的筛查样本提交至诊断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常规的真菌显色培 养基不能可靠地识别耳念珠菌。有报道称耳念珠菌可显示不同的颜色,并 且有的菌落可较长时间内不显色7。因此,在暴发情况下,应该使用特殊 的显色培养基如Chromagar TM Candida Plus进行筛查和培养检测(图2 X耳念珠菌疑似菌落在该显色培养基上呈现为浅蓝色,正面有蓝色边缘,背面有蓝底。可以直接从该培养基上挑取菌落至MALDI-TOF MS鉴定。C.3受影响的医疗机构暂停接收新患者在明确耳念珠菌院内传播范围和可能的传播途径之前,该医疗机构不应再
3、 接收任何新患者。另外,耳念珠菌定植或感染的患者必须隔离在病房的单 独区域(见C.4 I也就是说,在所有耳念珠菌患者出院之前,停止接收新 患者。宁按:这一条要求严格。国内因为耳念珠菌耐药性弱于国外,是否落实、 落实的程度、落实的方式等,需要进一步明确。C.4在受影响的医疗机构内,为耳念珠菌定植/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设定 分开的区域通常应单独安置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应尽量将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隔 开一定距离。患者相关的设备(超声、气管切开装置等)应分别用于感染 /定植与未感染的患者。尽量单次使用或使用一次性设备。在床旁设备(例 如超声)上应使用一次性保护措施。那些无法避免共同使用的医疗设备(例
4、如X线检查、ECG设备、物理治疗设备等),必须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并 遵守正确的暴露时间,在使用前和使用后,用耳念珠菌活性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接触患者的房间和其他区域进行终末清洁和消毒。应 严格避免使用基于季核盐的消毒剂(请参见C.7 XC.5筛查受影响医疗机构中的所有患者是否有耳念珠菌当出现潜在传播风险时,应立即筛查该医疗机构内所有患者。采样方式参 照B.3。此外,根据临床情况,可以考虑从其他典型的定植部位采样,如 创口、外耳道、直肠或阴道。在第一周内进行两次初步筛查(发现当天; 4天后),后续跟踪一周一次。还应筛查此期间在该医疗机构就诊并出院或转移的患者,那些近期经常来 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念珠菌 传播 预防 处置 专家 第二 部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