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河流是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不仅为 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其交通运输功能也支撑着 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大的文明区域内部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流和物流, 而一条大河所能提供的水运方式是最便捷和廉价的。直到今天,水运的 优势还是难以替代。在工业化以前,内河运输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 区唯一有效的运输手段。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神庙的材料,是产于阿斯 旺一带的花岗岩,要是没
2、有顺流而下的尼罗河水运,这一切就都不可能 发生。中国的长江及其支流更加优越的水运条件,也是长江流域的经济 逐渐超过黄河流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一条河流水系间的便捷水运,也为区域内的人员来往提供了条件。中 国自秦汉以降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政令的上通下达,公务人员的南来北 往,军队和重要物资的调度,重要信息的传递,都是维持国家统一、政 府正常运作和社会秩序的根本措施,所以要以很大的人力物力来设置和 维护庞大的驿递、调度和运输系统。其中依托水运,特别是依托同一条 流,涌现出一大批河流文学作家,他们以不同的书写方式展示了形形色 色的河流景观与河流话语,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可知,二三两 段是从文学对河
3、流的反映和展示的角度进行论证的,所以材料二注重分 析文学与河流的辩证关系,并重点论证文学对河流的反映和展示。【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原文“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其交通 运输功能也支撑着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大的文明区域内部必定需要 大量的人流和物流,而一条大河所能提供的水运方式是最便捷和廉价的。 直到今天,水运的优势还是难以替代”可知,充分利用运河的水运优势, 助力经济发展,沟通该城市与其他地域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该城市区 域物质文明的发展。由原文“河流对文明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也显示于精神方面。 所谓同饮一江水,就
4、是一个人类群体长期生活在同一条河畔,同一 个流域,形成了相同的生活方式、协调的生产方式与和谐的生存方式, 也会形成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进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可知,挖掘 与运河相关的地域文化资源,如文学作品、民风民俗、地方精神等,并 以此为基础,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运河特色文化品牌。(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黄河东流去之李桥战斗李准自从天亮参军跟随部队走后,李麦就留在黄泛区。宋敏和几个有病的老 弱同志没有走。他们化装成老百姓,一直坚持在这茫茫无际的水荡子里。宋敏和李麦住在一起。两个人相依为命,就像亲母女一样共同生活着。 在水荡里过日子是苦寂的,
5、每天只看到日出日落,鸟去鸟还。她们不知 道初一,也不知道十五。有时候哪一天过年也不知道。在这个环境里, 李麦慢慢学会了唱歌。她唱的歌都是她自己编的。比如到了没有盐吃的 时候,她就扯起嗓子唱着:“好难好难,吃饭没盐。吃水没井,割麦投镰。”去年秋天,海骡子汉奸队里两个人来赤杨岗这一带搜粮食,被徐中玉等 人打死在西沟苇川里。从此以后,汉奸队不敢进苇川了。这却惊动了驻 周家口的日本鬼子。日本鬼子听说黄泛区有了共产党,就从周家口调出 一个小队,在黄泛区通住周家口的李桥地方,安了个据点。每天设岗放 哨,切断了黄泛区通往东南的大道。去年腊月,有两个老百姓到周口卖 鱼,在这儿被日本鬼子开枪打死了。从此,这条路
6、再没有人敢走。徐中 玉等人也不能去周家口了。他们每天从苇川里望着大堤上那个碉堡,好 像眼中扎了根钉子。 黄昏时分,秦云飞和天亮等才回到红柳集。红柳集被黄河水冲走了 一半, 另外半条街还有一些房屋。到了营部门口,只见几个衣衫褴褛的人,并 排坐在一棵倒在地上的老柳树上。一个黑脸汉子向他们走过来。他一张污黑的脸,满脸胡子。张大嘴笑着, 露出一排白牙。他怯生生地说:“你是老秦吧? ”秦云飞审视着他忙问:“你是?”“徐中玉。原来咱们在一个大队。”“你是老徐? ”秦云飞一把把他抱住了。徐中玉一边笑着,一边抽出手 擦着眼泪说:“听说咱们部队回来了,我们在苇川晕找了几天了。李麦瞪着眼睛,看着每一个战士的脸,她
7、要寻找自己的儿子。就在这个 时候,一个战士急促地走过来。“妈! ”李麦听着这个声音,浑身哆嗦起来。眼前这个战上,她却不敢相认。她“你是?”那个战士把帽子拿掉说:“妈,我是天亮,你认不出来了? ”李麦重重拍了他一巴掌,说:“你个赖种!你怎么变成了方脸了?声音 也变了?”说着,她用布衫大襟擦着眼泪。天亮把她从柳树上扶下来,笑着说:“妈,你还没有变,还是那样儿。”李麦说:“唉,人都扭成麻花了!”第二天,秦云飞和徐中玉等人研究,准备拔掉日本鬼子的李桥这个据点。秦云飞告诉大家说:“现在敌人把一大部分力量集中在东南亚战场上, 中原这一带敌人处于守势。据了解,开封驻的还不到五百个日本兵。李 桥是通往周家口、
8、蚌埠的咽喉要道。鬼子设在李桥的这个据点非常讨厌, 等于把咱们的门户封住了。所以必须把它拿掉。”为了弄清楚敌人的活动规律,由李麦每天到李桥附近观察情况。她扮一 个农村老太太,每天到河边挖芦根,捡野菜,敌人的岗哨也不大注意她。经过半个月的了解侦察,弄清楚了这个小队一共只十三个人,每天早上 上一次操,下午五点钟以后,总有几个日本鬼子在院子里练练单杠。中 午时候,大约经常有七八个日本兵要下河洗澡。不过白天黑夜,碉堡附 近总有一个站岗的,晚上在碉堡里边,白天就在桥头。李麦每天把这些情况汇报给秦云飞。秦云飞带领着几个战士,伏在芦苇 里观察了两天,最后,决定就在中午时分,趁那些日本鬼子去洗澡的时 候,进行包
9、围袭击。计划决定以后,宋敏等几个女同志也要求参加这次战斗。秦云飞让她们 全都转移到附近苇川里,因为红柳集耳标太大,说不定敌人会窜到这里 来。宋敏只好跟着李麦钻到小李庄的苇林里。这天中午,天气闷热得像盖上盖子的蒸笼。天亮带着十几个战士,刚刚爬上桥北的沙岗,就被那个站岗的日本鬼子 发现了。他嚎叫着,向沙岗这边开了一枪。天亮等人一直向敌人宿舍扑 去。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在清点敌人的尸体和俘虏时,发现只有十二个人, 另外一名日本鬼子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秦云飞命令大家赶快搜索,可 是找遍了附近的苇林草丛,都没有发现一点足迹。大家正在着急,忽然看见李麦和宋敏等几个女同志,从南边苇林边押着 光着身子的日本鬼子
10、走了过来。原来宋敏等到小李庄以后,心里老记挂 着这边的战斗,地们想看看怎样战斗,就让李麦把她们带到下游河边, 装作在那里洗衣服。她们听到枪响,一个个正朝桥上张望,忽然看到河里钻出一个人来。“老日!”李麦这一声喊,几个妇女一齐跳下水去追赶那个日本鬼子。她们一齐大 喊着:“截住他!截住他! ”那个日本鬼子吓迷了,被她们捉上岸来。她们把这个日本鬼子押送来后,经过询问,才知道他就是那个渡边小队长。宋敏笑着埋怨说:“把我们送到远远的地方,战计划也不让我们知道,好像多神秘一样,结果还是我们捉住了个当官的!”秦云飞说:“这一次给你们记一大功。我向你们检讨,以后再有任务,一定请你们参加。”(节选,有删改)6
1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茫茫无际的水荡子”作为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利于下文情节的展开,也寓示着敌人已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B.徐中玉等人将大堤上的碉堡视为“眼中扎了根钉子”,不仅生动地表现出碉堡的危害大,也揭示了革命战士嫉恶如仇的心理。C.李麦听到儿子天亮喊自己后,她“重重拍了他一巴掌,这一细节表 现出一位革命母亲见到平安归来的儿子后内心的嗔怒与惊喜。D.李桥战斗之前,李麦扮做农村老太太进行半个月侦察的情节说明我军 为战斗做了充分准备,周密部署,为下文取得胜利做铺垫。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红柳集,秦云飞和徐中玉
12、“互不相识”,暗示出日军对人们的戕害, 致使人们未老先衰。8 .小说提及“东南亚战场”为战斗提供了宏阔的历史背景,强调李桥战 斗在国际上的重大影响。C.秦云飞不允许宋敏等几个女同志参加战斗,主要是因为担心敌人流窜, 可能会造成更大伤亡。D.宋敏笑着“埋怨”秦云飞,既是对秦云飞“不重用”女战士不满,更 是因为抓住渡边而自豪。8 .小说第二段讲述了李麦与宋敏二人在水荡相依为命的“苦寂”生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安排这一情节的好处。9 .评论认为李准“对人物的描绘始终追求着传神写意的意象美,他非常 注意选用最能代表这个人物思想本质和性格核心的语言来塑造人物”。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李麦这一人物形象。【
13、答案】6. A 7. D8 .使行文张弛有度,舒缓了情节发展的节奏,同时为下文在水荡展开 的战斗做铺垫;有利于突出李麦等人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交 代了战争年代环境的恶劣,侧面烘托了战争的残酷,革命者生活的艰苦, 表达了对侵华日军罪行的批判。9 .李麦是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她是留守黄泛区百姓的杰出代表。儿 子参军随部队后,她留下来,掩护“有病的老弱”战士,以积极乐观的 心态感染着宋敏等年轻人;她灵活机动,虑事细心。队伍确定拔掉碉 堡的计划后,她扮成农村老太太秘密侦察,摸清了敌人的真实情况; 她服从安排,积极配合战斗。当宋敏要求直接参加战斗时,李麦无怨无 悔地服从组织安排,配合战士们展开斗争;
14、她成熟稳重,默默奉献而 不邀功。在李桥战斗中,她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并没有任何炫耀、自满 的言行。【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 ”也寓示着敌人已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有过度解读、刻意拔高 之嫌。此处的环境描写就是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特殊的场景。故选Ao【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 “暗示出日军对人们的戕害,致使人们未老先衰”具有过度解读之嫌, 二人之所以“互不相识”,一方面是因为二人分开了一段时间,另一方 面写出了战争时期条件的艰苦和他们不修边幅的豪爽性格。B. ”强调李桥战斗在国际上的重大影响”在原文没有信息依据,
15、文章只 是说“现在敌人把一大部分力量集中在东南亚战场上,中原这一带敌人 处于守势”;且“在国际上的重大影响”有言过其词之嫌。C.“秦云飞不允许宋敏等几个女同志参加战斗”分析错误,秦云飞并没 有拒绝宋敏等女战士参加战斗,而是让她们埋伏在苇川以免敌人从苇川 逃窜。故选Do【8题详解】(1)情节结构上,在战争中插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的画面,比如“在 这个环境里,李麦慢慢学会了唱歌”,舒缓了行文的节奏;为下文在水 荡展开的战斗做铺垫,二人在此多年的生活经历有助于在战斗中发挥作 用,后文李麦扮做农村老太太进行半个月侦察为我军为战斗做了充分准 备,周密部署。(2)人物塑造上,在战争年代,二人在这儿生活了一
16、年又一年,在不断 地与敌斗争中推动了战争向有利的形势发展,二人生活苦寂,但作者却 将其描写得充满了田园牧歌般情调,表明李麦等人革命战士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3)主题思想上,“在水荡里过日子是苦寂的,每天只看到日出日落, 鸟去鸟还。她们不知道初一,也不知道十五。有时候哪一天过年也不知 道”这些语句,描绘了生活环境的艰苦,从侧面烘托了战争的残酷,革 命者生活的艰苦,表达了对侵华日军罪行的批判之情,揭示了文章的主 题。【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李麦是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尽管着墨不多,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其 鲜明的印象: 河流或水系的水运部分,都是最廉价和高效的。以尼罗河谷地为基础的
17、 上埃及与以尼罗河三角洲为基础的下埃及并不连接,上埃及和下埃及的 统一,也完全依靠尼罗河这根纽带。河流对文明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也显示于精神方面。所谓“同 饮一江水”,就是一个人类群体长期生活在同一条河畔,同一个流域, 形成了相同的生活方式、协调的生产方式与和谐的生存方式,也会形成 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进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语言是人际交流最重 要的工具。在人口迁移或再分布的过程中,受地理障碍的影响,原来使 用同一种语言的人,由于分散在不同的小区域,失去了交流和共同生活 的机会,原来语言上的微小差别演变为不同的方言。但在同一个流域, 甚至在一条大河或其支流的不同流域,由于人际交流相对密切
18、,即使相 隔距离较远,也能保持同一种方言。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们就注意到 了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现象,即一种“风”(流行、时尚) 一般只存在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多变,差异性大;而“俗”(稳定的习 惯、传统)可以在一个大得多的范围内出现、形成、积淀、传承。在丘 陵山区、高原山谷、零散的平原和盆地,一般只能形成“百里”尺度的“风”区,大河流域则不难构成“千里”尺度的“俗”区。在秦汉统一 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就以其“天下之冲”核心地位形成华夏文化圈中 公认的“中原”,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基地。(摘编自葛剑雄河流与人类文明)(1)依据原文“自从天亮参军跟随部队走后,李麦就留在黄泛区”可知, 她
19、是留守黄泛区百姓的杰出代表,儿子天亮参军随部队后,她留在黄泛 区;依据原文“宋敏和李麦住在一起。两个人相依为命,就像亲母女一 样共同生活着”可知,她照顾着宋敏等战士们;(2)依据原文“为了弄清楚敌人的活动规律,由李麦每天到李桥附近观 察情况。她扮一个农村老太太,每天到河边挖芦根,捡野菜,敌人的岗 哨也不大注意她”和“李麦每天把这些情况汇报给秦云飞”可知,她胆 大心细,灵活机动,为革命默默的做着贡献;(3)依据原文“原来宋敏等到小李庄以后,心里老记挂着这边的战斗, 地们想看看怎样战斗,就让李麦把她们带到下游河边,装作在那里洗衣 服”可知,在革命需要的时候,她服从组织安排,积极配合战斗。当宋 敏要
20、求直接参加战斗时,李麦无怨无悔地服从组织安排,配合战士们展 开斗争,为取得胜利做好准备;(4)依据文尾宋敏说“把我们送到远远的地方,战计划也不让我们知道, 好像多神秘一样,结果还是我们捉住了个当官的”和秦云飞说:“这一 次给你们记一大功。我向你们检讨,以后再有任务,一定请你们参加” 可知,宋敏邀功,李麦相对宋敏就显得比较沉稳低调,只是默默的奉献, 虽然取得胜利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但她并没有丝毫的炫耀。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鲁穆公问于子思日:”何如而可谓忠臣? ”子思日:“恒称其君之恶者, 可谓忠臣矣。”公不悦,
21、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日:”向者吾问忠臣 于子思,子思日: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 得也。”成孙弋日:“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 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 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选自鲁穆公问子思)文本二: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日:“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 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子思日:“臣羁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 亟临隼门,其荣多矣。顾未有可以报君者,唯达贤尔。”卫君日:“贤 则固寡人之所愿也。”子思日:“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君日:“必 用以治政。”子思日
22、:“君弗能也。”君日:“何故?”答日:“卫国 非无贤能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也。”君日:“虽然, 愿闻先生所以为贤者。”答日:“君将以名取士耶,以实取土耶? ”君 日:“必以实。”子思日:“卫之东境有李音者,贤而有实者也。”君 日:“其父祖何也?”答日:“世农夫也。”卫君乃卢胡大笑日:“寡 人不好农,农夫之子,无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曰: “臣称李音,称其贤才也。周公大圣,康叔大贤,今鲁、卫之君未必皆 同其祖考。李音,父祖虽善农,则音亦未必与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 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臣之问君.固疑君之取士 不以实也。今君不问李音之所以为贤才,而闻
23、其世农夫,因笑而不受, 则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实者也。”卫君屈而无辞。(节选自孔丛子抗志第十)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 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先A生B鲁C国D之EF然G不H以I卫J之K褊L小M犹N步。玉 P趾Q而R慰S存T之U愿V有W赐X于Y寡人Z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恒称其君之恶者”与“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句 中的“恒”含义相同。B. “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与“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两 句中的“审”含义不同。C. “贤而有实者也”与“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两句中的“贤” 含义相同。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安庆市 2022 2023 学年度 第二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