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登岳阳楼》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登岳阳楼》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登岳阳楼》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登岳阳楼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登岳阳楼教学设计创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 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 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 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 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 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 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作者简介:杜甫(712 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 少陵”等,汉族,
2、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 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二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 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文学赏析: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 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 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 名,然而到暮年
3、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 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 庭湖诉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 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稹赞为“雄跨今古二写景如此壮 阔,令人玩索不尽。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 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 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 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
4、极狭 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 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 “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 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 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二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 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 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 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 境。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
5、中的五律名篇, 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 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 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 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 则又不然。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 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 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 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
6、典范。它所达 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 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 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 “诉” 一 “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教学设计:一、导入文人喜登高作赋,也因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但因 个人际遇的不同,笔下之景亦各有差。岳阳楼,巍峨庄严,雄伟壮丽, 备受文人青睐,你知道那些登临岳阳楼的名作?孟浩然望洞庭,描绘 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当诗圣杜甫登 临时,又将书写怎样一腔深情
7、?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登岳阳楼。二、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联想想象置身诗境,品味诗歌的意境美。2 .缘景明情,品味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和诗人孤苦的境遇。3 .感受杜甫“伤时忧世”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置身诗境,品味诗歌的意境美,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 特色。教学难点:缘景明情,理解本诗中“大与小”的内涵。四、复习旧知(一)读书漫游时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一斗志昂扬,激情满怀(二)困守长安时期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一开始转向现实主义(三)战乱为官时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一着重表现人民困苦(四)漂泊西南时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凄凉、悲怆的哀叹五、初读诗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岳阳楼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岳阳楼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